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文与陈伯之书中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什么
- 管子轻重戊的文言文答案
- 与陈伯之书(节选)文言文 阅读答案
- 《与陈伯之书》文言文
- 会在文言文翻译
古文与陈伯之书中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什么
廉颇逃亡到魏国后仍想作赵国的将帅。魏国的名将吴起在西河,被武侯召回,知道自己离去,西河将被秦领,于是痛哭流涕,这些都是对故国的难舍之情。
管子轻重戊的文言文答案
1. 《
轻重戊第八十四 桓公问管仲说:“轻重之术是怎样施行的?”管仲回答说:“自从伏羲氏治国以来,没有一个不是靠轻重之术成王业的。”
桓公说;“这话怎么讲?”管仲回答说:“伏羲执政,创造六艾八卦来预测阴阳,发明九九算法来印证天道,从而使天下归化。神农氏执政,在棋山南部种植五谷,九州百姓才懂得食用粮食,从而使天下归化。
燧人氏当政,钻木取火,以烧熟肉食,百姓免除了生食中毒之病,从而使天下归化。黄帝时代,实行了伐光山林、枯竭水泽的政策。
虞舜时代,实行了火烧{木曾}薮,消除群害。为民兴利的政策,并且建立了土神社庙,里巷门间,开始让人民知礼。
这两个朝代,人们没有怨恨、凶恶和抗拒,从而天下也归化了。夏代,开凿二十条河流,疏浚十七条淤塞河道,疏三江,凿五湖,引四泾之水,以测度九州高地,防治九条大泽,让人们懂得城郭、里巷、房屋的建筑,从而使天下归化。
殷代,修立栅圈,驯养牛马,以为人民兴利,从而使天下归化。周代,遵循六艾八卦,印证明阳发展,从而使天下归化。”
桓公说:“那么,当今的王者应当怎样做才好?”管仲回答说:“都可以用,但不可全盘照搬。”桓公说:“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上述帝王之道都已具备,不必增加。
您只需按情况行其所宜就是了。”桓公说;“如何行其所宜?’’管仲回答说:“现在天子幼弱,诸侯过于强大,不向天子遣使进贡。
您应当削弱强大的诸侯,延续被灭绝的小国,率领天下诸侯来复兴周天子的王室。”桓公说:“好。”
桓公说:“鲁国、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象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外面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梁两国,怎样进行才好?”管仲回答说:“鲁、梁两国的百姓,从来以织绨为业。
您就带头穿绵绨的衣服,令左右近臣也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您还要下令齐国不准织绨,必须仰给于鲁、梁二国。
这样,鲁梁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绨了。”桓公说:“可以。”
就在泰山之南做起绨服。十天做好就穿上了。
管仲还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正,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正,给三千斤。”这样,鲁、梁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
鲁、梁二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十三个月以后,管仲派人到鲁、梁探听。
两国城市人口之多使路上尘土飞扬,十步内都互相看不清楚,走路的足不举睡,坐车的车轮相碰,骑马的列队而行。管仲说:“可以拿下鲁、梁二国了。”
桓公说:“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应当改穿帛料衣服。带领百姓不再穿绨。
还要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桓公说:“可以。”
十个月后,管仲又派人探听,看到鲁梁的百姓都在不断地陷于饥饿,连朝廷‘一说即得’的正常赋税都交不起。两国国君命令百姓停止织绨而务农,但粮食却不能仅在三个月内就生产出来,鲁、梁的百姓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齐国粮价才每石十钱。
两年后,鲁、梁的百姓有十分之六投奔齐国。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也都归顺齐国了。
桓公问管仲说:“人民饥而无食,寒而无衣,正常赋税无力交纳,房屋漏雨不肯修,墙垣颓坏不肯砌,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请剪掉路旁树上的树枝。”桓公说;“可以。”
使命令左右伯剪除路旁树枝。左右伯遵命剪除后,路旁树上的枝叶稀疏了。
过了一年,百姓穿上了帛服,吃到了粮食,交上了正常赋税,破屋得到修理,坏墙也到到补砌。桓公问管仲说:“这是什么原因呢?”管仲回答说;“齐国,原是莱族的国家。
常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上百乘的车,是因为树枝不剪可以乘凉。许多飞鸟在树上,青壮年拿弹弓在树下打鸟,而终日不归。
父老们扶着树枝高谈阔论,也是终日不归。赶集散市的人也懒惰思睡。
而终日不归。现在我把树上的枝叶剪掉,中午没有尺寸的树荫,往返者珍惜时光了,过路者快速赶路了,父老回家干活,青壮年也回家勤于本业了。
我之所以要纠正这个‘三不归’的问题,正是因为百姓从前被它弄得衣食不继的缘故。” 桓公问管仲说:“莱、莒两国砍柴与农业同时并举,该怎样对付他们?”管仲回答说:“莱、苔两国的山上盛产柴薪,您可率新征士兵炼庄山之铜铸币,提高莱国的柴薪价格。”
莱国国君得知此事后,对左右近臣说;“钱币,是谁都重视的。柴薪既是我国的特产,用我国特产换尽齐国的钱币,就可以吞并齐国。”
莱国随即弃农业而专事打柴。管仲则命令隰朋撤回士兵种地。
过了两年,桓公停止购柴。莱、莒的粮价高达每石三百七十钱,齐国才每石十钱,莱、莒两国的百姓十分之七投降齐国。
二十八个月后,莱、莒两国的国君也都请降了。 桓公问管仲说:“楚,是山东的强国,其人民习于战斗之道。
出兵攻伐它,恐怕实力不能取胜。兵败于楚国,又不能为周天子立功,为之奈何?”管仲回答说:“就用战斗的方法来对付它。”
桓公说: “这怎么讲?”管仲回答说:“您可用高价收购楚国的生鹿。”桓公便营建了百里鹿苑,派人到楚国购买生鹿。
楚国的鹿价是一头八万钱。管仲首先让桓公通过民间买卖贮藏了国内粮食十分之六。
其次派左司马伯公率民夫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
2. 我想请问《管子·轻重戊》中“隰朋”一词是什么意思
是一个人的名字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春秋时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让几匹老马在前面走,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队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顺着蚂蚁窝向下挖就会找到水源。”果然挖到了水。
