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回归中高端市场TOP5 新生魅族全力突围_魅族_三星_手机

三年回到中高端市场TOP5、2023年建设400+售后服务点、90-120家集汽车/手机销售/售后一体的线下体验店、3年内建设1000家线下门店……这是魅族20系列发布会后,星纪魅族CEO兼董事长沈子瑜对采访媒体放出的豪言。

从最初的中华酷联到后来的无脑冲高自砍一臂、从魅族三剑客到分崩离析不欢而散,珠海小厂的发展之路可谓高开低走。曾经,主打青年良品的魅蓝以450%亮眼成绩成为全球增长率第一的手机品牌,力压荣耀、红米一众竞争对手,但随着华米OV主流品牌兴起、苹果大举进攻国内市场以及在高端市场的出师不利(2018年魅族裁撤魅蓝产品线全力冲高),魅族开始裁员撤店走上精简下坡路。

尽管深耕手机领域数十年,魅族收获了小而美品牌标签、简约灵动的Flyme系统好评,数千万购买力和品牌忠诚度较高的魅友以及过亿注册用户,但时过境迁如今国内手机市场已然形成VO荣米新格局、强如华为也只能沦为Others。对两年没发新品的魅族来说,是什么给了其“三年回归中高端市场TOP5”的底气?高调言论背后又蕴含哪些深层次行业信息呢?

虚假的行业标杆 真实的PPT手机

众所周知,随着小众品牌陆续退市、上游供应链硬件技术日益成熟,这两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内卷越发细化。相比以往单纯的硬件堆料方式,现如今消费者购机更看重综合体验表现,而高端市场还要考验厂商的研发能力,诸如300W神仙秒充、一英寸大底主摄、自研影像芯片这类显性技术都成为贴身厮杀武器。

对新魅族来说,之所以敢放话“三年回归中高端市场TOP5”,与其手机产品纸面硬实力脱不开关系,只不过这种实力还处于PPT阶段。3月底魅族新品发布会上,魅族20无界版的出现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虽然这款高端产品拥有的天问S1芯片、泰坦玻璃、超声波指纹2.0等显性技术吸引了不少人注意力,但目前非但没有公示具体上市时间,且魅族官网也未进行展示,甚至发布会现场也不允许粉丝、媒体接触。

展开全文

其中,天问S1芯片由魅族和时空道宇联合开发,可实现双向卫星通信,做到自定义长文字和语音的双向收发,虽然因为产品周期和技术政策原因,目前该功能还无法使用,但抢跑的魅族已然为其赢得了不少口碑优势。要知道,当前市场魅族是华为之后第二个适配双向卫星通讯功能的手机品牌(iPhone 14也支持此类功能,但国内市场无法使用),相比VO荣米头部厂商的高端产品魅族20无界版的极限生存能力要更强,这对那些喜欢极限运动的消费者来说,很容易构筑起心理优势。

而快至0.075s的新一代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抗摔性能提升4倍的泰坦玻璃(业界首次正反面使用双微晶玻璃材质)、汽车同源钢铝混合中框都能针对用机体验起到锦上添花效果。抛开实际销售意义不谈,魅族20无界版用它的独特性提升了产品的定位和品牌调性,换句话说新魅族的冲高思路并没停止,反而试图用精品战略带动品牌调性,重新唤起魅友心中的情感,只不过这一切要交给市场验证。

以车机联动为纽带 魅族、吉利相互成全

此次发布会上,除了魅族20系列三款手机产品,魅族还推出了Flyme10、车载人机交互软件Flyme Auto软件以及领克08中型SUV汽车,对如今的魅族来说,它既是手机领域的一个试图重回赛道的追赶者,也是车机系统领域的共建参与者。

关于魅族主导开发的Flyme Auto软件,它大大加深了手机和车机互联互通,整体表现颇有HarmonyOS身影。比如,车机操作界面能高度同步魅族手机界面、可支持app应用数目大幅增加、和手机相近的车机系统UI风格和交互逻辑,就很容易提升领克、吉利车主的操作便捷性。同时车机与手机可同步账号,进入车内即可实时分享导航、音频、视频资源,离开汽车后车机端会自动清除相关信息;汽车麦克风能接收车内语音交给手机去执行、手机端可以升级OTA系统并同步到车机系统,就有几分端与端之间无缝隙互联的雏形。

站在旁观者角度来看,搭上吉利快车的魅族,属于一场互赢的相互成全。一方面,它将车规级品控标准用于手机当中,来维系用户最基本的使用保障。要知道,移动环境下汽车遭遇的使用场景远比手机极端,与之对应的车规级硬件标准和认可条件就要严苛许多,目前市面上几乎没有哪家手机厂商会用车规级标准做产品(成本预算投入太大)。而魅族20无界版中框就采用汽车同源、铜铝混合Hybrid超轻量不锈钢中框,它既能减轻30%机身重量,又可以提升40%散热效率。换句话说,魅族20系列拥有的品控规格是很多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如上文提到那般,当很多手机实用功能移植到车机系统当中时,且魅族手机能与吉利汽车无缝隙联动时,吉利/领克车主在购机时难免会优先考虑魅族手机,反之亦如是。通过车机系统纽带,形成的这种良好的销量引流效果,正是沈子瑜敢放大话的核心原因之一。

那么,对魅族来说,三年之内回归中高端市场TOP5难度大吗?我想说几乎不可能。原因有三点,首先当前手机市场留给魅族的上升空间着实太小了。参考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排行榜数据,VO荣米四大头部加上苹果、华为两大品牌,所占比份额高达93.2%,也就是说真我、中兴、三星、魅族这些小众品牌的生存空间仅有7%。

作为对比,2021年初魅族手机的市场份额就仅剩0.1%,虽然委身吉利获得资本扶持但两年没发布新品的魅族很难挽救老用户的品牌黏性,曾经的魅友如今多为苹果、华为、小米用户。要想真正打动老用户回归魅族怀抱,光靠目前的魅族20系列远远不够。

其次,魅族售后服务体系着实落后太多,文章开始我提到魅族3年之内将建设1000家线下门店,可是这在四大头部厂商面前堪称杯水车薪,要知道vivo、OPPO、小米、华为的门店已经达到乡镇级别,无论是售后服务范围还是营销让利资本,魅族都不占优势。

最后,对魅族来说要想凭借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融合道路翻身,可用的群众基础、面临的消费群体都太小了。作为参考,2022年搭载HarmonyOS的华为设备已达3.2亿,鸿蒙智联产品发货量也超过2.5亿,即便吉利旗下极氪汽车也委身于HarmonyOS怀抱。对魅族来说,Flyme系统可供吃红利的终端硬件太少了,而且吉利也并不是把全部鸡蛋放在魅族篮子里。

虽然借助Flyme Auto特性能拉拢更多汽车品牌,但需要循序渐进的时间,如今大家都在围绕万物互联打造自家软件生态系统,魅族要想和其他品牌回归同一起跑线,可不是投资1000家线下门店就能做到的。

好在智能手机市场在不断回暖,相比过去两年的彷徨和无助,如今的魅族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借助Flyme系统的互联特性,魅族与吉利的捆绑会越发深入,总比联想、金立、锤子那些倒闭的小众品牌要强。要知道,手机市场并不会原地等魅族两年,要想赶超其它品牌的发展速度实现全力突围就需要时间、市场考验,对有了明确战略规划方向的魅族来说,中场战事才刚开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