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家。
今天的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孟加拉虎,但却不一定了解孟加拉国,这就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国情。
不过,就像再小的虫子也有天敌一样,孟加拉国虽然几乎没有存在感,但却架不住周边国家,尤其是印度的虎视眈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自1947年独立的那一刻以来,就长期被西方国家冠以“民主典范”和“自由先锋”的名号,是西方国家眼中的三好国家。
但就是这样一个三好国家,却时常对周边国家亮着獠牙,令孟加拉国等国家胆战心惊。
1945年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元气大伤,对殖民地统治越来越力不从心,英属印度作为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明珠更是未能免俗。于是英国政府派出蒙巴顿勋爵漂洋过海,解决英属印度的资产处理问题。
因为英国在1885年印度教为主的精英成立了国民大会党也就是国大党后,迅速扶持穆斯林在1906年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所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英属印度的水火不容,早已成为积重难返的事实。
展开全文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作为仲裁者想要维持一个统一的邦联不仅虚情假意,而且浪漫天真。鉴于当时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多吃多占、贪大求全,在英属印度不仅要当哥更要当爹,更强行划走了东旁遮普和西孟加拉,引起了穆斯林的不满。再加上真纳领导的穆斯林联盟一心要求独立,于是印巴分治势在必行。
而后英国卷铺盖走人,印度和巴基斯坦相继诞生,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终于柳暗花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因为印巴分治以宗教为分野依据,所以印度的块头远大于巴基斯坦。但因为巴基斯坦分布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入海口,于是独立后的巴基斯坦对印度形成了东西夹击的态势。
虽然印巴分治后,很快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并瓜分了克什米尔。但印度并未改变被巴基斯坦压制的尴尬命运。
早在印度独立前,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就为印度定下了“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默默无闻,不接受二流国家设定”的目标,所以印度独立后,不仅要解决国土安全问题,更要走出去,实现“站起来”到“膨胀起来”的目标。
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印度以英属印度继承者自居,将消灭巴基斯坦作为战略目标之一。但尼赫鲁又更进一步,除了在国际社会上高喊和平共处以及不结盟,更构建所谓的“大印度联邦”,甚至将青藏高原囊括其中。
因为在南亚次大陆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尼赫鲁情不自禁地膨胀了起来,再加上1961年打败葡萄牙殖民者抢占果阿的辉煌战绩,给了尼赫鲁挑战北方邻国的巨大底气,然后有了1962年的中印战争。
中印战争是一场令印度刻骨铭心的战争,不过作为最高负责人的尼赫鲁却并未深刻检讨,因为他很快就中风偏瘫并郁郁而终了。
而这场让印度将侵略战打成首都保卫战,让世界人民在南亚次大陆看到非洲角马迁徙奇观的战争,也被西方媒体称之为“热刀切黄油”的战争。这场彻底的惨败后,印度上下患上了“1962综合症”,具体表现在有事没事就叫嚣“我们早已不是62年的印度”。
不过,虽然败得很惨,但印度却第一次有了所谓的民族凝聚力,而且得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相拉拢。
