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之悲的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中所知道的有黍离之悲的作品)_扬州_诗人_黍离

本文目录

  • 中国古典文学中所知道的有黍离之悲的作品
  • 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回答问题:李清照后期作品所具有的“黍离之悲”是怎样体现
  • 黍离之悲最早的作品来源于哪一首古诗
  • 李清照后期作品所具有的“黍离之悲”是怎样体现的
  • 有一句词:“恋桥边红药,年年难知为谁生”是出自哪篇作品
  • 杜甫《春望》作品鉴赏
  • 杜甫古诗《春望》
  • 抒发黍离之悲的作品
  • 什么是黍离之悲 诗经中的.
  • 寓骚雅于冲淡的宋词黍离之悲

中国古典文学中所知道的有黍离之悲的作品

据传说,这是周人东迁后一位大夫重游故都,见昔日繁华的宗庙宫室,已夷为平地,且遍种黍稷,不禁伤心落泪,吟唱成篇。后来,人们往往把亡国之痛、兴亡之感,称作“黍离之悲”。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浩渺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选自《诗经··黍离》。黍离是诗经里的一首,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基本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距今三千年左右。作者不可考。
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每读此诗,都会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浓浓的忧郁哀怨所感染,一唱三叹的语式又让感伤的情绪显得格外深沉、强烈。我曾经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让诗人“心忧”的到底是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诗人好象很突然地就忧虑起来了。从诗的字面看,三章的内容简洁明了:诗人在茂密成行的黍稷之间徘徊,便情不自禁忧伤起来,而且伴随着黍稷的成长(出苗-成穗-结实),那股伤感越来越浓(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郁积在诗人的心里无处宣泄,不得不仰望苍穹,一声长叹: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是什么原因让诗人如此忧郁悲怨却又不能说出只有自己才清楚的“心忧”的缘由?压抑着诗人的显然是一股沉重强大、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抗争的势力。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诗人是不能说?不愿说?不敢说?而这一切一切的诱因竟是地里逐渐长熟的庄稼!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诗人究竟有没有相知者呢?如果有,那相知者一定与诗人有着同样的身份、同样的处境、同样的感触、同样的难言的苦衷。
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理解李清照后期作品,回答问题:李清照后期作品所具有的“黍离之悲”是怎样体现

要说起李清照的词,那可是超过了她的诗,她在词上可谓天赋异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学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早年由于家境富足,创作的作品自然免不了一些少女情怀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可是,中年丧夫,又没有子女,改嫁后婚姻仍然不顺,又离异,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哀,以至于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多了些许凄凉。
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的事业是成功的。家庭却是不幸的,晚年生活孤独,虽有一腔报国热情可是才华无处施展,满腔抱负无处释放。她和第一任丈夫赵明诚可以说是有共同语言的,可谓郎才女貌,她们共同创作了许多诗词歌赋,就因为这样,她也无法走出中年丧夫的悲痛和思念,别人也不好走进她的灵魂深处。晚年生活看似孤独落魄,可是李清照自己并没有觉得,至少她的精神生活是富足的。
李清照作品风格
李清照是历史上少有的女公卿,被称为易安居士。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都有着极高的追求。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思考别人思考不到的东西,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一个有着现代女性人格的封建社会女子,她超越了所在的时空,所以注定被人误解,背负着沉重的国仇家恨,人生的磨难让她的理想国越走越远。

李清照古画像
李清照作品中体现的爱国,对时局的评判,追求男女平等。她开创了中国女性作家爱国主义的先河,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除了感情生活的另外一面。宋朝的朱彧说她是当朝妇女之首。现代文学家胡适评价李清照最妙的地方是用白描的手法写词,所以他能影响很多人。因此后世也应该推行白话文。北宋时期的文坛主要以小令为主,李清照之后便开启了慢词。她不会随波逐流的用当时的文字风格,而是自创了一番体系。李清照擅长用比喻的手法以写物明志。喜欢用人们熟知的一些典故,用通俗的语言让人们理解文意。李清照擅于用语言表现音乐的优美,词本身就是歌词的一种,她能从口语中提炼出生动的文学语言,这才最显示个人功力。用文字和音律把控情感,李清照站在女性的角度,用抒情的手法展现少女的天真和少妇、寡妇的不同状态,离别相思各有风格。继承了婉约派的写作手法又有了自己的创新。

