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烟火气十足的姑苏市集,全国推广_姑苏_市集_菜场

走进苏州市姑苏区汇邻市集金狮店,摊位上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白菜、青菜、山药等摆得满满当当,不少居民漫步其中悠闲采购。市集入口处的显示屏上,每日销售数据、客流量等可量化信息一目了然,小吃区网罗苏州特色名店,网红小吃烟火气十足。

老菜场是生活小日子和城市烟火气的归处,也是和百姓日常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设施,细细琢磨,从菜市场的氛围和运营,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管理的智慧。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可持续实施模式中,苏州探索老菜场更新的市集模式在列。

展开全文

老菜场更新 还原情怀中的城市烟火气

2022年11月份,苏州列入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在此重大机遇下,姑苏区积极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努力构建城市更新机制体制、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成功打造了城市更新“姑苏模式”,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建于1998年的双塔市集(原双塔菜场)改造后在保留原有的功能外,不但为市民营造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更以新的产业引导活力人群的注入,将一个传统的农贸市场打造成兼具多种社区生活服务与生活美学的多功能复合空间。改造后的养蚕里店解决了原市场设施老化、布局不当、昏暗湿滑及排污串味等突出问题,新增有机垃圾就地处置终端设施,并通过即将搭建完成的自有线上生鲜平台和配送直达系统,实现线下实体与线上零售融合发展。

金狮店始建于1999年,改造后引进奶站及裁缝等便民服务摊位,注入时尚、年轻元素,打破了传统市场的线性格局,增加了生动而通透的视觉体验。

长效运营 “颜值”与“实力”并存

现在,人们对传统姑苏市场的概念正不断被改变,在这里,老字号美食、便民服务应有尽有,保留传统菜场功能的同时,老菜场市集通过融入更多适合当下的审美元素,墙上、菜台前、摊位上方灯箱背景,无不透出耳目一新的文创信息,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市集,老菜场成为了几代人共同“相遇”的线下社交空间。

“菜场改造后,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以前菜场条件差,穿白鞋根本没法进,现在条件好了,人们愿意往里面逛逛。”顾阿姨改造前就在养蚕里摆摊,她的铺位在菜场靠里的位置,并不显眼,但有时买她拌菜的人会排上长长的队伍。

“菜市场靠的就是人气。汇邻模式的成功经验是可复制的,集姑苏文化符号于一身的市集,不仅是一种传统市井生活方式,也是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我们希望它是可持续、长效运行的。”朱坚是名城发展集团副总裁,他把商业服务经营理念带到市集运营。他介绍,探索老菜场更新的“市集模式”,通过长效运营收入平衡改造投入是关键。从出租摊位到做商业运营,从统一装修到智慧改造,“汇邻市集”包含的双塔、养蚕里、金狮和南环4个市集,由苏州名城汇邻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向产权人承租后,统一负责市集内部装修、招商及后期运营等管理工作,再以房屋租赁形式出租给经营户,通过业态提升收取租金及物业管理费保持收支平衡。

拎稳菜篮子 “精致感”中的大民生

老苏州的期许也吸引着年轻人走进人间烟火气。改造后的各个市场功能齐全,营业区通透敞亮,摊位规整美观,水产区干净整洁,购物环境清新舒适,“精致感”与“烟火气”并存。

掌管柴米油盐的当家人,对价格极为敏感。为保障市集的民生属性,2022年重要节点、灾害天气等市场波动期间,区经科局积极引导商户加强与产地的对接服务,确保货源多渠道、多样化,有效稳定了辖区肉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关系。27家“平价菜摊”营业市场,160个“平价菜摊”的有序运行管理,也进一步确保了菜品供应充足、种类丰富、价格稳定。此外,为确保疫情期间稳定供应,区经科局出台《姑苏区农贸市场“5S”规范管理综合考核及奖励办法》,重点解决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有力打造出了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姑苏样本”。

蕴藏着生活的百般滋味、挤满着日常的熙攘,置身菜市场,更有种与生活、与自己接近的轻松。下次来古城,不如由朋友带着逛逛菜市场吧,走进市井,才是真正参与了他们的生活,也是久别重逢后最亲切的拥抱。

来源:“苏州姑苏发布”微信公众号 作者:潘心洁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融媒体中心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