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陶器图片(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做什么的)_河姆渡_遗址_陶器

本文目录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做什么的
  • 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器物
  • 河姆渡人的详细资料
  • 河姆渡的陶器代表作品是什么
  • 河姆渡文化什么时期的石器多通体磨光
  • 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图片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的功能是什么
  • 这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 河姆渡文化的详解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做什么的

骨耜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

这种器物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杭州湾南岸一条狭长的河谷平原上,是1973年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现的。遗址中出土了两千九百二十多件骨器,其种类有耜、镞、凿、针、匕等。其中,骨耜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

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适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 骨耜的使用,充分地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

扩展资料:

河姆渡氏族遗址发掘过程

1980年试掘,1996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350平方米。出土的石器有斧、锛和以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小石器。陶器分夹炭黑陶和夹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盘、钵、豆、鼎等。1979年建余丈公路,在鲻山南麓取土时发现有石斧等出土。

经余姚市文物部门1980年试掘,1996年9月至12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成联合考古队,再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出土了河姆渡文化时代最早的木稆、鸟形象牙圆锥、骨匕等精品和石、陶、木、骨(牙)器等文物一千余件。

石器有斧、石奔以及燧石为原料制作的小石器件。陶器有夹炭、夹砂炭及夹炭黑陶,饰有绳纹、锥刺纹等。还发现了不同阶段的木结构建筑遗迹。为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组成部分。

从已发现的实物及遗迹来看 ,该遗址年代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二、三文化层,即距今约五千五百年至六千四百年之间。分布面积约有数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60厘米。

河姆渡文化的主要器物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陶器出土最多、复原率最高的遗址之一,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片40万件之多,完整的和可复原的陶器占总出土器物的1/6左右,已获得完整器和复原器1221件。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夹碳黑陶,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识地在陶土中掺和了炭末,主要是为了减少陶土粘性,提高成品率。陶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盘、钵、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炊煮器、饮食器、储存器、汲水器。较为特殊的有灶和盉两种。陶灶形似簸箕,内壁有3个乳钉状足,为安放釜而设置。陶灶发明后,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问题,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
陶盉形似酒壶,前有冲天管状嘴,后为喇吹口,中间以扁平半耳环连结。器壁内外打磨光滑,制作精细,今天看仍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一种酒器。 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是河姆渡先民的重要生产工具,按使用功能分为骨耜、骨箭头、骨凿、骨锥、骨针、骨哨、骨镰、骨鱼镖、管状针等,以骨耜最具特色。
骨耜取材于大、中型哺乳类动物的肩胛骨。耜的外形基本保持原骨的自然形状,上端厚而窄,下端刃部薄而宽。骨面正中有一道竖向浅槽,下端呈圆舌形,其两侧有两个平行的长方孔,上端有一横穿方銎。是为绑扎竖向木柄而设计的。这种制作方法为河姆渡文化遗址所特有。骨耜通体光滑,有的刃部因长久与土壤磨擦而残缺或形成双叉、三叉式。这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工具。遗址出土骨耜有170件之多,与数量巨大的稻谷堆积物相对应,说明河姆渡农业已从采集进入到耜耕生产阶段。 共300多件,大多出土于第四文化层,说明距今7000年前,木器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木器制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为重要的木器是纺织工具和木桨。纺织工具有木(陶)纺轮、齿状器、木机刀、卷布棍、圆木棒、尖头小棒、木(骨)匕等。纺织专家认为是踞织机的零件。有了纺织,说明河姆渡先民已脱离茹毛饮血的野蛮生活,进入初具文明的历史阶段。
木桨共8件,采用整块木料加工制作而成,柄部为圆形,桨叶呈柳叶形。有桨必有船,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划桨行舟,用于捕捞和邻近氏族之间的交通往来。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艺术品不仅数量大,而且题材广,造型独特,内容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象牙雕刻、陶器纹饰上面,尤其是一些象牙雕刻器,线条流畅,造型美观,令人叹为观止。
(1)象牙雕刻艺术。蝶形器8件,以扁平的象牙片磨制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命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碟形器,长16.6厘米,宽5.9厘米,厚1.1厘米,上半部残缺,底端也稍残。正面中间阴刻5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圆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纹,象征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只引昂勾喙鸷鸟拥载太阳,器物边缘还锥刻羽状纹。整件器物图像布局严谨、雕刻技术娴熟、形象逼真传神、寓意耐人寻味,是河姆渡原始艺术的精品。
鸟形圆雕4件。其中有一件完整器长15.8厘米,宽3.4厘米,厚0.8厘米,柄端雕出俯首的鸟头,圆目勾喙,似鹰类猛禽,中间为鸟身和翅膀,背面平整,阴刻短直线和斜线组成的图案,两侧也有斜线和弯月形短线,羽毛感强烈。腹部较厚,有横向突脊,其上有透孔,作穿绳佩挂之用。尾部扁长,略成圆弧。这些精致的艺术品虽是氏族的共同财产,但只有氏族首领才有权利使用。
(2)陶器刻画作品。刻划于陶器口沿和腹部,内容包括太阳、月亮、花草树木、鱼鸟虫兽等,画面简洁舒展,风格朴实而又生机盎然,既反映了河姆渡先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也折射出先民期望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内心世界。代表作品有鱼藻纹陶盆、稻穗纹陶盆、猪纹陶钵、五叶纹陶块等。这些带有刻画艺术的陶器,出土时基本完整,即使是碎片,也是原地压碎,可以拼复完整,说明河姆渡先民对它们特别珍重,应是祭祀用品,推测原始宗教意识已在先民中萌芽。
(3)人体装饰品。有璜、管、珠、环、饼等。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莹石制成,在阳光下闪烁着淡绿的光彩,晶莹美丽。还有一些以兽类的獠牙或犬牙、鱼类的脊椎骨制成的装饰品。

