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上调,2023年或继续增长,涨多少?谁更受益?_养老金_调整_增加

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其中,在提及过去五年的工作的时候,明确点出了“连续(五年)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我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从2016年开始实施机关事业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统一调整,每年都按时进行。

关于今年的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兜牢民生底线”。由于退休人员的主要收入依靠的就是养老金,所以相信养老金还会继续上调的。

《社会保险法》规定,要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了4.9%,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了2.0%。那么今年的养老金会增长多少呢?

五年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调幅度是这样的: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调整的幅度都是5%。2021年,养老金调整的幅度变为了4.5%。2022年,养老金调整幅度再次变成了4%。不过,养老金调整的幅度还是都超过每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幅度的。

展开全文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2023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控制目标是3%。但是由于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每年离退休人员数量快速增加,而去年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增大,因此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幅度不会超过4%。

综合来说,大概率会在3%到4%之间。

不过,不用过于担心,我国还是有充足的能力保障养老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按照人社部公布的信息,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基金仍然是当年收大于支,养老保险累计结余仍超过5万亿元。另外,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管理着2.59万亿元的全国社保基金权益,10%的国有企业股权已经划拨充实社保基金,这些都是养老金发放的长期稳定保障。

养老金调整,哪些老人会更受益呢?

养老金调整是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机会。一直以来,我国会使调整政策重点向低收入人群、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倾斜。

比如说,2022年的国家养老金调整通知,明确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

定额调整,是人人增加相同的养老金。这种情况下,对于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金增幅就更为明显。同样是增加50元,养老金1000元可以增加5%,养老金5000元只会增加1%,而养老金1万元是增加0.5%。相对而言,就能够确保了低收入人群养老金的购买力,高养老金人群收入可能缩水会严重一些。

挂钩调整分为按缴费年限挂钩和按养老金水平挂钩。按缴费年限挂钩,体现了长缴多得的激励。这种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增加的钱数越多。而养老金高低对这一部分调整,没有任何影响。养老金低的老人,缴费年限长一样增加的钱数多。

按养老金水平调整,北京市对于养老金高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的钱数要少一些。2022年养老金低于6250元的增加50元,高于6250元的只增加20元(调整后不低于6300元)。其他省份都是跟本人基本养老金一定比例挂钩,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鼓励人们多缴费和高基数缴费,这样也有利于降低社保征收成本。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倾斜照顾,这些人员是额外提升调整钱数和比例的。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倾斜调整。像山东省对于上年度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老人还会额外增加养老金。如果是企业退休人员的话,额外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

所以说,养老金调整的时候,国家会努力的照顾一些低养老金人群、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希望你也能受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