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文
专为天子亲军打造,皇族亲信护卫才能装备,到底是什么刀?
绣春刀乃明初天子24亲军中锦衣卫的御用刀,但是事实上它的作用比起战斗更多表明身份恩宠地位上,根据《大明会典》之类的典籍以及一些明清笔记中的记载,比如,“本朝文武大臣扈从车驾,则赐绣春刀、椰瓢、茄带”、“锦衣卫官登大堂者,拜命日,即赐绣春刀、鸾带大红蟒衣飞鱼服,以便护大驾行大祀诸礼。”
虽然没有实物发现,但根据文献记载和图画描绘,现代人可以形制绣春刀,从外表的形状上来说,绣春刀是从唐刀而演变过来的,将之前的唐刀和梅花刀等特点全部展现出来。而且还要比明朝雁翎刀轻便许多。
绣春刀除了刀脊是笔直的之外,刀刃还带有一些细微的弧度。最新的说法是,绣春刀最大的特点在于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其它特征和明朝腰刀无异。
绣春刀是锦衣卫佩带的制式兵器,钢质极好,越是职位高的人,所领的绣春刀材质越纯,铸造更多几层手续,据说除了铁之外,还混有其他金属,以致刀锋犀利无比。
绣春刀比单刀要长,较一般的长剑略短,形状是厚背薄刃,有如剃刀,不过整截刀身具有弧度,刀柄颇长,可以双手使用,不仅利于步战,还适用于马战,一刀砍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由于绣春刀造价昂贵,那自然不会大规模装备,在明朝军队士兵大多以雁翎刀为制式军刀,据明世宗朱厚熄《千家诗》写到:“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锣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由此看来,雁翎刀才是明朝军队标配军刀,武力值极强,并佩于腰间,是为腰刀的一种。明代雁翎刀,经过实战打磨逐步成型的单手刀,刀身微弯利于劈砍,双血槽减重,刀尖起脊反刃,便于挑刺。
关于绣春刀,很多人质疑是否是真实存在,毕竟中国境内从未出土过实物,但事实上在《明史》中有记载,嘉靖年间的锦衣卫指挥使,张爵墓志有写“赐四兽麒麟服,銮带绣春刀”。
绣春刀不但吸收了唐刀,单刀等前代名刀的优点同时还取长他国武器的长处,可谓东亚宝刀的集大成者,但是由于它造价高昂即便是强如盛明,也没有能力装备所有部队,只能给天子亲军,军队将官使用,因为数量稀少,至今没有发掘实物,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