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 如梦令李清照拼音版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拼音
- 如梦令,拼音版
- 拼音版李清照如梦令二
- 如梦令 李清照注音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古诗带拼音版
1
古诗带拼音版
rú
mèng
lìng
zuó
yè
yǔ
shū
fēng
zhòu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lǐ
qīng
zhào
李清照
zuó
yè
yǔ
shū
fēng
zhòu
。nóng
shuì
bú
xiāo
cán
jiǔ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shì
wèn
juàn
lián
rén
,què
dào
hǎi
táng
yī
jiù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zhī
fǒu
。zhī
fǒu
。yīng
shì
lǜ
féi
hóng
shòu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
古诗翻译及赏析
翻译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3
阅读答案
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
3.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意思是叶子肥大了,花儿更稀少了。绿肥红瘦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绿指代叶子,红指代花儿。作者精心地选择这两个色彩对比鲜明的词语,强化了春末夏初的景色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2.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
3.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
如梦令李清照拼音版
如梦令李清照拼音版如下:
昨(zuó)夜(yè)雨(yǔ)疏(shū)风(fēnɡ)骤(zhòu),
浓(nónɡ)睡(shuì)不(bù)消(xiāo)残(cán)酒(jiǔ)。
试(shì)问(wèn)卷(juǎn)帘(lián)人(rén),
却(què)道(dào)海(hǎi)棠(tánɡ)依(yī)旧(jiù)。
知(zhī)否(fǒu),知(zhī)否(fǒu) ?
应(yīnɡ)是(shì)绿(lǜ)肥(féi)红(hónɡ)瘦(shòu)。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为宋代的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拼音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拼音:zuóyèyǔ|yùshūfēng|fěngzhòu。
原文: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如梦令,拼音版
李清照如梦令(其一)拼音版:
cháng jì xī tíng rì mù , chén zuì bù zhī guī lù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xìng jìn wǎn huí zhōu , wù rù ǒu huā shēn chù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zhēng dù , zhēng dù , jīng qǐ yī tān ōu lù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其二)拼音版:
zuó yè yǔ shū fēng zhòu , nóng shuì bù xiāo cán jiǔ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shì wèn juǎn lián rén , què dào hǎi táng yī jiù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zhī fǒu ? zhī fǒu ? yīng shì lǜ féi hóng shòu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拼音版李清照如梦令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zuó) 夜(yè) 雨(yǔ) 疏(shū) 风(fēnɡ) 骤(zhòu)
浓(nónɡ) 睡(shuì) 不(bù) 消(xiāo) 残(cán) 酒(jiǔ)
试(shì) 问(wèn) 卷(juǎn) 帘(lián) 人(rén)
却(què) 道(dào) 海(hǎi) 棠(tánɡ) 依(yī) 旧(jiù).
知(zhī) 否(fǒu), 知(zhī) 否(fǒu) ?
应(yīnɡ) 是(shì) 绿(lǜ) 肥(féi) 红(hónɡ) 瘦(shòu)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李清照注音
原文注音:
如梦令
李清照 宋代
cháng jì xī tíng rì mù , chén zuì bù zhī guī lù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xìng jìn wǎn huí zhōu , wù rù ǒu huā shēn chù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zhēng dù , zhēng dù , jīng qǐ yī tān ōu lù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白话译文:
时常记起游溪亭的那天傍晚,太过沉醉而忘记回家的路。玩到尽兴天却黑了,划小舟回去,却不小心进入藕花塘的深处。争着划呀,争着划呀却惊起了满滩的鸥鹭。
扩展资料:
赏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的开篇,用了“常记”二字,不仅表明作品是追忆往事之作,而且表明所追忆的内容,在词人的脑海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记。“溪亭”,点出地点是溪边的亭子;“日暮”,点出时间是一天的傍晚。
“沉醉”一句,出现了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即词人自己。在清澈溪水边的精美亭子一带,度过了一天欢乐的时光之后,傍晚时分,本该回家了,而她却因为“沉醉”而“不知归路”。
不过,这里的“沉醉”二字,不可拘泥于字面的含义来理解,而要看到,其中体现出青春少女的娇憨情态,蕴含着一种纯真的形体美。更何况,真正让词人“沉醉”的,又岂止是醇厚的美酒,还包括着自然的美景呢。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接下来,用了“兴尽”一语,高度概括了整整一天的欢乐活动,而把其中的具体细微之处,全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既然已是“沉醉不知归路”,当然就会“误入藕花深处”,词中的情节发展是非常自然的,清澈的水面上,覆盖着丛丛密密的硕大荷叶,无数只粉色或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簇拥下,迎着阵阵晚风悄然绽放。一只漂流的小船,载着一位优雅的少女,就在这荷花深处的翠绿暗香之中,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的结尾,重复使用了两个“争(怎么)渡”,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呀”,生动地再现了少女词人当时那焦急的情态和迫切的口吻。
结句写“惊起一滩鸥鹭”。其实,河滩上惊飞的鸥鹭,不过是一种衬托;真正受惊着慌的,还要算词人自己吧。作品到此,戛然而止。
后来的结果如何呢?词人虽未明言,读者还是不难想象:这毕竟只是一场虚惊,迷途的小船和船上的少女,终究还是化险为夷,安然地回到了家中。
不然的话,她后来又怎么会写出这篇作品呢?不过,这件事情,的确在词人心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所以当她在作品中追忆及此,景色还是如此的鲜明,情态还是如此的逼真,从而给后世的无数读者,留下更加难忘的印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