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俄乌或将在顿巴斯地区形成新的均势_乌克兰_巴赫_俄罗斯

特约撰稿 张禄彭

俄乌冲突爆发即将一周年,目前不仅没有止战的趋势,双方还在调集力量作战事升级的准备。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久前在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80周年讲话中,批评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豹2”坦克。乌克兰方面称,俄罗斯可能会在2月24日开战一周年前后开启新一轮重大攻势。对于俄乌冲突的形势,国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前俄军占有优势,将在乌东取得明显进展;另一种观点认为,因为美欧加大了对乌军援力度,胜利天平开始倾向于乌方。

俄罗斯可能加大进攻力度

去年9月21日,普京总统宣布启动部分动员令,征召30万预备役军人,主要面向服过役、参加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人员,以便较为迅速地投入战斗。经过几个月训练后,这30万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将被派往乌克兰作战,这大大增强了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力量。

作战指挥方面,1月11日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出任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从技术层面提高了指挥的级别,便于指挥协调各路人马,调集人员装备和物资准备大规模作战。而且,这也有重要的政治意涵,显示了俄方取得战争胜利的意志和决心。此前三个月,空天军司令苏罗维金大将担任总指挥期间,俄军在部分地区后撤的同时稳住了阵脚,加固了南部地区防线,并对乌克兰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实际上为格拉西莫夫将要发动的重大攻势进行了前期准备。

装备供应方面,去年12月27日梅德韦杰夫出任军事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亲自督导俄全国的军工生产,大力保障前线供给。他严令所有军工企业严格执行政府的国防合同,推动坦克、火炮、高精度导弹、无人机等所有类型武器的生产,警告西方不要指望俄罗斯的军备会耗尽。2月9日,梅德韦杰夫再次强调俄方将增加各类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产量。

有乌克兰官员对西方媒体称,俄罗斯向战区投入了50万大军,预计俄罗斯会趁开战周年之际扩大进攻。近期乌克兰情报机构观察到,俄海军船只在黑海的活动变得频繁,还配合有空中行动,“有可能是在为春季大进攻预做准备”。更有乌官员2月7日称,俄军正在乌东地区密集增援,2月15日后可能随时发动全面进攻。

种种迹象表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全面进攻似已拉开序幕——在北面的红利曼一带,俄罗斯从克里米纳方向投入约三个师的兵力开始进攻;在南面,俄军也加大力度攻击胡列达尔一带,希望切断通往巴赫穆特的公路。

欧美升级对乌克兰军援

从去年8月至今,围绕巴赫穆特的战役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双方投入重兵持续在此地激战,也都遭遇了重大伤亡损失,巴赫穆特一带成为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乌克兰方面最为缺乏的战争资源就是人力,俄罗斯目前在乌东投入的大军,给乌克兰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样的情形下,北约承诺为乌克兰提供大量主战坦克,以缓解、弥补乌军兵力少于俄军的短板。1月底,英国率先表示将为乌克兰提供先进的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计划3月底将14辆该型坦克运抵乌克兰。随后,在美国的压力下,德国改变此前的态度,答应在美国提供艾布拉姆斯M1主战坦克的前提下,德国也将为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乌克兰有望在3月底的第一波交付中,从多个北约国家接收120辆至140辆新型主战坦克。在3月底之前,西方需要训练乌克兰坦克兵使用先进复杂的观测瞄准系统,乌军还得苦撑一段时间,从理论上说,这也是俄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一个窗口期。

乌克兰目前虽有防空系统,但相对缺乏先进战机,因此在战术上只能保持防空系统的机动性,在空中只能防守而无法主动攻击。正因为乌克兰空中战力较弱,乌方一直希望得到F16等现代化战机。美国本来已经表态不会对乌提供F16和其他战机,但现在有外媒报道称,美国也可能根据前线情况改变态度。另外,英国首相苏纳克日前邀请泽连斯基访英期间表示,将考虑对乌提供战机的可能性。法国也不排除对乌提供战机的可能性。所以,北约在向乌克兰提供战机问题上还是留有余地的。

展开全文

当前最关键的因素是,西方主战坦克何时能够进入俄乌战场形成战斗力,时间成为决定双方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俄军是否能够在西方主战坦克发挥作用之前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接下来密切关注。

乌军如撤离巴赫穆特是否意味着阶段性失败?

