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的哲理诗(苏轼写的哲理诗)_庐山_西林_哲理

本文目录

  • 苏轼写的哲理诗
  •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哲理诗吗
  • 苏轼的哲理诗有哪些啊
  • 题西林壁这首诗蕴含着什么的人生哲理
  • 苏轼写的《题西林壁》的人生哲理是
  • 苏轼写的哲理诗哪一句常用来说明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
  •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的哲理诗词赏析(上)
  • 苏轼《题西林壁》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

苏轼写的哲理诗

苏轼写的哲理诗1《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很久不被人重视,有人注意了,却是一片斥责声。清代才子、文学批评家纪晓岚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他甚至以质问的口气说:“千古诗集,有此体否?“在纪晓岚看来,没有这种体,当然也不是诗。其实正是这“无此体“,看出苏轼的创新精神。
  有一部佛门经书叫《椤严经》,书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段话很精彩地说明一个哲学道理:只有主观和客观相统一,才能成功。苏轼把它妙化入诗,更进一步,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苏轼写的哲理诗2《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有新思想,这种思想前人有过,却没有说过,苏轼说出来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正是苏轼哲理的价值所在,或者说是苏轼的.功劳。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文入诗“,因为诗写情,文说理;既然要说理,就得“以议论入诗“,因为不议理不明。
  自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发难,到清代这七百年间,不少学者批评宋诗“以文入诗,以议论入诗“,觉得没有“诗味儿“了,苏轼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哲理诗吗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苏轼的哲理诗有哪些啊

我也在搜集资料呢。送你一份。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琴声也不是源于妙指,而是来自内心,琴者即心声。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难。有些人三岁想到的事六十岁也未必做到。由此看来,苏轼这首诗是“以议论入诗“的典范,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苏轼用自己的哲理诗维护了宋诗。
《独觉》:
倏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里的“独觉“,暗指禅语,一语双关。即一个人只要悟透世界,了然于心,那么对于人生的凄风苦雨也就能安然处之,恬然对待了。
希望能采纳。

题西林壁这首诗蕴含着什么的人生哲理

1、《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告诉了我们:“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1、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2、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3、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4、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5、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史称苏东坡。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写的《题西林壁》的人生哲理是

苏轼《题西林壁》的人生哲理;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苏轼写的哲理诗哪一句常用来说明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

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常用来说明人们观察事物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句诗还有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说明人们观察事务的局限性。

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的哲理诗词赏析(上)

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的哲理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意象生动,语言含蓄,寓理于形象之中。宋代大诗人苏轼,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厚实的文化底蕴,睿智的思维语言,创作了许多蕴含哲理的诗篇。

在苏轼的哲理诗中,有些是诗人观察自然、认识世界的体会。

先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形象地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的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江西庐山北麓。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的《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告诉人们,所处位置不同,看待同一事物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唐道人,字子霞,曾作《天目山真境录》。天目山,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清代诗人查慎行注引《咸淳临安志》云:“天目山有雷神宅,在西尖峰半山间。”

失箸:据王文诰注引《三国志·蜀志》和《华阳国志》,曹操曾与刘备论天下英雄,“曹操从容谓先主(按指刘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孤耳,本初(指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箸:筷子。

全诗的意思是:唐道人已将浮名置于身外,那区区雷电何能称为雷神呢。在天目山上看雷电,其声若婴儿啼哭,而山下之人闻之,却是非常的响,惊得连拿着的筷子都掉到地上了。

这首诗所告诉世人的内涵很丰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同一种现象,变换了方位和视点,就能够得出不同的认识。而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由于心境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感受。世人闻雷声而失箸,是由于他们心有未安,竞相逞巧斗智,所以总是为外物所动,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诗人塑造了一个站在天目山上的“已外浮名更外身”的形象,由于带有“平常心”,所以能“山头只作婴儿看”,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之,因而与大自然有了亲和性,也就是不隔。换句话说,那些“失箸人”实是处于“隔”的状态。当然,从诗本身来看,其中所藉以对比的两种人所处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不在同一自然空间上,但诗人所要强调的是心理承受的差异,因此,它就脱略细节,大处落笔,成为对人生境界的妙喻。

苏轼的《琴诗》,从美妙的琴声中,悟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诗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苏轼《题西林壁》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整体上打量绵延起伏的庐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但是,诗人客观指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苏轼没有描写具体景观,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体印象。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局部。由此追溯起来,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爱因斯坦相对论需要一个参照物,认识事物同样,辨明事理,同样需要参照。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它启迪我们认识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