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溪主谋线索浮出水面,美国明暗双线打配合,让欧洲工业陷入绝境_美国_管道_欧洲

北溪天然气管道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任何定论,但从动机和当下的情况来看,已经基本锁定这件事的主谋是美国。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现场

北溪管道的爆炸可以说完美匹配了拜登政府当下力推的《削减通胀法案》,拜登政府希望在气候和新能源领域主导整个欧美世界的话语权,因此在新能源的产业上做了非常严格的地区性限制。

拜登力推新能源产业相关法案

美国要求新能源补贴的产品和企业,其生产地和供应链必须设立在美国本土,否则将面临高额的补贴劣势。举个例子,只要是采用美国生产的电动车,一手销售的时候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补贴,折合人民币2万元,这个补贴额度对外国车企来说简直堪称灾难性打击,此外,二手买卖还可以享受两次1000美元的补贴。

欧洲有大量的汽车集团,德国大众、宝马、戴姆勒,意大利菲亚特、法国标致、雷诺等等,都在争相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北美地区又是这些车企的重要市场,势必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美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打击欧洲企业,而且是要掏空欧洲,让这些企业去美国建厂,当然也包含上下游供应链的相关生产企业,包括类似德国巴斯夫化学这样的基础化工企业,为整个美国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

大众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工厂

最开始,欧洲国家认为,拜登政府不像特朗普那样一般蛮横,是可以接受谈判,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舒尔茨,曾在拜登法案实施前分别多次与拜登进行过交涉,但是最终都没能成功。

说了这么多,和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有什么关系?从某种角度上说,拜登《通胀削减法案》是阳谋,爆破北溪管道则是与之配合的阴谋。

美国一位名为赫什顶尖的调查记者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部门早就开始秘密讨论如何掐断北溪天气管道。北溪管道是美国最担忧的国际能源设施,欧洲依赖俄罗斯的廉价能源,支撑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俄罗斯也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收入。

北溪天然气管道德国接收端

俄罗斯是美国的系统性对手,从政治、军事到经济层面,美国一直希望从各个方面削弱俄罗斯,而欧洲各国作为传统发达国家,在商业、科技、经济上对美国的威胁也不小,一旦掐断俄罗斯和欧洲之前的能源供给渠道,美国将同时削弱这两个重要对手,同时美国作为一个天然气出口大国,还能趁机把能源空缺填补上,用俄罗斯出口价格的许多倍把天然气出口给欧洲。

梅德韦杰夫与欧洲各国领导人出席管道接通仪式(旧照)

所以说,在美国的眼里,北溪管道是眼中钉肉中刺,而且北溪2号早在2021年9月就已经完工,如果德国政府批准,随时都可以开始运行,随后俄乌冲突爆发,普京宣布停止对欧洲进行天然气供应,选择此时进行秘密爆破则是最好的时机,配合媒体的舆论攻势,完全可以将责任推到俄罗斯身上。

另外,该调查记者还描述了美国军方具体策划爆破的过程,过去几年,美国加强了和北欧国家挪威的军事联系,挪威靠近北溪管道,并且挪威海军有精英潜水员,他们在石油和天然气探勘工作上有几十年的丰富经验,而且可以绝对保密。

挪威海军潜水员

北溪管道被破坏之后,挪威也可以加大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只要事情办得天衣无缝,就是双赢局面。

北溪爆破深度大概是40米,普通的潜水员难以触及这样的深度,但是海军训练有素的潜水员,配合深潜器和特制潜水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根据爆破前的公开情报可以确信,挪威军机在北溪管道附近投下过声呐信标,为潜水员定位,几个小时之后,管道爆炸,大量的天然气冲出海面。

最新调查显示北溪管道出现了人为破坏痕迹

在管道爆破之后,美国立刻把责任归咎于俄罗斯,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公司也开始向欧洲大量输送天然气。同时加速了欧洲产业转移,荷兰OCI NV公司宣布在美国设立工厂,跟随而来的还有德国造纸工厂、锌金属企业和铝金属企业。

所以说,美国为了解决工业空心化问题,密谋了爆破天然气管道这般惊世骇俗的行动,哪里又会接受欧洲明面上的谈判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