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书是“大语文学习的天花板”!孩子反复读,高考难度不在话下_孩子_中国_传统文化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都关注到了J育部新发布的2022年版k标通知。

这份文件对一至九年级的语数外、物化生、道德与法治、地理、历史、体育等各学科都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标准。

在此之前的课程标准,还是2011年制定的,距今已有十多年了。

而这次“2022年新K标”的发布,不但是对老K标的更新升级,更是在双减大背景下,相关部门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

意味着, 从2022年秋季新学期开始的未来十年,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都将依据这一版课程标准。同时,这份文件也将成为全国J材编写,以及大考试卷出题的官方标准。

以其中要求课时占比最多的语文为例。

新版本里,不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与形式做了更新,还正式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核心素养里,有几个关键词,我挑出来给大家感受下。

展开全文

简单来说,新K标要求孩子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具备这样的素养:

1、认同中华文化,热爱中国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

3、有好奇心、求知欲,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4、具备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

此外,新K标在课程内容上,还专门增加了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求。

从近些年的各种文件中看,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都在被反复提及。

咱就不说语文、历史这些大家容易理解的科目,而是说说物理。

对,你没看错,就是物理。

北京2021年中考物理卷

这道题介绍了古代天文仪器“圭表”,光题干就占了几乎一整页。尤其第三小题,物理书里没答案,全靠孩子平时的文化积累。

考完很多孩子吐槽,这考的是物理吗?明明是语文。

你说奇妙不, 孩子物理没考好,居然是因为语文拉胯了!

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祖国正处在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 学校层面的教育改革向传统文化倾斜势不可挡,这一代孩子必然会是民族文化认同感最强的一代。

市面上讲传统文化的书很多,但能全面、系统,且用孩子能读懂的语言把中国文化讲透的书并不好找。

幸好这个难题,最近被亲近母语研究院解决了。

亲近母语是国内专门做中文阅读研究的机构, 有近20年的研究积累,为近5000所学校、10万多名教师提供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服务。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

正是基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如何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

徐冬梅老师邀请 6位一线教师和阅读推广人,历经5年,终于打磨出了这套《中国的文化》。希望能真正解决孩子在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中国的文化》一共12本,涵盖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给孩子讲中国文化深奥的思想和繁杂的知识。

这套书还匹配了J材内容,涉及的知识点超过1000个,覆盖语文、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

前面提到的北京中考物理题,这套书里就介绍了相关知识。

更贴心的的是,每本书都附赠导读音频,对内容进行梳理,让孩子对所学知识更清晰,

另外, 这套书虽然是为小学3-6年级的孩子设计,但其实只要有阅读能力,对传统文化知识有需求,不论几年级的孩子,都可以看一看,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都可以看。

优秀的大语文读物不分年龄,学习、传承中国文化也从来不分年龄。

《中国的文化》12本套

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儒道思想+诸子百家思想

适读年龄:8-14岁

1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套书的作者团队:朱爱朝、冷玉斌、曹刚、孔晓艳、谢徐林、余耀。

他们不但是优秀的教师和阅读推广人,而且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研究。

比如朱爱朝,不仅是全国优秀教师,还是首届全人教育奖提名奖的获得者。(全国每年只有1位能获得“全人教育奖”,3位获得提名奖,可见含金量之高)

除了几位优秀作者外,亲近母语还 邀请专家对全套书逐字逐审定,以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

再来说这套书的内容,《中国的文化》共12本,包含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文化,也就是我们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传统文化,比如衣服、饮食、汉字、建筑、琴棋书画等;

下拉滑动,可了解单本图书内容

另一个部分是“看不见”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诸子百家的优秀思想。

比如孔子的“仁者爱人”、老子的“上善若水”、韩非的“以法治国”等等。

下拉滑动,可了解单本图书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套书的主要原因:

01

内容全面,从知识到思想,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市面上大部分传统文化书都是单一主题,比如只讲古诗词、三字经等。

而《中国的文化》从知识到思想,逐层递进,一套书将传统文化完整、系统的呈现给孩子。

不但能满足多学科的学习需求,还能让孩子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比如《四时与节气》里,朱爱朝老师从节气的起源讲起,将现代地理知识与二十四节气结合。

再把节气与传统节日、各地民俗、农业活动相结合,并穿插与节气对应的古诗词。

一本书读完,孩子不但学到了知识,更能感受到古人充满智慧的自然观,获得精神成长。

再比如《仁者爱人》《君子之学》这两本,从儒家的建立说起,给孩子讲孔子的“仁者爱人、教学相长”等核心思想。

再介绍儒家的发展传承,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荀子的劝学等。 使孩子对儒家思想形成清晰,系统化的认知。

