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阳羡古琴社成立十周年“牡丹三赏雅集”举行_古琴_宜兴_宜兴市

“最美人间四月天,昆曲牡丹艳阳羡”。4月2日下午,由宜兴市瀛园文物保护管理所、宜兴市阳羡古琴社主办,芷羽若缦文化、宜兴“品宜兴”自媒体承办的“牡丹三赏雅集”活动在宜兴市区内的清代建筑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瀛园内举行。活动上宜兴日报社原社长、宜兴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著名书法家程伟,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蒋苏荣,宜城街道司法所所长钱锡龙,宜城街道宝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双喜,高塍镇范道村党总支书记周洪良,江苏丰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峰和宜兴市阳羡古琴社负责人邵芸菲等参加文化雅集活动。

活动上大家听昆曲,赏牡丹,品白茶,各界人士赞叹阳羡古琴社近年的发展和展望,更对宜兴古琴艺术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来自苏州的青年昆曲艺术家周佳兰和宜兴昆曲爱好者和研究者蒋真东、王群分别上台和邵芸菲老师一起奉献了一台又一台的昆曲曲艺。江苏丰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书法家蒋立峰特别为阳羡古琴社创立十周年而创作的书法“琴韵墨香”,本土画家苏婵老师现场为大家画牡丹,为活动锦上添花,增添了不少文化气韵。

展开全文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据记载至少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而昆曲、品茗、赏花都被视为高雅的文人活动的代表,大量诗词文赋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是文人雅士们修身养性,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来自宜兴、无锡、苏州、南京、上海各地的数十位昆曲和古琴文艺爱好者欢聚于瀛园,在“和、静、怡、真”中品味清微淡远中正平和的春日意境,大家通过此次的活动陶冶情操、参禅悟道,达到精神的愉悦与内在的宁静。

雅集无古今,可以洗心尘。阳羡古琴社负责人邵芸菲十周年来为宜兴古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文化中国中法建交54周年“法国亚当岛市文化艺术节”到“星耀狮城——2019新加坡春节联欢晚会,从2018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到“灵秀太华”千人琴集活动,阳羡古琴社以如泣如诉,震撼人心的旋律弹奏出宜兴本土好声音,传递宜兴文化新风貌。自阳羡古琴社成立十周年以来,他们悉心在陶都传承和发展古琴文化,学生遍布各行各业,桃李芬芳。通过举办多场古琴文化雅集,古琴艺术展览,名家古琴讲座等,以弘扬古琴文化为己任。

据了解,活动发起人邵芸菲是一位“80”末的古琴文化弘扬者,作为广陵琴派第十三代琴人,宜兴市阳羡古琴社社长。从小在音乐声中沁染长大,修诗文书画,通经史子集,师承广陵派第十代宗师刘少椿外孙陶艺,并得到古琴界众多名师指点,琴风婉雅清馨,灵秀细腻。文化部中外民乐交流大会•弹拨乐比赛,古琴组国际决赛一等奖得主。曾受邀出访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在国际国内各大古琴大会中,代表广陵琴派做交流演奏。在焦尾琴故里江苏溧阳城市文化宣传片的拍摄中,扮演中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形神兼备。在由著名演员陶泽如主演的大型史诗巨作《一代名相陈廷敬》中,受邀担任该剧古琴艺术指导。她在活动上表示:“将以阳羡古琴社建社十周年为契机,将古琴文化和培训在宜兴发扬光大,将向更多的海内外朋友通过古琴文化了解宜兴,以艺术传递城市文明。”

文/图 闵学平 葛刚亮

校对 盛媛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