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失踪六个月的重庆美女博士被找到,身怀六甲且精神失常_自己的_都是_父亲

《美丽心灵》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励志电影,电影讲述了伟大的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一生。纳什因博弈论、微分几何学等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领奖台上,他说道:

最终,我还是回到了现实中,我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在爱的支持下,任何逻辑关系和真理都会被发掘。今晚,我能在站在这里领奖都是因为你,你不离不弃的陪伴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你就是我的真理。

风光的诺贝尔得主纳什,却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他一生与自己的幻觉、幻听抗争,因幻觉与妻子产生隔阂。最终他找到了真实的自我,然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他背后的女人——艾丽西亚。她扛下了纳什带来的所有痛苦,却返还给他爱。

纳什拥有艾丽西亚,这是他最大的幸运;然而现实中,我国重庆也有一个“女版纳什”,她是年纪轻轻的医学女博士,在学业、事业上一帆风顺、风光无限,然而她却患上精神分裂症。她的艾丽西亚在哪呢?

杨菓出生于一个优渥的家庭,父亲在文工团任职,母亲也是高知。从小她的父母就对其严厉地教育和悉心地照顾,而杨菓也不负众望,从小到大都是学校的第一名。她在学业上从来都是顺风顺水,从中学、大学、研究生到博士,一路披荆斩棘。博士对于21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来说,简直就是香饽饽,杨菓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然而,杨菓念书的同时,父母也越来越担忧,她在感情上不开窍,从来没有交过男朋友。这种担忧在杨菓母亲过世后更甚。父亲害怕女儿成了大龄剩女,到时候自己也老了,女儿难道独自一人生活吗?

展开全文

因此,父亲立马就给她相亲,找的小伙子都是同事堆儿里最优秀的青年。不过杨菓却一个都看不上,不是认为学历低,就是三观相差大。其实杨菓这种情况,在学历高的人之中很常见,毕竟学历越高,社会经验越少,情感经历也越少,自然就没办法开窍。

不过好在后来杨菓终于自己寻觅到如意郎君,对方是某上市公司的研究员,同样也是博士学历。两人原本爱的蜜里调油,不过就在杨菓决定谈婚论嫁的时候,现实却给她当头棒喝。杨菓的男朋友居然是有妇之夫,他就是在欺骗杨菓的感情。

杨菓的自尊、骄傲和最基本的道德让她决不允许做小三,所以她当即和男友分手了。但是分手却不能让心中的痛苦消弭,反而随着时间的增长愈演愈烈。外人看来,她还是那个强大的女博士,毕业后到高校任职,领着优渥的工资,工作没几年就全款买房,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只有她自己明白,初恋给她带来的伤是永远无法消散的。

为了减轻内心的痛苦,她在闲暇之余加入了一个博士群,这个群里基本都是学历优秀、事业有成的女博士。她们整天聚在一起,并不是探讨学术,而是探讨她们都比较苦恼的生活和情感问题。

许多女博士像杨菓一样恐恋、恐婚,她们宁愿自己过一辈子,也不愿意找丈夫。而杨菓在她们的影响下,也逐渐产生了独居的想法。她在日记上写过一句话:一丈之内才是丈夫,但孩子却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与其选老公,不如选孩子。

这也是群里很多人的论调,她们认为孩子比老公更靠得住。更有甚者认为,做单亲母亲都比一家三口更幸福。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有人提出可以去泰国做试管婴儿。为什么去泰国做呢?因为我国单身女性是不可以接受辅助生殖治疗的。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规定:医疗机构在实施试管婴儿技术中严格控制多胎妊娠;同时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如果想接受辅助生殖术,那么必须提供结婚证。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因为单身人士生育原则上来说不符合我国的政策要求。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单身女性无法给孩子提供完整的家庭,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影响。

然而杨菓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不利影响,她十分认同有关于单亲母亲的论点,于是就计划到泰国去做试管婴儿。她先是变卖了自己的房产,然后又辞去了这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只身跑到泰国,花费14万元做了试管婴儿。

等到她回国后,等待着她的却不是幻想中的幸福生活,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打击。首先,由于她是单亲母亲,在办理准生证时遭遇了重重困扰。其次,她由于日夜奔波差点流产,于是紧急去医院住院,又因为临走前忘记带医保卡,只能选择自费。原本她卖房子的钱足够将孩子生下,现在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连住院的钱都不够了。

无奈之下,她在养好身体以后只能出院。现如今她只有一个选择,回家找父亲求助。但是她又信不过父亲,认为父亲一定会逼迫她把孩子打掉。而且她本身也有一种倔强,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生存下来。所以她就四处应聘,怀着孩子找工作。

因为她学历很高,所以找工作非常顺利,但是又因为怀孕对工作影响很大,最终又被辞退了。在几经任职、几经辞退的打击下,杨菓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她最终花掉了所有积蓄,只能露宿街头,成为一个流浪女。

与此同时,她的父亲、单位和同事找她找得快疯了。她原先的学校其实还是很重视她的,因为杨菓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任职时发表过好几篇高质量论文,研究水平很高。而她的父亲花光了辛辛苦苦攒的养老钱,全部用来寻找女儿,但是始终没有音信,已经高达70多岁的杨父本该享受晚年的生活,现在愁的头发全都白了。

直到杨菓失踪半年后,警方终于在重庆的街头找到了目光呆滞、正在啃冷饼干的她。此时她已经怀孕七个月,对生人十分警惕。在杨父坐着火车到重庆接她时,却发现杨菓竟然已经不认识他了。

杨父看到女儿如此惨状痛哭流涕,他非常后悔和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女儿。杨菓从小到大虽然学习优秀,在待人接物上却像个孩童一样单纯。她的生活能力很差,而且无法融入社会、无法融入人群中沟通。

其实杨菓的故事,与前文中所述纳什的一生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一个是顶尖的数学家,一个是高智商医学博士。他们在研究领域都获得了成就,却无法完全融入社会。其中除了教育的因素外,其实也与他们自己的特殊经历有关。人类群体有着这样的规律,如果一个个体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即便他是因为优秀而不同,也会受到大家的疏远。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天才、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他们的内心是很孤独的。如果无法忍受杰出所带给自己的孤独,那么心理、精神都会受到不小的打击,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到人生发展。有时候,忍受孤独也是为了成就自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