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马的汉子你净想屁吃?恢复传统回鹘蒙古文的蒙古到底有何野心?_蒙古_苏联_蒙古文

蒙古,一个野心勃勃的撮尔小国。

于是,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扩张进程,数十万蒙古铁骑如疾风骤雨,迅速席卷亚欧大陆,尤其是1236年第二次西征,蒙古大军沿亚欧大陆一路向西,横扫东欧震惊西欧,被欧洲人惊恐地称之为“上帝之鞭”。

而经过前后三次的扩张,蒙古最终建立了疆域面积空前广大的蒙古帝国,面积高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

虽然因文明程度相对落后,尤其是“幼子守灶”继承制度的“不合时宜”,使得疆域广阔的蒙古帝国还未登峰造极,便已分崩离析,而后大元帝国更是不到百年便灰飞烟灭,再度印证了“胡虏无百年国运”的历史规律。

但蒙古的文明,尤其是文字,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沿用至今。而这个蒙古文字,就是回鹘蒙古文。

随后,塔塔统阿教授太子和诸王畏兀儿文字,随后蒙古开始采用畏兀儿文作为官方语言,这就是回鹘蒙古文。

展开全文

1368年,在明朝的猛烈进攻下,元顺帝逃回北方草原,而后北元在1402年灭亡,蒙古重回部落混战时代。

15世纪初,达延汗统一鞑靼,但达延汗依然是分封制的拥趸,将地盘分别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于是有了左右两翼共6个万户,其中左翼包括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右翼包括鄂尔多斯、蒙郭勒津、永谢布,其中察哈尔为大汗的亲属万户。

1517年达延汗去世后,蒙古再度陷入分裂。随后隶属于鄂尔多斯万户麾下鄂托克的俺答汗部逐渐强大,并成为右翼3万户的共主。

为防止被俺答汗吞并,察哈尔部和一部分喀尔喀部众东迁,这就是“左翼蒙古东迁事件”。

1578年,称霸鞑靼的俺答汗正式接受格鲁派藏传佛教,随后格鲁派藏传佛教开始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

因广译遍传佛经的需要,蒙古文字开始大范围普及及定型,此后蒙古进入了“文艺复兴”时代。

在几百年的发展时间里,回鹘蒙古文不断改进,并引入许多藏语和梵语的典用语,字母之改良以阿里嘎里为大宗,最后喀喇沁翻译者阿尤希固什自创了阿里嘎里字体,此书面蒙文称之为古典蒙文。

明末清初,鞑靼各部逐渐分化成漠南和漠北蒙古,此前被鞑靼赶到西域的瓦剌则成为漠西蒙古。

1616年后金崛起后,于1635年征服漠南蒙古,随后漠北和漠西蒙古向后金行“九白之贡”,正式承认后金为宗主。

17世纪,随着蒙古各部的撕裂,回鹘蒙古文也逐渐分化为“胡都木蒙文”和“托忒蒙文”两个分支。其中漠南和漠北蒙古流行胡都木蒙文,时至今日依然是内蒙古的现行文字,并对满文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托忒蒙文从1648年脱胎于胡都木蒙文,是漠西蒙古的方言,是今日巴音郭楞蒙古族人民和新疆各地蒙古族人民的书写文字。

而后漠北蒙古逐渐走上了“离经叛道”的道路。

清朝征服蒙古各部后,也有内外蒙古之分,但和今日的内外蒙古不是一个概念。清朝的内蒙古称“内属蒙古”,其管理形式与汉地十八省相同,直属于清朝管辖;而外蒙古则称“外藩蒙古”,分内扎萨克和外扎萨克,包括漠北蒙古,其管理机构为理藩院,是清朝的羁縻统治区。

不过,虽然是羁縻,但因为沙俄的存在,游牧民族没有了打游击甚至远走高飞的可能,而因为清朝本就是渔猎民族出生,对于统治蒙古得心应手,所以虽是羁縻但统治力空前加强。

19世纪清朝盛极而衰后,沙俄开始卷土重来在夺走外东北和外西北后,沙俄开始加紧对蒙古的渗透,一支支所谓的探险队和商队纷至沓来。

而彼时的清朝,为挽救内忧外患的局势在蒙古推行所谓的新政,加强了在蒙古的横征暴敛,这更增加了喀尔喀蒙古高层对清朝的离心。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俄趁机煽动蒙古高层自立门户,扶持傀儡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建立大蒙古国,并向新疆和内蒙大举进攻,一时间蒙古烽烟四起。

此时的北洋袁世凯政府,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出兵征讨并收复内蒙和新疆,但对于被沙俄控制的漠北蒙古则有心无力,经过艰难谈判保留了宗主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俄轰然崩溃,北洋政府趁机收复蒙古,皖系军阀徐树铮在1919年出兵北上,以武力夺回漠北蒙古和唐努乌梁海。

1922年,苏联扶持乔巴山和苏赫巴托尔等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继续作为傀儡;1924年哲布尊丹巴去世后,蒙古随即建立共和国。

斯大林时代,为加强对蒙古的控制,对蒙古进行了全方位的控制。除在经济上排除第三方资本,在政治上推行肃反运动疯狂屠杀喇嘛和封建王公,在思想上不允许蒙古民众崇拜成吉思汗,将成吉思汗彻底开除祖籍,在组织上要求蒙古高层和苏联人通婚和亲,更在文字上给蒙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彼时,世界范围内的文字改革运动风起云涌,蒙古也开始了文字拉丁化的运动。

