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的地产总裁_调查_华夏_地产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高危 总裁 地产 调查 华夏 地产

  文/乐居财经 许淑敏 曾树佳

  华夏幸福官网上,关于孟惊的动态,停留在2020年8月。

  那时候,华夏幸福尚未陷入流动性困局,作为联席总裁的孟惊,带着一行人到湖北武汉,洽谈投资项目,神情颇为轻松。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华夏幸福已非昔日的“产城之王”,而孟惊则在湖北故地,遇到了麻烦。华夏幸福于近日,接到湖北咸宁市崇阳县监察委员会通知,孟惊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实施留置。

  开年至今,地产界一声声惊雷,接踵而至。先是恒大的柯鹏因旧改相关问题,被带走调查;后来万达旧臣、新城联席总裁曲德君,突然失联,传言也正配合调查。在此几天后,孟惊事发突然,波澜不止。

  若将时间线拉长,业内“被调查”事件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监管层拉紧了红线,许多上市公司高管的违规操作无处藏匿;房企也在资金链紧绷的同时,加大了反腐力度。

  种种原因,加大了行业“被调查”事件的触发频率。

  生意场犹如江湖,围绕着某条利益链,各方主体不断交织着爱恨情仇、隐秘交易。水面之下,暗涌仍没有停歇。

  无声处听惊雷

  春节前两周,孟惊已被带走问话。

  此时华夏幸福内部已有调整,原产发集团董事长赵威接替联席总裁孟惊的职务,负责产城相关业务。

  孟惊大概也没料到,为华夏幸福的债务重组事项忙活了两年多,终于要有点眉目,自己却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实施留置。至于被查原因,或与其担任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董事长时,涉及前国足主教练李铁案有关。

展开全文

  孟惊在非地产领域失足,确实令人有些不解。

  2000年,辞去中学数学老师的工作以后,孟惊便跟随老乡王文学进入华夏幸福,一路打拼二十多年,坐到了华夏幸福总裁的位置。在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的探索路上,孟惊是最为关键的人物。

  转折点在于2019年,吴向东加入华夏幸福担任总裁,并领导南方总部,被王文学赋予较大的自主权,寄予厚望。而孟惊被分权,就任联席总裁,除了产业新城及其他地产相关业务以外,还分管足球俱乐部。

  原本在吴向东离开之后,孟惊可以稳坐华夏幸福“二把手”的位置,静待退休。但眼下被留置之后,只能静待结果。

  地产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众多,能够操作资金的空间更多。

  开年以来,同样被带走调查的,还有恒大集团原执行总裁柯鹏、新城控股联席总裁曲德君等人,他们涉及的平台,分别为恒大旧改、万达金融。

  早前的2021年3月,恒大物业被曝出134亿存款“消失”的问题,柯鹏便是此案涉案人员之一。此后,柯鹏辞任恒大集团执行总裁一职,淡出公众视野,直到近日传出消息,他已被带走调查。

  现年44岁的柯鹏,于2008年加入恒大,历任恒大集团总裁助理、恒大文化集团董事长、恒大集团吉林公司董事长、恒大集团黑龙江公司董事长等多个职位。

  任恒大集团深圳公司董事长之际,柯鹏突然对外宣布,恒大深圳项目2016年总货值,从一年前的2500亿飙升至6000亿元,主要是通过旧改实现。

  后续柯鹏升任恒大集团珠三角公司董事长,继续深入旧改领域。做出一些成绩之后,柯鹏连续升任,成为恒大集团执行总裁。

  旧改“水深”,其中涉及村民、政府、企业等各方,再加上流程繁冗复杂,是最容易出现贪腐、贿赂等行为的地方之一。

  金融领域同样复杂,财务关系、信贷等操作空间较大,稍不小心,便容易出事。这次曲德君失联或因已被带走调查,有猜测称是关于任职万达金融时期的事项。

  另一边,银行机构亦不能幸免。2月6日,浙商银行称原董事长沈仁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而该银行与地产行业关系甚密,曾被猜测为“万宝之争”资金提供方,自身也涉及地产业务,2022年浙商银行还以30.3亿元收购上海绿地创驿大厦A塔楼。

  根据浙商银行2022年半年报,前十大贷款客户中,地产行业客户占据4席,列于首位。

  另一个喜欢与地产商打交道的人是茅台原董事长高卫东。担任茅台集团董事长的17个月期间,高卫东频繁接见王健林、鲁君四、张玉良等地产老板,商讨合作。

  茅台喜欢“囤地”,高卫东进入茅台以后,也是抓紧推动基建,曾提到打造茅台科技大楼、茅台历史文化街区、习酒公司李子春包装物流园区、茅台广场、双龙智慧物流园等多个项目。

  但后续,高卫东于2022年5月被查,2022年12月被“双开”,当前处于公诉阶段。

  被调查“暗涌”

