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战神和军魂_秦国_邯郸_秦王

看到这个标题人们可能会大惑不解。赵括?不就是那个长平之战中全军覆灭,被世人嘲笑只会纸上谈兵的将领吗?怎么可能与“最伟大的战神和军魂”相联系?

本文将用科学的《超越战争论》军事理论,破解中国战争史上第一号迷团 —— 秦赵长平之战与邯郸保卫战。两次赵括式中心开花战术,为赵国打出近30年的和平。

历史并不是公平的。后人评说历史,往往只是以胜败论英雄。胜利了,最后站上山头的往往就被看作是最耀眼的英雄,却难以关注在前面进攻的道路上倒下了多少英烈。失败了,总得找个替罪羔羊,最后一刻接棒冲向敌阵的英雄,却可能被看成最大的罪人,甚至成为被后世嘲笑的对象。成功了,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甚至可说对成功、对荣耀、对赚钱一点兴趣都没有。失败了,旁人都好像自己是先知一样说什么都是对的,失败者所做的一切都成为被嘲笑的教训。

如果我们不能用真正严密的科学理论去系统完备地解读历史,最后看到的只会是被极度肤浅的世俗观念歪曲的历史。

今天,该是我们用严密科学化的军事理论《超越战争论》,为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战神赵括,和他最伟大的战败 —— 长平之战,以及此后的邯郸战役彻底平反昭雪和解密的时候了,因为我们不能再让中华民族的战神和英雄们在九泉之下继续心寒。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几千年,靠的是我们民族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超常的胜利智谋。为了这一情怀和智谋,无数的先烈们明知会面对全军覆灭的失败境地,却依然会慷慨赴死,无所畏惧。他们不是为金钱,不是为荣耀,甚至会为了家国的安危和胜利,居然反过来自己为自己事先设计一个被人嘲笑的骂名。

一、中国战争史上最大的迷团 ——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非常知名,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死亡人数之多。有人统计秦统一六国的全过程中,秦军在战场上杀人达到200万,而秦将白起一人的杀人数量就达100万,约占50%。但在长平之战一场战役中,白起歼灭和坑杀赵括的军队数量就达到45万之巨,又占白起杀人数量的接近一半。我们先直接采信史料中的这些数据,这么看来的话,赵括的这场战役惨败本身好像是铁定了不应该再有任何可说的,甚至说成是战国时期所有战争中“最大的失败”好像也能成立。因此,赵括被后世不断地批评甚至嘲笑,基本公认他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合围在长平之后导致全军覆灭。

此战有名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成语和经验教训都拿长平之战和赵括当反面教员。例如“纸上谈兵”的成语,其实这个成语很晚才出现(有人认为明代甚至清代才出现),最初出现时与赵括也没什么关系,因为战国时期根本都还没发明纸,当时的年代要说他的话也只能说成是“竹简上谈兵”。但现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基本上成了专门以赵括为典故的成语。另外,人们在谈“不知变通”“轻敌冒进”“临阵换将”等教训时,往往也是拿赵括当反面典型。

展开全文

但问题就在于,关于这场战争存在着非常多互相矛盾的巨大迷团。其迷惑和矛盾程度之大,甚至可以使长平之战中的赵括从“最大的惨败”“最伟大的战败”到“最伟大的胜利”各种极端之间游走的程度!很多研究者都注意到了这个战役中存在太多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却又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相关史料中互相矛盾以及令人迷惑的地方如下:

1. 交换比的战术难题

如果全面比较战争双方的伤亡数据的话,马上就会发现这个战争中最大的难题:交换比难题。交换比是指战争中交战双方最后伤亡总数量的对比,这是评价一场战争最重要的战术指标之一。例如,在一场红蓝双方的战役中,红方伤亡300人,蓝方伤亡100人,那么红蓝双方的交换比就是300:100 = 3:1。

如果只看赵括军队的死亡总数量显然是不能全面说明问题的,得同时看看白起的秦军在此战中伤亡数量是多少。史料中并未直接给出白起的秦军伤亡总数,但根据史料间接推算出来的数字中位数是25万之巨。也就是说,秦军在此战中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伤亡,并且还主要是秦军与赵括军队的交战过程中产生的。要知道,赵括的军队45 万死亡人数中,有40万是被白起俘虏以后坑杀的,就是在直接的交战中产生的伤亡居然只有5万!由此计算的交换比是25万:5万 = 5:1。(注:史学家吕思勉大师在其《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推断秦军的伤亡至少高达到25万人。有一些人推断20万,还有推断35万。)

赵括统帅军队的时间非常短,是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手中接过的赵军。而就是这支赵国军队,前期在廉颇统帅下与并不那么知名的秦将王龁交战时,连续丢失空仓岭防线和丹河防线,这个阶段的赵军几乎是接近于每战必败。但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在赵括领导下刚一上任就击溃秦军先头部队,打出赵军在此战中第一个胜仗。此仗因被后世看作是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我们就不算了。但他在表面上中了白起的计谋被合围之后,居然打出5:1的交换比。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抗日战争中日军在正面战场对阵国民党军队,最后综合的交换比是3.2:1,就是国民党军队伤亡3.2个军人交换一个日本军人的伤亡。如果对日军能获得1:1的交换比,往往都被认为是中方的大胜。例如平型关战役,交换比就基本是1:1。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军队伤亡5万,日军伤亡2万,交换比为5:2,这也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军队的一场胜利。但是,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能力是普遍被认为低于日军一个档次的。日军又是在装备水平远高于国民党军队的前提下获得的这种战果。

而赵括的军队与白起领导的军队用的都是冷兵器时的武器,并没有武器装备上值得太多强调的优劣差异。尤其是被合围后,赵军被分割成两部分,赵括领导的军队数量并不如白起的秦军。以战争循环因果序列计算,假设白起的秦军合围赵括的军队之后,用于进攻的军队数量秦军是赵军的2倍,赵括的军队要获得这种交换比的话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交战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存在赵军对秦军的零伤亡作战。要么是赵军单兵作战的击毁效率相比秦军是数量级的优势。这个在军事理论上的关键技术指标令人大惑不解,这也被有些具备军事专业功底的学者称为是赵括被围后的“小宇宙大爆发”之迷。

赵括在最后的表现令人称道几乎是所有学者一致公认的,至少他是最后阶段在与秦军交战中战死沙场,这令所有人都无话可说。但他怎么可能在最后阶段获得对秦军如此巨大的交换比战果呢?这个问题在过去没有任何人能给出军事专业上的解释。如果从这个交换比来看,被称为战国时期第一号战神的白起,在此战中与赵括相对比,如果说赵括是专业高手,白起简直就是只能算业余入门水平。赵括的军事素养高出白起十倍都不止!这一下就与流行的看法完全相反了。甚至于,到底是赵括中了白起的计谋,还是反过来事实上是白起中了赵括的计谋都开始说不清楚了。可是明明最后结果的确是赵括的军队全军覆灭,这个怎么解释?实在是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了。

2.长平之战前后秦赵两国君臣变化反差难题

千万不要以为前面看法只是单纯从交换比一个角度得出的,这个结论几乎可以得到其他所有相关史料从大量不同侧面的强力佐证。尤其是长平之战后秦赵两国君臣态度变化反差,特别是其中白起的态度和本人最后结局巨大反差的强力佐证。

