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不难觅!“老民艺”在抖音直播间玩出新花样,有粉丝求学艺追了3年_花鼓戏_直播_古筝

晚上9点的抖音直播间里,颜云玉坐在镜头前,六角琴筒搁在腿上,灵巧的五指上下翻飞,琴弓上沾了松香的马尾和琴弦摩擦,发出细腻婉转的乐声从音窗跳跃而出,一首《赛马》曲调欢快、节奏鲜明,如奔腾的流水。越来越多的人涌进直播间,有人看了颜云玉的演奏后感叹:“原来二胡还能这样玩!”

演奏者颜云玉今年34岁,和二胡结缘相伴20年,2020年她为了给学生录制示范视频进入抖音,从此吸引大批热爱民乐的粉丝,如今她的粉丝量已经超过500万。像她一样用抖音传扬民间艺术的还有古筝老师曹民,他的一条古筝视频曾让学员寻找他三年;花鼓戏演员易正红将戏曲从剧院带进直播间,观众从剧场的两三千变成直播间的7万观看……越来越多的民乐、戏曲等非遗从业者将这些传统艺术带进抖音直播间,用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弘扬地方艺术。

和大爷PK拉二胡火爆全网,网友感叹:二胡还能这样玩!

3月8日下午,颜云玉当日的直播还未开始,她小小工作室的橱窗里挂着一排排的二胡,她拿出自己最常用的一把,现场为记者演奏一曲,乐声婉转、细腻流畅,让人叹服。

演奏者颜云玉今年34岁,和二胡结缘相伴20年,她初中毕业后就进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音乐表演系学习,毕业后进入乐团成为一名专业的二胡演奏者。但毕业一年后,她进入的乐团倒闭,转而做了琴行的销售,几年后琴行拆迁,她又到培训机构到处兼职做老师……工作与收入的不稳定曾经使颜云玉觉得迷茫,但对二胡的热爱让她从未想过放弃。

2020年,疫情期间,颜云玉所在的培训机构也转为线上授课,她经常录下自己演奏的视频给学生做示范,发在自己的抖音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学习。没想到吸引了很多同样也喜欢二胡的网友关注。

展开全文

2021年5月,颜云玉在公园里看到几个大爷在一起拉二胡,她突发奇想凑上前去,也想拉上一段,大爷们一开始没瞧得上她一个年轻姑娘,颜云玉接过二胡后,一曲《赛马》炉火纯青,看得大爷们目瞪口呆。这段视频在抖音上吸引了大批网友,点赞量将近80万,也让很多网友感叹:“原来二胡还能这样玩!”

颜云玉说:“很多人了解二胡只知道《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总觉得二胡表达出的都是悲伤的情绪,有很多网友看了我的视频之后发现原来二胡拉出的曲子也可以这么明亮,就有很多人对二胡产生兴趣。”

在这之后,颜云玉陆续拍了很多“公园盘大爷系列”的视频,这个系列让她在抖音上彻底火了,3年来她的粉丝量已经达到520万以上,粉丝群十几个。几乎每天晚上颜云玉都会用抖音直播,和网友互动,直播间最多时在线人数达到2万以上。不仅让更多人发现二胡的魅力,也吸引了很多网友为她打赏。

“把音乐和快乐带给大家是我的初衷,在我看来为非遗直播打赏是对非遗从业者的尊重和肯定,给我们的生活提供经济保障的同时,更激励着我们不断精进内容,坚持创作,让非遗从业者在展示技艺中获得认可与回报,能够更专注的学习和练习,更好的做好短视频与直播,让我们的努力得到回报,生活更有保障。”颜云玉说。

抖音带来的直观改变在线上线下同时发生:线上有很多网友私信联系她表示想学习二胡,她开设了线上课程,直播授课,学生从本地遍布至五湖四海,她线上的课程班里不乏年轻的学生或上班族,“以前年轻人总觉得二胡是只有老大爷才玩的乐器,现在他们发现原来二胡也可以这么潮这么时尚。

在线下最让颜云玉觉得欣慰和开心的是,在线下上课时,很多小朋友是自愿来学习二胡,“以前有小朋友来学,我都会问为什么想要学二胡,他们一般都是回答是爸爸妈妈让学的,或者爷爷拉二胡,是爷爷让学的,而现在我听到的很多回答是因为看了我的抖音视频和直播觉得很喜欢来学。”

现在的颜云玉是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湖南文琴协会理事,2022年12月,清华大学举行《新视听时代的非遗传播》论坛,颜云玉被邀请作为嘉宾出席,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拉了快二十年的二胡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己在抖音这个平台正不知不觉间将其传播传承下去,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以前我也听说过一些非遗传承人,没想到我现在成为其中的一员!”

