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机首次成功着舰,意义重大!为何航母起降称为“刀尖的舞蹈”_航空母舰_舰载机_作业

2月6日,印度“光辉”国产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在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上完成起降作业,《印度教徒报》刊文称,“光辉”国产舰载机在“维克兰特”号首次成功着舰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在茫茫大洋之上,航空母舰犹如一座浮动的机场,航空母舰上搭载的舰载机决定了一艘航母的作战实力,舰载机飞行员经常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舰载机起降作业就是“刀尖上的舞蹈”。航母上的起降过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为什么舰载机在航空母舰上的起降具有这么大的危险呢?首先从舰载机的起飞来说,就是一个极为凶险的过程

光辉战机着舰作业

相比陆地机场航空母舰的甲板长度有限,战机在这么短的距离内要完成升空十分不容易,这对飞机引擎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采用滑跃式起飞的航空母舰,舰载机必须依靠自身发动机的动力升空,在离开甲板的瞬间速度没有达到起飞的要求,那么舰载机就会径直冲入海中,酿成事故。因此美军的航空母舰上普遍安装了蒸汽弹射装置,蒸汽弹射器就是为了帮助舰载机短时间获得起飞初始速度安全升空而研制的。战机升空后,飞行员非常容易混淆天空与大海,因而造成颠倒给飞行带来巨大的威胁。

FA-18 战机起飞作业

舰载机着舰作业远比起飞复杂,失事率也远高于陆基飞机。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一般仅有100米可腾出用于降落,航空母舰行驶在大洋上,舰体的纵摇、横摇、起伏及干扰气流会大大增加着舰难度。着舰作业必须有25节以上的相对风,因此航空母舰需要适时调整其航速。美国海军规定舰载机降落时,航空母舰纵摇不得超过2°,横摇不得超过7°,舰尾下沉不得超过1.5米。

展开全文

阵风战机起飞作业

舰载机着舰有着严格的操作流程,战机会以平行于航空母舰前进的反方向右舷飞行,再转向进入顺风段,放下拦阻索挂钩与起落架,再沿着3.5°~4°下滑线进场,以尾钩钩住航空母舰上的拦阻索,以吸收战机动能,(高度过高会钩不住拦阻索,飞得太低会撞到舰艉)。

舰载机着舰过程中,会面临三种状况:安全降落、加速复飞、撞舰。这三种情形中,复飞是指飞机未接触到甲板着舰即将失败的情形,倘若反应时间和纵向加速度许可,飞行员必须迅速将油门杆推到最大,调整飞机姿态,加速升空然后重新进入降落程序。着舰复飞的机会稍纵即逝,操作非常考验飞行员的胆量及反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