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世界的历史真有神的存在,那么特斯拉就是那个绝对的“神“_特斯拉_爱迪生_交流电

1943年1月7日,一个86岁的老人在纽约宾馆的房间中去世。这本不算什么大事,但随后美国政府立即搜查了他的房间,没收了所有与这个人有关的任何资料和文件,也包括他在其它地方遗留下来的手稿和几十个箱子,从此关于这个老人的资料消息从世界上消失了,直到美国信息公开法案的实施,这些资料才被慢慢的公之于众。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时间回到1856年7月10日,克罗地亚的斯米良地区,一对塞尔维亚族的夫妇俩得到了他们的第四个孩子。这对夫妇对孩子的出生充满了欢喜,作为神学家庭,他们感谢上帝的赐予。如果真有上帝的话,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上帝后来让塞尔维亚成为了一个国家,而且这个国家的货币上印着的就是他们这个孩子的头像。

上述描述的是同一个人,他叫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一个改变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家,如果只能从全世界选出一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学家,我认为非他莫属。

展开全文

少年时期的特斯拉被父亲一直要求继承家庭传统去从事神学,但这个少年对物理、机械的着迷,再加上青春期的那种自然反叛,使他不断与父亲争吵、抗争。

历史人物的伟大就在于他们的执着、反叛、坚持和不惧权威。

最终,特斯拉的父亲接受了他的选择,但原因却是在当时一场瘟疫之中,特斯拉身患重疾,由于当时医疗技术落后,欧洲地区经常爆发的各种瘟疫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特斯拉"临终遗言"就是如果他能痊愈,那么他要去学物理。面临着就要经历丧子之痛的父亲同意了。当然,特斯拉没有在那场瘟疫中死去,他的父亲惊喜之余在感谢上帝的庇佑之时,也不再阻碍特斯拉学习物理机械了,因为他相信这就是上帝的旨意。

网上一直流传说特斯拉的智商达到700,大脑潜能100%的开发。当然这是谣言,没有任何资料证明特斯拉做过智商检测,也没人知道大脑潜能的极限到底为多少。但最少说明了一点,大家普遍认为特斯拉的智商超过了所有人。爱因斯坦对记者的一次回答或许能说明对特斯拉智商的判断,记者问爱因斯坦:"作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你有什么感受?"爱因斯坦回答到: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尼古拉•特斯拉"。

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无论青少年时期特斯拉有多聪明,但他所有的成绩都是在去了美国之后取得的。我并不是赞扬美国有多么优秀,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在一个科学和言论更自由的国度,才会产生现代科技发展的土壤和卓越的科技人才。

1875年,19岁的特斯拉进入奥地利的格拉茨理工大学学习物理、机械和数学。由于当时边境军事紧张,他失去了助学金的帮助,家庭经济条件无法资助他继续学习,因此他被迫退学,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之后在布拉格最终完成了学业。

1882年,26岁时的特斯拉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巴黎的一家电话公司担任工程师。这家巴黎电话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设在欧洲的分公司,这家美国总公司的老板名叫托马斯•爱迪生。就是那位从小出现在我们课本中神话了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

爱迪生那时是特斯拉的老板,同时也是斯特拉最大的对手,他们纠缠抵抗了一生。

特斯拉VS爱迪生

特斯拉的天分和才能很快在巴黎分公司凸显出来,以致于分公司总经理在向爱迪生推荐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所知道的两个最伟大的人,一个是您,另一个就是这位年轻人"。

于是特斯拉去了美国总公司,在总公司很快就成为最优秀的工程师,并随后加入美国国籍。

由于他的能力出众,爱迪生将公司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份工作交给特斯拉负责,那就是

改进和设计直流电发电机。

这个项目对于爱迪生如此之重要,不仅仅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爱迪生将其绝大部分的资产全部投入其中,以期获得更多的财富。

爱迪生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被我们所熟知,我们长久以来被告知爱迪生拥有数千项的发明创造,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他真正的身份是一个商人,爱迪生确实拥有许多的专利技术,但绝大部分都是他购买而来的,也就是说

爱迪生只是一个拥有诸多专利的商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在这一点上,特斯拉是看不起爱迪生的,特斯拉是一个醉心于科学研究和探索的人,他对生意并不感兴趣。特斯拉曾经说过:

"爱迪生的方法效率很低,他如果知道一些基本的理论和计算,甚至了解一些微积分的知识,他就能省掉90%的无用功。"

他们两人的矛盾不可避免的在技术领域爆发,那就是众所周知的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斗争

。特斯拉是交流电系统的设计者,并判定交流电才是未来正确的方向,他可以不关心生意、利润之类的身外之物,但绝不容许别人对他技术层面质疑和对未来世界的判断和规划。关于这个争斗不做具体科学层面的解释,只做以下几点说明:

1、这场争斗最终的胜利者是特斯拉,交流电的广泛运用和技术发展影响到了全世界,我们现在很多行业都离不开特斯拉关于交流电所做出的贡献。

"特斯拉汽车"发动机的构架原理也是基于特斯拉关于交流电电动机的设计

,埃隆·马斯克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特斯拉"就是为了表示对尼古拉•特斯拉的尊敬和纪念。

