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的老师(咸丰皇帝有位姓陈的老师)_道光_咸丰_阿哥

本文目录

  • 咸丰皇帝有位姓陈的老师
  • 道光帝一生如此谨小慎微,为何最后传给了“跛脚”的咸丰
  • 清代做过三个皇帝的老师叫什么
  • 道光帝和林则徐共同的老师是谁
  • 清朝道光皇帝的老师有没有叫张增的,这个张增是哪里人据说是翰林院的进士
  • 道光皇帝的老师有王文清吗
  • 道光皇帝老师是谁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咸丰皇帝有位姓陈的老师

  是杜受田吧?杜受田(1788-1852) 清朝大臣。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县)人。
  杜受田(1788-1852) 清朝大臣。字芝农,山东滨州(今滨县)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历任内阁学士,咸丰帝师,连擢工部、户部侍郎,工部尚书。咸丰即位后,深得信任,任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调礼部尚书。向荣屡遭弹劾,他保全向荣,后荣为钦差大臣,率部围困天京。二年(1852),黄河决口,奉使赴山东等地赈灾,修治黄河。在途中染病卒,谥文正。他为官勤谨,曾直上书房17年,朝夕辅导,未尝一日离。
  其父杜锷为嘉庆时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善诗文、书画。曾著有《时文学问》《读鉴余论》《武镜》《遂初草庐诗集》等传世。受田幼乘家教,读书甚为用功。道光三年,会试第一,殿试二甲第一,选庶 吉士,受编修,后为山西学政。道光十五年特召进京,直上书房,教授咸丰帝读书。道光十八年升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充上书房总师傅、实录馆总裁。咸丰帝即位后,先后加太子太傅兼吏部尚书,调刑部尚书 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1852年(咸丰二年)黄河决口,山东、江淮地区受灾甚重。受田上书请截留江、广漕米六十万石救济灾民,并荐山东布政使刘源灏、江宁布政使祁宿藻督办赈务,均得实行。是年七月九日, 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遽卒于淮安清江浦,时年64年。噩耗传京,咸丰帝甚痛。赠太师,大学士、谥文正。灵柩至京,咸丰帝亲往祭奠,抚棺痛哭。
  道光皇帝晚年,最钟爱六皇子奕讠斤“六阿哥”,在大臣面前,几次流露要把皇位传给奕讠斤。只是因为奕讠宁“四阿哥”居长,且在宫中素以“贤德”闻名,所以犹豫不决。
  当时担任上书房总师傅、四阿哥老师的是山东滨州人杜受田,此人考取过榜眼,老实稳重,博学多才,谋略过人。杜受田窥探到皇上的心意,万分焦虑,从自身利益考虑,必须全力帮助自己的学生。于是他苦思冥想,帮助四阿哥寻找补救办法。
  一次,道光皇帝命各位皇子到南苑打猎,实际是试一试皇子们的武艺怎样。按清朝惯例,皇子读书时外出须向老师请假。杜受田沉思良久,向四阿哥耳语:“阿哥到猎场中,只坐观他人骑射,自己千万不要发一枪一矢,并约束随从不得捕杀任何生灵。回来时,皇帝一定会问何故,你可以回答:‘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
  当天狩猎结束,六阿哥所获猎物最多,正在顾盼自喜之际,见四阿哥默坐,随从也垂手侍立,感到奇怪,就上前问道:“诸兄弟皆满载而归,为何四阿哥一无所获?”四阿哥平静地回答:“今天身体欠安,不能与诸兄弟驰逐猎场。”天色将晚,诸皇子携所获猎物复命。果然皇上询问缘故,四阿哥就把杜受田教的话说了一遍。道光皇帝龙颜大悦,对身边的大臣说:“这才是君主之度。”
  平心而论,四阿哥无论文韬武略,还是健康状况,都比不上六阿哥。道光皇帝直到死前仍对传位之事下不了决心。
  一次,道光重病在床,自知无回天之术,临终前最后考察两位皇子的能力和气度,决定继承人。六阿哥的老师授计说:“晋见时,皇上若在病榻上询问治国安邦大计,你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受田则对四阿哥说:“你若陈条时政,论智力、口才根本比不上六爷,只有一策,皇上若自言病老,将不久于人世,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晋见时,皇上果然询问身后治国大事,六阿哥无视皇上痛苦之状,口若悬河,大谈自己治国安邦的见解和抱负;四阿哥则一如师言,面对父皇的垂问,悲伤得涕流满面,以至于不能作答。道光皇帝在病榻上,仔细观察两人的言谈举止,被四阿哥的举动所感染,对身边的大臣说:“皇四子仁孝,可当大任。”第二天,道光皇帝驾崩,领班大臣宣读密谕:“着皇四子奕讠宁继位。”四阿哥终于击败六阿哥,登基做了皇帝,年号“咸丰”。
  咸丰皇帝即位后,感激老师的拥戴之恩,任命杜受田为吏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遇事言听计从,奉若生父。清代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明代的宰相,在朝廷中最有权势。杜受田也想凭借咸丰的信任,以展自己的治国宏图。咸丰皇帝即位不久,他首先建议起用林则徐、周天爵等在鸦片战争中因主战而被撤职的大臣,以镇压刚刚爆发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接着他又亲自到江南勘察赈务,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以咸丰为首的封建政权。可惜他还没来得及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就猝死在勘察赈务途中。
  杜受田去世后,咸丰皇帝伏案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他亲自带领两班大臣,前往祭奠,并追赠杜为太师大学士,谥号“文正”。“太师大学士”和“文正”是人臣中最高级的一种册封,清嘉庆以来汉族大臣被追封太师大学士者,仅杜受田一人而已。

