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相遇自己心灵的鸟儿_翠鸟_鸟儿_山雀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3期内容

在竹亭以东石桥边的一棵桃树上,发现一只红腹白颈的鸟。我观察许久,认定它是红腹山雀。

一个跑步的人,没有顾及我在专心看什么,便从桃树边上跑过,红腹山雀径直飞进了松树林里。等跑步的人离开之后,红腹山雀好像还有什么牵挂似的,又飞回到了那棵桃树上。它的红腹,以及颈部的白羽毛,有点长的尾翼,让鸟儿精美又耐看。

一位扛“长枪”的“发烧友”走过来,自然被我以为是一位专业“打鸟人”。我指给他看,他半天才“对焦”了树枝间的红腹山雀。他有点惊喜,却并不认识这是什么鸟儿。红腹山雀很配合他的拍摄,正面拍过之后,又转过身子,让他拍了个够。

“打鸟人”对我表示感谢,他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鸟。我知道这种鸟在西山和植物园里随时能遇到,在身边的园子里,这么多年来我也是首次遇到。他说去颐和园里拍摄翠鸟,前些日子有人在那里发现了翠鸟,他也要去拍翠鸟,急匆匆地走了。那里是许多摄影“发烧友”扎堆的地方。

而我更喜欢发现并欣赏这些身边出现的山野之鸟,它们自在地蹦跳于山花、杂树之上,隐匿于草色之中,却有着自己的生活之趣,似乎正与我的生活情趣契合。

这是山桃花开到极盛的季节,柳树枝条蓊蔚洇润出鹅黄和翠绿,在微风里,柳条婀娜多姿,像美女飘逸的秀发。一只百灵鸟在柳树上鸣叫,柳树发芽后,寻找柳树上鸣叫的鸟儿变得不再那么容易。不过,这绿色柳芽的掩映,与鸟儿的叫声连在一起,是最美的合二为一的声色,它们交融在一起,春光满园不只是色彩的,还有着鸣翠柳的鸟声的。

对于“打鸟人”,也许有些人习惯了跟风,一个“打鸟人”在一个地方发现了一窝鸟,或者一只鸟,微信里发布出来,紧接着就是“长枪短炮”蜂拥而至。听许老师说,去年在翠明湖畔有人发现了一对中华攀鸟编织的巢,几乎“打鸟人”多到连相机都没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拍摄。人仰机翻,吵吵闹闹,鸟儿的清闲之地,突然成了热闹的市井。最后中华攀雀也不胜其扰,实在忍无可忍,弃巢而去。留下那个空巢,还是不断引来“打鸟人”前来凑热闹。有没有鸟不重要了,去那里打个卡,也许更能刷到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我有一段时间,时常中午到玉渊潭散步。在公园东门附近的河道两岸,每次去都见到众多的“打鸟人”拍摄翠鸟。鸟窝在河道石坝边上的一个石洞里。翠鸟进进出出,更多的时候,一对翠鸟站在一根伸到河道的柳枝上,等待水里的鱼儿出现,然后,雄鸟突然一个猛子下去,捉到一条小鱼,飞到刚才的树枝上,衔着小鱼靠近雌鸟,非常自豪地衔给雌鸟。等巢里孵化了幼鸟时,雄鸟又肩负起养家的重任,捕鱼的频繁度也就更多了。不但喂食幼鸟,也一样捕捉了鱼儿给雌鸟。在喂养幼鸟时节,继续给雌鸟捕鱼,这是雄翠鸟保持着求爱时一样的浓浓的爱意,让人敬佩。

展开全文

在雄鸟追求雌鸟的时节,从雌鸟接受了雄鸟送来的第一条小鱼儿后,雄鸟就毫无怨言地一直担负起了给雌鸟捕鱼的任务,这任务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所以,为爱付出也就不会感到艰辛。雌鸟接受了一只雄鸟的食物后,它永远不会再接受别的雄鸟大献殷勤。有时,你发现,也许在趁雌鸟的配偶不在时,别的雄鸟会送来很大的鱼儿,它一次次靠近雌鸟,但是,雌鸟始终转过头去,不理会雄鸟,也不会被鱼儿诱惑。

“打鸟人”为了拍到更多的翠鸟捕鱼和鸟儿大献殷勤的瞬间,他们专门在河道的水中放置上一个玻璃缸,里面放上许多小鱼儿,这样,翠鸟扎入缸中,就能捕到小鱼儿。在这样的情况下拍摄翠鸟,几乎是翠鸟理所当然的表演,翠鸟自然而然的生活也就被打乱了,但也接受了这种被围观和有食物的生活环境。两岸几乎有架起来的几十台相机,从早到晚,也将人封锁在了这一小片区域里,真正的翠鸟和“打鸟人”的初衷都好像有点儿变味了。

在大自然里,爱鸟人或者“打鸟人”都有自己与鸟儿相处的方式。那些真正痴迷鸟儿的人,他们会独自一人深入人迹罕至的高山、森林、河流、湖泊,会跟踪鸟儿的路线,走进鸟儿的家园,探索鸟儿的规律和秘密,以及如何达成鸟儿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寻找到鸟儿生存与爱的奥秘。还有一些与鸟儿一样随遇而安的“打鸟人”,他们仅在身边的湖泊、树林、田边,或者自家的窗外或者楼下,只要是鸟儿,无论是什么品种,哪怕是麻雀,或者山雀、喜鹊,或者啄木鸟等等这些身边的家常鸟,都在他的拍摄范围之内。他们热衷于与鸟儿一样自娱自乐,不太讲究相机的品牌和镜头的标配,不为哗众取宠,不为猎奇,以简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快乐。

正如黑塞的诗《幸福》中的诗句所言:“在你猎取幸福的期间, 你还没有成熟得成为幸福者”,“只有当你放弃一切欲望,再也不知道目标和追求,不再以幸福之名称呼幸福,那时,万事的洪流就不再冲到你心头,你的灵魂就安静下来。”

七叶树林里,燕雀和贝儿鸟,以及银喉长尾山雀出没,还有前几天遇到的一只红嘴蓝鹊,它们留下了美好的身影和快乐的叫声,以及啄木鸟叩击树木的声音,让我陶醉在这清晨的美好时光里。

我在想,获取幸福原本就是这样简单,关键是如何让心静下来,你的世界里出现的一切,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是你心灵取景框里取之不尽的美。

作者:郭宗忠

责编:张子晴 / 校对:郭艳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