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的阿里云首秀 迎接大模型时代_阿里_模型_计算

4月11日阿里云峰会是张勇入主阿里云以来首次公开亮相,同样也是阿里巴巴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的首次亮相。钛媒体App了解到,阿里云大的组织变动基本清晰,涉及到各个产品团队之间的分拆、重组,尚在进行之中。

“不仅是判断,并且坚持,才让我们走到了今天”。在本次峰会上,张勇回顾了阿里云14年来的发展,始终把云计算视作未来的核心战略,阿里云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两次机遇,阿里的超前预判和坚持投入,造就了今天的阿里云。

现在,到了张勇为阿里云做未来判断的时候,他笃定人工智能是云计算的未来。2018年,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一位时任阿里云高管对钛媒体App表示,当时大家都在思考,如何去驱动更大的云消费?

“静态的是存储、计算和网络,动态是数据库、大数据。还有就是AI、IoT,其中非常重要的是AI,会消耗大量的算力”。

云厂商的预期设想很好,但是不同于计算密集型负载,一个计算任务同时占用大量计算节点,很容易带动大量的云资源消耗,彼时大模型才初露端倪,人工智能和云的结合并不好,AI本身规模化价值的分散,使得“云智能”名不符实。

大模型改变了这一切,行业惊喜地发现,大模型几乎可以融入到一切产品和服务中,由大模型训练带来的算力消耗也许只是“前菜”,当大模型、行业模型足够普遍,每天无数次的推理才是云厂商期待的“主菜”。

就像过去的“互联网+”,现在都是“大模型+”,有多少大模型,背后就有多少云计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