象管仲这样能干、隰朋这样聪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马和蚂蚁学习,可是今天有许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识浅薄,也不愿向别人学习,不是错得很厉害吗?
3. 管子 《国蓄》原文及资料谁有
元材案:本书凡十九篇,亡三篇,实存十六篇。
十六篇中有十四篇皆为问答体,独本篇及《轻重己篇》不用问答体。此可注意者一也。
又其他各篇皆用具体写法,本篇及《轻重己篇》独用抽象写法。即前者多以具体故事(虽是假托之词)为叙述之对象,后者则以一般原理原则为叙述之对象。
此可注意者二也。又其他诸篇中,往往有若干段文字与本篇或完全相同,或大同小异。
如本篇「国有十年之蓄」一段见於《轻重乙篇》,「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一段见於《揆度篇》,「且君引錣量用」一段及「是故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一段均见於《轻重甲篇》,「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一段见於《山权数篇》,「谷贵则万物必贱」一段分见於《乘马数》、《山至数》及《轻重乙》等三篇,「夫以室庑籍」一段,分见於《海王》及《轻重甲篇》,「玉起於禺氏」一段分见於《地数》、《揆度》及《轻重乙篇》,「今人君籍求於民」一段,分见於《揆度》及《轻重甲》等篇,皆其例也。此外本篇中所有单词独句及各种特别术语散在其他诸篇者,几於无处无之。
此可注意者三也。又《汉书。
食货志》记管子轻重之法,而所引用则仅为本篇之文。《通典。
食货》八记钱币,《食货》十二记轻重,其关於《管子》部分之材料,本篇十九皆被采录。此可注意者四也。
关於此种现象,何如璋曾解释云:「旧本《轻重》共十九篇,亡三篇。其《国蓄》一篇管子所自著。
《臣乘马》、《乘马数》、《事语》、《海王》、《山国轨》、《山权?》、《山至数》七篇则齐史之文,与《国蓄篇》互相发明。其《地数》、《揆度》、《国准》、《轻重甲、乙、丁、戊》共七篇乃齐东野人之语。
间有词义不谬者,当是前七篇错卷,作伪者故意杂乱以混其真。卷末《轻重己》一篇专记时令,非轻重也。
子政校雠不审,误搀入者耳。」(何如璋《管子析疑。
总论》,见温廷敬编印《茶阳三家文钞》上册《何少詹文抄》卷一。)又释《轻重甲篇》云:「轻重各篇惟《国蓄》是管子经言。
其《巨乘马》以下十一篇,则齐史记述之作。自此以至终篇,乃后人所附益。
文非一手,大都假为问答以训释《国蓄》轻重之义。」此其所论何者为管子自著,何者为齐史之文,何者为齐东野人之语,既无具体证明,实不足据。
但其以《国蓄》为管子经言,《巨乘马》以下十一篇则齐史记述之作,皆与《国蓄篇》互相发明。自《轻重甲篇》以至终篇,乃后人所附益,大都假为问答以训释《国蓄》轻重之义,则正可一语道破本篇与其他轻重诸篇间之相互关系。
窃意本篇乃全书之理论纲领。 。
4. 文言文中其是什么意思
【◎ 其 jī】 〈名〉(1) 通“諅”。
周年 如: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如: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
——《管子·轻重戊》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其 qí】 〈名〉 通“期”。
期限 如: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 qí】 〈代〉(1) (形声。
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变成“其”。
( 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
“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2) 彼、他、她、它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3)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军争》(4) 他的、她的、它的 如: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
——《孟子·滕文公下》鸟之将死,其鸣也哀(5)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 其 qí】 〈副〉(1) 也许;大概 如: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如: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如:齐国其庶几乎。
——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如: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 表示祈使。
当,可 如: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如:君其详之。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如: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如:弟其宽心勿畏可也。
——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3) 将,将要 如:今殷其沦丧。——《书·微子》(4) 表示诘问。
通“岂”,难道 如: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如: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如: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如:中国其果老矣乎。
——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5) 极,甚 如: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其 qí】 〈连〉(1) 如果,假设 如: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2) 或许;大概 如: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清·欧阳钜源《负曝闲谈》(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4) 还是。表选择 如:其真无马耶。
——唐· 韩愈《杂说》(5) 又 如:其真不知马耶。——唐· 韩愈《杂说》如:其亦足乐乎。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 qí】 〈助〉(1) 用作语助。(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雰。
——《诗·邶风》(3)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如: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5) 又 如:云霏霏其承宇。
