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因美貌入宫,十年生八胎,行皇后令十余年_乾隆_皇后_满洲

她是乾隆最宠爱的妃子,因美貌入宫,十年生八胎,行皇后令十余年!因为令妃的出身不高。令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令妃魏氏,属正黄旗汉军旗,因为乾隆皇帝的宠爱,才被抬入镶黄旗满洲旗,改姓魏佳氏。令妃原生母家对大清也没有卓越贡献。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即“抬旗”。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九月初九,因其隶属内务府,所以是应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的嫔妃。史料中用了个“充”字,因为在后宫中,贵人、常在、答应均属低品级。按照清朝内务府选秀的规定,入选宫女的年龄应在十三到十七岁中间,因此魏佳氏可能是在乾隆六年左右经过进宫的,但目前并未发现魏佳氏曾为宫女的记载,乾隆帝在孝贤皇后陵祭酒的御诗中曾提到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雍乾时期,魏佳氏的家族已经是标准的内务府中等官僚家族,魏佳氏的曾祖父名叫嗣兴,任护军校,祖父名叫武世宜,初任内管领,后来升到了内务府总管的位置,到了魏佳氏祖父这一辈,其家族已经拥有一定的门第。

估计魏佳氏容颜秀美,心地善良,很得乾隆帝的喜爱。她在乾隆十年的正月便受封为嫔,此时魏佳氏仅十九岁,便位列三嫔之一(当时乾隆帝嫔位上共有三人,即舒嫔叶赫那拉氏,怡嫔柏氏与令嫔魏佳氏),乾隆帝封其为“令嫔”,“令”字语出《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大概是魏佳氏让皇帝听到和看到的都是善良、美好的一面,所以才会得到此封号(根据《鸿称通用》的记载,魏佳氏的封号“令”对应的满文为“mergen”,意为“聪明的,睿智的”)。从《清实录》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晋封时魏佳氏已列众嫔之首,排在了家世与资历均比她有优势的舒嫔(后来的舒妃)叶赫那拉氏之前,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荣宠。

乾隆皇帝后半生最爱令妃。爱到什么程度呢?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令妃先后诞下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皇十四子永璐(早夭)、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皇十五子永琰、皇十六子(早夭)、皇十七子永璘。十年间为皇帝诞下这么多孩子,可见乾隆对其爱之深切~

展开全文

乾隆十年,令妃被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封为皇贵妃。在乾隆后半生里,皇后一直缺位,令妃位同副后,却始终没有登上皇后的宝座。除了出身不够荣耀,还有一个原因。

乾隆皇帝想立令妃的儿子,十五阿哥永琰为皇帝,如果再立令妃为皇后,太过招摇,容易被朝廷势力左右。为了保护令妃母子,乾隆始终没有立后。令妃死后,乾隆是以近乎皇后的仪典规制来安葬令妃的,也是殊荣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