黍离之悲最早的作品来源于哪一首古诗

《诗经 王风 黍离》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李清照后期作品所具有的“黍离之悲”是怎样体现的

李清照后期作品所具有的“黍离之悲”是通过她后期写的诗词反映的。
如《声声慢》中的“乍暖还寒时候,更难将息。”
《临江仙》中的“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等

有一句词:“恋桥边红药,年年难知为谁生”是出自哪篇作品

扬 州 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
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
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
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姜夔的自度曲。
扬州于宋高宗在位期间,曾两次遭到金兵的破坏。淳熙丙申至日,即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词人于扬州第二次被劫后的第十六年,路过扬州,有感于扬州今昔之变化,追怀丧乱,写下了这首词。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淮左名都”:宋朝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竹西”是扬州城东的竹西亭,是扬州的一处古迹。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杜牧《扬州》诗描写扬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在《赠别》诗中又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昔日的扬州如此风光绮丽,而如今的扬州却是一片青青的荠菜和野麦了。“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自从高宗时金人两次南侵,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池台和高大的古树,而劫后幸存的人们不愿再提起那几次可怕残忍的战争。可见战争给人的创痛太巨大了,伤痕还刻在他们的心上。“犹厌言兵”表示人们对战争的极度憎恨,也刻画了曾经创伤的人们的复杂的心理状态。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词继续描写空城荒凉的景象。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人感想到阵阵的寒意,号角声在空城上回荡。号角的声音,更反衬出这座空城的可怕的寂静。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里是以有声反衬无声,更觉凄凉静寂。
词的上片写景,着重写词人初到扬州的所见所闻,一片萧条、空阔、冷落、荒凉的景象。下片写情,用杜牧重新来到扬州的假想,伤今怀古,抒发感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是一个有卓越赏鉴的诗人,假如杜牧重到扬州,看到古都的今昔沧桑之变,一定会十分吃惊的。这几句写杜牧,实际上也是写词人自己,扬州的变化出乎他的意料,使他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春。”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杜牧的《遣怀》诗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这里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华。纵然有写“豆蔻”、“青楼梦”那样的春风词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深情。前面“重到须惊”为一层,这里“难赋深情”又进一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旧址在今扬州西郊,相传古有二十四个美人在此吹箫。夜晚,作者还在月下徘徊,看到的是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冰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水波空自荡漾,显得十分清冷、空寂。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是指红色的芍药花。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附近盛产红芍药花。这几句是说,想桥边的红芍药,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可见已经无人来欣赏它们了。经过战乱,这里的人有的死去,有的逃亡,即便留下来的,也没有赏花的心情了。芍药花的情怀是多么的寂寞啊,物尚如此,何况是人?结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姜夔终身布衣,不曾仕宦,当然更不可能带兵杀敌,因此,他不能象岳飞、辛弃疾那样发为壮词。他对国事的关怀,是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写入词中,委婉蕴藉。张炎《词源》说他的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骚雅”便有格调,“清空”就有神韵。这首《扬州慢》词,写扬州战乱后的萧条景象,感怀家国,哀时伤乱,抒写了深沉的“黍离之悲”。词中还融化了杜牧的诗句,使形象更加鲜明,增加了文采,又以昔日的繁华,反衬了今日的荒凉,反而使词更沉郁,内容更丰厚。词中“过”、“尽”、“自”、“废”、“渐”、“杜”、“算”、“纵”、“二”、“念”等字都作去声,用于领头处,增加了句子的跌宕飞动之美,而将去声字用于句子中间,则增加句子的传神之韵,如“波心荡,冷月无声”中的“荡”字,以响亮的声音来体现水波荡漾,冷月无声的境界,既具神韵又添音韵之谐婉。这首词正体现了姜夔作词追求“骚雅”和“清空”的特点。

杜甫《春望》作品鉴赏

  《春望》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下面是其作品鉴赏,欢迎阅读: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作品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杜甫古诗《春望》

