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名校更容易了,港中大深圳将继续扩招_深圳_中大_办学

近几年深圳的高等教育发展很快,凭借着特区的政策优势以及自身的“钞能力”,引进或筹建了不少优质大学,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等,并且这些学校建成后发展很快,纷纷把众多老牌实力院校甩在后面,或者大有赶超本部的趋势。

这些学校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很多追求国际化办学模式考生的首选,这所学校2011年筹建,2014年正式本科招生,传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开设专业又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与数据科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类脑研究、生物医药、生物信息、先进材料、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电网、新型网络、金融物流等面向地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热门、前沿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非常好。

近几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约七成出国出境攻读世界排名前50名的名校硕士/博士学位,直接就业的学生进入腾讯、华为、中国建设银行等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头部投行、知名快消企业、公共事业、非营利组织等,本科毕业生首年平均年薪超过16万元。

正因为如此,港中大(深圳)作为一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高校,受到很多家长、考生青睐,录取生源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绝大多数省市的文科/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排位也稳居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已连续7年成为广东省内院校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竞争非常激烈。

展开全文

以2022年为例,港中大(深圳)在广东省的最低录取分/最低位次为617/538(历史类)、656/1320(物理类)。并且对考生英语水平有硬性要求,高考英语单科成须达到120分(满分150分)及以上。

不过,2023年以及2023年以后的考生有福了,港中大(深圳)将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人数。

深圳市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签署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合作的补充协议》,明确提到“支持港中大(深圳)扩大办学规模”“支持港中大(深圳)提升办学条件”“为港中大(深圳)办学提供新增用地支持”“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微电子、机器人等学科专业”“建设公共政策学院、微电子学院”等内容。

这意味着,港中大(深圳)不仅招生规模会继续增加,还会增设若干个热门学科专业,对于考生来说,不仅报考难度降低了,选择也多了,是一大利好消息。

目前,港中大(深圳)面向全国23 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招生模式有高考提前批次招生、综合评价招生、艺术类招生、外语类保送生和自主招生5种,并且除上海外,综合评价录取比例最高,占比超过50%。同时通过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录取的考生没有高考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