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的水产生产车间。南方日报记者 张令 摄
江门开平的赤坎古镇景区。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王俊涛 摄
展开全文
肇庆广宁的竹产品加工车间。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通讯员 林荫 摄
“全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非常及时,意义重大。”2月14日,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陈鸿宇长期研究区域经济。就广东提出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一话题,他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实践经历,分析了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就广东如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言献策。
对于如何让县域发展既有内生动力,又有外生压力,陈鸿宇建议正确把握好县级与省市间、县级与镇村间、县级与县域各横向和垂直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统分关系。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彭琳
县域这个“后腰”始终硬不起来
南方日报:广东的县域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陈鸿宇:这个话题大家一直都在讨论,也都很关心。在我看来,广东县域经济是在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不断起步发展的,具体表现就是发展不均衡。无论是城乡还是区域之间,发展都不平衡,这也一直是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软肋”。
近年来,国内一些智库机构关于全国县域综合发展实力的“百强县”榜单中,相比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每年各有十几个至二十多个县上榜,广东上榜数最多时仅有三五个,2022年才一个县上榜。
由此可见,广东省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突出表现在县域发展相对缓慢上,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激励体制和合作模式上,县域这个“后腰”始终硬不起来。
这背后存在一个原因,在县域发展中未能把握好县级与省市间、县级与镇村间、县级与县域各横向和垂直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的统分关系。省市对镇村下沉的资源,许多“绕”过了县,该让县“统”的没统起来,该“分”给县的没分下去,县一级既缺乏统筹各镇、村和各部门的能力,又缺乏必要的动力和压力,从而影响下沉资源的配置效率。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久久为功
找准路子
南方日报:广东县域经济的发展跟其经济地位不符,广东如何把这一短板变成“潜力板”,闯出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广东模式”?
陈鸿宇:有没有可能闯出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广东模式”?我从两个维度来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必须久久为功,路子必须正确。要做好打持久战、打攻坚战的准备,找准路子,发挥本地优势,因地制宜找到一个最佳的方式。
第二,要找到真正的短板。全省122个县级行政单位,各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发展道路究竟在哪里,不妨来个大讨论。拓宽点思路、吸取点教训,讨论一下究竟是体制问题,还是区位不好,还是领导班子薄弱,还是上级重视不够等。要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真实原因。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条件,要怎么放权,土地调整多少,资金要给多少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做好县域经济发展这个事情。
让县域发展既有内生动力
又有外生压力
南方日报:如何正确把握好县域发展中县级与省市间、县级与镇村间、县级与县域各横向和垂直各部门间的资源配置的统分关系?
陈鸿宇:做好这三者之间资源配置的统分关系,让县域发展既有内生动力,又有外生压力,还有统筹引领能力。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大胆赋权强县。要在全省上下形成“县域强才能省市强、县域兴才能镇村兴”共识的基础上,按照“宜统则统,能分尽分”的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下沉支持镇村资源主要由县一级统筹、使用、考核的体制,明确县一级统筹全县镇、村协同发展的主体责任和相应的资源保障。
二是坚持规划先导。要摸清镇情、尊重村情、汲取民智,实事求是地制定县域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重点抓好县城规划和跨镇区专项规划。强县必先强县城,要继续完善县城的全域交通、能源、物流枢纽功能,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县城与各镇村连接的县道、乡道和物流、信息网络上;加大对县城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和建设,尽快提升县城公共产品对乡村的外溢服务功能;推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把县城做大做强。
三是构筑内外合力。在加快县域发展中,要继续坚持脱贫攻坚中的好办法、好作风、县一级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指挥下,对全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构筑好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投入体系、帮扶体系、社会动员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评估体系,以制度建设来形成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内外合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