——屈原《涉江》如: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5. 初中文言文中其字的意思分别有哪些
其 jī
名词义:
1、通“諅”。周年。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其 qí
代词义:
1、形声字。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韩愈《师说》
3、他们;她们;它们。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4、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5、它的。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7、这样;如此。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副词义:
1、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孟子》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3、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义:
1、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2、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韩愈《杂说》
其真不知马耶。——唐·韩愈《杂说》
其亦足乐乎。——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义:
1、用作语助。
2、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6. “其”在文言文里的意思
◎ 其 jī 〈名〉 (1) 通“諅”。
周年 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
——《管子·轻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qí 基本词义 -------------------------------------------------------------------------------- ◎ 其 qí 〈名〉 通“期”。
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词性变化 -------------------------------------------------------------------------------- ◎ 其 qí 〈代〉 (1) (形声。
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变成“其”。
( 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
“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
如:其夫 (10) 它的 。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 其 qí 〈副〉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
——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
——《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
——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
——《韩非子·初见秦》 ◎ 其 qí 〈连〉 (1) 如果,假设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
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其 qí 〈助〉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
——《楚辞·。
7. 钻燧取火在现在能有什么最有力的证
《绎史》卷三引《河图挺辅佐》说,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说.伏羲又叫庖羲、炮牺,含义就是“养牺牲以充疱厨”、“变茹腥之食”的意思。而且,伏羲是雷神的儿子,雷电会造成熊熊大火,把取火的发明归之伏羲更为妥当。
另一种说法,出自《管子·轻重戊》,云:“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月胃)之病,而天下化之。”这样,黄帝也成了钻燧用火的圣人。
还有一种说法,源于《左传》。《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炎帝氏以火纪”;《左传·哀公九年》亦载,晋国史墨为赵鞅占卜,有“炎帝为火师”之语。
《论衡·祭意》中也有炎帝作火的类似记载。根据这些记载,可以认为炎帝是一位钻燧取火的圣人。
今人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因此还主张,炎帝作火的神话到后世演化成燧人钻燧取火的神话。
8. 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并列举出例子
其 jī 〈名〉(1) 通“諅”。
周年。丧: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
——《墨子》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轻重戊》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诗·豳风·七月》(2) 另见 qí 词性变化 ◎ 其 qí 〈代〉(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
金文又加声符“丌”( jī ),变成“其”。( jī )本义:簸箕。
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3) 又如:独善其身(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5) 它。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
——鲁迅《祝福》(6) 他们;她们;它们。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8) 又如:其妻(9) 她的。
如:其夫(10) 它的。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的。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孔雀东南飞》(13) 又如:正当其时(14) 这样;如此。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15) 姓 ◎ 其 qí 〈副〉(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齐国其庶几乎。
