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等多家日本车企因零部件短缺被迫减产_工厂_铃木_停工

2023年2月27日,有媒体报道,丰田、本田、铃木等多家日系车企因零部件供应不足被迫停产。

在2月23日,本田表示,由于车载半导体出现短缺,再加上疫情导致的物流延迟等因素,对本田的零部件采购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埼玉制作所寄居工厂(埼玉县寄居町)3月上旬的产量预计将比2月计划减少一成。据了解,该工厂2月的产量也比计划减产了一成。

除了琦玉工厂外,本田铃鹿制作所(三重县铃鹿市)2月产量也出现了减产一成的情况,计划3月上旬恢复正常开工。

而铃木则表示,由于包括半导体在内的零部件出现了短缺情况,因此,铃木位于静冈县内的湖西工厂(第1工厂)和相良工厂将停工。其中,湖西工厂(第1工厂)将从2月27日到3月1日停工,相良工厂将在2月28日停工。

据了解,早在2022年6月3日、2022年6月6日、2022年6月13日,铃木湖西工厂就出现了停工情况,时隔8个月后,铃木整车工厂再次出现停工情况。

此外,丰田表示,计划2023年3月份对元町工厂(爱知县丰田市)的少量生产线进行暂时停产,高档车“雷克萨斯LC”正是出自此工厂,这将直接影响“雷克萨斯LC”的生产。

关于本轮汽车半导体短缺,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10月24日,旭化成旗下集团公司从事半导体制造的旭化成微电子株式会社(简称“AKM”)延冈制造所的一处工厂发生了火灾,直到10月24日12时25分,大火才被扑灭,本次大火共持续了91小时40分钟。

火灾发生后,AKM品牌产品在华强北电子市场出现了大量扫货现象,因为其旗下的LSI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驾驶系统、音频IC、3轴磁传感器等方面,一时间,该产品出现大幅涨价情况,令车企苦不堪言。

后续又因疫情、火灾、寒潮、暴风雪等因素影响,各大芯片厂商、晶圆厂的出货量均受到了影响,导致本就不富裕的汽车芯片雪上加霜,缺芯潮彻底爆发。

而在我国,车企也同样面临着缺芯的情况,尤其是在相对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上,搭载的集成电路更多,需求也更大,让车企苦“芯”久矣。由此看来,加速推进车载半导体国产化已经刻不容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