此战前秦王成熟睿智,尤其在秦将王龁与赵将廉颇在百里石长城防线的战局僵持不下,时赵孝成王采纳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去秦国议和。此时秦昭襄王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临,对郑朱以高规格隆重接待,乘机放出秦赵即将议和的声音,却又迟迟不谈实质性问题。此举既让赵国陷入尴尬的境地,又让其他邻国迷惑,无意再考虑增援赵国。同时又进行反间计,游说赵国换将。换将的目的主要不是换将领,而是换战略,让赵军离开太坚固的百里石长城防线主动出击,从而好给秦军创造胜利的战机。在得知白起合围赵括的计谋成功后,迅速地紧急动员十五岁以上男子组成援军,并且亲自领军到达前线增援。这反映了他的成熟果敢。与白起的配合也似乎非常默契,听到赵国换将后,白起就迅速秘密到达前线。但在此战后,秦王却屡中赵国反间计,秦国君臣之间迅速失和。以至最后赐死白起。

在战前,赵孝成王表现得非常没有主见,可说是每逢大事必让大臣们吵作一团,观点截然对立,最后简单采纳的一方建议都有很大争议,甚至错误之处是另一方早就指出的。另外又轻易地不断中秦王的反间计。但在赵括领兵出战长平之后,不仅45万赵括主力的全军覆灭没有让赵孝成王慌乱,反而突然间表现得成竹在胸。没有再继续见到任何大臣的争吵,但每一步的决策都非常正确。反过来不断成功地让秦王中他的反间计。无论长平之战还是邯郸战役,都需要外援才能成功。

但在长平之战前,外援不成就算了,甚至都根本没有积极去争取。但在邯郸保卫战中,外援的获得虽然困难重重,但最终都成功了。由此留下的著名成语“毛遂自荐”(去楚国求救兵),“窃符救赵”(去魏国求救兵,居然是从魏国君王那里偷的兵符搬来的救兵)即是这种困难程度的反映,也是最终成功的反映。这不仅是大臣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的超强主动性表现,而且是赵孝成王正确战略决策和坚强信心的反映。如果赵孝成王只要有一丁点“找得来救兵就找,找不到就算了吧!”的动摇心态,那这个事情就办不成了。并且,长平之战后基本就没有其他大臣发表太多意见的机会,邯郸保卫战这么大的战役,正史中也没有主帅是谁的记录。

有些权威性并不高的文献猜测该战役的主帅是廉颇。赵王在长平之战后,接受其大臣虞卿建议,以割让六座城池为条件去秦国议和,但同时却尽最大努力拖延。到最后赵王表现得要受约割让时,又接受虞卿建议把这六座城池转让给齐国,以联盟齐国共同抗秦。

长平之战最早起始的韩国上党郡守冯亭,把本来韩国准备割让给秦国议和的上党十七座城池,转送给赵国的行为,引发秦赵长平之战。这次又转让六座城池,再次引发秦赵的邯郸保卫战。在当初是否接收上党十七座城池的问题上,赵国大臣是有激烈争论的,并且赵王也很清楚这个行为肯定引发秦赵的战争。但现在又这么搞,而且是赵国自己这么干,肯定还会引发秦赵的战争。但这个行为没有赵国内部大臣的争议。如果刚刚因上次从秦国虎口夺食获得上党导致长平之战的大败,那么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内又自己搞一次肯定又会引发一次秦赵战争,并且还没有大臣争论呢?这么不接受教训的吗?但邯郸保卫战打赢了,所以,既然成功了就什么都是对的了,再没任何人讨论转让城池是否正确的问题。很显然,可以假设赵国在这么做的时候,就是在主动准备与秦国再打一仗是有合理性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长平之战一役突然间让赵孝成王成熟了。但一个人从一次失败的教训中变成熟是可能的,但要突然间军事素养一年间从菜鸟变成高手着实有点让人不好理解。

此战前,白起是战国时号称“人屠”的名将,好战成性。但此战后,白起对紧接着的邯郸战役可以用“恐惧之极”来形容。面对秦王不断请他出战的要求,白起是百般推辞,以至秦王居然到最后赐他用剑在杜邮自刎。史料和很多后人的研究主要把这归咎于赵国使用反间计,派苏代游说秦国丞相范雎在秦王面前进谗言陷害。

但是,说长平之战后,赵国用反间计通过范雎劝说秦王让白起退兵还可以解释得通。后来又劝白起领兵进攻邯郸,这不是应该正好和了好战的白起心意吗?如果白起心里对前期要他退兵有些情绪可以理解,一般在闹一些情绪后,作为好战的白起也应当会带兵出战。但是,白起对领兵攻打邯郸的拒绝坚定程度太过反常。他一生征战30年,攻下的城池有70多座。就算长平之战后没有及时乘胜攻占邯郸错失了一些机会,但如果长平之战赵国真受到那么大打击,1、2年内要恢复到可以与秦军对决也很困难。况且这一次是整个秦国举全国之力压上攻打邯郸一座孤城,如果没有特别原因,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反间计要成功也是得有一定基础的,不是简单地几句话就能成功。长平之战后能成功让白起退兵,也是秦国自己在此战中损耗太大(白起反对出兵的理由也是长平之战中秦兵损伤过半),本来秦王就有些受不了,此时被丞相范雎一说自然就能成功让白起退兵。如果不是白起后来对领兵攻打邯郸真的是从内心深处有恐惧,真心认为不该打,也不至于到最后宁可被秦王赐剑自刎也不愿爽快出战的程度。

3.长平之战胜负和意义的难题

因为世人普遍认为长平之战是一仗大败,所以在谈到它的影响与意义时,全都是说它加速了赵国的灭亡,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但是,在长平之战之前,秦国几乎是年年用兵,一路攻城掠地,是霸业在望的势头。但在长平之战后,紧接着打了邯郸战役大败,两次战役使秦国伤筋动骨,此后近30年间再无大战。因此,事实上的表现是这两场战役是大大延后了秦国统一的进程至少半个世纪,并为赵国带来近30年的和平。这又是一个令人非常迷惑之处。

4.邯郸保卫战的令人迷惑之处

当我们去考察一般的战役时,无论谁胜谁负,都会有一个战役发展的地图。一方军队从哪里攻到哪里。可是邯郸保卫战却是根本就没有战役发展的地图。公元前259年10月,秦王最初就是想让白起挂帅起兵,白起推辞,从而转令五大夫王陵率军伐赵,直攻赵都邯郸。没有中间过程,一上来就把邯郸包围了,可是包围之后就打不动了,并且连连战败。王陵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秦国增兵十万支援王陵,秦军五校(每“校”8000—10000人)阵亡。秦昭襄王再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秦昭襄王改令王龁接替王陵为主将,增兵继续围攻邯郸。秦军死伤近半,仍不能下。范雎于是举荐郑安平为将,率军五万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直到魏楚两国援军到达,合兵一处将秦军击退。

这就让人纳闷了,整个秦国举全国之力一上来就势如破竹地攻到邯郸,可是转眼就在邯郸陷入绞肉机模式,伤亡惨重。再然后赵国的外援到达,秦军一败涂地。

这两场仗的史料、考古证据、当地史志、战史研究等有太多无法解释,有很多明显相互矛盾的东西,众说纷纭。

5. 赵括本人军事素养难题

无论如何,长平之战赵括带领的45万人马全军覆灭。失败了,那就是旁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史书中对赵括军事能力的记载与后人对他的评价反差令人迷惑。史书上说他父亲与他谈任何军事问题都难不倒他。他自己认为要论军事,天下没人能比得过他。可以肯定他本人的军事素养在当时是名声在外,并且不是虚的。秦国之所以能使用反间计让赵国换帅,如果没有赵括名声为基础,也很难成功。