不过拉丁化的过程并不顺利,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作为苏联领导人开始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并主张用俄罗斯文化取代列宁时代的世界革命理想实现苏联文化的统一,于是蒙古作为苏联的试验品开始在文字上做起了功夫。

相比于回鹘蒙古文,西里尔蒙古文具有书面语和口语一致、便于印刷等优点,是苏联控制蒙古的终极武器。

1945年二战结束前夜,苏联强迫南京国民政府履行雅尔塔密约,在维持蒙古现状的同时要求蒙古人民公投决定蒙古未来。而后在苏联操纵下,蒙古以98.4%的投票结果远走高飞,随后南京国民政府在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蒙古自立门户后,随即全面推行西里尔蒙古文。作为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西里尔蒙古文的推行,也标志着蒙古彻底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国。在苏联的控制下,蒙古彻底沦陷,甚至成为对抗南方邻国的马前卒。

不过,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蒙古局面再度出现变数。

由于苏联的烟消云散,广大昔日深受苏联影响的周边国家纷纷改旗易帜、改弦更张,与俄罗斯及斯拉夫文明划清了界限。

事实上在苏联解体前,蒙古就有人提出恢复使用回鹘蒙古文的设想。苏联解体后,昔日各加盟国纷纷重拾本民族语言文字,蒙古自然也不甘落后。

1990年,蒙古部长会议作出《关于组织全民学习传统文字的活动》的决议;

1992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决定逐步恢复回鹘蒙文的使用,不过由于没钱没技术更没人推广,此项工作进展极其缓慢;

1995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又通过《蒙古文字国家纲要》(一期),再度重申推动恢复使用回鹘蒙文;

2008年,蒙古国政府出台《蒙古文字国家纲要》(二期),指出回鹘式蒙古文字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保护、使用、完善这一遗产是蒙古人的职责,要求全国至2015年加快恢复和扩大回鹘蒙文的使用,所需经费由政府下拨。

2010年,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颁布了恢复和扩大回鹘蒙文使用的命令,并于2011年7月11日“国庆—那达慕”节开始正式实施。该命令规定蒙古国总统、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总理以及政府官员等政要在与外国同级别官员进行交流时,公文和信函必须使用回鹘蒙文,蒙古国公民出生及结婚证明、各级教育机构颁发的相关证件、毕业证书等必须同时使用回鹘蒙文和西里尔蒙文;

从2011年开始, 蒙古国连续十几年举办“长生天传统蒙文书法比赛”,总统每次亲临现场参与活动,显示了蒙古国领导人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4年,蒙古颁布法律,规定将在2020年全面废除西里尔蒙古文的使用,全面推行回鹘蒙文;但长期尴尬的经济状况,尤其是蒙古2012年《限制外国投资法》驱逐外国投资等自绝后路的搞法导致蒙古经济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没钱的蒙古“迷途知返”的进程步履维艰;

2018年,蒙古总统

哈·巴特图勒嘎

颁布了《关于加强扩大传统蒙文使用工作的命令》,要求各级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各确保2025年实现政府公文同时使用西里尔蒙文和传统蒙文,如期完成恢复和扩大传统蒙文使用的任务。

但蒙古表示你们想太多了,如果说文字相同就能合体,那么今天的印度和英国早就应该捆绑在一起永不分离。

在静夜史看来,蒙古恢复回鹘蒙古文的操作,虽然看似和我们关系更近了,但却更加危险了。

毕竟今天的印度早已不满足于作为英属印度的继承者,它要的是赶法超英,甚至将宗主国踩在脚下,所以蒙古的操作,也绝不是为了回归大家庭。

所以苏联解体给了蒙古自立门户的机会后,蒙古不等不靠,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发出了“全世界蒙古人,联合起来”的口号,形成了和“大俄罗斯”主义不遑多让的“泛蒙古主义”。

可以说,苏联长期的控制虽然让蒙古受尽了苦,但却也见识到了称王称霸的威风,所以蒙古在摆脱苏联控制后,自然也有翻身农奴把歌唱,当家做主把马骑的雄心梦想。

想让它们回到清朝时代仰邻国鼻息?对不起,蒙古人的骄傲不允许它们这么做!

由于苏联对蒙古“脱胎换骨”的改造,蒙古虽然离我们最近但却是最仇华的国家之一,即便苏联解体后蒙古没有了颐指气使的主人,长期的历史惯性也让蒙古和我们以邻为壑。时至今日,除了多达7人的蒙古海军,其余加上狗才10000多的武装力量几乎全部部署在中蒙边境,想要干啥地球人都知道。

只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欣欣向荣的内蒙古人民,究竟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才愿意跟着北方这帮生疏的亲戚吃苦受穷呢?蒙古的不自量力,比印度的狂妄不羁还要令人忍俊不禁。

今天的蒙古,在取恨于南方宗主,背弃于北方邻居的同时,为了“泛蒙古主义”的茁壮成长,自苏联解体前就和美日欧等外部势力眉来眼去。

与此同时,日本为了扭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被俄罗斯变着法吊打的尴尬局面,也希望通过加强与蒙古的关系给俄罗斯添堵。

更重要的是,蒙古在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在政治上逐渐过渡到多党制,在经济上也实行市场经济,这意味着蒙古早已完全放弃社会主义路线,其西方化的趋势一发不可收拾。

在西方化如此明显的情况下,蒙古恢复回鹘蒙古文,作为蒙古的又一次“文艺复兴”,只不过是争取成为所谓蒙古人的正主,进而实现“泛蒙古主义”的美梦罢了。

而两个搬不走的邻国,注定不会让这个没事想屁吃的邻居美梦成真。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