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裔部长骆家辉:任期内多次打压华为,卸任后竟来中国捞金?_美国_中国_巴马

他身为美国华裔却凭借一己之力在美国政坛站稳脚跟,官位从州长到商务部长,靠的就是他身上独有的“标签”。

首位美国华裔州长,商务部长,驻华大使:骆家辉

亲民又简朴就是国人对他的印象,更是凭借这种印象获得了奥巴马的器重。

可谁都没想到他竟然打着华人的旗帜做着伤害中国的事,更令人愤怒的是他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打压华为,那么他究竟为何要这样敌视中国的民族品牌华为,又是什么让他在国人的心中有着极好的影响?

甚至在退出美国政坛后依然可以赚中国人的钱?骆家辉真的如他自己包装出的人设一样完美无缺吗?或许这样的“双面人”的心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一、 对美国有强烈认同感的华人

骆家辉的童年并不快乐,家境更不殷实,可以说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参军作战,母亲则在家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展开全文

50年代骆家辉一家在西雅图

而他从小居住的环境就是公共房屋,由于父亲在美军部队表现优异,所以退伍后美国政府便给了他一个住的房子,只不过这房子更像是几人合住的单间。

一次,邻居家的阿姨正在炖肉,骆家辉闻到味道馋的口水直流,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吃肉,骆家辉问妈妈:“咱们家怎么没有肉?”

50年代华人

妈妈告诉他:“穷人哪里吃得起肉”。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骆家辉的内心,从那天起他就决定再也不要挨饿受穷,一定要做一个被人看得起的人。

大学毕业后,他不愿意从商,而是选择从政,毕竟从政能在美国过得风生水起,完成大学本科学位后,他又孤身前往波士顿进修法学,在美国很多华裔都会选择“医学和法学”这两个专业。

因为这两类专业一是社会地位高,二是普遍收入高于其他行业,骆家辉也同样知道专业会改变自己的一生,所以去波士顿大学进修时他坚定的选择了法学专业。

后来又凭借政治科学和法学双学士的履历顺利进入美国政府工作,真正让美国政府对其“卸下防备”的原因是因为他有着第三代移民的身份,因为骆家辉的爷爷骆世泽,是最早一批移民美国的华人。

50年代骆家辉一家在西雅图

1950年起,骆世泽就辗转大半个中国前往美国,儿子退伍后便和妻儿在台州度过了一段时光,后来又全部移民美国,所以骆家辉的整个家族都对美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除此之外,步入美国政坛后的骆家辉,生活条件也大大提高,住上了豪华的房子,开起了名贵的汽车。

物质生活的提高让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美国带给他的,从这时起他的骨子里认为他就是美国人,他愿意为美国尽自己的全力去“效劳”。

二、 官场中善用“以退为进”来获取奥巴马的器重

美国向来对华裔的态度都不太好,骆家辉也深知这一点,他没有过于露出锋芒,而是在美国政坛一直为人低调,勤恳做事,1982年成为参议院的一员后,开始为美国政府效劳11年。

后来仅用3年的时间从美国金县的县长一跃成为华盛顿的州长,骆家辉得以选任的原因除了他个人能力出众以外,还要得益于他能言善辩的口才。

他非常喜欢在美国各个州“演讲”为自己拉票,一方面推崇美国的国力强盛,一方面又表示自己非常推崇“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观。

骆家辉

这无异于让美国民众看到了“希望”,最重要的一点是骆家辉身为华裔,一旦上任后对于在美的华裔是利大于弊。

所以经过众人的投票骆家辉如愿以偿成为州长,平日里除了处理各州的政务以外,他还将眼光投身于中国市场,毕竟中国人口众多,金融商业领域又闻名世界。

骆家辉

所以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代表美方与中国洽谈商业合作”,要知道2000年的时候中美关系就因“台湾问题”出现过矛盾,所以美国对中国持有敌对的态度。