2、爱迪生当时为了阻止交流电的运用,利用其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做了很多不光彩的行为去打击交流电。他经常安排从学生手中购买小狗小猫等宠物,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用交流电将它们全部电死,当小动物满足不了他宣传打击的时候,他当着媒体和观众的面,电死了一头大象,这个视频现在还能在网上找到。他觉得这样做对人们的认知所带来的影响度还不够时,他决定电人。世界上第一把电椅就是在爱迪生的强烈建议下处死了它的第一个犯人。

被电死的大象

这些所有的行为都是爱迪生为了向民众证明:使用交流电是极其危险的。

爱迪生这么做的真实原因就是他将他所有的资产都投入到直流电体系中去了,他不能允许直流电的失败。

对他而言,那将是毁灭性的打击。随后的发展也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交流电,他的公司也被J.R摩根收购,成为了通用公司前身的一部分。

3、特斯拉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要知道如果他没有放弃这项专利,

世界上产生的每一匹交流电都要向他交纳一美元的专利费用,他就是世界首富,而他所拥有的专利多达数百个。

要知道的是特斯拉的晚年是在穷困潦倒中度过的,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固定住所,一直住在各种旅店,他所有的财产就是他收集的科学资料和两大卡车的手稿。

4、1885年,特斯拉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他要自己去探寻未知的世界,他需要一条不受别人控制的跑道,好让自己能够撒开了狂奔。

30岁左右的斯特拉开始了独立的奔跑,这一奔跑把自己跑成了"神"。简单罗列一下这位大神的成就:

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球状闪电、涡轮机、放大发射机、粒子束武器、太阳能发动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导弹科学、遥感技术、飞行器、宇宙射线、雷达系统、机器人……

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特斯拉是这么多高科技领域的奠基人。也有人说特斯拉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不管怎么说,他不是普通的地球人,虽然他对自己的评价是:

"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没什么特殊的能力。"

在外人看来,这是自谦的说辞,但对他自己而言,这些成就都是他应该做的。

在他诸多伟大的成就中,说说几个面影响力较大的例子:

一、特斯拉塔,也称沃登克里弗塔:

特斯拉用J.R摩根的投资建造了这座塔,目的是为了利用无线自由能源向全世界传播,现在无线传播的技术就是源于特斯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后来摩根撤回了资金转而投向了爱迪生,特斯拉因此一直在恳求摩根的资金资助,并向摩根说明了他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只是缺乏资金。但摩根最终没有投资,特斯拉塔最终也被拆除。作为商人的摩根有商业上的考虑,他需要将资金投入能够立即见效的行业,而不是特斯拉这种还存在于理论构建的模式上。

当年特斯拉对未来有一个论断:

"当无线网络能够应用于全球时,人们可以使用一个能放进口袋的装置,不管距离有多远,这个装置可以面对面一样的看到对方的面貌和听到清晰的声音。"

这是他在1926年做出的预测,在当时科学界认为特斯拉疯了,但现在这些都成为了现实。最新的iphone无线充电技术也是源于特斯拉当初的设想。

我们试着想一想,如果特斯拉塔的实验继续下去,按照特斯拉所说的他缺乏的只是资金,任何一个财团投资了这个项目,那获取的回报简直是不可想象,实际情况却是这种技术在当时太超前了,作为科学家可以有各种预测和实验,但资本没法去承担这个过程。

关于特斯拉塔,在世界上留下印记的却不是无线传播,而是一场一直悬而未决的大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

。作为世界三大神秘大爆炸的通古斯爆炸至今没有得到任何确定的解释,有一种说法就是特斯拉利用"沃登克里弗塔"制造了通古斯大爆炸。事实是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在1908年,而沃登克里弗塔在1906年已经停工。

按照特斯拉的理论,特斯拉塔确实有无线传输能量的能力,但在那时能造成俄罗斯地区引发超级大爆炸也不现实,不过谁说这种事情在以后不会发生呢?在那时没法想象的手机、WIFI、无线遥控没过多少年不也都实现并普及了吗?

二、"宇宙空间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数据库":

特斯拉对此的解释是宇宙中任何物质,不论有多微小,都会包含整个宇宙的信息,而在某个不特定的位置有个神秘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了所有宇宙中的信息,他能进入这个数据库获取信息。

这个解释匪夷所思,那是因为没人能够确定这个数据库的存在,而只有特斯拉声称他可以做到。你把它理解为一个科学家的幻想也好,或者认为故作玄虚也罢,反正特斯拉的这个理念在目前得到不任何验证,但你不能否认有这种可能,对未知的否认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判断的猜想。

三、"死光武器":

二战期间,特斯拉经常会在相关会议期间发表他对于死光武器的言论,他声称他已经研究出能将飞机瞬间摧毁的武器,并在去世前一再标明他已经完善了这种武器。

从后来公开的相关资料中,我们得知的是特斯拉所说的"死光武器"不是死亡射线,也不是激光武器,而是一种带电粒子束。美国政府公布的这些资料并不完整,而且在文件中有多处涂改和掩盖的内容,真实情况并不得知。

