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拉松事情经过(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在甘肃马拉松遇难,遇难当天梁晶究竟经历了什么)_马拉松_山地_甘肃

本文目录

  • 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在甘肃马拉松遇难,遇难当天梁晶究竟经历了什么
  • “甘肃山地马拉松跑友聊天记录”上热搜,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 甘肃马拉松事故,多人遇难,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发什么了什么事故
  • 2021年,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中,救了6人的牧羊人后来怎样了

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梁晶在甘肃马拉松遇难,遇难当天梁晶究竟经历了什么

是因为在比赛当天的话,突然出现了局部的冰雹冻雨,还有大风的这种灾害性的一个天气。而气温的一下子降下来的话,让很多的跑步者在途中出现了身体的不舒服。

甚至出现了湿温,很多人在被发现之后都还是嘴吐白沫,其实大多数人因此而丧失了生命,就是因为被冻坏的。而这起事件的话,也引起了整个国内的轰动,虽然组织了多方的力量搜救失联人员。但终究还是有20多名的选手因此而离开了世界,其中的话就包含了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

不得不说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意外,因为突然出现这种灾害性的天气不仅仅是预料不到的。更重要的话是在出现在寒冷天气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得到搜救和救援,很多人都说过了两天之后才发现的尸体。

所以其实在这场比赛过程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那就是相关的主办单位。虽然只是说在比赛当天没有监测到,会有气温下降的信息,但其实举行这种野外的比赛的话。相关的部门也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和做好一些的预防措施。同时的话,在整个跑的过程当中应该设置隔断的工作人员,这样的话即便是路上发生一些意外之类的。

也能够得及时的得到援救,比如说如果有人扭脚了,或者有人突然性的贫血,晕倒啊之类的。都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援,而不是只能靠运动员们自己互相搀扶。而且对于很多参赛人员来说,他们在跑步的过程当中,本来就是穿着一些非常单薄的运动服装。比如说短衣短裤短袖之类的,没有穿一些外套,在突然性的又是大雨,又是冰雹,又是大风的情况下,直接接触的结石就是他们的身体部分。

希望以后真的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也希望那些失去了生命的运动员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痛苦没有灾难,更没有风和雨。

“甘肃山地马拉松跑友聊天记录”上热搜,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甘肃山地马拉松跑友聊天记录”上热搜,他们到底经历了一场极寒的天气,从而导致身体的失温,等不来救援的运动员意识不清醒,最后只能永远的停留在了赛道上。这场山地马拉松带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的惨痛的,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人类的活动是渺小的,所以也希望以后这种活动的举办者能够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保障参赛人员的安全下进行这样的活动。

一、甘肃山地马拉松选手遇难。

根据新闻的报道,参加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的选手遇难,多名选手被冻僵,保暖毯也被吹烂。在当天下午的一点左右,因为受到极端的天气影响,很多参赛人员就出现了身体不舒服的情况,包括一些严重的失温状况,也有一部分的参赛人员失去了联系,主办方无奈只能决定比赛停止,组织了多方力量开始搜救失联的参赛人员。

二、参赛人员聊天记录曝光。

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参赛人员的群聊天记录就被曝光了出来:我们在山沟里,女队员失温严重不能动,请求支援;快去山上救人吧,太多失温迷路的人了;有几个人叫名字都没反应;太可怜了,组委会带上保暖的衣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文字,都是在释放出一种迫切需要救援的信号。

三、这次马拉松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

还有选手公布了马拉松场地的图片,这种场地根本就不像是马拉松运动,更像是极限运动。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没有足够的保障,参赛选手还要对抗极端的天气。在经过剧烈的运动之后,遇上极寒的天气,这对参赛人员的身体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甘肃马拉松事故,多人遇难,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是什么

     最近最火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略有耳闻,那就是甘肃马拉松事故,这件事故导致21人遇难,甚至连最出名的黄印斌也惨遭这次赛事的毒手。要知道,黄印斌可是被授予“50公里越野冠军收割机”之称的马拉松高手,却在这次事故当中出现问题,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件事情具体经过其实也非常奇怪,北京时间2021年5月22日早上,这场马拉松比赛顺利进行,但是比赛刚刚开始三个小时之后就出现大批人失去意识,主要原因不是人为,而是因为在这短短三个小时内,出现的天气变化实在是让人无法想象。

