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理性,共时性_节日_春节_就会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理性 节日 节日 春节 就会

节日成了一种文化特征,也是一种理性的存在,同时具备共时性特种。

人们喜欢节日,也喜欢节日里的一些活动。很多节日在古代就有,流传至今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有的甚至有上千年的历史。人们要遵守传统习俗,也就遵守了节日规定。即便人们不知道节日的由来,也不知道遵守节日规定的意义,但到了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会不约而同地遵守节日的规定,搞一些庆祝活动。看着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其实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存在。

有句俗语叫做“入乡随俗”。外地人来了,要入乡随俗,不能搞特殊化,以免被人们瞧不起,也免被惩罚。节日习俗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已经稳定化,变成一种文化符号,不由得人们不去遵守。毕竟,节日代表了族人的风俗习惯,也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有传统道德的意义在里面,有着心理学的意义,并非只是简单地过节。

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都要吃粽子,南方还要赛龙舟。本来只是纪念屈原,却成了一种吃美食、组织水上活动的节日,恐怕屈原大夫活着要忍不住笑了吧。到了中秋节,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一家老小团团圆圆,。中秋时节,瓜果都熟了,地里的庄稼也成熟了,这个时候,全家团圆,一起共享劳动果实,就有了一定的意义。而大家齐上手,一起参加劳动,本身也有着一定的社会学意义。到了春节,家家户户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走亲戚。本来春节就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也是汉族最看重的节日,到了现在,春节不但发展出很多新花样,而且还弄成了购物节,旅游节,其实就是资本参与进来以后,要改变人们的习俗,却并不能完全改变。绝大多数人还是在家里过春节,尤其是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在春节到来之际,买车票回家,要是买不到车票,就骑摩托车返乡。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南方都有摩托车大军返回乡村,客观上缓解了春运压力。外国人看不懂,为什么到了春节有那么多年轻人非得回老家过年?难道城市里的生活条件不好吗?

那是习俗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力量。人们需要在过年的时候一家团圆,需要吃上团圆饭,需要互相问候,说说一年来的变化。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在农村,倘若不回家了,大部分社会关系就会断裂,一旦有事,就不会获得很多帮助了。说白了,农村人还是没有脱离互帮互助的体系,遇到红白事就要凑份子钱,过去帮忙,不然自家有了红白事,别人也不会凑份子钱,不会过来帮忙。人们除了红白事互相联络,就是在春节互相联络。外地打工的人回到家乡,要走亲戚,要串门,联络感情。虽然有钱能办成很多事,但是在农村,有钱不一定能办成大事。农村还是受到道德体系的制约,受到村风的影响,而不仅仅受到资本和权力的冲击。

展开全文

到了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共同完成一定的工作。端午节共同包粽子、吃粽子,中秋节共同买月饼,吃月饼,春节共同包饺子,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等,都没有任何人指导完成,全凭人们自觉。如此一来,就可以看到文化习俗力量的伟大。这种力量是根植于人们内心的,而不是外显的,就像一个定时器,在节日来临的时候突然响了起来,让人们知道应该干什么了。经历一些节日,吃一些特色美食,干一些有意思的事,一年到头也就不寂寞了,不觉得难熬了。伟大就在于这种共时性之中,而这就是道。

人们共同遵守节日习俗,共同完成节日里的工作,就算是遵循了道。道无所不在,在节日里,也在人们的心里。大马哈鱼每年都要洄游,游到出生地产卵。海龟也是如此,不管走多远,都要回到出生地产卵。人们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准确定位出生地的,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要回到出生地。而人到老了之后,要“叶落归根”,会想到故乡,想到童年的很多事情。尤其是中秋和过年的时候,不能回到故乡,不能全家团圆,就会生出无限的哀思。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他回不去了,才说“此事古难全”。而已经团圆的人们,吃着月饼赏月,就不会慨叹“人有悲欢离合”了。

节日表现出了伟大的共识性特征,也是人们理性的选择,不选择就不能入乡随俗,也不能和人们一起欢乐。过年的时候不高兴,就会被家人指责,烧纸的时候不能一起悲哀,就会被人排斥。况且,随了流俗,和别人一起过节,岂不正好应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思想?即便节日中有些迷信思想,人们也是会接受的,除了人有敬畏神灵的迷信思想之外,就是体现孝道,做给后辈人看的意思了。这种理性的选择已经流传了上千年,而共时性本身就是教育,是文化传承,也是抚平人性褶皱的必备功能。

从节日里悟道,似乎可以看见大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