道光帝一生如此谨小慎微,为何最后传给了“跛脚”的咸丰

清朝的道光皇帝晚年钟爱六阿哥奕欣,颇想把皇位传给他,但四阿哥奕詝却排序居长且有贤德之名,因而犹豫不决。

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为了帮助他夺得皇位,两次面授机宜:一次是诸皇子去南苑打猎时,杜受田要他和随从不发一枪一矢,等皇上问起为何毫无斩获时,才回答说:“时方春和,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且不想以弓马一技之长,与诸兄弟争高低。”一次是在道光病重而召见奕詝和奕欣时,杜受田要他在皇上若自言病老将不久于世,问起有何安邦治国大计时,“你只管俯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

 客观而言,奕詝的文韬武略都不及奕欣,但就是这两次得体的应对,而使道光决定传位给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杜受田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迎合对方的心意”,他设身处地去揣摩道光皇帝喜欢什么、看重什么,然后要奕詝“投其所好”。道光皇帝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虽然南苑较猎,已经决定把皇位传给奕詝,但不久,他的心里又不平衡起来,因为他毕竟非常喜欢奕欣。奕欣自幼活泼好动,聪明伶俐,不管学文还是习武。他总是学得最快,记得最牢,运用得最好。从这两项殊荣上可以看出道光皇帝是如何偏爱奕欣了。

正月二十六日,奕詝在太和殿正式即位。次年改元咸丰,开始了清代咸丰朝的统治。

清代做过三个皇帝的老师叫什么

祁隽藻
(1793~1866) 近代诗人。字叔颖,一字淳甫,避讳改实甫,号春圃。山西寿阳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号文端。曾为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师”

道光帝和林则徐共同的老师是谁

道光帝和林则徐共同的老师是翁同龢.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一甲一名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法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清朝道光皇帝的老师有没有叫张增的,这个张增是哪里人据说是翰林院的进士

张增(1782—1845),字恒进,汉军镶蓝旗人。祖籍辽东奉天(今沈阳),嘉庆十年(180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迁翰林侍讲学士,历任礼部侍郎,刑部侍郎。道光初年,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署直隶总督。道光十二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协办大学士。道光二十年,入军机处上行走,加太子太傅。道光二十五年病故,道光帝深为哀许,亲赐祭葬,抚例五百两,追谥“文清”。

道光皇帝的老师有王文清吗

没有。
王文清(1688年—1779年)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历任九溪卫学正、中书舍人、宗人府主事等职,官至兵州府教授。乾隆十三年,太守吕肃高修复岳麓书院,聘为山长。
望采纳

道光皇帝老师是谁

  应该有好几个。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旻宁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旻宁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兴王朝的措施。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姓王的名人

1、王诩  

鬼谷子名王诩、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建鬼谷门派。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常入山修炼,深谙道法,神妙莫测。 “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鬼谷子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天髓灵文》等。其著作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2、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3、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而且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4、王莽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西汉权臣,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篡夺皇位。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至23年在位。

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

5、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