     在大家进行海拔20公里到31公里这段时间内,天气出现冰雹雨、冻雨、大风,就连当时的空气也开始骤降,这些表现对运动员来说都是非常致命的变化。

22日上午天气还是好好的,但是午后突然老天就变脸了,又是大风,又是下雨的。”5月23日,一位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的居民说。“现在搜救都已经结束了,21人不幸遇难,很多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现在景区已经封了,(甘肃)省和上边都来人了,正在调查原因。

    人在剧烈运动时如果出现气温下降,那么第一时间应该放弃运动,并且调整自己内循环,保证自己体温保持在一个很正常的温度。但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可不是这样想,当时一大批运动员为了完成比赛硬是在这样恶劣天气下跑步。

    空气气温的差别和自身调节问题结合起来导致当时运动员立刻就产生休克,甚至有人口吐白沫,这些都是生命有危险的征兆。

    在一天内同时出现这么多温度变化,甚至在上午还晴空万里,而下午就出现温差这么大的天气变化,这一切都出乎所有人意料。并且当时天气预报也并没有显示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导致这批运动员措手不及,甚至在救援队一开始去救援时发现失联十几人。

    无论我们在何时运动都要注意,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运动本身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千万不要为了运动而把自己身体搞完了。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任何时候保持自己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受极端天气影响,同时赛事的安全保障措施也不达标。

一: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

5月22日中午1点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高海拔赛段突遇极端天气,多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据统计已有21人不幸遇难,其中超半数为马拉松顶尖高手。相比于城市马拉松,山地越野马拉松具有更大的风险,此次事故发生的赛段为大西北高海拔的深山之中,当地人烟稀少而且天气情况变幻莫测,大多数参赛者为短裤短袖,并未随身携带冲锋衣等保暖装备,这也是出现多人失温致命的直接原因。

二:“天灾”和“人祸”

甘肃发生山地马拉松多人遇难的事故,虽然直接原因是当时突遇极端天气,导致多名参赛者被困受伤和失温遇难,但其中主办方也需承当相应的责任。据参赛者事后描述,在赛事刚开始的时候当时的风力就很大,而且冲锋衣本应该作为山地马拉松参赛者的“强制装备”,在这次山地马拉松比赛中也仅被定义为“建议装备”,导致许多参赛者在突遇极端天气时没有足够的保暖装备。另外这次山地马拉松在整个赛段之中,也没有设立足够的救援站点,即使是达到山顶也没有补给站。如果这次山地马拉松有足够的安全保障配套设施,一旦突遇恶劣天气,也可以让参赛者及时得到庇护,不至于发生如此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三:事故的教训

根据我国的《民法典》规定,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另外根据《中国越野跑运动赛事组织标准》规定,需要对选手提出强制装备要求,强制装备包括但不限于保暖毯、救生口哨、水具等,这次甘肃山地马拉松的主办方没有落实好以上两项规定导致出现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应引起全国各地相关山地越野马拉松主办方的警惕,举一反三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同时作为山地越野马拉松的爱好者,在参加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户外运动时,应按规定携带好相关的保暖和应急装备,为了个人的生命安全,一旦遇到突遇极端天气应及时退赛返回,或寻找庇护处保暖等待救援。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发什么了什么事故

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21人遇难是因为局部突变的恶劣天气引发的公共安全事故,现在甘肃省政府以及马拉松主办方已经对这件事情成了了专门的调查组。对于遇难的人员,主办方表示非常的哀痛,也很自责。但是事情已成定局,主办方也只有对遇难人员以及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至于这件事情的后续以及天气突变的原因还在调查中,相信政府会给参赛人员一个合理的说法。

马拉松本来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比赛,而山地越野马拉松风险跟难度就更大了,对于参赛人员的身体素质有极高的要求。在参赛前都会有严格的筛选,所以这次参赛人员大都是有过马拉松参赛经验的。但是突发的恶劣天气还是导致很多人受伤遇难,可见这项比赛真的是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当然恶劣天气不是预料之内的,否则相信谁都不会拿命去赌的。