  被带走调查,从来都只是一个隐晦的说法,背后大多涉及的是贪腐、操纵股价等违法事件。

  自2020年地产行业进入调控期以来,政策收紧,局势波动,对于资金的渴求更甚。不仅房企内部各级高管、员工频繁出现贪污受贿事件,连地产老板身上也开始出现违法事件。

  前几年,房企变动较大,股市动荡,不少地产老板更多是趁机操纵证券市场以谋利,最终被带走调查。

  其中不乏格力地产董事长鲁君四、蓝鼎国际主席仰智慧、三盛宏业董事长陈建铭、福成股份实控人李福成、宋都股份董事长俞建午等,一众老板“以身犯险”,终归逃不过“天网恢恢”。

  2021年年初,宋都股份发布公告称,俞建午因涉嫌内幕交易股票,遭证监会立案调查。

  俞建午一直是低调内敛的风格,他在公开场合鲜少露面,也未曾公开披露相关的股票投资经历,但他手上除了持有地产资产外,还涉及航空、白酒等诸多领域。

  此前,宋都集团曾入驻致中和,随后公开声明表示,将用3-4年时间将致中和打造成为上市平台。俞建午涉嫌内幕交易,就被质疑与他旗下的酒业公司有关,是“庄家故意做空逼致中和酒业注入上市公司”。

  2021年12月,俞建午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会决定没收他违法所得的3679万元,并处以1.1亿元罚款。至此,那桩并未公布具体案情的内幕交易,才告一段落。

  而鲁君四被调查则是一年半以后,于2022年6月,他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上饶市公安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而其影响到的是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集团重组进度。

  去年底,A股再融资开闸之后,该项重组才得以重启。

  前几年地产高管被带走调查,牵涉并不广,但这几年,地产高管各种问题更多是被翻查出来,涉及多年前任职期间的各种方面。

  尤其是行业高速发展那几年,贪腐犯罪最多。曾有业内称,“某些岗位的人动动心思,轻轻松松便可撬动一座金库,这使得地产圈贪腐案频发成为一种常态。”

  去年,国央企刮来一阵“寒气”,被纠查的领导不在少数,其中包括华润置地原董事局主席唐勇,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副总经理刘晖,建发房地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跃凯,厦门建发城服发展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施震,以及京城置地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姜建等。

  他们都是因为因涉嫌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据说,唐勇之所以被国家监委指定管辖,背后或许与他在四川“发家”密不可分。

  2001年,唐勇被委以重任调至华润置地成都,担任总经理一职。与此同时,他也扛起了在地方上开疆拓土的大旗。此后,他在成都打造出了多个地产标杆项目。

  正是这次的施展拳脚,让成都成为了他的福地,也成为他“仕途”上的跳板。可惜,这大概也是失足之地。

  此外,建发两位老总“落马”则与专项巡查相关。当时,厦门市委专项巡察组进驻建发集团,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专项巡察,巡察任务包括着力查找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等。

  除了对国有房企的审计和整顿力度会逐步加大之外,其实民营房企的反腐也一直在路上。

  2021年以来,包括万科、旭辉、碧桂园、中南置地、首创、东原、中骏、卓越、泰禾等在内的多家房企开启自查自纠模式,掀起一轮又一轮反腐风暴。

  内外整顿

  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人际关系密集型行业,很多业务领域的员工都直接与钱打交道,这也就加剧了自上而下各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生意场犹如江湖,围绕着某条利益链,各方主体不断交织着爱恨情仇、隐秘交易。但监管机构的眼光如炬,一切都变得公开透明化,这便促成了近年来一系列违规操作无法藏匿,屡屡事发。

  一直以来,地产人被调查或协助调查,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在深圳,甚至有人调侃称,“没有被协助调查过的老板,可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调控基调下,监管机构从严调查;薄利时代里,房企内部也降低了容忍度。

  此前几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也正是用人之际,房企内部贪腐问题,多数房企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往会选择悄无声息地“内部解决”,不把事情放大。

  如今,房地产行业利润直线下降,业绩增长大不如从前,企业“暴雷”时有发生,房企“内卷”的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内部。甚至有房企老板在内部管理例会上直接开口提到,“收钱的高管要省着点”;还有top20房企老板喊话,“追回来的都是利润”。

  从目前公开披露出来的房企反腐案件,动辄几百上千万,甚至不乏上亿元。一家房企如果存在10例案子,将损失至少1亿。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这种情况对于企业利润摊薄的影响还是非常大。

  基于此,地产老板们大力进行内部整顿。

  比如王健林,就对万达的审计部经常直接下达指令,无论是查一个人,还是查一个部门,只要一经查实,直接将涉贪人员全部移交司法。

  这与王健林军人出身密不可分,一直信奉从严治理之道的他,反腐铁腕声名在外。2019年8月底,万达开除4名管理人员并移交司法;2020年底,万达十年老臣朱战备因涉嫌贪腐,被上海警方带走调查。

  王健林曾表示,“我个人在集团不分管具体业务,唯一管的部门就是审计部,审计部就相当于万达集团的纪委!”

  与王健林持有相同观念的地产人,并不少见。这也许是地产圈调查事件增多的助推因素之一。

  无论被叫去“调查”的人,最终是否有罪责,多少都会牵连旗下的公司。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上市平台的股价,投资者闻风而动,股价大跌甚至“腰斩”的情况常有发生。但这些,房企都已习以为常了。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