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颐武委员:互联网直播和非遗之间“双向奔赴”_直播_传承_遗传

近年来,网络直播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从上课教学到电商带货,越来越多的直播内容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现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搭上数字化的快车,尤其是在直播等新兴媒介形式的助力下,传统文化“火”了起来。

依托互联网平台,非遗传承人在数字时代“乘风破浪”,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纷纷在平台开设直播间进行文化展演,令非遗焕发出青春活力与光彩。广东粤剧院院长、粤剧非遗传承人曾小敏通过网络直播再现经典粤剧《白蛇传·情》,吸引超2200万人次在线观赏;“90后”女孩胡雪菲在线演奏箜篌,两年来获得70万人关注……在互动中,观众也自发用点赞、打赏等方式表达喝彩,激励主播带来更优秀的作品。

然而非遗与直播结合的传播形式在发展中也面临困境,如“互联网+”人才的模式只是在主播上有所侧重培养,能从根本上扭转非遗技艺人才缺失的现状吗?“线上+”的形式是将非遗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传播形式吗?地方政府该如何破解非遗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难题?

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澎湃新闻()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张颐武提到,互联网直播跟非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他们之间的结合有着天然优势和属性,直播平台丰富了非遗的内涵和价值,打赏机制拓展了非遗未来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

在他看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支持、鼓励各地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网络直播培训,实现用直播打赏、电商等工具为非遗创造经济效益。

张颐武 受访者供图

以下是专访实录

年轻人推崇的“围炉烤茶”属于非遗

澎湃新闻: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开发优质特色文旅资源的潜能。现如今,各地也都陆续地尝试“非遗+演艺”、“非遗+饮食”、“非遗+特色村镇”等等的产业形式,在您看来,目前在推广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呢?

张颐武:现在非遗的发展、传播、传承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一方面是我们的社会、政府、公众,都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非遗资源在中国非常丰富,需要有更好的路径来进行传播。这两个需求方和我们供给方之间有着强烈的相互对接的可能性。

展开全文

为促进非遗发展虽然进行了很多尝试,但仍存在问题。比如非遗目前重保护、轻推广,未能作为优质文旅资源有效利用。全国数千个非遗项目中,不乏适于现代的风雅文化或生活方式。但许多非遗仅在当地被人所知,由于传播方式有所欠缺,未能走入更广地域发挥文化及经济潜力。

例如近来颇受年轻人推崇的“围炉烤茶”,便源于云南非遗“火塘烤茶”,若无前者在直播、短视频中的走红,后者或将继续寂寂无闻下去。不少遗产缺少互联网上的影响也是其难以发展的重要的原因。

同时,诸多非遗项目规模较小,经济回报率低,就导致传承人、从业者迫于生计压力转行,传承工作青黄不接,遑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澎湃新闻:通过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可以打破空间壁垒,帮助地域文化“走出去”,但是线上直播在传播推广非遗的过程中又会存在哪些问题?这样的方式是否符合大多数非遗产品进行宣传介绍?

张颐武: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成为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工具,许多非遗从业者选择在直播间推广表演类、手工艺非遗。每代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消费方式,需要充分利用直播等立体式的传播方式,创造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内容,才能将非遗魅力传递给更多观众。

就我所了解到的抖音平台为例,过去一年,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获打赏支持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濒危非遗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0%。去年共有21万人在498家抖音非遗小店领略非遗技艺,脱脂扒蹄、手冲功夫姜撞奶等各地非遗名小吃销量领先,观看消费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为主,这就达到了很好的“活态传承”效果。

但同时,非遗直播也确实存在着比较杂乱的情况,付费问题是我们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直播付费的规范化可以让传承人受到更多的激励,也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这些是需要政府,包括网络管理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等多方进行促进的。

通过直播来传播非遗文化,是培养人才和积累人才的绝佳机会

澎湃新闻:刚才您聊到非遗传承人,接下来还想跟您请教一下这个话题。非遗传承人的人才培养其实长期以来都备受关注,各级传承人年龄高,人数少,愿意学习非遗技术的青少年寥寥,在您看来,这种状况该如何改善?“互联网+”人才的模式可能在主播上有所侧重培养,但能从根本上扭转技艺人才缺失的现状吗?