——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齐其庶几乎。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君其详之。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弟其宽心勿畏可也。
——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3) 将;将要。今殷其沦丧。
——《书·微子》(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敢自谓几于成乎。
——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国其果老矣乎。
——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5) 极;甚。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
——《韩非子·初见秦》◎ 其 qí 〈连〉(1) 如果;假设。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
——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2) 或许;大概。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4) 还是。
表选择。其真无马耶。
——唐· 韩愈《杂说》(5) 又 其真不知马耶。其亦足乐乎。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其 qí 〈助〉(1) 用作语助。(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
——《诗·邶风》(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汇总: [《广韵》渠之切,平之,羣。
](1)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
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2)代词。
指代第三人称,他(她、它)或他(她、它)们。(3)代词。
表近指或远指。犹此,彼,或这些,那些。
(4)代词。表特指。
其中的,当中的。(5)代词。
虚词。无义。
(6)副词。表推测、估计。
大概,或许。(7)副词。
表诘问。犹岂,难道。
(8)副词。表示祈使。
犹当,可。(9)副词。
表时间。a.表未来的,犹将,将要。
(10)副词。表时间。
b.表过去的,犹既,已经。(11)副词。
表示论断,相当于“乃”。(12)介词。
表时间、处所或方向。犹于。
(13)连词。表示选择。
或者,还是。(14)连词。
表示让步。尚且。
(15)连词。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16)助词。
用于定语之后或主谓之间,犹之。(17)助词。
用于动词之后,相当于“了”,“着”。(18)助词。
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19)助词。
用于疑问代词的前后,起强调作用。(20)助词。
用于句中,无义。(21)姓。
汉代有其石,宋代有其德,明代有其福。 [《广韵》居之切,平之,见。
](1)助词。用于疑问代词之后,表疑问语气。
(2)用于地名。(3)用于人名。
汉代有审食其、郦食其。 [《集韵》居吏切,去志,见。
] 助词。常用在“彼”之后。
与陈伯之书(节选)文言文 阅读答案
原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
A、见 见故国之旗鼓。每见壁间题字。 B、树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
C、思 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之 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2、填空。
(1) 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想以廉颇吴起的事例来劝说陈伯之投降。(廉公之思赵将: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屡立战功,后受同僚忌恨,不得已出亡到魏国,还时常想回去为赵国出力。 吴子之泣西河: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本来任西河(现在陕西合阳一带)太守,魏武侯听信谗言,把他召回。吴起临行时,望着西河哭泣说:我走之后,西河必定要被秦国夺去。后来果然如此。)3、文中的“将军”指代(C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正因为如此廉颇才渴想能重为赵将,吴起临别西河才掩泪悲伤。
《与陈伯之书》文言文
机:时机;机会;机缘。
遇:遇到;碰到。
股:大腿。
怆:悲伤。
虏:对敌人蔑称。(古代汉族对少数民族带侮辱性的称呼)。
泣:哭泣。
会在文言文翻译
1. 会,在文言文里面怎么翻译
会huì 一〈动〉 (1) (会意。
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
本义:会合) (2) 同本义 会,合也。——东汉·许慎《说文》 会,聚也。
——《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
——《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
——《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
——柳宗元《封建论》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会茶(一起喝茶);会酒(一起吃酒);会猎(原指会合打猎,又比喻会同作战);会衔(联名签署公文);会次(朝会停留的时刻) (4) 晤见 时见曰会。
——《周礼·太宗伯》 相见于却地曰会。——《礼记·曲礼》 会者何,期辞也。
——《公羊传·桓公十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天会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与燕王会境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会于西河外渑池。 与秦王会 渑池。
与赵王会饮。 (5) 又如:会定(见到);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昨天我没有会着他 (6) 使协调一致;符合 音韵清畅,又深会女心。
——梁· 吴均《续齐谐记》 (7) 。
如:他会英文;他会做思想工作 (9) 对…进行社交性看望 。如:会朋友。
2. 【古文翻译要求和方法在翻译文言文中遇到困难,请老师帮帮忙】