赵括本人出名是帮助父亲赵奢打赢了长平之战之前9年的阏与之战。这是对抗秦国的战役,此战是赵奢的成名之作,也是赵括崭露头角的开始。赵奢之前是文官,并非一开始就是武官。此战前赵孝成王曾问廉颇能否打赢,廉颇认为打不赢。赵王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也认为打不赢。赵王又召见当时是负责税务的文官赵奢,赵奢的回答就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成语:狭路相逢勇者胜,意思就是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

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可是,赵奢嘴上是这么说,真正获胜可不是只靠勇猛,而是靠智谋,实际上的赵奢是“狭路相逢智者胜”。赵奢也凭此战被封为马服君,与廉颇等地位同等。马服君的封号后被赵括继承。可以说赵括继承这个封号真不是完全靠捡老爹的遗产,而是他本人一开始就是对这个封号有贡献的。在另一次赵奢领兵作战的麦丘之战中,赵括帮父亲出奇谋获胜,已经使他的军事素养声名在外。所以,赵括军事素养不仅不是虚的,而且在当时名声很大。但问题是之前他主要是随父亲一起出征,获得胜利说不清他在里面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如果他能独立地领兵打几仗,可能就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他的个人能力究竟如何。遗憾的是他个人专场首秀的长平之战,同时又成了他的告别演出。因此人们的确很难有充足的证据对他做出准确评价。

更重要的是,此前一直可出奇谋的赵括,在长平之战中到底是怎么出谋划策的,到底出的什么谋略,基本是一片空白。没人说得清他是准备怎么考虑打这一仗,全是认为一上来就中了白起的计谋,最后全军覆灭的印象。如果出了什么谋略没成功可以理解,但问题是人们完全找不到他此战中的谋略是什么。如果说他的计谋是军事秘密,事前不能说,全军覆灭后也没人愿意再说可以理解(都全军覆灭了还说准备怎么打有意思吗?谁还愿意听?),但从他整个作战的实际过程来看,人们也说不清他准备怎么打,这就令人迷惑了。

二、科学的战争史研究方法

我们并不试图在过去众说纷纭的各种“一家之言”之外再增加一个,而是要采用前所未有的科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在军事上必须与《超越战争论》所建立的军事公理体系理论计算相吻合

无论如何,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毕竟是战争,它们必须符合战争的一般规律。但是,太多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并没有军事理论上的深厚功底,因此遇到专业战争史上的疑难问题时,难免陷于仅凭直觉的想象。

例如,有很多人质疑怎么可能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而赵军却没有反抗?但我们坚持一个前提:史料既然如此记载,我们只能先采信这些史料,除非发现其他的更有力的史料或其他历史测量数据。史料并不一定准确,也是有误差的。但这与一切科学领域的研究都一样,只是误差大小不同而已。虽然本文也对此也会有质疑,但既然史料如此记载,就不好简单地质疑史料本身的真实性。我们的质疑,也会采纳其他同样可信度级别的史料或其他测量数据。

2.遵循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测量学原理

最小二乘法是从一切科学的原始测量数据向规律和理论飞跃的重要过程。它最早是由法国科学家勒让德于1806年独立发明,但因不为世人所知而默默无闻。1809年,时年24岁的大数学家高斯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谷神星的轨道,并预测了它最精确的位置,被奥地利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尔伯斯的观测所证实,此前该行星曾因绕到太阳背后而失去踪迹。高斯在1809年他的著作《天体运动论》中阐述了该方法。1829年,高斯提供了最小二乘法的优化效果强于其他方法的数学证明。现在,这个方法是一切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测量学方法。无论是从零散的测量数据中总结出经验公式,还是从中猜测、验证比较不同理论的优劣,它都是黄金标准。

它的原理也不难理解,就是对某一个事物如果有一组测量数据,就可以此为基础获得各种理论解释(公理化的理论猜想、原因猜测、经验公式等等)。那么哪一个理论解释更好呢?判断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获得的计算数据,与所有测量数据之间差值的平方和最小。

要让普通的读者也能理解,我们可以用更加白话的说法来解释,这也是应用这个方法时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第一要尽可能使用所有的测量数据,第二要比较你的理论与所有测量数据的差值,并计算它们的平方之和,这个值最小的那个理论就是最好的,至少从现阶段获得的测量数据来看是最好的。当然,这样的研究也可能是会发生变化的,就是有可能找到另一个理论,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之后,差值平方和更小。另外一个可能性是获得了新的测量数据,从而分析结果随之发生变化。

从这个原理中我们就能知道常犯的错误是什么,虽然所有差值的平方之和最小这个计算稍有点复杂,但被人接受和认可还不算最难。最常见的错误却是两个,一是当我们偏向某一个理论解释时,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掉对这个理论最不利的测量数据。二是为有利我们偏向的理论更加成立,往往在计算差值时会有意无意去缩小它。

我们并不认为本文所提供的理论解释就一定是历史事实,我们只是说:这个理论远远比其他理论解释更符合最小二乘法。它与所有史料、考古证据、当地史志等历史测量数据之间差值平方和计算之后,远远比其他理论解释小得多。

3.能够合理消解掉明显存在的反例

科学的理论可能会存在某些反例。这种反例不仅是差值巨大,甚至大到成为颠覆性的证据。有反例存在,不一定说就马上就否定掉这个理论,如果通过合理地引入新的边界条件(拉卡托斯所说的辅助性假说),或者合理的系统误差修正,就有可能将反例变成证明这一理论特别有力的证据。

4.与其他战例在普遍规律下的对比分析

任何一个战例中的规律不会是绝对孤立的。它们对应的战争规律都能找得到其他类似战例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内在规律。军事领域也如同一切领域一样,都存在普遍的规律性。我们不能解释一个战争史案例使用一个理由,解释另一个历史事件又很随意地用另一个理由。甚至于在一个战争史中,解释一段过程用一个理由,解释另一段时又用另一个理由,表面看似永远都可以正确,事实上什么也解释不了。

三、长平之战赵括挂帅的基本事实

首先我们得对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挂帅的基本事实要有一个了解。此战大致脉络是这样:

本来是秦将白起率军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截断。韩国国君韩桓惠王命上党郡太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可是冯亭转手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国平阳君赵豹反对接受上党郡,平原君赵胜和赵禹支持,认为应该接受。赵孝成王按平原君赵胜和赵禹观点接下了上党郡。当时就知道秦国可能派白起攻打赵国,因为上党就是白起想打下来的,煮熟的鸭子从他手上飞了,当然是可能他来攻赵。平原君赵胜建议派廉颇出战防御长平就不会有问题。于是赵王提前就派廉颇驻防长平。

公元前261年初,秦昭王派兵先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以威慑韩国。提前阻止韩国援助赵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国又派左庶长王龁先攻占上党,上党军民纷纷逃难到赵国。然后王龁又攻打赵国。廉颇率军抵抗,并设置了三道防线:空仓岭防线,丹河防线和百里石城防线。前两道防线接连被秦军攻破,损兵折将。但在百里石长城防线,双方陷入长期僵持。