张颐武:确实存在这个情况。各级传承人年龄高、人数少,其中大多数将毕生精力投入非遗技艺研习,并不熟悉传承项目的经营和推广。由于无力承接非遗在文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其事业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失衡导致愿意学习非遗技艺的青少年寥寥,从业者愈发凋零,进入恶性循环。

现在积极参与到非遗直播中的有非遗传承人,也有非遗爱好者,非遗爱好者在直播间进行技艺的磨练,与传承人之间也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很多年轻人在观看非遗直播后爱上了传统文化,甚至会被吸引前来学习,因此,我们现在需要注重非遗直播人才的培养。

我觉得通过直播来传播非遗文化,是培养人才和积累人才的绝佳机会。政府、高校、平台应加强合作,为传承人如何利用直播推广非遗进行联合培训,最大限度用活非遗传承人的技艺与经验。

我建议应鼓励各地文旅部门与非遗主播人才合作,邀请其推介城市、景区、地方历史文化,为当地特色非遗项目“引流”“获客”。对于能力较强的非遗主播,相关部门可邀请其与同非遗项目的权威传承人结成一年制及以上对子,在技艺修行、非遗传播等方面交流帮助。表现特别优秀者可参与国家、省、市、县级非遗传承人认定并适当加分。这样会让非遗传播传承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直播打赏在未来或将成为非遗传承人重要的收入来源

澎湃新闻:目前在直播间展示非遗艺术吸引了得到了不少年轻观众的支持,“为非遗打赏”成为直播间的一股热潮。我们看到比如说很多的直播间,像您刚才聊到越剧、豫剧等等的直播间,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那么打赏这一崭新消费形式正逐渐成为非遗传承人的经济保障之一,您认为这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吗?“线上+”的形式是将非遗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传播形式吗?

张颐武:以直播打赏为代表的新机制在更深层次助力非遗的活态,推动文化生机与经济活力的互促。打赏和买票有所不同,打赏具有选择性,在受众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可以在感兴趣的地方通过打赏的方式给传播者激励,这样的激励可以让传播者看到社会的回应,给他一个理想的回报。打赏实际是对传播者艺术和劳动的高度肯定,是良性的互动过程,我认为直播打赏在未来或将成为传播者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

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某互联网平台演艺类直播场次同比增长95%,直播打赏收入同比上涨46%。具体到广东地区,过去一年演艺类直播打赏增长了34%,有超过8万名才艺主播获得了收入。总之,直播打赏这种形式运用好,一定会对整个非遗行业的发展会有所帮助。

澎湃新闻:也有一些网友认为非遗比较小众,觉得无论如何传播推广,它的受众都会有所局限,那您是如何看待的?将非遗转化成为经济效益的难题,在您看来地方政府究竟该如何破解呢?

张颐武:非遗沉淀着悠悠底蕴,承载着文化自信,但曾经确实与大众存在距离,由于地域和传播等限制,很多人完全不了解,更何谈喜欢。但这些年通过直播等方式,非遗和生活同步,人们感到它是活化的,就在我们身边。尤其现在

年轻一代都在寻找民族文化认同、精神认同,让传统文化蕴含着的精神成为自己精神价值的一部分,我们对所谓对“国风”“国潮”的追捧,其实是这种趋势中的一部分。

如何将非遗转化成为经济效益,我前面谈到,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机制,直播打赏已然成为促成非遗活态传承的一枚“点金石”,政府要帮助传承人在直播中让非遗出圈,打破文化消费的圈层壁垒,帮助非遗从拯救走向创收。此外,也让非遗主播多多走进乡村,通过直播带货、内容引领等助农形式,拉近城乡距离,培养当地潜力商家,慢慢以产业“活水”带动资源向乡村流动,为当地提供商业的线上路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