甘肃的这场山地马拉松本来赛地条件就相对艰难,特别是第二和第三个打卡点之间,几乎全部是石头沙土混合路况,而且大部分地方都非常的陡峭。原本就艰难的赛道加上突然的大风和降雨就给参赛人员增加了更大的困难,而且这样恶劣的天气导致气温骤降,加上冰雹、冻雨等自然现象,所以导致很多参赛人员出现了身体各种异常不适,最后就导致有部分人员失联遇难。

这次事故主要就是突发恶劣天气,大风降雨等导致主办方准备的救生物资被破坏,加上降雨导致山路湿滑所以救助变得异常困难,在长时间得不到救助的情况下很多人就出现了生命危险。不知道这件事的后续会怎么处理,但是真心的祝愿所有人都能安全。然后对于马拉松参赛真的要量力而行,毕竟生命是最重要的。

2021年,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中,救了6人的牧羊人后来怎样了

近些年来,马拉松比赛成为了 体育 运动的热点,各项赛事让人应接不暇。据统计,我国每年的马拉松比赛超过1500场。

参与人数接近600万人次,其中经过田协认证的A级赛事在300场以上。如果比赛都是在城市或者郊区举行,安全性尚能得到保障。

但是如果要在山地间举办越野马拉松比赛,则需要赛事组织者做出更加周密的安排。

2021年5月22日,在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因天气突变,组织者应对不力酿成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1名选手在事故中死亡,8人受伤。幸亏牧羊大叔朱可铭挺身而出救下了6名参赛者。

朱可铭见义勇为的事迹公布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事故是如何发生的?朱可铭现在怎样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赛事的乱象和朱可铭救人的义举。

马拉松比赛在如今不仅是一项全民健身活动,各地政府更是热衷于将赛事打造成当地的一张 旅游 名片。

一些公司发现了其中蕴藏着的巨大商机,于是与政府合作,将赛事打造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就是这样一项赛事。

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由甘肃白银市举办,由下属的景泰县承办,比赛地点位于黄河石林大景区。是当地的一项重要特色 体育 赛事。

虽然政府 体育 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数十个政府部门名列协作单位,但赛事真正的执行单位是景泰黄河石林文化 旅游 开发有限公司与甘肃晟景 体育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前者是政府全资控股的国企,主要负责办理批文等手续和提供场地,实际的组织运营全部由后者实施。

甘肃晟景 体育 文化公司是由吴世渊夫妇合开的一家从事 体育 赛事营销策划的公司。整个马拉松越野赛就是由他俩带领10多名员工完成的。

说白了,整项比赛就是政府搭台,图个名声;公司唱戏,图的是利益。

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从2018年开始创办,到2021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前两届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类赛事,此后再没有获得过认证。

本次比赛于5月22日举行,分为5公里乡村振兴 健康 跑、21公里越野赛和100公里越野赛三个级别,有172名选手报名参加了100公里越野赛。

100公里越野赛对参赛者要求较高,选手至少要在一年内完成过50公里以上的比赛。

此次比赛精英云集,吸引了“2019年环富士山国际超级越野赛”亚军,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梁晶和残运会马拉松冠军黄关军等大神参加。

赛道全长96公里,分9个打卡点,海拔约2000米,路面基本上是砂石、黄土和草地混合的山地,大部分赛段处于无人区。只要完成比赛,选手就能获得1600元的奖金。

在21日白天发布的天气预报中,比赛日的天气以阴天为主,最高气温达到19 ,西北风3-4级,比较适合比赛。

但到了晚上10点,当地气象局发布了降雨预报和大风蓝色预警,平均风力升到5-6级,阵风将达到7级以上。

对于这一重要信息,组织者可能存在侥幸心理,或者担心影响到比赛,于是选择了无视,没有对赛事做出任何调整。失去了第一次避免悲剧发生的机会。

22日上午9点,比赛正式鸣枪。不久就开始起风,10点半,就下起了雨。

过了第2个打卡点后,选手们就出了景区进入山道,此时风力加大到了七、八级。

为了减轻跑步负荷,选手们的冲锋衣等防雨、保暖装备已在前一天被组织者运往了第6个打卡点,以为晚上才能用上。

现在尽管天气有了变化,选手们也只得穿着短衣短裤,硬着头皮冒着风雨往山上跑。越往上走,风雨越大,温度越低,身体失温会更加迅速。

沿途没有准备应急的冲锋衣等防寒保暖物资,失去了第二次避免悲剧发生的机会。

第3个打卡点位于靠近山顶的位置,车辆无法到达,这里没有食物、热水等补给物资,也没有遮风躲雨的地方。选手如果需要补给,也只能咬牙坚持到第4个打卡点,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11时50分,选手罗词华通过GPS定位设备第一个发出了求救信息,但未得到回应。

