古代最残酷的刑罚,行刑后还活着,受刑者写下的7个字表达痛苦_腰斩_刑罚_鸿图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各方势力的在统治者都把权利看的非常重要,而且古时候的刑罚也较为严重一旦有人犯错,等待着他的必定是严惩。

现代的犯罪分子,国家都会充分尊重人权,不能够严刑逼供。但过去可不一样,在古代如果犯了事拒不交代,那肯定就得上刑审讯。比如:老虎凳、辣椒水、鞭刑、烙刑等,一套流程下来,不死也得脱层皮。另外就是被定罪判刑的死刑犯们,会面临着凌迟、五马分尸、腰斩等刑罚。其实由此来看,直接被砍头应该是最痛快的行刑方式了。

老虎凳

古时候的君王之所以会制定这些刑罚,是因为那时的律法并像现在一样这么完善,而这样的刑罚只要就是震慑一些不法分子,让他们不敢进行违法犯罪。

今天我们要是最痛苦的一种刑罚——腰斩。腰斩的犯人基本上都是犯的事情比较严重,行刑的时候,刽子手会将犯人上半身的衣服脱掉,把腰部露出来。然后犯人被绑在木板之上,刽子手挥舞着大刀,在犯人腰部砍上一刀。

五马分尸剧照

展开全文

这种刑罚如果遇到个经验丰富的刽子手,下刀稳、准、狠,那基本上犯人就不会受什么罪,但如果是那种新手没有力气的人,犯人受了几刀或许都死不了,在痛苦中挣扎着死去。还有的得刽子手比较坏,他们会拿钱办事,如果家人给钱打点,他们在行刑的时候会找出致命点,让犯人少受点苦。如果家属置之不理的话,那犯人可就要吃点苦了,因为他们会故意做手脚,让犯人在痛苦中慢慢的死去。

腰斩现场剧照

那腰斩究竟是有多痛苦呢?能够让人花钱求着快点死去。

明朝有个忠贞耿直的大臣名叫方孝孺,在靖难之役以后,朱棣登基成了明朝的皇帝。朱棣毕竟是谋权篡位得来的皇位,自然有很多人不愿意臣服于他,不过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方孝孺是个耿直的忠臣,他就认准一个死理,直言朱棣是乱臣贼子,自己誓死也不会臣服于他。朱棣威胁道:“若是不从,便诛你九族”。方孝孺回答道:“别说九族,就是十族,又有何妨”。

俞鸿图石像

如此冥顽不灵之人,可把朱棣给气坏了,于是直接下令诛方孝孺十族,其中一族是方孝孺的同党和朋友,共有800余人受到了牵连。而方孝孺本人则被判处腰斩,因为朱棣对他十分憎恨,就交代刽子手,一定要让方孝孺慢慢的死去。在腰斩执行过以后,方孝孺的身体成了两截,但此时他还没有死,因为伤口造成的痛苦,他的身体不断的扭曲,接着用手撑着地写下十二个半的“篡”字才慢慢咽气。

在清朝时期还有一个官员,名叫俞鸿图。他这个被判腰斩着实是太委屈。俞鸿图是清朝时期的主考官,在一次科举考试前,他的贴身侍从偷偷的将考题泄露出去,导致那一年的科举考试混乱不堪。

受刑罚之人剧照

俞鸿图也因此被判处“斩立决”,也就是腰斩。本来他也是受害者,现在却要受这么重的刑罚,因为事情发生的仓促,又有奸人从中作梗,让他有冤无处申告。在行刑之后俞鸿图并没有立即就死去,而是痛苦的趴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冤屈,最后他是血流干以后才死去。

俞鸿图被斩剧照

后来雍正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为了还俞鸿图一个公道外他还觉得这个刑罚太过残忍,于是就下令废除腰斩,从此这种残酷的刑罚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历史上的刑罚如今都被定义为封建糟泊,不过也有人认为古人惩罚犯人的方式挺好的,可以对不法分子有足够的震慑力,以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不过也有人觉得太过残忍,不留下来是对的

,那么你认为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