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长注意:指标到校传来新动向,普通初中或有更多读高中的名额_名额_分配_学校

关于“名额分配”,广东佛山又有了新动向。

首先给家长解个惑,目前初升高主要包括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和名额分配三种招生方式。

其中,自主招生主要看特长,统一招生就是看中考分数,名额分配则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产物,做法就是把优质公办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但名额分配细则各地稍有不同,部分是看中考成绩,部分是综合“素质评分+平时成绩”。

注意,对成都家长来说,这个名额分配有个大家更熟悉的名字,就是指标到校。

记者关注到,广东省佛山市目前对中考升学进行的调整中,以下几点都很值得关注:

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合二为一,名额分配不再和对应学校的普通生分数线挂钩,考生只要满足包括综合表现评定结果在B等级(含B等级)以上、中考成绩达到招生计划批次录取最低资格要求,就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如果再结合两个月前杭州的中考新政,名额分配作为中考覆盖面最广的“红利”政策,我们认为以下内容非常值得家长重点关注。

据南方日报报道,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指标生的分数线不低于普通生线下15分,但从2023年开始,中考名额分配取消分数线限制。

3月23日,佛山市发布《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明确优化名额分配录取办法。

展开全文

佛山市《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

其中提到,名额分配(指标生)计划比例与2022年保持一致(仍是总计划的50%),2023年主要优化名额分配(指标生)层次设置和录取办法,将第一批次9所学校名额分配从原来的第二、三层次调整到第一、二层次,即先录取“名额分配”,再录取“普通生”,名额分配剩余招生计划合并到“普通生”层次录取,取消原来的“剩余招生计划”录取层次。

同时,名额分配不再和对应学校的普通生分数线挂钩,考生只要满足包括综合表现评定结果在B等级(含B等级)以上、中考成绩达到招生计划批次录取最低资格要求,就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而佛山的调整并非偶然,早在2017年底发布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提及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原则上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试点市从2017或2018年、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高中阶段学校名额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如今三年已过,从广东省《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看,政策落地得较为谨慎。

明确每所优质高中学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但并未明确提及“限制性”分数线。

就在不久前,教育高地——浙江杭州也就中考新政公开征求意见,一大变化就是名额分配不再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挂钩,而以中考分数为依据。(戳链接回顾:中考改革重大风向!取消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重返“一考定终身”)

此前,杭州初升高名额分配由学校推荐,依据主要看平时学期末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8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除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除中考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新政策下,杭州新的名额分配投档规则和统一招生的规则类似,就是谁的中考分数高,谁就可能优先被录取。

“举个例子,张三在某所初中学校中考总分全校第一,他将以第一顺位进行投档,并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分配录取。李四在该所初中学校中考总分第十,将以第十顺位进行投档。这时要看李四第一志愿的学校,在该所初中的分配计划是否用完。如果已用完,系统将自动投档第二志愿。如果三个分配志愿都已用完,李四将进入集中统一招生批次录取。”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把佛山和杭州名额分配招生结合来看,似乎都殊途同归——评价结果作为前置条件,中考成绩定终身。

究其原因,绕不开背后的两大中考趋势: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普高分配生招生比例提高。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给各地下了“最后通牒”,“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

再从教育强省浙江2021年6月发布的《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看,其中第十二大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明确指出将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从不低于60%逐步提高到70%。

从此前杭州媒体的公开报道看,名额分配也拼中考分数,杭州家长圈几乎是欢呼一片,理由就是觉得更公平了。

但是,除公平以外,也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方面,分数限制取消后,“流标”概率减少,统招批竞争或更加激烈。

通俗点说,在部分地区,获得指标生名额的同学,由于没达到学校中考分数线要求而造成名额浪费,就意味着“流标”。

据高明发布(佛山市高明区委宣传部)消息,2022年佛山市一中、8所学校名额分配计划共4065个(第一批第二、三层次学校录取),剩余计划达到993个,这些名额转入第四层次面向全市招生。也就是说,近四分之一的名额都“流标”了。

教育人士指出,如果名额分配不再有最低分数线,“流标率”会大为降低。同时,随着后续进入统招批的名额减少,统招批竞争或更加激烈,录取分数或将更高。

图源摄图网

另一方面,较弱初中就读有名额分配优势,或缓解择校热。

虽说如今大部分地区,幼升小、小升初都是划片、摇号,但在不同片区,强校的比例还是有差距,因此还是有不少家长从幼升小就紧盯名校。

但随着取消限制性分数,由于指标生主要在初中校内竞争指标名额,选择指标率多的区、较弱的初中就读,也许反而机会更大。

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当各个学校名额分配都只按从高到低录取,取消限制性分数,一些远低于学校本来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比如一个700分的学生和一个600分的学生相遇的机会更大了,如何协调学习层次跨度比较大的学生共同进步,是高中学校要面临的挑战。

虽然教学压力给到了学校,但建议家长和学生也要理性选择——做"鸡头"还是"凤尾"?毕竟,如果成绩差距太大,自己煎熬,学校也难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