10分钟后,驻守赛道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张伟申请撤回。随后陆续有申请退赛和求救的信息在比赛的微信群里出现。

此时,其它两个组别的比赛已经完成,如果组委会及时叫停100公里越野赛,迅速展开救援,组织选手返回,仍有机会避免悲剧发生的机会。

然而,组织者的麻木不仁错过了最后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

选手罗元发了一张照片到微信群,显示有10余人在抱团御寒,旁边已经有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失去了意识。

下午1点,选手黄兴刚打通了“110”直接报警求救。下午2点,大批选手退赛。比赛已不可能再进行下去了,直到此时,组织者也没有宣布停赛。

下午3点,现场组织者发现无法展开救援工作,开始向县里求援。下午4点,县里开始向市里求援。

等到省里及武警、消防的救援力量赶到时,已经到了下午6点,浪费了最宝贵的救援时间。

5月23日,整个搜救行动结束。经过清点,21名参赛选手不幸遇难,8人受伤。人员损失之大,在世界 体育 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大多数遇难者倒在2号到4号打卡点之间。遇难选手中,就包括001号选手梁晶和黄关军。 遇难人员都是因为失温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没有保暖、防寒措施,内没有食物补充能量。

身体产生的热量远低于失去的热量,就产生了失温,失温在一些户外运动中经常出现。如不及时处理,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事故发生后,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震惊,中央领导人做出了批示。

联合调查组将此次事故定性为一起重大公共安全责任事件。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运营组织不规范,教训极其深刻。保险公司为每名遇难者赔偿了95万元。

晟景公司的5名工作人员被逮捕,追究刑事责任,一大批政府官员被行政处分。

可是,21条鲜活的生命在“天灾人祸”中再也回不来了,留给亲人们无限的悲痛。

在这次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中,参赛选手可谓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随时可能消失。

正在无助绝望的时刻,牧羊人朱可铭挺身而出,在风雨中展开了救助,挽救了6名选手宝贵的生命,成为了这起悲剧事件中一道亮眼的光芒。

朱可铭是景泰县常生村村民,刚过49岁。

他也打算过报名参加21公里组的越野赛,因为那条山路他太熟悉了,几乎每天都要赶着羊群走个来回。因为妻子认为参赛是“不务正业”而作罢。

5月22日比赛当天,朱可铭和往常一样上山放羊。

风雨刚起时,他还没有在意,因为他已经习以为常了。到了中午,风力突然加大,刮起的沙石让人睁不开眼,雨点打在脸上十分疼痛。

朱可铭见势不妙,将羊群赶到山腰上的一处背风的窑洞前,自己进入窑洞内避雨,打算等风雨小点后再下山。

因为衣服有些湿了,他用之前存放在窑洞里的木头生起了火。 窑洞里渐渐暖和了起来,朱可铭也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朱可铭隐约听到外面有呼救声。他起来往外一看,外面风雨依旧,只见窑洞前10多米的地方似乎站着一个人。

朱可铭迅速冲出窑洞,发现求救者是一名参赛选手,他在雨中被冻得全身瑟瑟发抖,手脚几乎僵硬,已经无法行动。

他可能看到了路旁窑洞里的火光,用尽最后的力气发出了求救声。

朱可铭急忙将他搀扶进窑洞,靠近火堆取暖,并为他按摩冻僵了的手脚,以免血管坏死。

不一会儿,又有从山上撤离的选手找到了这个窑洞,陆续进来了4个人。他们神情呆滞,衣服都已经湿透,冷得说不出话来。 朱可铭连忙添加了柴火,让他们脱下湿衣服烤干。

这些选手告诉朱可铭,不少选手已经晕倒在路上,生死未卜。朱可铭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他心急如焚,再次冲进雨中去搜寻遇险的选手。

