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大学士是几品官?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有什么区别?_大学士_内阁_明朝

一、明朝创立了内阁制度。

明朝建国以后,朱元璋虎得很,把宰相给裁撤掉了。他觉得自己身强力壮,完全可以独立处理全国大事。

结果打脸了,干了几年,差点没把老朱给干死。这么搞绝对不行啊,于是乎朱元璋就发明了内阁制度。各种大学士也就应运而生了。

朱元璋时期的大学士,主要是殿阁大学士。分别是四殿二阁。

四殿指的是: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二阁指的是: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他们是干嘛的呢?主要就是给老朱当秘书的。天下奏章千千万,老朱眼睛看瞎了都看不完。可他又不好意思恢复宰相制度,所以就想出了让内阁大学士参与处理奏章。

记住了,这个时候的殿阁大学士,只是正五品官职。他们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所以权力还在老朱手里,活却分摊给了他们几个人干,老朱真够损的。

到了朱棣篡位以后,情况就变了。朱棣是个马上皇帝,整天就知道打仗。这朝中的事情咋整?当然是要交给大学士了,于是乎文渊阁大学士就这么诞生了。这个时候的内阁大学士不光有建议权,还有票拟权。

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到了嘉靖皇帝时期,内阁首辅大臣,基本就跟宰相一样了。等于说换汤不换药,老朱当年废掉的宰相制度,又回来了,老朱知道了得哭晕在厕所。

清朝是个非常善于学习的王朝,他们入关以后发现,我勒个去,花花世界也太大了!可是世界大了,也就不太好管理了,光靠手里的刀枪可治理不好国家。

因此清朝也懒得去研究一套新的东西,直接继承了明朝的内阁制度: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抄作业了,咋地?

清朝初年设立了四殿二阁大学士。

展开全文

四殿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中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二阁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但是清朝初年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是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所以内阁大学士基本就是个传话的,压根没啥权力。

可惜到了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大学士又被架空了,基本上朝中决策性的诏书都得通过军机处的决策才能以内阁的名义发出去,你说闹心不?

乾隆皇帝是个喜欢搞事情的皇帝,他觉得四殿二阁不太合理,所以非要改成三殿三阁,

三殿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三阁分别是: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基本上换汤不换药,但是这个时候乾隆设立了满汉大学士各两人,而且还各有一名满汉替补队员,也就是协办大学士。

清朝这帮大学士,最初分为满汉各两名,满人大学士是正一品,而汉人大学士是正二品。

到了顺治十五年的时候,深谙汉文化的顺治皇帝,有点看不惯了,所以将满人大学士也降低到了正二品。雍正时期又都给他们提升到了正一品。

那么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有没有高低先后的顺序呢?

不好意思,这个真没有。大家品级相同,至于前面是哪个殿的、哪个阁的,其实全凭皇帝的喜好,没啥特殊含义。

这帮大学士里,真正职权比较高的,就是领班大学士。可领班大学士在不同时期,也是由不同的大学士来担任的。

很多人误以为殿阁大学士,以殿为先以阁为后,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不同情况下,先后顺序是不同的,这需要看人下菜。

比如说嘉庆年间的董诰,虽说是文华殿大学士,可位列大学士末位。而托津长期担任东阁大学士,却做了10多年的领班大学士。

明朝朱元璋设立内阁大学士的时候,本来就是不希望有人对他的权力指手画脚,纯粹是找了几个读书人来干活的。

可惜他的后世子孙们会错意了,彻底将内阁推向了历史台前,成为了宰相的替代品。可以说入阁以后,至少就是个副宰相了,能做到内阁首辅,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了。

所以清朝建立以后,发现不对啊,要这么搞,那当初废除宰相制度干嘛?直接搞一个宰相,几个副宰相不就得了?

因此清朝皇帝认为明朝皇帝对内阁制度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在对待内阁大学士的态度,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清朝皇帝更喜欢大包大揽,把所有军国大事都放在自己手里,将内阁大学士束之高阁,最多提提意见。这么一来内阁大学士基本就被皇帝给架空了。

当然了,他们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所以雍正以前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后有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只要不受制于内阁大学士,一切都好说。

老朱用心良苦,他死活就是要权力,谁敢动他的权力,他就敢灭人家全族。所以说老朱找来的内阁大学士,只是给了他们好听的头衔而已,实际上就是让他们光干活,却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可惜明朝中后期的文臣太猛了,逐渐曲解了老朱的意思,甚至让内阁的决策权凌驾于皇权之上,总是跟皇帝对着干。

清朝发现了老朱的用心良苦,但是内阁大学士在明朝末年已经成了高级官吏,再想回到过去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清朝给了内阁大学士很高的品级、待遇,但是在权力这一块儿,却大大缩水了。皇帝想给你权力,那就拉你到军机处去,可军机处里不全都是内阁大学士。这么一来你就明白了,内阁大学士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给你高官厚禄,至于权力,那就要看皇帝心情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