骆家辉

可骆家辉打出包票:“只要不涉及台湾问题,中美的商贸合作一定会谈成”。

事实上这并非是夸下海口,骆家辉代表美方访问中国三次,谈成许多大单,因此在美国政坛一举成名,拥有着无人撼动的 政治地位。

骆家辉是一个非常善于立人设的人,所以访问中国期间,他都说“台州话”,以此来拉进和中国人的关系。

靠着一张和蔼可亲的国人脸博取了中国人的好感,对于台湾问题骆家辉更是闭口不谈,随后骆家辉便开始演讲自己是怎么从一个草根家庭中长大又进入到美国政治界的。

和夫人李蒙

从县长坐到了州长的位置,激情澎湃的“演讲式”自我介绍让国人对他有了“草根逆袭、励志华裔”的认知。

所以在中国骆家辉一直吃得很开。

2008年,骆家辉以身体抱恙为由卸任华盛顿州长的职务,不少美国人认为骆家辉准备安度晚年,不再操心政务,可没想到仅一年的时间就重新回到美国政坛.

这一次担任的职务是美国商务部部长,请他重回政坛的正是奥巴马。

奥巴马未上任之前对骆家辉就颇有好感非常认可他的能力,所以在自己上任后第一时间把骆家辉请了回来给他升官加爵,奥巴马希望他能拓宽美国在华的商务市场。

骆家辉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骆家辉为了向美表忠心,就对奥巴马宣称:“不会让华为企业在中国好过”。

此言一出,奥巴马十分高兴,骆家辉的政途就此开始平步青云。

三、 在美疯狂打压华为回国后又装“老好人”开始捞金

2010年,正值华为向海外拓宽业务的好时机,在一场无线网的招标会上,华为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入标势在必得,只要中标,那么华为不仅可以得到网络扩容的好机会,也可以在美拥有很好的发展资源。

可作为商务部部长的骆家辉怎会让华为顺利中标,以阻碍美国信息技术安全为由将华为拦在门外。

不仅如此还曾多次公开表示:“将用一切手段维护美国的自身权益,并且会增加对于中国出口的限制”,这时骆家辉的真实面目才表现出来,一时之间引发国人众怒,可骆家辉的回应也太不走心。

仅一句“纯属意外”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而在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部长期间,大力促进中美双方贸易往来。

把中国的钱全部踹进美国的兜里,仅一年的时间让美在华投资的项目企业高达6万个,盈利高达600亿美元,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又用各种手段来打压中国。

特别是在中美发生贸易摩擦时,采用非公正手段对中国调查上百次,而高新信息技术方面更是遏制中国企业发展,对于进入美国的企业,骆家辉都进行强制性干预,所以真可谓有着一张国人脸却深藏了一颗美国心。

那么为何在华为事件之前,国人对他却“恨”不起来呢?善于伪装的双面人。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远在美国的骆家辉曾给汶川捐赠物资,后来更是在访问中国时不开车选择乘坐飞机。

打扮朴素丝毫没有美国高官的架子,看到谁都是笑脸相迎的态度,所以这样的亲切又公正廉洁的形象深入国人的内心!

奥巴马知道中国对于骆家辉有很强的认同感。

所以升他为美国驻华大使,这让骆家辉访问中国的次数更加频繁,此后他总是带着妻子来中国进行贸易访谈,国家领导对他的热情款待并没有让他心怀喜悦

与夫人李蒙

而是尽自己所能“抹黑”中国,先是说华为技术对美国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后来又说北京的雾霾程度已超过全球可接受的范围。

要知道在治理雾霾方面我国一直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完全没有到那种不可控的程度,所以骆家辉就是在满口胡言。

这样说只是想潜移默化地抬高美国的位置。2013年,骆家辉选择卸任驻华大使回到美国,

然而骆家辉并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反而几次三番来到中国参加各种商谈会议,有的是聘请他去,有的是他自己主动参加,为的就是给自己增加露脸的机会,害怕时间一长被国人淡忘!

骆家辉一家

可骆家辉不知道的是,华为事件过后大部分国人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差,所以想要长期在中国捞金肯定是不现实的,对于骆家辉的政务能力我们不可置疑。

但抛开能力谈人品,骆家辉绝对是一个演技绝佳的“双面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