外面风急雨骤,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好在朱可铭熟悉地形方位。

在艰难地往上山方向行进了约两公里后,朱可铭发现了三名趴在地上的选手,伸手一探,两人身子已经冰凉,没有了呼吸。

还有一名叫小涛的男子已不能动弹,用微弱的声音在喊着: “我快不行了,救命!” 朱可铭将小涛扶起来,放在背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去。

然而,背上的小涛体重不轻,在湿滑泥泞的山路上走得太缓慢。

朱可铭担心该小涛熬不住,于是将他放下来,靠在一个土坡旁,自己跑回窑洞叫人来帮忙。

窑洞里面有一名选手缓过来了一点劲,于是他们两人一左一右架着小涛回到了窑洞,朱可铭又成功地从“鬼门关”上抢救回一条生命。

半小时后,大批救援人员开始上山,他们带走了获救的6名选手,并继续搜救遇险失踪其他选手。

他对那么多选手发生意外感到难过。朱可铭也后悔自责,认为自己不该睡着了,如能早点上山,兴许还能多救下来几个人。

在救援人员没有到达前,温暖的窑洞就是遇险选手的“诺亚方舟”。在风雨中救人的朱可铭是他们眼前的一盏明灯。他不仅挽救了6条生命,也给6个家庭带留下了希望。

朱可铭的壮举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就连《华尔街邮报》也称呼他为“英雄”。朱可铭成为了“网红”,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牧羊人”。

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朱可铭有些不知所措。 他发现有些信息是鱼龙混杂,容易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

在女儿的帮助下,朱可铭用手机在社交媒体上注册了署名为“牧羊人”的个人帐号。并通过平台认证了“甘肃马拉松救六人”的身份。

5月24日,朱可铭首次在平台上发声,对大家的关注表示了感谢,表示自己只是普通人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已。同时也对没能把另两名选手救回表示了歉意。

5月27日,朱可铭再次在自媒体发声,告诉大家,这几天有许多公司联系他做直播,承诺签约付工资。

他救人并不是为了图什么回报,大家不要打赏或者捐款。他还需要放羊、种地维持生活,不希望被过多打扰。

朱可铭有三个孩子,分别在大学、高中、初中上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开支很大。他和妻子两人靠着种地、养羊辛勤劳作,勉强维持全家的生活。

尽管家里十分需要金钱,但朱可铭夫妻俩没想过靠着救人的热度去一夜暴富,不想变成“山东拉面哥”那种网红。

他们更愿意脚踏实地挣钱,孩子争气,家里没有外债,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因此,对于那些上门洽谈合作的商家,或者是蹭流量的直播,他们都一一拒绝了。

但朱可铭还是热情接待了一个客人,那就是小涛。 小涛获救回到河南老家后,一直惦记着救命恩人朱可铭。

金秋时刻,他来到了常生村朱可铭家。此时正值苹果采摘时节,当地苹果纯天然,又大又甜,但因地处偏僻,销路不畅,村民是增产不增收。

小涛来到村里后,除了下地帮朱可铭采摘苹果,还教他学会了拍视频、自己开网店,做直播,向外界推介村里的苹果和羊等土特产。

虽然朱可铭说话有点结结巴巴,但他真诚、纯朴的表现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订单络绎不绝。

小涛在村里呆了20来天,帮助乡亲们卖出了数万斤苹果。

小涛的到来为朱可铭打开了另一扇窗。他的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也对网络等新生事务有了新的认识。到2021年底,他已经做了近40场直播。

朱可铭的下一个目标是成立公司,注册“可铭”牌商标,将家乡的土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 同时,他每天都坚持跑步10公里,打算明年去小涛的家乡参加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比赛本是一项很好的群众性 体育 活动。但在每年上千亿的巨大利益面前,有些商家唯利是图,将其当成了摇钱树,而漠视了生命的安全。

地方政府的麻痹大意、缺乏组织和监管。最终导致了甘肃山地马拉松事故的发生。

同样在利益诱惑面前,救人的英雄朱可铭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和光辉。我们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也祝愿朱可铭等好人一生平安!

《“白银马拉松事故”调查报告全文发布》,新京报,2021年6月26日;

石伟、张奕丹,《连救6人走红的牧羊人朱可铭:直播比干活累,每天训练10公里》,人民资讯,2021年12月16日;

马骏,《妻子谈朱可铭走红:就想平平常常,不想他成“拉面哥”》,新京报,2021年12月14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