赵国实力远不如秦国,粮食产量只是秦国三分之一,经不起消耗,在长期消耗战中逐渐顶不住了。于是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本来他是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赵孝成王本来是谈亲自出战的,结果谈成了采纳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去秦国求和。

秦王乘机对郑朱高规格接待,向外放出风声秦赵要议和,却又迟迟不进行实质性谈判。这样一直拖得赵国眼看议和无望,不得不继续打。同时秦国又用反间计在赵国传言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于是赵王就准备换将,找到赵括要他领兵。

以上就是史料记载的、后人也基本都认可的赵括挂帅前的基本事实。这下问题就来了:

是赵括要主动挂帅的吗?不是。

之前那么多重要环节的关键事项找过赵括商议吗?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找过。

当时是赵国胜利在望吗?不仅不是,而是到了基本上人人都认为事态已经走入死局了。

之前眼看捡到一个大便宜,人人争先去吵。到了人人都知道事情已经走入死局,没办法了,过来找人家赵括了。这算什么?人家赵括是傻子吗?说不好听点,这明摆着是一个屎盆子,却要赵括来顶。就像下一盘棋,最开始人人争先你一言我一语这样下、那样下,下到了最后一步已经成死局了,找到赵括说:你来下吧!这盘棋算你的。

现在的问题不是赵括的能力如何,是不是精通兵法,是不是带兵经验不足......而是人们要先思考一下,是否认为赵括的脑子有问题,是个智障?对他实际能力如何,人们可能有不同看法,但不会有人认为赵括脑子有问题吧?且不说赵括是不是个军事天才,只要赵括是一个正常人,人家能对这事没想法吗?这个是有史书记载的。赵王问赵括能不能打得赢,赵括实话说如果白起在打不赢,如果只是王龁统帅能打赢。这个话如果人们先认定赵括就是个只知理论,并且很轻傲的人,那么可以演义成:如果是白起可能打不赢,但现在领兵的不是王龁吗?那他根本就不是我对手。一些评书等艺术作品中就是这么演绎的。但如果人们是真正保持着中立的客观态度,科学认真地思考研究这个问题,就应该从中理解到这样一些基本信息:

赵括很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他换掉廉颇去统帅,秦国就很有可能会派白起前来。

如果白起换掉王龁,无论他使出什么计谋,都不可能获胜。这说明他已经提前预知这场长平之战打不赢。

以上判断并不是孤立地从这个对话中证明,而是与其他众多史料相一致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果赵括已经意识到他换帅后白起会统帅秦军,并且他打不赢白起,那他该如何考虑?真就这么自暴自弃,白白去送死算了?

四、赵括的谋略分析

克劳塞维茨说,防御是比进攻更强的作战方式。孙子说“可胜者攻也,不可胜者守也。攻者不足,守则有余”。

当实力比较弱小时,应当通过防御之利去增强现有实力下的作战能力。这是一般的军事原理,大家都懂。后人认为廉颇的防御策略是对的,赵括不该主动进攻。如果只是这么简单的大家也都明白的道理,赵括能不明白吗?问题是在于,防御的有利是在另一方进攻时才会体现出来的。可是当王龁攻不动廉颇的百里石长城防线后,他就不攻了,双方陷入僵持状态。如此一来,防御之利又没有更多意义了,廉颇还是退不了秦军啊?廉颇只能做到“不可胜”,却无法诱使王龁主动地进攻他的百里石防线以实现“可胜”。

但赵国的实力远不足秦国,就这么干耗下去那就是等死,并且必然死。而如果采用更强的谋略去主动进攻,确实有可能是找死,但可能还有一线胜利的希望。廉颇只是从百里石长城防线的前线角度看问题,但赵孝成王必须要从两国全部的综合实力全局来看问题,再耗下去就肯定亡国了。这就是赵孝成王面对的难题,也是他要换一个能够主动进攻的统帅根本原因所在。反间计要成功也得是有基础的,你不能说派一个间谍花上千两黄金,跑去游说赵国说你到大街随便找个叫花子吧,他也比廉颇强。这种反间计可能成功吗?

如果我们接受史书上说的,赵括之前宣称他是一个没有什么难题能难倒他的顶尖高手,那么,我们客观地站在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下,他作为一个什么难题都能解决的顶尖高手,并且面对亡国的局面,必须要在最后阶段挺身而出的时候,怎么考虑问题?

一盘棋下不赢怎么办?已经到了最后成死局的时候才来下,那的确无论换谁都下不赢。但既然一盘棋下不赢,我就给你下成两盘,那不就有赢的机会了吗?

防御的确更为有利,但秦军也不是傻子,他不去进攻你已经预设好的坚固的防线你怎么办?那我就离开即设的防线,但也逼得你秦军离开他占领的空仓岭防线,却在战场转换途中迅速建立起一个环形防御工事,同时迫使秦军来进攻这个临时设立的防线。还是利用防御之利,但却有了迫使秦军采用进攻方式的可能。

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是不是开始在众多迷团中出现军事专业的影子,并且大量类似战例喷涌而出了?

很多人可能会马上联想到著名的战术:中心开花,并且马上联想到一系列著名的战例:孟良崮战役、抗美援朝中美军经常采用的环形防御工事战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关家垴之战、四野在跨过长江后的大追击中发生的衡宝战役......这些战役有成有败,各不相同,但他们基本的军事原理是相同的。利用建立的防御阵地,借助防御之利给对手以重大杀伤。

这就是长平之战中虽然赵括军队全军覆灭,但却在最后阶段给予秦军重大杀伤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我个人认为赵括在出征前与赵孝成王的密谋中,早已经提前设计了邯郸保卫战,所以使这场战役也打成了一个赵括式中心开花的原因所在。两场赵括式中心开花,使得赵国以远弱于秦国的国力军力,却实现了对秦国的超级杀伤,使得其30年的两代人之内再无能力对他国发动进攻性的行动。

一般的中心开花战术,是将部分的兵力设置于中心,诱使对手来围攻。援兵从外面再围上来,从而来个反包围。但赵括面对的难题是:赵国根本没有能力实现反包围。因此他将中心开花战术发挥到了超乎所有常人想象的最大极限,是将全军作为诱饵置于中心,在预设防御阵地支持下给敌方以重创,外援仅作为迫使敌兵必须持续进攻的手段。长平之战就是准备以全军覆灭为代价先给秦军以重大杀伤,而后在邯郸保卫战中做好更充分准备,再次将全军收缩于一个点的邯郸城内。最终在获取外援情况下反败为胜。

一切迷团就此开始重见天日。

从很多中心开花的实际战例中,我们可以充分明了一旦对手采用这个计策,同时又迫使进攻一方不得不一刻不停持续强攻的话,就很可能造成巨大的伤亡。孟良崮战役最后总攻开始前,围歼张灵甫的华野攻击部队一度伤亡巨大,甚至一些纵队司令员都开始动摇,已经出现请求撤兵的声音。但陈毅和粟裕下死命令,必须一刻不停地强攻,再敢言退者定斩不饶,最后才坚持将张灵甫的74师全歼。

赵括知道这是一场事关秦赵两国命运的关键决战,秦国肯定会举全国之力,白起肯定会被派到前线。因此,一般的计谋根本骗不过他,赵括只有远超出常人想象地用全军作诱饵,才有可能让白起相信他赵括真的是中计了。一切计谋并不是完全自己闭门造车设计的计划,而是必须建立在对手计谋的基础之上。最好的计谋就是所有前面的步骤都是对手设计和期望的,但最后一步才是自己的目的。赵括式中心开花的特点就是:

以全军作诱饵设置于中心。

迅速建立起尽可能坚固的环形防御阵地。

必须有充足的水源支持。在被对手围住后,一旦缺水,因为人的生理极限,最多一个星期都支撑不了。

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支持。

迫使对手必须持续不断地强攻其临时建立的防御阵地。

一旦我们明白了以上军事原理,就可以清楚理解赵括行军路线的全部含义和原因是什么了:

带领全军追击,从而使得中心有足够强的军力。

最后被围前的阶段一直沿着丹河的河岸行军。因此一旦被围,只会被围在有充足水源的地方。从赵括的行军路线分析,我个人认为他是在接受帅印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他的中心开花战术,并且早就选择好了预设的被围阵地。而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是在进攻华野总部坦埠,发现战局有变回撤过程,临时兴起搞出中心开花战术。山上唯一的一个水源地,很快被华野派人夺占。这样一来74师就不可能支撑太长时间。

有足够人力资源迅速建立尽可能坚固的临时防御阵地。

有至少一个月的粮食支持,使其在被围后粮道完全切断情况下,支持尽可能长的时间。

赵括出征前宣称有45万大军,这是尽可能虚张声势,把自己的实力夸张到极限,给秦军制造尽可能大的压力。本来赵括被围后,只要秦军围住不动,等待赵括粮草断绝后,就只能不战而降。但秦王在赵括强大声势的压力下,亲自带领临时征招的15岁以上男子组成的援军赶到前线阻击赵国援军,这就让白起承受巨大压力,不得不持续不断地快速进攻被围的赵括军队,从而使赵括的临时阵地发挥最大的作用。秦王都来给你打援了,你要是不赶快吃掉被围的赵括军队,要是秦王有个什么闪失,你白起怎么承担得起?但这也是本文理论的一个重大疑点:赵括怎么能事先预知秦王会到前线,从而使得其迫使秦军只能不断强攻其预设阵地的计谋得以成功呢?如果这个关键因素不能成立,白起军队只要围住赵括、切断粮道,等待一个多月就可以全胜了啊?后面我们会详解。

赵括式中心开花战术,也是可以从军事上很好解释邯郸保卫战为什么会打成那样的原因所在。赵括用自己的生命为赵王亲自预演了一遍赵括式中心开花战术该如何打,赵王就如法炮制地打了邯郸保卫战。

以上就是对长平之战和邯郸保卫战这两场中心开花战役,为什么会有那样战果的军事专业解迷。这也是我们同时解开了白起为什么最后如此坚绝地拒绝领兵攻打邯郸的原因所在。因为他是亲眼见证了长平之战中赵括军队给他带来痛彻心扉重大杀伤的人,他心中明白并不是那么简单地是赵括中了他的计谋,而很可能是他中了赵括远超常人想象的计谋。赵括宣称带有45万大军。他歼灭赵括主力后当然也得对外宣称赵括军队有45 万大军。否则自己伤亡25万却只歼灭赵军5万,这如何说得出口?他隐隐约约地感觉到邯郸之战很可能是长平之战最后阶段的翻版,这才是他死活不愿领兵去攻打邯郸,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真正原因所在。他怎么去和秦王说呢?长平之战其实是他中计了?邯郸之战可能是又一次赵括的计谋?赵括不是在长平之战中战死了吗?你怎么解释?

这也能理解秦王为什么最后会赐死白起的真正原因。秦王并不一定直接到前线看到赵括的阵地,不知道他是怎么打中心开花的。但他只知道白起最后围歼战阶段伤亡惨重,本来这就是一次惨胜,对白起心中就有不满,也不全是范雎的话起作用。在后来进攻邯郸的战役时,无论怎么请都请不动他,这还是那个之前嗜杀成性、每战必胜的白起吗?就算邯郸之战风险很大,你就不能像赵括那样即使不能获胜也勇敢地奔赴疆场吗?与赵括一对比,秦王心中的白起形象是不是就猥琐之极,令人厌恶了?他哪里能理解白起心中对赵括的恐惧。

五、将最强的反例变成最重要的证据

以上理论当然不是没有疑问的,除了前面的秦王之前的疑问外,还有很多疑问。但很多相关的绝密事实可能只存在于赵括和赵孝成王之间。如果是这样的话,唯一的办法只有去直接问他们两人了。以下就用一段假设的我与赵括和赵孝成王的对话来解谜。你可以将他看成只是一个历史文学创作,也可看作是一种科学理论分析,这种分析并不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在有测量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当然要以测量数据为基础。但在以测量数据为基础总结出规律后,还有一些地方缺少测量数据怎么办?可以根据总结的规律采用插值或预测的方法。简单地说如果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那么定下直线后,就可以计算没有测量数据的地方数值是多少,或者在两个测量数据之间取一个中间值,来作为插值进行预测。

正当媒体为佩洛西方台而热度极高的时候,我因多日精神高度紧张而困倦。一日恍惚之中进入梦乡,却见一身穿战国时赵国军衣的儿童出现在我面前:汪先生,我们赵将军得知您极力想见他,有请到其大帐一叙。我惊讶地看着他并跟随他来到一个军营,并进入一个大帐,帐前端坐一位将军。儿童向将军拱手道:赵将军,汪先生已到。我心想他必是赵括。赵将军让所有人离开大帐,帐内只剩下我和赵括将军两人。

赵括:汪先生好,得知您已获知我所有计谋,并想见我,特在出征前请您来一叙。

我:难道您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来破解难题吗?

赵括:汪先生,你已可用数学公式精确计算战争的结果,您可以为我提供更好的计谋吗?

我停顿一会儿说:不能增一分,亦不能减一毫。

赵括不仅没有失望,反而流露出满意的微笑说:既如此,又有什么可改变的呢?

我:您怎么可能在被围之后给秦军造成特别重大的杀伤?如果这个目标不能达成,牺牲就成无意义的了。

赵括:汪先生请随我来。

我们一起走出大帐,只见众军士正搬着大量木板、木桩、木桶上车。

赵括:秦军善用弓箭,看似强大,其实没有任何弓箭是一块木板解决不了的。如果不够,就用两块,还不够,就用一排木板。如此,秦军弓箭尽成赵军给养。秦军可能会用火攻,但没有任何火攻是一桶水解决不了的,如果不够,就用两桶水。本来军中要获得水也需要木桶,修筑工事也需要木桩和木板,我只不过多准备了一些,无人特别关注。

明白了。突然想起草船借箭的故事。长平之战被围初期,赵括军队迅速用大量人力建成临时的环形防御工事,外有壕沟,用挖壕沟时的土再累积成一个并不高的土墙,在土墙上再加一个有孔的木板墙。这俨然就是一个简易的城防工事。工事内也有很多预先放好的木板墙。如果秦军用弓箭,赵军就躲在木板墙后面,接近零伤亡,并且还可收获得大量的箭。秦军只能从环形工事垂直方向进攻,木板墙只要与工事大致平行,两侧稍向后弯,即可使后面成为敌方弓箭射击的死角。环形防御工事内还有一些类似瓮城一样敌军攻入后的各种简易陷阱。当秦军进攻时,即使一般情况下作战能力平平的赵军也可不用手拿盾牌,只需要从木板后用枪刺或弓箭攻击秦军即可。