《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我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文和意思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意思: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3.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4.造化: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5.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割:划分。这句是说,泰山横天蔽日,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

6.决:张大。眦:眼眶。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7.会当:一定要。凌:登上。

《春望》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春望》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抒发黍离之悲的作品

  诗经·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黍离》是《诗经》中非常著名的篇目,主要写了周平王东迁后,一位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时,看见当年的宗庙宫室已被夷为平地,遍地黍稷妒满目荒凉的景象,于是十分忧伤彷徨,写下了这首诗,感叹周室的兴衰。
  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诗人对故国繁华已逝的痛苦哀叹,在诗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一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显得尤为苍凉。
  宋代的的姜夔写了一首《扬州慢》,被千岩老人萧德藻评价为“有黍离之悲也”,也就是说它们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样的场景,不是和“彼黍离离”的情景颇为相似么?“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心”被严重毁坏的城池,被战火烧锝干枯的大树,这些原本应该没有思维的事物,在这里作为战争的受害者,声泪俱下地控诉着战争的罪恶。惨烈的战争过后,当初繁华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样萧条悲凉的景色在诗人的心中该是怎样一种感觉?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若是今天再次来到扬州,也定会感到万分吃惊。纵然有无比高超的作诗技巧和过人的才情,也难以表达出此时此刻的心情吧!是啊,经历战火的洗礼早已面目全非的扬州,无论是谁看到了都会哑口失言。这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恰恰能引起读者巨大的共鸣。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之为谁生!”
  二十四桥,月影,红药,无声地诉说着山河残破的凄凉。
  《黍离》和《扬州慢》同是抒发家国之悲的作品,两者都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悠悠情思,把这种伤今怀古的悲凉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体味到作者当时的无限哀伤,因此两首作品至今广为流传,为人津津乐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什么是黍离之悲 诗经中的.

黍离之悲( shǔ lí zhī bēi)   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黍离》全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二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三章)
本段出 处
  《诗经》“王风”,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说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周大夫行役路过镐京,看到埋没在荒草中的旧时宗庙遗址,有感于周室的被颠覆,悲伤而作【黍离】.描述了当一个人看到心中的理想大厦坍塌埋没于苗草中时的难受心情,这首诗两千年来不断被传唱着.以至于人们把发自心底的、失落的悲哀称作‘黍离之悲’.

寓骚雅于冲淡的宋词黍离之悲

寓骚雅于冲淡的黍离之悲

在南宋中后期词坛,史达祖可称姜夔的羽翼,周密、张炎和王沂孙等受姜夔白石词的影响也很大,他们同属于骚雅派词人。

史达祖(约1162—约1201),字邦卿,号梅溪,原籍开封,但寓居杭州。他曾漂泊于扬州和荆楚,做过幕僚,庆元年间做权相韩侂胄的堂吏,职掌文书。开禧北伐失败后,韩侂胄被诛杀,他也被黥面流放,降志辱身,其为人在当时已被人诟病。后人于史达祖的人品或有鄙薄,如王国维《人间词话》称史达祖为“乡愿”,但对其《梅溪词》里的咏物词很赞赏,以为能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如《双双燕·咏燕》: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羽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瞑。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题为“咏燕”,但通篇所写不着一“燕”字,却能把春燕描写得如在目前翻飞,活灵活现,盖遗其形迹而摹其神态,体物工巧而不留滞于物表,写作手法是比较高明的。史达祖的咏物词以描写见长,用工丽的白描传达婉妙的心情,笔调轻盈绰约,故造语轻俊妩媚,词境婉约飘逸,确有一种特殊的风格。

