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马克龙访华为中法人文交流按下“快进键”_中法_法国_中国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法国文化中心供图

“法国很荣幸地和大家表达出我们不仅希望重新恢复交流,更希望在各个人文艺术领域内创造新未来的意愿。”法国总统马克龙4月5日抵达北京当日,在为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揭幕时表示,在疫情期间中法终止或暂停了一些交流,但当再次相遇时,中法文化交流将延续过去的历史,并不断创新。马克龙对外释放了后疫情时代中法全面重启对话交流合作的强烈信号,更将巩固并扩大中法文化联系置于与经贸合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裴国良日前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借由马克龙总统访华并亲自为‘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揭幕来传达这样的一个信息,即文化在中法双边关系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

65个文化项目将在20余座中国城市全面铺开

“中法文化之春”是中法两国间一项标志性文化交流项目,创立于2006年,旨在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与友谊。经过17年的发展,“中法文化之春”已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最重要平台之一。裴国良对记者说,过去3年因为疫情,很多中法文化交流活动都只能采取线上的形式,大家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流。现在随着疫情结束,特别是马克龙总统访华之后,很多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或即将通过线下的方式全面重启,中法人文交流已经按下“快进键”。

谈及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裴国良十分兴奋。他介绍说,在4月至7月间,涵盖音乐、戏剧、电影、展览以及沉浸式数字创作等领域的逾65个文化项目、200多场交流活动将在20余座中国城市全面铺开。裴国良特别向中国观众推荐两个不容错过的重要展览:法国马蒂斯美术馆与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推出的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亨利·马蒂斯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以及法国蓬皮杜中心与上海的西岸美术馆合作举办“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特展。后者从全新的角度呈现了超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书法的独特关系。“即使在过去3年疫情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西岸美术馆还是一直持续地把一些高质量的法国作品带到中国,以展览的形式和中国观众见面,我很高兴从中看到了中法两国间稳固的、持续向前发展的合作关系。”裴国良说。

除展览外,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还将举办中法艺术家联合演出、中法文化论坛、中法电影周以及中法青年交流等活动。“今年我们希望邀请一些法国重要艺术家作为‘中法文化之春’的嘉宾,实地来到中国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将是今年艺术节的一大亮点。”裴国良感叹说:“3年疫情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面对面交流是多么得来之不易。”

展开全文

马克龙总统说:“对于我们(中法)这两个恒久演进的文明来说,建立文化纽带是必须的。”裴国良对记者说,马克龙总统之所以在如此紧凑的访华行程中专门安排时间为“中法文化之春”揭幕、会见中国艺术家、参观在华艺术展览,就是因为法国全国上下都认为,文化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坚信应该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无门槛地接触到高质量的文化,也愿意为此付诸努力。”裴国良说,“文化在促进国民交往与理解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文化可以有效促进法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

青年一代直接交流、直接参与尤为重要

除了“中法文化之春”,马克龙访华时还透露,今年中法将重点支持一系列文化交流新项目,包括中法艺术家相互驻村,中法当代舞蹈交流以及中法传统手工艺与工艺交流等。他还特别提到图书出版与沉浸式数字创作这两个中法年轻人都极为关注的领域,期待两国青年一代在包括元宇宙在内的艺术方面开启新的创作场域,直言“这种相互的交错与交流将会撞击产生新的火花”。

“我们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参与到中法文化交流当中,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裴国良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青年一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现在积极参与到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当中的这些年轻人,未来有可能就会成为促进中法文化交流、推动中法关系提质升级的中坚力量。”

裴国良提到了今年的“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这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龚古尔文学奖与中国青年学生对话的最生动例子。龚古尔文学奖至今已有120年历史,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之一,在每年的11月颁奖。为了让更多中国青年尤其是学法语的学生能更直接了解法国文学,法国驻华大使馆于2018年发起“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这是一个完全由中国法语学生担任评审的奖项。今年就有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10所高校的近百位法语系研究生和博士生参与了评审工作,并最终选出获奖作品为法国作家布里吉特·吉罗的小说《活得太快》。

“每年参与‘龚古尔文学奖中国评选’评审工作的中国学生的数量都在增加,我们很高兴可以通过文学架起中国年轻人和法国年轻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裴国良说,法国和中国一样都是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的国家,国民对文学都怀有深深的热爱。因此,通过文学交流可以拉近两国青年一代,也可以促进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青年一代直接交流、直接参与尤为重要”。

2024年将为中法深化双边合作提供绝佳契机

今年中法人文交流之所以按下“快进键”,除了要抢回过去3年错失的交流时间,更因为明年对于中法两国来说都有特殊且十分重要的意义。2024年中法将庆祝建交60周年,共同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同时,法国巴黎将举办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无疑将为中法深化各领域双边合作提供绝佳契机。

裴国良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此次陪同马克龙总统访华的还有一个文化代表团,显示了法国政府对于今明两年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视。根据法国媒体报道,有20多位法国文化界人士陪同总统访华,包括法国文化部长里马·阿卜杜勒·马拉克、凡尔赛宫主席卡特琳娜·佩加尔、曾执导电影《狼图腾》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电子乐大师让-米歇尔·雅尔和法国博瓦勒动物园园长鲁道夫·德洛德等重要人士。他们将推动中法数字创作合作、音乐、电影、表演与文学等方向的新合作。

“目前很多关于中法文化旅游年的交流项目已经开始策划和筹备,我们希望以更多的行动来回应明年对于中法特殊且重要的意义。”裴国良向记者“剧透”了一个重要联展:2024年4月1日至6月30日间,法国凡尔赛宫将与中国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关于18世纪中法交流展览,联展将涵盖到遗产保护以及文化交流,“这也是中法两国回应明年这一特殊重要年份的生动例子”。

明年另一个不容错过的中法交流项目是体育文化。裴国良介绍说,目前由中国法语联盟所发起的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志愿者招募已经圆满结束,26位中国志愿者明年将会和中国奥运会代表团一起前往法国巴黎参加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这不仅将从个人层面为这些学习法语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了解法国的机会,更是从国家层面促进了中法两国的体育文化交流。”

在裴国良看来,了解一个国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地到达那里,身处其中亲自感受,留学对于青年来说就是一个最直接且影响最深远的方式。作为专职负责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的外交官,裴国良呼吁中法两国未来更多地互派留学生前往对方国家学习。“希望更多的法国青年来到中国,也希望更多的中国青年可以前往法国留学,这是文化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方式,可以克服因为距离产生的一些文化误解。对于青年来说,留学意味着接受更广阔的机会与可能性。”本报北京4月1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国新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