被围后的前一个月,赵军就是这样近乎以坚盾型零伤亡作战的方式杀伤秦军。而秦军因弓箭对赵军的营寨不仅不起作用,反而是给对方送武器。就不再使用弓箭进行攻击。但赵军却可以尽情使用弓箭。

核心工事建成之后,大量老弱或不能作战的民夫就转到另一个营房之处。这是为什么秦军仅5千人马就轻易分割赵军的原因所在——本来就是赵括计划要放弃的一部分人力,以将粮草尽可能集中到将与秦军决战且有坚固防御工事的营寨之中。

在粮食、甚至野菜、树皮、死尸都已经快吃尽时,赵军开始采用主动出击的战术。分成四队进行攻击并不是要从四个方向进行突围,而只是从四个寨门同时出击,只求尽可能地杀伤攻击赵军营寨的秦军。攻击之后就退回营寨。此时秦军也已经非常疲惫,因此赵军的全军突然出击又会给对方造成很大杀伤。但这种两军在野战中的直接对垒,就变成秦赵两军正常战斗力的比拼,逐步回复常态了,赵军的伤亡也开始迅速增加。此时白起突然想起既然赵军出寨,那么已经中止的弓箭就可以起作用了,所以在被围的可能是第45天的赵军出击时,秦军突然开始大量使用弓箭,给赵军带来了空前的杀伤,使赵军大败地回到营寨。

这一仗使赵括明白,他的计策已全部用尽,该是燃尽最后一丝亮光的时候了。拼杀到极限、粮食耗尽、又刚刚遭遇大败的赵军此时已经斗志全无,只有他亲自披挂上阵才能将最后一点实力拼尽,给秦军以最大限度地杀伤。于是在第二天,赵括亲自带领全军出击,并在战斗时中箭身亡。剩下的赵军及寨内的民夫,在主帅及众多其他战将都阵亡且粮食也完全耗尽的情况下向秦军投降。

但最后,这些赵军都被白起坑杀。

两个营寨的赵军最后只剩下240名儿童被送回赵国。这些儿童并不能确定是哪一个营寨内的,他们有可能是主力营寨内,但更大可能是民夫为主的营寨内的。如果是民夫营寨内的,他们就没有机会看到主力营寨内的交战过程,而是在第一个营寨投降后就成俘虏了。如果他们是在主力军营寨内,应该见证或听说整个赵括军队与秦军交战的过程,那么这些故事应该通过这些儿童传回赵国,有可能成为英雄事迹广为传颂。但是,在第一个民夫营寨内的儿童,他们很可能除了知道一场惨烈的坑杀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是他们能带回赵国的几乎唯一信息。主力营寨内的赵军给了秦军太大的杀伤,因此他们剩下的人被俘虏后因秦军的仇恨很快就被全部杀光了,工事也被彻底焚毁,并不需要白起的特别推动,也不需要白起的解释。

以上这些,是在基本的理论确定的情况下,对缺失的部分进行插值补充后获得的。他们并不与任何史料和已经获得的测量数据相违背。类似的插值和理论推测,也是科学理论具备预测能力的原因所在。

我突然想起另一个问题问:赵将军,为何您现在要启示我明了这一切?

赵括:2200多年后,有人想玩我早已经玩剩下的。不希望再有那么多死亡和杀戮了。

我:多谢赵将军启示。但我所在的时代已经有很强的远程火力打击能力,坚固的工事已经不会起作用了。

赵括:武器会不断变化,但战争的基本规律是永恒的。中心开花的战术首要的资源是水源,但此资源更一般的特征是周期性很短的必须品。一个海岛内的水源早已经自我解决,但周期性很短的资源仅仅是水吗?技术越发达,每日的必须品就越多,越是脆弱。除了水,油、电、气.....全是日常离不开的东西。防守也不只是坚固的工事,一切能对敌方产生杀伤的,也都是防御能力。这就是理论应用的变化。

我:知道您熟读兵书,为何您没有自己写一部兵书呢?

赵括:可惜历史没有给我时间和机会。我的谋略又全是最高的绝密,不能透露。

我: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喜欢用一句话来概括所有想说的。你能否用一句话把兵法的要领来表达一下。

赵括:人类的弱点都是一样的,都不愿花功夫了解前提,更不愿花更大功夫了解过程和联系,只想要一个最终的答案。可是最终的答案又怎么可能与变化前提和联系相脱离呢?如果一定要只用一句话表达兵法的要领,那就是:把防守转为进攻,以诱使敌人出战,再将进攻变成防守,并且迫使敌人来进攻,就可创造战争的奇迹。

我:我知您熟读兵书。既然您自己没有机会写兵法,那如果要您修改一下《孙子兵法》,你希望改哪一句?

赵括:奇正的表达。

我:是《兵势篇》中关于奇正的表达吗?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赵括:是的。最神秘的表达,往往最吸引人,但却又最难以把握。“奇”本身就是变,又如何理解奇正之变?五声、五味、五色皆为具体可理解之物,但奇正却难以有对应和理解。如果改为“战势不过攻守,攻守之变不可胜穷也”是否更好?我可将防守变成进攻,又将进攻瞬间转成防守,最后再将防守突然转为进攻,直至战死。战争的一切奥秘,都不过是在攻守的变化之中。能理解攻守的应用和变化,也就理解了战争的一切奥秘。越是最简单清晰的,就越是内容丰富。

我大为震惊:这对后世认为赵括只知理论,不知变通的看法是何等的反向嘲讽啊。您这样的奇才居然被后世骂了2000多年,没有任何遗憾吗?

赵将军微微一笑:被骂的时间越长,不是证明我的计谋越是成功吗?仅仅瞒过白起和秦军并不足以证明我是旷世奇才,还能瞒过此后2000年的无数军事奇才那不是更好的证明?

我:但我还是有一不解之处。您做出如此牺牲,却给后世留下的只是骂名,为何要这样?既然事前您可以算得如此清楚,为何不事先就为自己设计好澄清自己名声的计谋?

赵括:后世只能任人评说。况且,他们又能骂我什么呢?一个全军覆灭的败军之将被骂只会谈军事理论却不知变通,轻率出战,中了敌方的计谋。总之,只是工作方法上的细节有可改进之处。没人说我贪生怕死吧?没人说我通敌叛国吧?况且,我早就为自己设计好了澄清自己名声的计谋了啊!只是后人懒惰不深入动脑子,思维不严谨而已。甚至于,很多人就是希望把事情搞得更加神秘和难解,这样无能的小人就可以随意给他人安插罪名,贪婪之人就可以随意给自己的利益寻找借口。

我:我该如何为您平反和洗清名誉?后人不该这么评价您。您又是如何事先设计好澄清自己名声计谋的呢?

赵括:这还不简单,这样的评价是谁最先说的?

我快速回顾所有史料后发现,这些说法最重要的出处就是赵括的母亲:是从蔺相如和您母亲出征前说给赵孝成王的话为依据的。知子莫如母,这个就成铁证如山了啊!