周密(约1232—约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洲、萧斋,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先世济南人,其曾祖南渡后定居吴兴,遂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在南宋末年尝为临安府幕属,当过义乌令,国亡家破后寓居杭州,拒不仕元。他的草窗词以写个人身世之感和离情别绪者为多,往往融入了黍离之悲,所以能尽洗靡曼,独标清丽。其工丽精巧、善于咏物处,与吴文英梦窗词的骚雅意趣相近,当时并称“二窗”。不过,周密的草窗词颇多沉咽凄楚之音,如《玉京秋》: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客思吟闻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寄西楼淡月。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寒沙,茂林烟草,俯仰千古悠悠。岁华晚、漂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磴古松斜,厓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最怜他、秦鬟妆镜,好江山、何事此时游?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前一首为周密写离情的代表作,以凄凉景色表离愁别恨,善于藉景言情,用葱茜之色显示绵渺之思。后一首是草窗词的压卷之作,主要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以抚今念昔的形式,寄托家国之恨和身世飘零之感,把兴亡的悲愤寓于景物描写中,间有凄厉之音而倍感凄恻。

王沂孙(约1231—约1291),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的生平事迹多不可考,基本上是在吴越一带生活,晚年曾任庆元路学正,有《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传世。王沂孙的词,以善于咏物而见称于世,因物起兴,触景生情,时时流露出一种伤时感事的情绪来,但又非常含蓄蕴藉,寓骚雅于冲淡,以幽深之笔淡然写出。如《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漫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描绘一弯新月初升时的情景,由月亮的盈亏引起金瓯已缺难补的感慨,于吟咏中似乎带出一种亡国人的悲愤,令人觉得别有寄托。再如《齐天乐·蝉》: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露。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抓住秋蝉的习性特征进行刻画,抒写“铜仙铅泪似洗”的哀伤,有切身之感,无刻意争奇之意,写得不动声色,却自然哀婉绝伦。这种哀怨隐忍的骚雅之作,有时比悲歌慷慨感人还深,因为悲歌可以尽量发泄,饮恨的 *** 会终身难以忘怀。要之,王沂孙的咏物词既能写出所歌咏对象的形神特征,又长于抒情,有隐喻的特质,其托意、隶事处,能以意贯穿而浑化无痕,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张炎(1248—约1323),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先世为西秦(今陕西凤翔)人,自其六世祖张浚迁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就世为杭州人了。他出身世代官宦家庭,少时从父学词,后得声律之学于杨瓒,与周密、王沂孙为词友。入元后曾北上大都,前后在燕蓟十一年,后失意而归,晚年在浙东、苏州一带漫游作客,最终归隐西湖,在清苦困顿中离开人世。张炎作词追求清空骚雅,笔墨疏淡而意趣高远,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咏物之作上,如《解连环·孤雁》: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语调幽淡,意境悠远,善于寓情于景、寄意于物。历经事变后,张炎形成了作词尚寄托,藏悲伤于浓红淡绿中的写法,词风清疏、凄咽,多黍离之悲。如《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张炎早期的词留存下来的不多,主要作品是入元以后所作,“黍离之悲”便成为了基本主题,在深婉雅净、清丽疏朗的风格中,染上了枯木夕阳般的清冷灰暗色彩。如《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再如《高阳台》: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夜沉沉。不信归魂,不到花深。吹箫踏叶寻幽去,任船依断石,袖裹寒云。老桂悬香,珊瑚碎击无声。故园已是愁如许,抚残碑、却又伤今。更关情。秋水人家,斜照西泠。

心情沉痛,凄咽者多多,此乃时代使之然。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以后便是新兴散曲的时代了,他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于理论上总结了宋词、尤其是南宋骚雅词派的创作经验。他在《词源》中推举姜夔“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词风,明白词的声调格律有必须守和不必守的地方,关键在于要有清空骚雅的意趣和韵味。

宋末元初值得一提的词人,还有自号“竹山”的蒋捷(约1245—约1310),他与张炎、王沂孙、周密被清人称为“宋末元初四大家”,其《竹山词》在四家里最有自然之趣而不受词律的束缚。他的隽婉之作未脱离姜夔、吴文英一派的影响,炼字精审,音调协畅,有骚雅意趣;但他时有豪气词,则是在有意效仿辛弃疾了。写作方法和风格的多样性,是蒋捷竹山词的长处,尤其是他的令词写得清丽秀逸,在晚宋词坛上尤显杰出。如《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类抒情小词,构思精巧,风格清新,以自然明快见长,写得很灵活。他用经过提炼的口语作为文学语言,表达轻灵之思和缠绵之情,细腻而深刻,多隽永的骚雅韵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