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
- 究竟该如何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如何赏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背景】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该作于730年(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之时。
【赏析】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近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人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第一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
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
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究竟该如何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这首诗的译文。诗人外出去了沙洲,走的方式是水路,他把船停在了布满了烟雾的沙洲旁边,然后在临近日落的时候心里头又涌上了新的愁绪。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平原没有边际,望向远方,似乎天空比起近在身边的树木还要低矮。船停泊着的江水十分清澈,让人觉得倒映在水里面的月亮比起天空上的月亮更加接近人。
这首诗的赏析。这首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其中一首,是一首比较著名的写景名诗。作者在外出的时候把船停在了布满烟雾的江水边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于是就顺便借着在日落时停在江边的船当做是自己寄托感情的载体,以此来抒发自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第三句描写的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寂静宽广的天地中去,最后一句写出了只有人待在舟上面才能亲自体会到的感情。第三四句描写了诗人,原本是怀有一种十分忧愁的心情,但是在这广阔的天地里面他找到了可以寄托自己感情的东西,也就是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的月亮离他是如此的近,于是自己的心情也得到了安慰,所以整首诗就在这里结束了。
虽然整首诗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却不仅仅如此。一开始的诗人是满怀着希望入了长安,并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现如今却只能怀着满腔的忧愁离开了长安。这个时候的诗人,他什么都没有,只有满腔的感情,外出的羁旅之情,外出的思乡之情,无法实现抱负的失望之情,,表面上是在描写平静的江面,暗地里却是在描写自己内心波涛汹涌的感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