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资讯:回顾中国嘉德2021秋拍-明清御瓷珍玩_雍正_乾隆_本品

中国一切器物,均系由演进而来,积多年之进步,屡次之改良,而成今日所见之状态。并非如西洋之所谓发明,截然划一界限,在发明之前并无斯物,亦无斯名词,而于发明之后始均有之。中国瓷器之肇生沿革,当亦如此。2021年秋拍,“宸赏—明清御瓷珍玩”将呈现七十余件瓷器,可见同源的器型、釉色、纹饰于御窑厂500年之演变,相映争辉,对读成趣。

Lot 3323

清乾隆

浆胎仿定釉浮雕缠枝莲纹小玉壶春瓶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H: 17.1 cm

本品尺寸不达二十公分,应特意为配合其仿定浮雕装饰所作,尺寸虽小,但纹饰雕刻极其娴熟,巧夺天工,同类乾隆朝浆胎仿定作品中,精致程度难出其右,成对保存,极为珍罕。

展开全文

Lot 3324

清雍正

白釉凸花缠枝花卉纹大玉壶春瓶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H: 35 cm

本品所刻缠枝花卉纹,其花心较清代常见花卉纹饰刻划更加活泼自然,寥寥几笔简绘花瓣,线条简单却不失动感,抚之高低起伏,似拈花在手,留有余香。尤其可与本场Lot3323对读,本品定韵更足,前者乾窑盛韵更足,各有侧重,体现有清一代不同的审美情趣。

Lot 3303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斗笠碗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D: 22.7 cm

本品初为伦敦古董商John Sparks旧藏,后经帕尔默伉俪(R. H. R. Palmer)递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于香港佳士得释出,花落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手中,并出版于《历代文物萃珍——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一书中。其造型之经典,品质之精良,传承之清晰,来源之显赫,足当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

斗笠碗,流行于两宋时期,定、汝、官等名窑中皆有所制,为宋代经典器型,因其洗练简约的外形,而深受后世喜爱。本器内外纹饰布局舒朗而饱满,层次清晰,线条粗细兼用,皴染浓淡有度,颇具传统笔墨画意。

Lot 3331

清雍正

斗彩海水云龙纹葵口斗笠盖碗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19.5 cm

此式斗笠形盖碗仅见雍正一朝有烧造,为雍正斗彩高品级品种。其器形化裁于宣德青花斗笠碗,除若本品绘海水龙纹者,另有绘花蝶者。基于雍正帝超脱的审美和对瓷器烧造的严格把控,本品斗彩设色恰如其分,雅致脱俗,既不会过度浓艳而流于媚俗,亦不会淡薄不足而失其本意,尽显雍正官窑之细腻繁华。

Lot 3293

清康熙

天蓝釉百条缸

D: 26.5 cm

本品器内外施天蓝釉,釉色恬淡匀雅,精工细致。器身做成柳条纹状,因恰好为一百条,故称“百条缸”。天蓝釉为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创新釉色,天蓝釉百条缸即为此类工艺的代表之作,存世稀少,文物机构中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有收藏。本品造型稳健别致,胎质洁白细腻,釉质均匀,为康熙天蓝釉瓷器中之精品,当为无款官窑的代表作。

Lot 3321

清康熙

青釉凸花海水云龙纹缸

D: 48 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龙缸烧造一直为景德镇明清两代制瓷业之难题,由于形体巨硕,普通窑炉无法进入,需要专设窑炉为之,名曰”龙缸窑”。此式龙缸因体量硕大,纹饰细腻,历来被奉为康熙名品,常见者为釉里红及青花釉里红作品,其例可参见故宫博物院及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者。而若本品青釉为饰者,尤为少见,凸显其珍。

Lot 3336

清雍正

粉青釉凸花折枝花果纹卷缸

D: 34 cm

缸腹部主体模装饰石榴、佛手、寿桃,合称“三多”,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明清两代景德镇官窑烧制青釉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永乐朝,起初是以仿烧龙泉青釉开始的。清代青釉器的烧造肇始于康熙,极盛于雍乾,雍正青釉根据釉色深浅不同可分为豆青、冬青、粉青三个品种,豆青色最重,冬青次之,粉青最浅,三个品种中以粉青品级最高。雍正粉青釉以光素器为多,印花、刻花少见,且多为盘、洗等小件器,卷缸器形极为罕见。

Lot 3318

清乾隆

蓝釉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H: 56 cm

以钴为呈色剂的高温蓝釉创烧于元代,明初御窑厂以此为宗改良出霁蓝釉,后人将其与白釉、霁红釉共推为宣窑颜色釉三大上品。按《乾隆十三年(1748年)造办处活记档》载所载,此年唐英所呈瓷作洋洋五千余件,其中仅有三对得乾隆帝所赏,留于御前。而此三对中之“霁青天球尊”即为本品。乾隆帝对其钟爱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Lot 3282

清乾隆

仿汝釉小天球瓶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带木座

H: 14.6 cm

天球瓶,初见于明初永宣时期,应是由西亚金属器化裁而来,清代雍正乾隆朝崇尚仿制明代瓷作,天球瓶即是其中一类,多见尺寸40公分以上,但如本品高度14.6公分这般小巧者,则具别样情趣。此类小器应是帝王手中把玩的心爱之物,平时或配匣收藏,或置放于多宝阁中陈设。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可见数例,均为瓷胎洋彩,尺寸高14-18公分

Lot 3295

清雍正

炉钧釉小蚰耳炉

“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L: 11.7 cm

本品内外皆施炉钧釉,蓝色与独特的高粱红色交融、垂流、积聚,形成绚烂瑰丽的效果,外壁流淌均匀,观之似山间密林云雾缭绕,又似烈焰跳跃星火迸发,内壁垂流明显,至炉心形成蓝紫交混的色斑,似瀑布归潭,由动而静。内外皆景,光怪陆离,令人惊叹称奇。

Lot 3333

清雍正

仿官釉小蚰耳炉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L: 13.3 cm

此式蚰耳炉,当是仿铜炉之造型。《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记载,雍正八年(1730年)十月十八日,“将年希尧烧造来的仿均窑磁炉大小十二件,内务府总管海望呈览。奉旨:此炉烧造得甚好,传与年希尧,照此样再多烧几件”。由此可知,雍正时期当是依此式烧制了一批不同釉色之瓷炉,两岸故宫均藏有类例,另如本专场lot3295便是一件尺寸略小的炉钧釉例,对读成趣。

Lot 3289

清雍正

白釉菊瓣盘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 17.8 cm

关于此式菊瓣盘的烧造,清宫档案中曾有明确档案记录,据《活计档》载,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式菊花式瓷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呈览。奉旨:着江西烧造瓷器处,照此样各色烧造四十件。”据此可知,此套十二色瓷盘深得雍正帝所爱,故下旨多烧。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重要的。

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

我们致力通过自身的资源整合优势,平台资源分享方式,文化藏家的藏品价值,并将宣传,服务,共赢的态度贯彻到底,我们坚定不移地传承和文化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广大收藏者提供一个行业信息交流共享服务平台。藏品送拍一线拍行嘉德、翰海、保利以及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友好合作,达成共利。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