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捷媚:塞外红山分外娆(散文)_赤峰_塞外_仰韶文化

提到内蒙古,人们可能脑海会出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一碧无垠的碧绿大草原,镶嵌在碧毯上朵朵白云似的蒙古包,身着蒙古服驰骋在马背上的牧民。此刻,我所在的赤峰却是老舍笔下“塞上红山映碧池,茅亭望断柳丝丝,临风莫问秋消息,雁不思归花落迟。”的有红山碧池,有茅亭柳丝的一座塞外历史文化名城。

时过谷雨,塞外处处绮丽温馨。远处的大草原,莽莽苍苍,近处的山峦,枯木逢春。为追寻心心念念的仰韶文化,我们慕名从赤峰市区前往红山。

到达红山脚下,太阳正从远处的峰顶一点一点升起,红霞满天。红色的山,红色的云霞,吐绿萌芽的树木,清澈的河水,一头就撞进了莫奈的画布里。春天在异域遇见的这份美好,头脑中哪怕有一万个形容词也无法精准描述。

红山九个山峰在朝阳下犹如几朵并蒂莲盛放,山山彤红,如云如霞。大自然以它的神奇力量创作出许多鬼斧神工的杰作,红山就是杰作中的精品。红山原名“九女山”,传说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峥嵘险峻的山峰,虽然海拔只有六、七百米高,因着神奇的传说,一直被人们视为圣地。 至今在赤峰一带仍流传着:“红山九个头,英金水倒流”的民谣。

展开全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进入公园,草木之气弥漫,我尽量让自己的呼吸低于红山的高度,低于公园里的虫鸣。红山国家森林为中华植被生态文明的发祥地,公园植被类型丰富多样,生长着黑松、云杉、落叶松、杨、柳、榆、柞、桦等品种繁多的典型北方树,还有野鹰、野雕、野兔、野鸡、半翅、石鸡等野生动物。所有静的动的生命形成了内蒙草原上难得的森林风光,这使赤峰地区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这里曾经滚滚黄沙飞扬,沙尘暴肆虐,出门要用纱巾把整个头都蒙上,就算最晴朗的夏夜,从来没见过星星。这些年,赤峰重视生态环境的整治,筑坝开渠,护渠育林,沙漠变为良田。如今在赤峰行走,处处可见绿水青山、良田美景,晚上还能见到无数小星星在天上眨眼睛呢。

阳光像调皮的孩子,赤着脚丫子,侧着身子从山尖奔涌而下。林间草木生发,绿意盈盈,我们沿着公园林荫小径漫步,花红柳绿,鸟鸣虫唱,躁动的心绪被荡洗得妥妥帖帖。

仰望红山九峰是一种享受,那些嶙峋怪石,似火石壁,一步一景,巍伟壮观。大自然用蒙太奇的手法,把其鬼斧神工的妙手铸造的靠山佛、弥勒佛、卧驼峰、将军石、双狮图、猴石、一线天、金蟾望月等各种原生态的山石景观呈现人们眼前,给人以想象,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哲思。

在一块刻着“红山文化遗址”的黑色大理石碑前面,我们停驻了脚步。一阵裹挟着草原特有气息的风拂过,时光如流,往事殷殷。夏朝开始,有先商、山戎、东胡、匈奴、乌桓、库莫奚、契丹、女真、蒙古等多个古代民族先后在这一带游牧渔猎,繁衍生息。5000年前,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红山文化就在这里发祥!1000年前,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在这里建起了雄峙万里的大辽王朝。以后这里又相继出现了蒙元文化、明清佛教与见证满蒙和亲联盟、巩固边疆的王府文化。

昨晚一场春雨的浸润,那些在冰天雪地里积蓄了一冬的花草树木,不想辜负春光的浓情和红山的蜜意,舒枝展叶,盈满一地的诗情。暖融融的日头,从我身后的山头斜斜滑落而下,肆意撒欢,向人们述说着此时的幸福与快乐。有风吹过来,它们踮起脚尖儿,吹起舒缓的口哨唱和,宛若一首首动听的塞外歌谣。

或许因了远离尘嚣的清幽,山的大名虽俗,却颇为不凡。脚踏仰韶文化的足迹,穿行在木兰辞景区,玉龙山庄景区、民俗风景区、碑廊亭榭景区、森林功能景区之间,如同走在历史的书页,古意氤氲。先民的居住房,打猎、捕鱼、制造石器、烧制陶器的日常用品,冰斗群、刃脊、角峰、冰蚀痕等第四纪冰川遗迹在我们讶异的目光中迎面而来,似乎要与面生的我打招呼。久远的朝代早已湮灭在岁月中,而这些曾经深埋地下的断瓦残垣、陶瓷、生物残骸等各种文物遗迹,依稀向人们还原红山仰韶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原景。

走进红山博古馆,大量彩陶文物和表龙玉器展品直奔眼眸,更有震惊中外的中华第一龙”大型“C”型碧玉雕龙。碧玉雕龙工艺精湛看起来十分有格调,有点像马蹄,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周身卷曲,吻部前伸上扬,梭形细目,鬣鬃飘举,卷尾有力,仿佛豁然之间,有一股呼之欲飞的灵动感在它的魂魄里升腾而上……一瞬间,恍若回到5000年以前的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一群群龙的传人,手拿着各种经过精心打磨的石器,披一肩猎猎风沙,敲一路古典的浪漫,在与风沙,与大自然搏斗中顽强生存而铸成历史的不朽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红石红泥的山路,沿着山刃蜿蜒上去,又呈弧形绵延而下,像个“小长城”。我们沿着“小长城”往山顶上攀爬,山风润朗起来了,空气甜美起来了。路边的红色花岗岩石缝里,草木见缝插针,欣欣然张开了眼,那一条条婀娜纤细的小草,如善歌善舞的蒙古姑娘,摇随风曳,婀娜地舞动着,似在说“爱红山一草一木,爱赤峰绿水青山!”

登临红山顶,太阳跃上半空,湛蓝的天空中白云舒卷,绵延的群山红艳艳一片。远方的山脚下,英金河畔春水淙淙,映带左右,阳光铺洒河里,仿佛红山缠着的碧玉腰带。更远些的大草原,新绿苍茫,如绵延的嫩绿地毯往远处铺排,直到与蓝天白云成为一线。山风迎面吹来,清爽舒朗,让人精神抖擞,气定神怡。隔河眺望红山东北面逶迤的燕北长城遗址,仍依稀可见天苍苍野茫茫的粗犷、日月和星辰的光辉与璀璨。

“巍巍峰峦,赭色生晖,泉清水秀,碧影天光。万载先民拓荒野,塞外红山分外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