古文翻译的要求和方法 学习古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古文翻译是指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文翻译的过程是全面运用和加深理解文言语法、词汇等知识的过程,所以翻译是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古文翻译的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两种,主要注意掌握直译的方法。
掌握古文直译方法实际上是个实践的问题,即只有通过大量地做翻译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纯熟运用直译的方法。 学习古文翻译,主要是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翻译的方法。
一、古文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雅”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意思,不要曲解原文的内容。例如: 原文: 厉王 虐,国 人 谤 王。
(《召公谏弭谤》) 误译: 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厉王。 这段译文有两处不准确,没有达到“信”的要求。
一是句中的“国”指国都,“国人”指国都里的人,不能译成“国内的人”。二是“谤”在句中指公开批评,没有贬义。
用今义“诽谤”的来翻译就歪曲了原意。这句应译为“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就是说,译文即使在内容上与原文相符,但表达不通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规范,便不合乎“达”的要求。
例如: 原文:永州之野 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译文: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
原文: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这一段译文内容上没有多大问题,但表达得拗口。“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全尽死”等,都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异蛇”、“触”也应该翻译,意思才更清楚。这段可译为:“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
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
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二、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 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1.对译 对译是按原文词序,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
这是直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直译的第一个步骤。古今汉语词序一致,句法结构相同的句子,今译时不用改变原句词序,只要从现代汉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翻译原句中的字词就可以了。
例如: 原文: 齐 师 伐 我 。 公将 战,曹刿请 见。
(《曹刿论战》) 译文: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接见。
对译的好处是逐字逐句落实,可以避免漏译——漏译是初学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古今汉语句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很多,所以凡是能够对译的地方都要对译。
对译有困难或对译后意思表达还不够清楚、句子不通顺的,才能用移位、增补等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2.移位 移位是指古代汉语某些词序与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移动词语位置。
例如:(1) 原文:甚矣,汝之不惠。译文:(2) 原文: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3)原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4)原文: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文: 3.增补 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例如:(1) 原文:衔远山,吞长江译文: (2) 原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3) 原文:可以一战译文:(4) 原文:林尽水源译文: 4.删减 与“增补”相反,删减是指原文中个别词语可以删掉不译。文言文中某些表达方式和某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也没有类似的句法结构和相应的虚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译文已把原文的意思表达清楚了,个别词语可以不译。
例如: 原文:狼度 简子之 去远 。(《中山狼传》) 译文:狼估计赵简子已经离远了。
原文“简子”和“去远”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字,现代汉语没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可不译。 5.保留 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象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原文: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月八日卒, 年四十七。
(《柳子厚墓志铭》) 译文: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原文中的“子厚”是柳宗元的字,“元和”是唐宪宗年号,也保留不译。
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三、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 古文翻译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
3. “是”在文言文中的翻译
是
shì
〔代〕
(1) 此,这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shì
