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回收视频(南航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这意味着什么)_火箭_回收_特斯拉

本文目录

  • 南航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这意味着什么
  • 中国可回收火箭研制情况如何
  • 特斯拉发明了什么
  • SpaceX利用火箭一级回收技术名声大噪,那他的火箭回收技术已经到达了什么水平

南航学生自制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当今世界的科技文明真是越来越厉害,社会中的牛人也是越来越多。同时,这也给当代许多学生一个启发,只要热爱努力学习就会有回报,有惊喜。努力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吧,你终会有一天会成功的。

大家都知道,航空事业一直是我国高度关注且高投入的事业。为了让我国的航空事业在全球遥遥领先,我国每年在栽培航空人才上也是不惜大量金钱和时间进行投入。如今,国民看到了一个南航学生在不依靠团队就能自主完成发射和回收,这真的不得不让人感叹,这学生真是神人,专业大神,同时他也是我国的骄傲,国民的希望。

据了解,这位南航的学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00后大一学生,视频中所有步骤都由他自主完成。视频完整展现了一枚火箭从设计,到仿真、制造、测试、组装,并最终发射和回收的全过程。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之多 ,可见这位学生专业知识丰富,堪称“专业大神”。这位南航学生因航空火箭发射成功走红后,他个人也十分开心。他在网上跟大家交往心得的时候表示,这个最初火箭只是做了简单的模型,当时也因考虑到种种现实因素并没有想过起飞。而当模型也渐渐完成后,便有了让模型飞起来的想法,于是也在后来的学习和交流中,他一步一步学习探索最终成功了。

生活中,我们有不少人也如同这位南航学生一样,对于某样事情或者专业知识有着极度热爱。但很多人之所以无法把爱好做成一个专业甚至是梦想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坚持不懈的动力。而这位学生就是社会的楷模,向我们昭示了人只要不断探索学习,终将遇到伟大的自己!

中国可回收火箭研制情况如何

4月24日,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结束后,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拉开序幕。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旨在打造中国航天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科普传播的综合性盛会大会上,龙乐豪院士所做的报道中,公布了中国新型可回收火箭的相关情况。

这款运载火箭在“长征八号”的基础上研制而成,采用了子级整体垂直反推回收的方式。这种回收方式类似于美国“猎鹰”系列运载火箭,能够实现火箭部件的再利用,有效降低成本。

“长征八号”火箭采用回收技术之后,其发射报价将进一步降低,有利于争夺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份额。预计最早于2020年,采用回收技术的“长征八号”火箭即可首飞。在其服役后,可回收火箭技术将不再被美国一家垄断。

特斯拉发明了什么

1、特斯拉电动车

2、SpaceX和Falcon

3、X.com电子支付公司

4、超级高铁

5、在线城市指南Zip2

6、美国光伏发电运营商SolarCity

7、电动飞机

8、网络电话

9、特定位置搜索

10、视频游戏Blastar

埃隆·马斯克本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经济学和物理学双学位。1995年至2002年,马斯克与合伙人先后办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在线内容出版软件“Zip2”、电子支付“X.com”和“PayPal”。

2002年6月,马斯克投资1亿美元创办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出任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2004年,马斯克向特斯拉汽车公司投资630万美元,出任该公司董事长。2006年,马斯克投资1000万美元与合伙人联合创办光伏发电企业太阳城公司。

2012年5月31日,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龙”太空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开启了太空运载的私人运营时代。 

 2018年2月7日4点45分,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发射,并成功完成两枚一级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2020年11月18日,马斯克在到访瑞典后被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SpaceX利用火箭一级回收技术名声大噪,那他的火箭回收技术已经到达了什么水平

SpaceX、蓝色起源、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和我国新一代火箭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因素。目前,SpaceX依靠这个技术声名鹊起,不仅能够依靠一级火箭反推平稳回收,还能利用整流罩降落伞减速滑翔和接驳船大网实现回收,几乎毫不浪费。火箭第二级成为残骸时往往已经有能力围绕地球飞行、返回地球状态难以预测、且毕竟还是存在一定风险,当然有必要妥善处理。

SpaceX在实现一级回收后,曾经努力回收第二级,可是第二级的价值实在有限、且回收距离太远、成本太高,导致最后放弃了此项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级就此被抛弃:它的执行任务周期很短,在任务结束后,可以利用剩余燃料,自己冲进大气。由于地球绝大部分表面都是大洋,可以很容易控制它们焚毁并最终残骸落入安全区域,尽力减少潜在威胁。

而对于已经进入太空、距离地球较近、且一时半会无法返回的火箭残骸,则可以采取人工干扰的方式进行移除。例如采用新一次发射任务,用小型航天器靠近火箭残骸,采用鱼叉法、网捕法、太阳光帆、拖拽法等将其最终拖入大气焚毁。

虽然人类从未被这个阶段的火箭残骸伤害过,但它们对正常卫星潜在威胁极大,极有可能造就更多新的垃圾。“杞人忧天”还是有必要的。永久的太空垃圾:“世界那么大,你们出去看看”这个阶段的太空垃圾已经太过遥远,以至于把它们重新带回地球大气的成本实在太高,得不偿失。此时的有效手段就是让它们远离地球附近的宝贵轨道,进入深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