而这种言论在二战期间发表,不能不让各国军方重视,尤其是美国政府,虽然没有任何实际的实验和操作证明这种武器的成功,但美国政府对特斯拉还是实行了全面的

"保护"

,这种保护由政府联合军方实施,虽然看起来特斯拉处于相对自由的境地,但实际的情况是他所有的行为都受到了监控,但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

特斯拉死后,美国政府迅速没收了特斯拉的所有资料,并对外宣布,

特斯拉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研究人员

,意图让特斯拉从焦点中被遗忘。我们不知道特斯拉到底有没有研制出"死光武器",我们仅能知道的就是他的这些资料一直存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空军基地。

四、无限能源:

这种能源来自地球本身,并蕴藏在地壳之下。这种能源有多大数量并不得知,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却是一种用之不竭的能源,特斯拉试图去发掘这种巨大的能源,这是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基本架构和操作原理已经存在于他的大脑之中。可惜的是受到当时材料选择的限制和资金的支持,他的这种构想没有得到实施。

但我们能否认吗?我们现在不是正在开发和利用这种无限能源吗?人类至今利用过的地球内部能源远远小于实际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微少的,或许真到那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特斯拉还是会被那时的人们铭记。

五、大脑的空间思维:

这个是引起最大争议的部分。特斯拉说自己仅凭借空间思维的想象,就能在大脑中构建出他所期望的那个装置,这不仅仅是概念的搭建和虚拟的想象。

一般人对于想象中的实体表现也能在大脑中形成模糊的形状,但特斯拉除了能够想象出一个装置的大概模样,而且还能构建细节,装置的原理、形状、甚至是零部件的设计,并能够在大脑中将其完整的组建出来,有些零部件甚至是在当时没法制造出来。

我们一般人经常也会有灵感突至的时候,但这种灵感在突现的时候会让自己都惊讶不已,可是这种灵感来得快,去得更快,你可能在那一个瞬间无比清醒和震惊,仅仅是一闪而过,然后你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特斯拉强调他的大脑思维不是这样,他能够记住那些闪烁的瞬间,并能将其描述出来,还能细化灵感的结构和原理。这就是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也是他最神奇之处。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这种说法,我跟大家一样,有过灵感突至的瞬间,但目前我没记住这些灵感的具体内容,但我相信会有人能做到这点。

六、屡次拒绝诺贝尔奖:

关于特斯拉11次拒绝诺贝尔奖的事情是一个神话他的谣言,诺贝尔基金会只承认过特斯拉和爱迪生是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首选,但那年得奖的是研究X射线的布拉格父子。

当时盛行的说法是当特斯拉得知他要和爱迪生一起获奖,于是愤而弃奖,他不愿跟爱迪生同领一个奖项,无论这个奖有多么的荣耀。其实对于特斯拉来说,他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奖项来肯定自己,或许他认为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人和组织有资格来对他进行评述。

当然还有太多的领域能充分的介绍特斯拉的成就,也正是如此,没法在一篇文章中详尽论述,包括

特斯拉对飞碟的研究、对3这个数字的沉迷、对宇宙的探索等等。

而且我只是为了表示尊重来写点东西纪念一下这位"神"。

处于某种特殊的原因,世界上对于特斯拉并不大力宣传,我想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他留下的资料还没有被完全理解和掌握,科技上的不确定预测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思议的后果,即使美国由于信息公开法案不得不公开一些特斯拉留下的资料,但呈现出来的也是不完整、涂改、掩盖过的文件。

国内曾经做过一次特斯拉的报道宣传,内容基本上全是照搬俄罗斯关于特斯拉的报道,没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只是不断照本宣科的去神话特斯拉。站在了解伟人的层面上来讲,神话宣传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不喜欢那期节目,只是因为纯属抄袭,没有任何自己的话语,仅此而已。

特斯拉死后被火化送回他的家乡,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建立了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馆以示纪念。他死后没有对其进行解刨或者对大脑进行研究。这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畏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希望特斯拉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离去能够给当时的世界带来更加稳定的统治。

我相信即使要对特斯拉大脑进行分析,无论他的大脑有多么与众不同,但分析他的各类学者都达不到理解他的水平,因为特斯拉的大脑处于一个特殊的维度之中,不会降维去为了得到分析结果,而当时的科学家们也没法升维去理解那个"神"一般的思维。逝者安息就是对他最大的尊重吧。

"神"的世界是孤独的,无关物质,全是精神寄托,当我们在感叹特斯拉生命末期的穷困潦倒之时,我们仅仅在惋惜这个世界给他的回报太少,但我们又有谁能知道他在精神层面的精彩和无人理解的孤独到底有没有困扰他的心智,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特斯拉大脑的神奇确是常人无法触及的天际,他属于宇宙,而不仅仅是这个小小的星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