巴赫穆特虽然是个小城市,但地处顿涅茨克州东部,距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首府都很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顿巴斯的交通枢纽,关乎整个乌东战局。俄军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前,巴赫穆特是乌克兰军方在顿巴斯地区的后勤补给中心,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尤其是去年4月22日特别军事行动进入第二阶段之后,俄军将主要目标放在控制乌东部顿巴斯地区和乌南部区域,巴赫穆特更是成为乌克兰在顿巴斯的要塞,乌方投入大量部队严密防守。

巴赫穆特战役从去年8月打响,已经持续半年之久,俄军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步履维艰,乌军在这里进行着艰苦卓绝的防御。俄军近期的大量增援,似乎改变了巴赫穆特战局的力量天平,已有传闻和西方媒体造势称,如果乌克兰在巴赫穆特地区不敌俄大军,则应撤回有生力量保存实力,这种选择好于将精锐部队的数万名军方置于可能被围歼的危险境地。

但乌克兰官方并未表示从巴赫穆特撤军。泽连斯基明确宣称不会从巴赫穆特撤离,要继续战斗,为西方运送武器赢得时间,认为如果西方加大军援,乌军不仅能守住巴赫穆特,还将在顿巴斯地区发起反攻。“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也对泽连斯基使用激将法,让他在巴赫穆特与俄军决一死战,称撤退是胆怯懦弱的做法。但事实是,俄军已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合围巴赫穆特,巴赫穆特乌军的补给线路只剩下西面的最后一条。虽然乌军也在尝试开辟新的补给线,但目前俄方大军压境,巴赫穆特的几万疲惫守军显然凶多吉少。一位乌军指挥官称,现在没有迹象表明他们要撤军,但如果他们撤军,“将是为了保护乌克兰人的生命”。

有一个与巴赫穆特相似的问题是,俄军从赫尔松部分地区撤离是否标志着俄军的阶段性失败?事实上,俄军有序撤离赫尔松,保存了2万人的精锐空降兵,并借助第聂伯河天险稳住了阵脚和士气。保存有生力量当然也是当前乌克兰的重要考虑事项,尤其是乌克兰人口资源比俄罗斯更少,且很多居民已逃亡国外,在已进行九轮动员的情况下,乌克兰可征兵源已越来越少。

美国不会坐视俄罗斯达成战略目标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本质上是要在前苏联空间的乌克兰地区维护所谓“俄罗斯空间”;而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俄罗斯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挑战,美国必须打压俄罗斯的挑战行为,以维护自身霸权。美国是参与和影响这场冷战后规模最大军事冲突的最强大国家,其战略目标就是维持以美国为主导的所谓“国际秩序”,不允许俄罗斯通过武力改变乌克兰形势,简单地说,就是不允许俄罗斯取胜。如果俄罗斯获胜,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将无以为继,世界其它地区也可能出现更多的挑战美国话语权的事情。

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假如乌克兰借助大量西方主战装备战斗力大增,对俄罗斯形成较大优势,则俄罗斯可能丢掉顿巴斯甚至克里米亚。倘若如此,那将是俄方特别军事行动的完全失败,俄罗斯将基本失去在黑海的话语权甚至通行权,其通过黑海联系叙利亚等海外基地的通道将被封锁,也将极大地损失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话语权。因此,不仅俄罗斯不会接受完全失败的结果,西方国家也不会把核大国俄罗斯逼上那样的绝境。

对俄罗斯而言,在战火未烧到本土之前,大概率还是会通过常规力量进行对抗。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使用核武,俄国内对于核武也有诸多反对声音,俄罗斯如果悍然动用核武器将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国际国内都将失去更多理解和同情。

所以,在乌克兰使用北约先进武器装备的条件下,俄罗斯使用常规力量不太可能完全压制乌军。在西方主战坦克正式投入战场形成作战力之前,俄罗斯通过增加兵力和武器装备发动一轮攻势,在乌东顿巴斯地区取得一定的进展,则是可能的。而之后,最大可能性还是双方将在乌东四州一带展开相当长时间的拉锯对抗,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俄罗斯在顿巴斯地区将阵线向乌方一侧推进一些后,双方达到新的平衡和均势。(作者简介:张禄彭,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斯拉夫研究中心主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