因为印度高唱不结盟,所以美国在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后,力主拉拢印度完成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的关键一环。而苏联则将印度作为冲出亚欧大陆,走向印度洋的重要窗口,所以拉拢印度比美国还要卖力表演。
而当时的印度虽然早已成为西方国家眼中的民主典范,但家底不太厚的尴尬国情让他与苏联更有共同语言,所以印度与苏联也天然互有好感,这种亲密的局面。也直接导致今日印度的万国牌武器中大部分都是拿俄制武器充门面。
相比于印度的香饽饽局面,巴基斯坦则一直混得相对比较惨,虽然在美苏争霸的大环境下,美国是巴基斯坦的天然靠山,但问题是欧洲才是美苏争霸的重点,巴基斯坦体量小到不值一看,而美国更有和印度眉来眼去的空间。所以巴基斯坦才最终和北方邻国冰释前嫌,并最终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锤炼得情比金坚。
北方邻国的仗义,令印度感受到了双面打印的压迫感,所以印度加速了对巴基斯坦的打击。
鉴于东西巴基斯坦只是宗教上有共同语言,实际上完全是两个集团。再加上长期以来巴基斯坦始终将西部作为重点,对面积占巴基斯坦14%,但人口却占56%的东巴基斯坦长期给予不平等的怠慢,所以东巴基斯坦迫切想要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东西巴基斯坦的貌合神离甚至剑拔弩张,给了印度巨大的操作空间。随后印度在1971年向巴基斯坦宣战,随后将东巴基斯坦围得里三圈外三圈。
印度的声东击西,让巴基斯坦陷入巨大被动,最终不得不接受孟加拉国自立门户的局面,从此印度东巴基斯坦东西夹击的局面被彻底改观。
能够脱离巴基斯坦,是孟加拉国民族独立的巨大胜利,但独立后的孟加拉国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巴基斯坦时代,孟加拉国虽然遭受种种不公,但最起码还有巴基斯坦做靠山,有着反制印度的主动局面。而当孟加拉国独立后,不仅陆地上几乎被印度三面包围,海上更难以突破印度的防线。
而且,因为孟加拉国的区位,导致印度本土几乎与东北六邦天各一方,两地相连仅有20多公里宽的西里古里走廊,所以无论印度还是孟加拉国心里都很慌。
印度深知,虽然孟加拉国可能没有切断西里古里走廊的希望,但北方邻国却随时可能从北方来上一枪。所以为了西里古里走廊的安全,印度、坚持奋战、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精神,在1975年最终吞并了锡金,而后又几乎控制了不丹。
印度的猖狂,令孟加拉国异常反感而又心生胆寒,毕竟对印度这样一个上蹿下跳的国家而言,吞并锡金和控制不丹绝不是最后一战,如果可以,印度不介意将孟加拉国同处一个屋檐。
所以孟加拉国要自强,更要自救,在缅甸和斯里兰卡都基本指望不上的情况下,孟加拉国最好的方式就是“远交近攻”。
但“子宫战争”无疑更能让印度低头认怂。
巴基斯坦时代,孟加拉国的人口数量就相当惊人,自立门户之后,孟加拉国的人口更是开闸放水,不断猛增。时至今日,在孟加拉国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人口已经超过1.6亿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高达1250人,可谓真正的人满为患。
虽然热带季风气候下的孟加拉平原,生养人口几乎不算困难,但问题是地势低平的孟加拉国超过1/3的国土常年被洪涝灾害以及海潮侵袭困扰,喇叭口形的海岸线,使孟加拉国面临的风暴潮异常凶猛,更加剧了洪涝灾害。
所以,在家园不断被侵袭且人口继续失控的情况下,孟加拉国选择成为非法移民,然后到印度求生。
孟加拉国的人口涌入,印度一开始表示欢迎必经东北六邦这样的“化外之地”,需要移民去稀释和吸食资源,加剧当地矛盾从而更有利于印度统治。
但随着孟加拉移民越来越多,印度表示承受不来,毕竟当年“非暴力不合作”的印度教徒就是靠“子宫战争”取得了对穆斯林的胜利,而今面对孟加拉国的人口反攻,印度还未萌生的吞并梦转眼就成为泡影。毕竟国内已有2亿多穆斯林,如果强行吃下孟加拉国,不仅国际社会大发雷霆,印度自己也会被激烈的宗教矛盾作法自毙。
所以孟加拉国的“子宫战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根据静夜史身在孟加拉工作的朋友讲,如今的孟加拉人早已与世无争并习惯了贫穷,多生孩子少种树是很多孟加拉人的座右铭,所以印度肢解巴基斯坦虽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却最终败给了孟加拉国的子宫战争。
再加上北方邻国、巴基斯坦以及尼泊尔组成的“3D打印”局面,印度的未来必将不太光明。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