〔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正是四国。——《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这料子是块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
shì
〔名〕
(1) 商业、职业或 ***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范晔《后汉书》
(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
(3) 姓
是
shì
〔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刘开《问说》
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4. 文言文翻译
1、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
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
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翻译: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
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
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
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确是很有益的。”2、临江之人,畋得麋霓,携归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挞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翻译:临江(地名)的一个人,猎得一只麋鹿的幼崽,养了起来。回家进门时,(家里的)那些狗(见了)直流口水,摇着尾巴都抛过来,那人呵斥吓唬它们。
从这天开始就抱鹿崽子到狗的中间去,常常给那些狗看到它,慢慢让狗和它嬉戏。过了很久,狗都如那人所愿(不企图吃那鹿崽子了)。
鹿崽子稍微大些了,忘了自己是鹿了,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跟狗)顶头摔扑更加亲密了,狗害怕主人,和它滚打的很友好。但还是经常舔舌头(想吃啊!)。
三年后,(一天)麋鹿出门,看见很多别人家的狗在道路上,跑去想和它们嬉戏。别人家的狗见了很开心并发了威,一起把它杀了吃掉了,道路上一片狼藉。
麋鹿到死都没明白其中道理。 3、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酒酣,笛声起于江上。
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目《鹤南飞》以献。
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之。
翻译:宋神宋元丰五年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的生日。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矶摆酒庆贺。
大家盘坐在江边高峰上,俯视着鹊巢,酒兴正浓时,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赴宴的还有姓郭和古的两位宾客,他两通晓音律,就对东坡说:“这笛声有新意,可不是普通的笛子吹奏的。”
于是苏东坡派人去询问吹笛的是什么人。原来是位进士,名叫李委,他听说今天是苏东坡的生日,特意谱写并吹奏了新的笛曲《鹤南飞》以示庆贺。
东坡把他请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位头戴青巾,身着紫裘,腰里插着横笛的普通书生。既然他吹奏新曲,就再请他吹几支曲子,那笛声,高入云霄,震石欲裂,宾客们边饮酒边聆听动人的笛声,一个个都醉倒了,于是李委从袖子里掏出一幅绝好的纸,说:“我对苏公别无所求,但愿得到您亲手题的一首绝句就十分满足了。”
东坡笑着答应了他,诗曰:“山头孤鹤向南飞去,载我去遨游九嶷山。人间是什么人在吹着笛子?可喜的还变换着龟兹的乐调。”
4、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翻译: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孔子从小事情能看到教化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5、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翻译: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出征孤竹国,春天去,冬天回,归途中迷失了道路。
管仲说:“可以让老马发挥作用了。”于是。
5. 文言文解释(会什么就写什么)越多越好先写古文再写翻译/重点字/一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还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我想到现在我们同学已经有80%的实虚词已经了解,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你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接下来我们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 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 ,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义.第一遍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届有些考生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应该说,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你应该明白,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第二步:细读题目 在这一步骤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同时这一步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好几道题目,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分析概括题等,因为在它们身上,你可以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读全文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二文言文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