赵括:这还不简单。蔺相如是一个很有公心的人,他不是反对我挂帅,而是反对改变廉颇的防御战略。防御都不一定打得赢,主动进攻怎么可能打得赢呢?他说我理论很强,但不知变通。不是在证明我军事理论的确很强吗?说“不知变通”,既然不主张我挂帅,总得说点什么吧?我母亲说的话和我想说的话有区别吗?真以为我母亲这么说只是反对我出来挂帅啊?我能在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候直接说我不想出战吗?我能自己说我只知兵法但实战不行吗?我能自己说我只知理论但不知变通吗?我能自己说我父亲谈任何兵法都难不倒我,但我却又不知兵法的真正奥义吗?

我震惊不已:是啊,后人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成关系呢?你们是一家人啊。统帅全军这么重要的事情,既然您母亲去和赵孝成王谈了这件事,怎么谈的先不管,至少证明她知道这件事。知道了难道不和自己儿子充分交流吗?在准备和赵孝成王谈之前,要谈什么,怎么谈,难道不和自己儿子交流一下吗?如果这就是你自己想说的话,那你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在战前设计这么一个骂名?

赵括:既然知道会被人骂,会被人泼脏水,与其让很多小人和敌人随意去泼,为何不生前自己给自己精确调配好脏水的成分?准备好所有的脏水,要泼就全都照着这个我自己设计好的来泼吧!这个其实还是最次要的。长平之战中将带给白起的重大杀伤怎么可能不引起秦国警觉?如果我身后没有充分的骂名,后续的邯郸战役如何让秦国上钩呢?那我的牺牲意义何在?

我:你母亲的话人们还是不完全明白,为何要说很多看似与你是否适合统帅无关的、甚至有些婆婆妈妈的话?

赵括:很简单,我当然也要为自己安排好后事啊 —— 我的失败与父亲无关,与朋友无关(因为我没有朋友,朋友都是父亲散财结交的),与家人无关。家中财产都是我积累下来的,如果可能被没收也不会辱没父亲的名声。既然我必须要承担骂名,那一切就都由我一个人承担下来吧。如果看在我父亲为国家有功,又没有留下一分家产的份上,多少给我自己家人留下一些财产也不为过吧?

听完此言,我突然恍然大悟,绝大多数难题和迷团顷刻间冰消云散。再细品赵括母亲的话居然是那么自然,目的性是那么明确,一个多余的字都没有。此刻心中油然而生一阵强烈的痛楚,忍不住潸然泪下,不能再多只言片语。

赵括:汪先生请回吧,这里很快将被秦军占领。先生切记:天机不可泄露,否则,我的一切心血和几十万赵国军民的牺牲都将付之流水。

言毕,赵将军提枪上马,头也不回地带领大军离开百里石长城防线,走向长平战场。

突然想起金门战役,前期很多人都轻敌,可是到了最后阶段,几乎所有人都知此战不可能再成功,竭尽全力只找到够400人乘坐的船只。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二四六团团长孙云秀带领400人对金门登岛部队作最后的增援。他们都知此去必无回路,400名战士将所有必要物品留给家人,写下遗书。孙云秀团长将手表取下交给首长作最后一次党费,并要首长转告家人,让他的妻子改嫁!

当我以为要穿越回自己的时空,却意外到了三年后的邯郸赵国王宫。邯郸城正在庆祝邯郸保卫战的胜利。赵孝成王却与一史官在争论:

赵王:把这一段删掉,我不是邯郸保卫战的指挥者。

史官:可是邯郸保卫战就是你直接指挥的啊。作为史官的职责只能忠实记录历史,即使赵王也不能阻止和更改。

赵王:史官的职责我不能干预,但你记载的必须是事实。事实上我不是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我只是指出你的错误。职责不能干预,但错误必须纠正。

史官:那指挥者是谁呢?

赵孝成王:天机不可泄露。关于此事什么也不要写,你走吧!

史官一脸茫然地离开后,赵孝成王独自一人走到一幽静的秘室里坐下。随后传出一阵哭泣之声。我明白原因何在,走到赵王的秘室前。没想到赵王先发话。

赵王:是汪先生吧,我知你刚从长平之战出征前的赵括那里过来。他告知我可能你有疑惑想问我。

我:参见赵王,一切您都知道。既然邯郸战役已经获胜,为何不为赵将军恢复名誉?而还要任由他的骂名在世间流传呢?

赵王:先生看到,我已尽力善待赵将军的家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使命。没有人是神仙,赵将军和我怎知以后会不会还要用到他的惊天秘计来保护赵国的军民呢?如何能既为他澄清名誉,又能使他的苦心谋略长久有效?先生你能做到吗?对于君王和将帅来说,一丝一毫的情感差异,可能就是成千上万将士和百姓的鲜血来补偿。与此相比,赵将军和我的名誉又算得了什么?

我:问一个可能很难回答的尖锐问题,我知道七国最终都会统一。您和赵将军的努力是在阻挡这一历史进程,意义何在呢?

赵王:还是那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赵国也在尽力统一其他六国,又怎能去怪秦国?如果没有战争的残酷,无法实现统一。可是战争中白起杀人太盛,即使赵国投降,别说是善待,君臣与百姓能活下去吗?如果没有统一的国家,军民年年处在战乱之中。如能和平实现统一,谁人不想?只可惜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做不到。

我:邯郸保卫战会使赵国实现30年的和平,不能借此寻求别的路径吗?

说完我觉得准确说出事后才知的“此战打出30年和平”一方面是对此战的赞赏,另一方面却在道出赵国最终覆灭的时间,何苦要让赵王在此胜利时刻知道这些。赵王却很平淡。

赵王:还是那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顺便问下:到你们那个时代邯郸和咸阳是什么样子?

我:邯郸和咸阳已经通高铁,一种高速交通工具,1个半时辰即可到达。

赵王:如果那样,当日即可往返,很多误会就不会产生了。

我:通信也高度发达,任何两个地方的人都可实时实现远程通话和面对面交流。

赵王:如果那样,很多误会应该更不会产生了啊。

我:一言难尽,虽然有如此能力,可误会还是层出不穷。就算我们愿出钱让东边的海岛通动车,可是这样对双方百姓都是天大便利的事情,对方居然不愿配合又该如何?

赵王:技术无论如何发展,人心还是一样。如若秦国善待赵国,何苦要费如此之多计谋和周章?何苦要费如此之多的生命?

我:如若赵国更早让赵括的智慧充分展露,是否会改变命运?甚至由赵国统一天下?

赵王:能统一天下者,是能招纳天下智慧之人。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七国都在尽力招揽天下人才,只是看谁能做得更好而已。秦国能统一天下,用的都是天下之才。赵国连自己的奇才都难以尽用,即遗憾也无任何遗憾了。

我:为何秦赵之间会有那么多间谍游说成功呢?

赵王:技术可以不同,但人心还是一样的。你们的时代没有间谍吗?

我突然想起,我们的年代连中小学教科书都由敌国审校,大学里本该是最有智慧之人写的文章都是花钱由敌国审核发表,自己要看还得花钱从敌国购买;大学教育成果如何要花钱由敌国来评判。好歹战国时期要搞间谍战还得自己花钱,用重金收买。经营管理上有一个流行的“微笑曲线理论”,说得是产业链中两端的研发与品牌渠道最赚钱,而中间的生产利润微薄,发达国家都不屑于做。这表面听起来很正确啊!这个理论是从日本出现,由台湾的管理培训师们在大陆大量传播,是MBA的重要课程,我们就全都花钱接受培训简单地接受了。可是你仔细看看台湾的产业,大多是只做生产,不做产品研发和品牌渠道。为什么是与管理培训师们的课程说的正好相反?现在倒好,倒贴钱帮助各种对手对我们搞间谍战。一时间对赵王的反问感觉无言、也无颜以对了。

我:长平之战赵军最后被灭的真有45万人吗?这么多军队的死亡,那紧接着邯郸战役中,哪里来的赵军应付整个秦国举全国之力压上对赵国区区一座城池的攻击。即使有赵括将军的计谋垫底,如果没有足够的军队作支撑,怎么可能做到呢?