一条普通的古筝教学视频,让学员找了他3年

3月9日下午2点半,曹民刚结束了抖音直播。在一间10㎡左右的房间里,灯光、电脑、麦克风、黑板等直播授课设备一应俱全。

曹民是一位古筝老师,自幼学习古筝,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古筝老师。从2020年开始曹民在抖音上直播,在他看来,与传统线下授课的音乐教学相比,直播授课能让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共同学习,同时主播们也能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粉丝点赞、打赏等认可与回馈,从而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互补,“传统文化和音乐就像心灵上的一剂良药,我们也要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让它被更多人看到。”

△图/潇湘晨报记者肖天健

曹民小时在外婆家读书,外婆是语文老师,也是他的班主任,“那时候我舅舅正好在那边办了一个古筝培训班,我就接触到了古筝,当时觉得没有见过,很新奇,也很好听,就跟着其他的孩子一起学习,后来也一直学。”通过古筝这一古老的民族器乐,曹民也了解了更多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比如钟子期和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那时候就会觉得,传统音乐的演奏者,自古都希望自己的琴声被听见、被理解。”曹民长大后一直从事古筝的教学。

△图/潇湘晨报记者肖天健

2020年,有一家教育公司邀请曹民来抖音直播授课,曹民记得刚开播时只有几个人,曹民坚持每天发弹琴的视频,遇到有学习问题的粉丝,都会耐心讲解,听课的学员也慢慢多了起来,目前,曹民在抖音已推出了2个课程专栏,也组建了5个粉丝群,平时曹民也会在粉丝群里为大家答疑解惑。在曹民心里,因为直播,让他们这些民乐从业者收获了更多“知音”。

△图/潇湘晨报记者肖天健

在做抖音这段时间里,遇到了很多令曹民印象深刻的事情。曾有一位北京的80岁高龄学员,找了曹民整整3年。“我3年前在网上发了一条《北京的金山上》的教学视频,这位学员跟着视频学会了这首曲子,本来已经不想学古筝的她,又燃起了学习的兴趣。有一天我在抖音直播的时候,她偶然进到我直播间找到了我,告诉了我这件事。我深受震撼,没想到3年前发的一条古筝视频,居然让人找了我3年,且这个视频居然教会了她古筝。”那一刻曹民意识到,一条普通的视频,也许也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曹民现在的学生遍布各地,“正是因为互联网的便捷,才能让大家了解、学习古筝,从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未来我也会继续把直播做好,把古筝等非遗艺术弘扬好。”

“我以前也以为花鼓戏只有老年人看”,她在抖音直播间遇见90后铁粉

今年38岁的易正红是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的演员,她参演的《天使合唱团》、《英·雄》等多部剧目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易正红其实是学花鼓戏出身的。

她接触花鼓戏的原因很朴实:她原本打算学唱歌,却阴差阳错学了花鼓戏,父母一直喜欢听花鼓戏,又劝她唱歌也许只能吃青春饭,但唱戏能唱一辈子。易正红也就答应了。

真正让她为花鼓戏动容是她第一次看人排戏。唱戏用长沙话,她一开始听不懂,但看着演员们的神情和肢体表达入了神,“哭得稀里哗啦”。她一下觉得花鼓戏挺有意思,不仅要唱,还要演,“我在这个角色里,就不是我自己了,我可以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 早年后台照

只是她接到的第一个角色就是反派。还是学生的她当然想演漂亮的正派角色,为此哭了好久。“我嗓子条件是当时一批人里最好的,老师们也一直吹彩虹屁劝我,说演反派更见实力。”实际上,正是这个反派角色给易正红带了一系列机会,接触到对她影响深远的良师。

2003年毕业,易正红进入株洲攸县花鼓戏团工作。她记得自己演过一个特别跋扈的妇女,叫王晶。有一天她走在街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叫“王晶”“王晶”。她一开始还以为在叫别人,回过头才发现是在叫自己。“这种情况发生过不少。他们不知道你名字,却记得你演的角色,因为角色认识你,我觉得这对演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

2014年,易正红跟着家人搬到株洲,进入市级剧团,考虑到现实发展,她转入了歌舞团唱民歌。直到2019年开始接触抖音直播,有粉丝问她学花鼓戏的为什么不多唱唱,她便试唱了几次,吸引过来的粉丝比她想象的多多了,“我也才发现自己骨子里真的还是怀念戏曲。”

当时易正红刚离婚,带着孩子还背有三十多万的外债,随后不久又撞上疫情,出镜直播对于生性腼腆的她实在是迫于生计之举。但抖音直播给她带来了很多改变,一方面是生活上得到很大改善,她目前账号有5万余名粉丝,靠打赏收入支撑起了整个家庭;另一方面她的视野和人际圈扩大了许多,也将自己心爱的花鼓戏带给了更多的人,“你像在剧场,可能就能坐两三千个观众,但在抖音直播,虽然服化没那么讲究,但多的时候,我一场直播有7万多人看,同时在线的有4千多人。”

易正红直播会去一些花鼓戏爱好者聚集地,也会去一些网红区,很多路人会觉得新奇:现在还有人唱这些呀?而对于她来说,我站在这里唱,就是让你知道花鼓戏的存在。

“我以前也以为花鼓戏只有老年人看,但是我的抖音粉丝不一样,90后、00后都有。有一个在海南工作的90后经常看我直播,说听到乡音倍感亲切。也有很多年轻人了解后说想学,经常跟我交流。”

只要没有其他工作,易正红如今每晚都会坚持直播,从晚上7点一直到近11点。“快乐大于辛苦,你会觉得很值。”

近年来抖音直播发起“非遗合伙人”、“DOU有国乐”、“DOU有好戏”等计划,为非遗民间艺术搭建传承的平台,提供资源,加强流量扶持,每一场直播都是一个小型演出。据悉,过去一年,湖南省内非遗类直播累计超15万场,该类直播观看次数超6.4亿;1.7万名湖南非遗主播在抖音开播,累计开播时长超293万小时。其中,62%主播获得打赏收入,收获打赏金额同比增长53%。

当人们用点赞、打赏热情回馈非遗主播、赞赏艺术魅力,非遗由此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传承之路。

潇湘晨报记者 王芊 张沁 吴陈幸子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