孩子读完这两本,不但能了解语文课本里《论语》《大学》等名句的含义, 更能学到优秀的价值观,明白什么叫君子,身为君子该如何做。

《中国的文化》12本套

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儒道思想+诸子百家思想

适读年龄:8-14岁

02

贴合小学教材,帮孩子实现跨学科的知识积累

《中国的文化》涵盖的知识点超过1000个,覆盖语文、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等多个学科,还会讲解知识点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

让孩子真正实现跨学科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比如三、四年级的语文书中有《论语》《尚书》《礼记》等经典的名句,六年级里有对故宫的介绍。而这些内容,《中国的文化》全都帮孩子准备好了。

这是语文四上《礼记》的展现:

这是《中国的文化:君子之学》中对此句的讲解:

这是语文六上对故宫的讲解:

这是《中国的文化:地理与建筑》中对故宫的介绍:

03

主题广泛,帮孩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语文考试得高分,作文是关键。怎么才能写出高分作文?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积累足够多的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就像弹药,孩子上考场了,弹药充足,才能打胜战。

《中国的文化》从贴近生活的衣食住行器讲起,再讲天文水利、地理建筑,最后讲诸子百家的思想。

孩子读完这套书,等于初步了解了《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孙子兵法》…… 堪称少儿版的《四库全书》。

比如语文五下“习作”板块,要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地理与建筑》已经为孩子准备好了:

《中国的文化:人文与礼仪》中也有:

以后不论是传统文化哪方面的作文题,孩子都不怕没素材可写。

从这方面看, 《中国的文化》不仅是素材书,也是工具书,孩子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可以随时查阅。

《中国的文化》12本套

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儒道思想+诸子百家思想

适读年龄:8-14岁

0 4 生动有趣,能真正让孩子读进去,激发阅读兴趣

这套书擅长用浅显的语言,讲解传统文化中深奥的道理,让孩子能真正读进去。

比如《衣食住行器》中,作者把交通比喻成“蜘蛛网”,用“要想富,先修路”给孩子解释为什么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修路。

《君子之学》中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前,作者先讲了英国的一本图画书《小步走路》。

从小鸭子学走路开始,引出荀子提倡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让孩子更容易理解。也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学贯中西。

除了表达生动、素材广博外, 《中国的文化》还设计了4个小细节,帮孩子更轻松的理解传统文化,激发阅读兴趣。

01

标注典籍出处与原文

书中对引用的古文都进行了标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读。

既确保了知识的严谨性,又保证孩子能理解,让孩子与先贤思想更近一步。

02

100+博物馆图片与400+手绘插图

手绘插画让孩子的阅读更轻松。

穿插博物馆图片,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普及知识的同时,带给孩子美的熏陶。

03

情景延伸模块,启发孩子深度思考

每篇文章后,都有“情境延伸”模块,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引导孩子从实际出发,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

比如讲孟子和告子的辩论后,让孩子也准备一场辩论:

这个“中国历史朝代歌”就更实用了。孩子背历史时,很容易把朝代顺序记混,这首歌就像一条项链,将各个朝代串联起来,帮孩子记得更轻松。

04

附赠导读音频,扫码免费听

每本书都有导读音频,对内容进行梳理,扫描书后二维码就能免费听,让孩子对知识脉络更清晰。

《中国的文化》在出版后,也获得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阅读推广人的认可。

一枚骨针、一件陶器、一座宫殿、一条大运河……这套书既讲了中国文化的“形之美”,又讲了诸子百家优秀思想所构成的“神之美”。

了解、感受、传承中国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不仅是学习刚需,也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

希望《中国的文化》这套书,不但能帮孩子积累知识,抓住考学的大方向,更能让孩子 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风骨、有担当的中国少年!

《中国的文化》12本套

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儒道思想+诸子百家思想

适读年龄:8-14岁

团购详情

团购产品:中国的文化(全12册)

适合人群:8-14岁

发货相关:河北廊坊发货,圆通中通快递随机,新疆西藏以及港澳台不发货,大陆其它地区包邮

发货时间:48小时发货(周末及法定节假日不发货,疫情地区时效不保)

下单方式:扫描文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父母学堂优选商城

欢迎关注“萌萌姐讲童书”视频号

萌萌姐帮您选好书、少踩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