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教育,对老师采访特辑|棋盘上的启示_围棋_快乐_我觉得

人物介绍

刘瑞泉

围棋老师

2003 台湾业余十杰赛第七名

2001-2004 台湾应昌期围棋基金会教学

2007-至今 上海幼儿园围棋执教

其学生绝大多数在一个月内上海围棋协会定级,一年内升初段

人物采访

Q1

围棋给刘老师您带来了什么?给想学棋或者想冲段的小朋友、家长更好地介绍下这项运动吧。

展开全文

我觉得我还是挺幸运的,虽然学习围棋的过程吃了不少苦,但我觉得这都是值得的。对于我来说,能有这么一段下围棋的经历,与同龄人有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人生体验,我觉得挺好的,也很珍惜。围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一辈子不可割舍的爱好。围棋教会我在胜利和失败面前保持一份淡然之心,教会我认真体验过程,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对于小朋友来说,我觉得还是快乐围棋为主,只要他在围棋中有所收获就好。围棋对任何人都一样,不论你的下棋水平如何,收获和感悟是一样的,你只要在这其中有收获就好。

人物采访

Q2

刘老师提到了快乐围棋,那您觉得作为培训机构,应该是快乐体验重要还是教学质量、教学结果重要?

家长送孩子来学习围棋,给孩子投资围棋教育,绝不是只图快乐,家长更愿意看到的是孩子的思维成长,智力成长。

优秀的围棋老师应该是能掌握双向技能的双识老师。他既要有过硬的围棋专业知识,又要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不能分割。

学习任何东西要想学好,都要付出努力。快乐体验虽然是快乐,但是它是短暂的。教学质量、教学结果是长期的,重要的。一旦孩子看到自己成长的进步、成绩的提高,他对围棋的乐趣是长期的,他会因此爱上围棋,并把它作为终身的爱好,有了长期的乐趣他才会敬重老师,感恩围棋,将来才有可能回馈围棋,才会愿意为围棋做一些事情。

人物采访

Q3

刘老师您觉得学习围棋对修身养性有什么帮助?

下棋的风格常常能把人更为内在的性格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平和的人,在围棋上会喜欢搏杀,那是因为平和只是表象,骨子里的坚硬才是本质。

围棋是一种世界观。就围棋来说,棋子不分贵贱,一律平等,但在具体的棋盘上,不同的棋子,作用和重要性又不一样;再者,围棋的对弈常常会涉及到棋的大小,其它东西的大小常常是具像的,但围棋的大小是抽象的,而且这种大小,有时会随着棋局的推进而发生变化。另外,围棋对弈里包含的对速度的理解、对生死的理解、对急所的理解,对舍与得的理解,其实都与人生有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