赵王:我知道你想暗示什么,是否想说赵括出发前暗地里为邯郸之战留了一定的赵军主力。可是,赵括将军出征时宣称有45万,秦军胜利后宣称赵军有45万,史书记载有45万。你能有更好的证据吗?如果没有,只是我给你一个真实的数字,又有什么其他证据来佐证?如果没有,那除了仅仅平添文人们的口舌之争外,又有何用?秦军仅用5000人即可将赵括的军队切分为两部,如果赵括就是主动放弃,秦军即使500人也可办到。可这能用来证明赵军实际有多少人吗?不能。邯郸能够守住,是将全国之力收缩于一点。这能暗示赵括给赵国留下了一部分主力部队吗?似乎能也似乎不能。即如此,先生又何苦为此烦恼呢?

我:赵括式中心开花计谋要实现有一个特别凶险的地方,如果秦王不来亲自增援,白起也不会那么迫切地不断主动进攻赵括的营寨。他只需要围住赵括大军1个多月,赵括大军不就只能弹尽粮绝,不战而降吗?难道赵括将军是神仙,一定能算到秦王会亲自来增援?

赵王:赵括将军计谋精细严密,但并不能指望靠庙算解决一切问题。赵括将军的大军一离开百里石长城,白起就认为自己的计谋开始得逞,并迅速密报秦王请求快速增援。点火容易被人识别,但火已起,只扇风却既易成功,又不易被察觉。本来秦王是很难亲自出战的,除了此战还有其他众多需要防守的地方,况且已经有白起在前线,他去不是多此一举吗?但此时反间鼓励秦王亲自出战就成功可能性极大。因为只要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军全军被灭,统一大业就近在眼前。秦王亲临前线给将士以最大激励,尽速歼灭赵军主力,尽可能集中秦国最大力量一战而胜,同时亲自享受大胜的荣耀,岂不快哉?这种诱惑很难拒绝,况且此战关系如此重大,也确实有秦王需要及时将增援极大化的客观必要。

赵括大军是沿着丹河行军,随时准备将计就计实施其赵括式中心开花的计谋。白起也是在等待秦王增援部队启程的消息,一旦确认,白起才会计算好时间发起最后的合围。而赵括将军也是等待秦王亲自出马增援的消息,才会卖个破绽让白起来围。世界上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神仙?

我:为何不对秦军来个反包围,将中心开花真正打成秦军的大败呢?

赵王叹了一口气道:赵括将军和我怎能不想如此完美结局。但深知此战秦国必然动员全国最大军力。况且要实现反包围,赵军需要在野战中打败秦军,甚至要反过来进攻秦军的预设防御阵地,赵军远远没有这个能力。赵括将军深知,只有在依托坚固防御工事的阵地防御战中,赵军才能具备对秦军的显著优势。长平之战中援军不是没有,甚至主动从后面进攻了秦王所在的百里石长城防线。但那不是为真的救援,而只是为了催促秦军对长平赵军大营连续不断地进攻,从而给秦军以最大可能的杀伤。

我:赵括的母亲公开到朝堂上反对她儿子挂帅,您为什么还是坚持只能由他挂帅出兵呢?

赵王:作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能说估计打得赢能得奖赏就去打,估计打不赢有危险就不去打吗?哪有战争没有危险的?君王的后宫一般都不能干预军国大事,况且只是臣子的母亲?你见过几个大臣母亲到朝堂上去讨论军国大事的?她母亲说的那些话,都是赵括将军与我密谈协商之后演的一出戏。如果不是这样,她母亲哪有说话的机会?如果不演这一出戏,如何堵住不知情的众臣之口?如何将赵括将军为自己设计的骂名流传到秦国去?

我:终于明白了。赵括式中心开花的计谋已经隐藏了2 200多年无人能解,赵王为何要启示于我解开这一千古迷团?

赵王:任何军事家都可能知道用饵兵引诱敌人上钩,而后用伏兵歼灭对手。可是只有赵括敢用全军作诱饵来实施中心开花,将此战术用到最大理论极限。但此计险而又险,不仅有破解之法,而且是很多的。此计有很多关键之处,援兵的意义不仅在于增援,更大的价值是迫使围兵不断地进攻守方坚固的防御工事,从而造成极大的伤亡。如果邯郸保卫战时秦军知道此计全部奥秘,是很容易破解的。要么断绝邯郸的水源,要么派一支军队围点打援,歼灭援军中的一部,那邯郸不仅没有任何守住的希望,而且整个赵国就很快灭国了。赵括大军没有足够增援,即使计策很成功,也只能面对全军覆灭的最凶险结局。这也是为何此计只有赵括将军与我知道,再无让他人知晓的极端机密原因所在。

你那个时代的华夏后人很幸运,即将进入空前盛世,却又面临他人可能的赵括式中心开花谋略算计的大难。对岸大国的智库不是经常谈如何让东面海岛守住足够的时间,以待援兵到达吗?这就是要误导进攻一方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持续强攻台岛,从而造成最大限度的伤亡。援兵能不能有,能不能到达是次要的,关键是用援兵的精神鼓励支持被围全军实施中心开花的谋略。但赵括式的中心开花谋略只属于赵括,不再属于其他任何人,甚至不属于我赵孝成王,更不能用在同属华夏后人身上,让自己的族人以最大程度的伤亡方式自相残杀。这个谋略是空前,也应是绝后的。这都是赵括将军玩剩下的,岂能在2000多年后还被他人用同样计策算计?如果那样,赵括将军和我等将死不瞑目。

我深鞠一躬说道:多谢赵王。我回去一定为赵括将军澄清名誉,让他九泉之下不再心寒。

赵王:你错了。九泉何在?对他来说这一切又有何干?澄清名誉不是为了赵将军,而是为了你们自己。我们严格保密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后人误解又是为何?为何会让一个自己民族的英雄蒙冤和承受骂名这么多年!不值得反思一下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也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不同的要求。纸上谈兵?哼!如果不充分地先纸上谈兵,难道都到战时用士兵的生命和鲜血来谈兵吗?问题只是纸上谈兵的严谨和专业程度差异而已。如果不能像赵括将军那样善于纸上谈兵,何来对一切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何来民族的复兴和智慧的爆发?你也看到,社会并不都是一直在进步。我们很多古人在某些技术上可能远比我们做得好得多,可是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又退步了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包容一切又无比严谨的思维永远累积,不断增高。

我:赵王放心,未来的第三代科学方法就是根绝这一问题的良药,会将这一点做到极致。

赵王:如是甚好。

我: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都喜欢用一句话来做总结表达。能否用一句话带给2000多年后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们以警示?

赵王:原来世人只是器物不断变化,人心都是一样,2000多年以后了还是像今天一样那么懒惰,不求甚解。如果硬要用一句话概括,就借用先生和《孙子兵法》的话来表达吧: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测量也。

附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附2

永录尸骨坑

1995年,高平市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尸骨和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永录尸骨坑被认为是长平之战遗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