河姆渡人的详细资料

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

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估计最高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

相关说明

我国古代曾流行“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 万民以济”说法 。从考古资料看,河姆渡人生活时期稻谷脱壳主要是使用杵臼舂捣。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曾发现 1 件杵头硕大 、断面呈圆形的木杵 。此外, 一些个体较大的自然卵石有可能当作石杵使用。

陶臼仅发现 1 件,器形硕大而器壁厚重粗糙, 形似陶盆而底较小。至于那些体型较大 、磨槽阔而平缓所谓石磨盘和天然砾石的石磨棒, 由于器形相对较小而浅, 难以用来脱稻谷壳, 可能是用来磨块根及米粉等的工具。

河姆渡的陶器代表作品是什么

(1)图一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其代表性的陶器作品是彩陶人面网纹盆.
(2)图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代表性陶器作品是黑陶猪纹陶钵.
(3)造成这两种房屋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河姆渡在今天的浙江,属于长江流域,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因素雨水较多,半坡在今天的陕西西安,属于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旱.
故答案为:
(1)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粟;彩陶人面网纹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黑陶猪纹陶钵.
(3)自然环境的不同.

河姆渡文化什么时期的石器多通体磨光

河姆渡文化晚期的石器多通体磨光。

河姆渡遗址石器的数量和种类都不算丰富,共出土874件。按功能分,主要是生产工具和装饰品两大类。生产工具有斧、锛、凿三种,器形较小,磨制不精,尚留有不少打击和琢制的痕迹。

大多属于砍伐树木和加工木构件的工具,有的可作为农具和加工骨、木的工具。其它的石器还有砺石和马鞍形石块、石球,后二种可能是谷物和硬壳果实的脱壳工具。

河姆渡文化简介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

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距今约7021----5021年)。

它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陶器图片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经测定,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通过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类质料组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件,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的农业、建筑、纺织、艺术等东方文明,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佐证,是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曾多次出国展览,深深地震撼着整个世界。
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第三、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该文化目前唯一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是河姆渡遗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会、浙江省博物馆主持,进行了两期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浙江鄞县辰蛟,宁波八字桥,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发现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遗存。
河姆渡遗址位于河姆渡镇金吾庙村(原罗江乡浪墅桥村)。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农民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的,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下而上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约7000-6500年,第三文化层距今约6500-6000年,第二文化层距今约6000-5500年,第一文化层距今约5500-5000年。该遗址于1973年和1977年冬进行过两次考古发掘,合计面积2630平方米,出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所有这些,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河姆渡遗址第一、二文化层的出土文物与省内湖州邱城遗址下层及嘉兴市郊马家滨遗址的器物相似,第三、四文化层的出土文物,在我省是新发现,而且它已拥有较为发达的耜耕农业、采用榫卯技术的干栏式建筑,在国内同时代的遗址中它的生产、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是一支全新的考古学文化,暂时命名为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后,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为尽快把它公诸于世,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浙江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实际是一次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的专家学者和余姚县、罗江乡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致同意了对河姆渡文化的命名。1980-198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相关市县文管会在宁绍平原作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普查,近年来在基本建设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至今共发现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47处,分布于钱塘江以南的沿海地区和舟山群岛,其中以姚江平原最密集,计有25处,因此可以说,余姚是河姆渡文化的故乡。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的功能是什么

