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女子被骗十万元!_李女士_公检法_受害人

近日,

运城市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高发

你好,我是公安局的

“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黑钱”

“你名下的银行卡卷入一起诈骗案”

“你名下的手机卡发送大量骚扰信息”

“你名下的护照在某地出现非法入境记录”

这是你的通缉令、拘捕令

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

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

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

但身边还是有人被骗了!!!

真实案例

2月18日,家住运城市盐湖区的李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运城市公安局民警”,并报出了自己的“警号”以及李女士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告知李女士名下的一张北京工商银行卡被卷入一起“诈骗案”中,李女士表明自己没有这张卡,对方说有可能是他人用李女士的信息代办的,要求她主动报案给“专案组”,随即就帮李女士转接了专案组的“秦警官”,“秦警官”让李女士下载了某视频会议APP,两人通过APP视频,李女士确认了“秦警官”的身份。“秦警官”又告知案件需要保密,让李女士到公园隐蔽的地方录口供。

展开全文

李女士走到一公园,“秦警官”发来有李女士信息的相关图片,接着又说要逮捕李女士并冻结所有名下资产,就在李女士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时,对方说可以申请短期调查,又转接了“另一位警官”,让李女士把所有的钱都转到中国银行卡上,用来对个人资产进行调查,李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随后对方称要把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出去便于对账户进行调查,并说钱不够让李女士去借3万元,李女士实在借不下要求对方退钱,对方让李女士去“运城市公安局”自首,李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打电话报了警。李女士共计被骗约10万元。

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受害人平时很少和“公检法”打交道

故而在骗子布设的骗局中

一听说对方是“公检法”人员

极易心慌意乱、手足无措

而骗子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

从而实施诈骗

受害者一旦落入骗子的圈套

极易上当受骗

其实

只要知道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

熟悉其衍生的话术

基本上就可以对这种诈骗套路免疫

套路识破

第一步:取得受害者信任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住址、电话等个人隐私信息,从而获取受害者初步信任。

第二步:震慑

不法分子会通过严厉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的思想,使受害人一步一步进入骗子的层层圈套。

第三步:恐吓

不法分子通过出示伪造的“通缉令、拘捕令”,增加骗局“真实性”和受害人的负罪心理,让受害人彻底相信自己卷入违法犯罪,可能将要身陷囹圄,结果就会对骗子们深信不疑。

第四步:转账

骗子声称要“资金调查”,诱骗受害人入局。他们利用受害人想尽快自证清白、洗脱罪责的心理,受到威逼、恐吓之后往往就对骗子们言听计从。等受害人转账甚至贷款转现到所谓的“国家安全账号”后,他们的骗局便能“大功告成”。

1.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2.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视频讯问的“公检法机关”,都是诈骗!

3.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种种“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都是诈骗!

4.国家司法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时,会现场当面出示《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通过传真、网络发送任何“法律文书”的,都是诈骗!

5.公检法等国家司法机关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非特殊情况也不会采用“视频取证”方式。但凡要求使用“QQ语音、微信语音”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6.如果您在拨打亲友电话时,发现有“停机、空号”等异常情况,需提高警惕,请设法通过其它途径联系该亲友并立即报警,核实情况并提醒对方谨防上当受骗。

最后

针对此类骗局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

遇到事情

一定要和家人朋友多商量

或拨打96110咨询

发现被骗

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