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话费送平板骗局蔓延!行骗者冒充电信运营商,有人参加活动后“被贷款”5500元_话费_联通_店员

近日,武汉市民陈理向九派财经记者反映称,其在市中心的联通门店遭遇了“充话费送平板”骗局。

据陈理描述,一名自称“联通客户经理”的店员向其宣传,只需要承诺在网两年、且每月消费200余元,便可立即免费领取一台平板电脑。然而,自己在店内办理完手续后,却无故背上了5500元贷款。陈理于是找到店员理论,后者坚持称,合约已经生效无法取消,且违约会影响征信。

对此,联通武汉分公司一名员工却告知陈理,“可能是经销商行为,和我们无关”。

情急之下,陈理不得不报警处理。经协调,该店员给陈理进行了退款处理。派出所民警告诉陈理,该店近期已经有20多起类似报警,但由于消费者拿了平板,案件性质属于消费纠纷,仅可办理退款,不能立。目前,该门店仍在营业并宣传该类产品,九派财经记者致电江岸区市监局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会有分管负责人跟进联系。

对此,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的谭敏涛律师告诉九派财经记者,这是打着有实物名义实施的新型诈骗行为。“消费者在被隐瞒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背负了贷款,等于非自愿被贷款;而商家以虚高的价格变相售卖服务和产品、却没有办理真实返还话费的套餐,从中赚取暴利,所以这类行为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可以据此立案调查。另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以虚假宣传为由立案调查,查实后再进行处罚。”

事实上,陈理的遭遇并非个例,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央视等多家媒体都曾报道类似的“5G体验馆”送平板骗局。这些消费者花呗或信用卡中5000元左右的资金,是直接进入了商家个人账户,移动联通等并没有与之授权合作。往往过几个月,消费者们就会发现话费已不再返还到账,而手机门店早已“人去楼空”,剩余几千元话费随之消失。

此外,这类门店遍布全国繁华商圈,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送平板 话费”相关内容,就有1251条用户投诉,多地警方破获过类似诈骗团伙。就在3月16日,长沙市天心区检察院对一起受害人数达2万余人、诈骗金额达1亿余元的“预存话费送手机”特大诈骗团伙案提起公诉,102名被告人被法院判处十一年至一年不等刑期。

【1】销售话术、屏蔽信号小屋......揭秘“充话费送平板”骗局

4月6日晚,在武汉天地附近一家“5G智慧生活馆”门口,一位戴着“中国联通客户经理”工牌的店员,向陈理推荐了一个免费送平板电脑的话费套餐。

展开全文

该店员称,活动本来要一次充值5500元话费才能参加,但由于陈理是联通五星用户,公司对信用等级很高的用户、开通了透支服务。只需要陈理保证在未来两年内消费满5500元、每个月消费200多元话费,即能领取平板电脑。

听完店员介绍,陈理心动了,于是跟随店员进入店内一间小屋,听其讲解完复杂的各类优惠套餐后,同意参与活动。店员打印出一张“惠机客户回执单”,又以开新手机卡需要授权微信信用分为由,拍摄了陈理微信付款码照片。出于对联通员工的信任,陈理还输入了一次支付密码、并进行刷脸识别。因为小屋内没有信号,期间陈理没有收到任何短信提醒。

直到陈理走出门店,微信弹出账单消息,他才发现信用卡直接被刷走了5500元。恍然醒悟被骗,他立即返回店内要求退款。但店员坚持合约已经生效、无法取消,且违约会影响征信。门店老板也坚称自己是中国联通授权网点。

随后陈理拨打联通官方客服电话,才得知店员并没有给他开任何卡、没有办理任何业务,且该店员的姓名和工号在联通系统里都不存在。

陈理希望联通能处理该“冒牌门店”,但联通武汉分公司的员工称,“他们应该是真的经销商、可以挂联通的标志牌,但是这类经销店里也有很多非联通业务;你合同上的文字、盖章都没有中国联通,所以跟我们无关。”

即使报警退款后,派出所表示目前无法立案,消费纠纷应该找市场监管部门,但从工商登记注册信息来看,这家店证照齐全,目前仍在营业。

【2】类似门店遍布全国,有团伙诈骗金额上亿

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知乎、小红书等平台有许多网友讲述类似的被骗经历。央视等媒体也曾报道,浙江、佛山、惠州等多地警方破获了类似“预存话费送手机”诈骗团伙。

据这些嫌疑人供述,所谓“预存话费送手机”套餐,其实根本没有电信公司的授权,只是在头一两个月会自己给顾客充值一定话费,取得信任。练习好话术套路,一天大概可以“送”出8部平板,每个月营业额达到上百万元。

一些消费者即使发现背上了贷款,也会误以为话费会陆续返还,不会报警维权。

即使是遇到了报警的“刺头”顾客,他们也会要求对方签下一份《套餐协议取消申请》才能退款。而这份错别字和漏洞百出的申请上强调,“因个人原因退订、此后不得再产生纠纷”。

难点在于,这些手机店虽然冒充联通身份,但在开张前期确实返还了少数话费,警察往往将之认定为普通的合同纠纷。店家在“卷款跑路”前,往往难以被查封处理。

不过,去年宁波警方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调查发现该店并没有和运营商签订过履约合同,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涉嫌诈骗犯罪。

在“冒牌门店”之外,即使是官方真实的联通移动营业厅,也存在类似诱导贷款的套路。近一两年内,有博主及网友声称,在联通门店办理业务后发现“宽带变网贷”,莫名背上了中国联通官方消费贷平台“招联金融”的贷款。

九派财经记者注意到,2022年2月8日,注册用户超1.2亿的招联金融因营销宣传夸大、误导等,被中国银保监通报批评整改后,最终被处以290万元行政罚款。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理为化名。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九派财经记者 夏雯琪

编辑 郭梓昊

【来源:九派财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