骨耜功能是翻地,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

1、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

其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竖孔。横孔插入一根横木,用藤条捆绑固定。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即来),再用藤条捆绑固定。这样,一件骨耜就制造出来了。

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2、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适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

骨耜的使用,充分地显示了河姆渡人的聪明智慧。这种器物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农具。用它挖土,既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扩展资料:

遗址名称:河姆渡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

发现及发掘时间:1973年发现并首次发掘,1977年进行第二次发掘。

距今历史:6500-7000年

考古地位: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其发达的农业文化,为研究古代农业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与马家浜同属于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但目前未发现其后继文化。

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在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居住、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内涵丰富,具有十分鲜明的区域特征,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出土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少量为加砂、泥质灰陶,均为手制。器型有釜、罐、杯、盘、钵等,陶器表面常有绳纹、刻划纹。陶器上刻画的图案写实性强,手法夸张,想象丰富,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双燕比翼齐飞,小狗饱食后小息等。

河姆渡人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原始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

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玉制作的装饰品,而玦、璜、管、珠、环等饰品大多用玉和莹石制成,开创了用玉之风的先河。

河姆渡人并不满足于对这种装饰类物品的追求,他们还发明了吹奏、打击乐器的发明,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一些吹奏、打击乐器有骨哨、陶损和木筒等,其中出土的骨哨已达5孔,音乐工作者以此仿制的鸡腿骨骨哨能吹奏完整的七声音阶。

这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说出它的用途吗

用途:盛水或者食物的容器,类似于现在的碗。用来存放食物,或者煮东西吃,这是最初的器皿,这上面有只猪,说明当时已经开始饲养牲畜了,而陶器的出现说明了古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生产力,也已经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陶器: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河姆渡文化的详解

河姆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母系氏族公社的形式存在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在众多的河姆渡文化出土文物中,大量人工栽培稻谷是最重要的发现,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发现。这不仅打破了中国水稻是从印度引进的传统说法,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推断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这一时期的农作植物除了水稻,还有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菌米与藻类植物,人们还同时从事畜牧、采集、捕鱼和制作世界上最早的漆器。漆器的出土,将人类使用生漆的历史推到了7000年以前。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木构水井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木制水上交通工具。

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种类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盘、钵、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炊煮器、饮食器、储存器、汲水器。较为特殊的有灶和盉两种。陶灶形似簸箕,内壁有三个乳钉状足,为安放釜而设置。陶灶发明后,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问题,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还有大量纺织工具。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中,河姆渡遗址是陶器出土量最多、复原率最高的遗址之一。仅两次考古发掘就出土了40万件陶片。出土陶器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夹碳黑陶。在陶土中掺炭末,可以减少陶土的粘性,提高成品率,这是河姆渡先民的智慧结晶。

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的遗迹。考古学家和古建筑专家对遗迹和木构件分析后认为,河姆渡的房屋是以一排排桩木为支架,上面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的干栏式建筑。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使用榫卯结构技术。河姆渡建筑遗迹的发现将我国榫卯木作技术的出现时间从金属时代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河姆渡文化比较进步的还有骨器,有耜、鱼镖、镞、哨、匕、锥、锯形器等器物,一些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图案,就像是精美绝伦的实用工艺品,是由河姆渡先民精心磨制而成。在众多的出土文物中,还出土了相当多的骨哨。骨哨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今天,我们依旧能看到河姆渡骨哨的遗存——在杭州有一种用小竹管制作而成,能发出鸟叫声的竹哨子。

伴随骨哨出土的古老乐器还有原始陶埙。这种河姆渡陶埙,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与现代用的陶笛样貌相似,只是这种陶埙有吹孔没有音孔。

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充分显示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流域的文化发展没有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河姆渡文化与同时期的其他文化一起丰富了我国本就悠久的历史文明,也证明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早在史前时期就已呈现出生机盎然的多元化发展,华夏文明不只是一种传闻,它真实存在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