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十六届三次全会《决定》全文发布_建设_打造_推进

中国共产党杭州市萧山区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萧山实际,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牢记殷殷嘱托,就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持续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1.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历史地位与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郑重宣示我们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深刻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产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全区上下要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全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坚定不移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全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率先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路径,以勇立潮头的姿态奋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在萧山的生动实践;全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起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的磅礴力量。

2.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和实际行动,健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强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坚定不移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市委有要求,萧山见行动”。

展开全文

3.准确把握“八八战略”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孕育和实践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萧山生动实践的总抓手,是指引我们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的总纲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始终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一以贯之践行“八八战略”,与贯彻落实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萧山提出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要求和“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嘱托融会贯通起来,坚持好、运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创新战略抓手、平台载体、重要举措,构建区域层面全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实践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以萧山的先行先试为省市乃至全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提供范例。

二、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全面彰显“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风采

4.进一步明确“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以“八八战略”和总书记“殷殷嘱托”为指引,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标准全面推进系统性变革性先行实践,持续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在全市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全省“两个先行”中展现萧山风采,提供萧山范例。

5.进一步完善“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目标安排。根据党中央“两步走”战略安排和省市委总体安排,到二〇三五年,“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水平迈上更高阶段,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区(县)域范例。

到二〇三五年,我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形成以“科创+智造”为内核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高水平创新强区、人才强区,经济实力、创新实力大幅跃升,率先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先行区;城市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国际美誉度大幅提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成为亚太地区重要国际枢纽门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卫生健康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率先实现高效能整体智治,法治萧山、平安萧山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区域治理现代化。

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兴产业形成集群优势,传统产业整体迈入中高端,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打造全省一流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产业数字化第一区;亚运牵引城市能级提升,城市国际化步伐加快,城市核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以临空经济示范区为牵引的国际枢纽门户功能持续增强,平台载体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融合,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58以内;全域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人民全生命周期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高水平满足,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精神品格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历史文化魅力充分彰显,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加多彩,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人文品格全面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碳达峰碳中和取得明显成效,全域美丽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清廉萧山建设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成为全省整体智治样板区。

6.进一步树立“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县)域范例”的工作导向。一是坚持勇立潮头。始终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标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风险意识,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是坚持开放包容。将自身发展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局中思考,主动接轨长三角、深度融入大杭州,不断塑造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的城市气质,吸引更多的人才来萧山奋斗、更多的项目到萧山落地、更多的资源在萧山集聚。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重大矛盾和问题上,率先破解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坚决破除各类制约现代化建设、共同富裕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放大数字化改革效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五是坚持共建共享。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强化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六是坚持团结奋斗。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善于识变应变求变,在新的赶考路上激发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实践地

7.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沿钱塘江串联临空经济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萧滨合作区等发展平台,积极争取省市更高层级支持,迭代升级“兵团”化会战、专班化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布局重构、资源重整、机制重塑,形成“两翼齐飞、多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沿机场公路布局建设高能级航空都市走廊,加快把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世界级开放门户和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全面优化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桥南区块与科技城区块高水平融合发展,做优做强江南科技城、市北、益农三大区块,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在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中名列前茅。推动钱江世纪城建设国际一流都市中央活力区,着力提升钱塘湾未来总部基地战略层级,加快打造杭州都市新中心、钱塘江金融城、大都市新封面。推动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萧滨合作区跨越式发展,纵深推进“萧滨一体化”,以高水平建设“中国视谷”为主线,加快建设时代智造走廊,形成千亿级视觉智能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辨识度的产业地标。

8.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锚定纤维新材料、智能汽车两大优势产业集群,智能物联、生命健康、高端装备三大新兴产业集群,绿色能源、绿色建筑、未来网络等未来产业,着力打造“2+3+X”产业集群体系。到2025年,“2+3”产业产值(营收)规模突破3600亿元。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产业数字化第一区。构建“五企”培育体系,做大做强“链主型”龙头企业,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实现跨越发展,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25家以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力争盘活存量工业用地5万亩、有机更新产业空间500万平方米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突破37万元。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着力招引世界500强、产业链头部企业,实现项目数量、体量、质量新突破。聚力发展总部经济,持续深化与龙头企业合作,通过企业架构调整、政企合作产业基金等模式推动龙头企业高净值业务、板块在萧山集聚。坚持市场化导向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系统打造国资新体系,推动全区国资国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净资产收益率位居省市领先地位,培育5家以上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高水平构建新兴金融、文旅会展、新型商贸、智慧物流四大优势服务业和软件信息、科技服务、健康服务、文创服务四大新兴服务业协同发展的“4+4”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主动融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构建钱江世纪城、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高品质消费空间,大力发展新消费、新零售和夜间经济,打响“亚运主赛地 消费首选地”品牌。大力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探索以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全力建设数字自贸区。

9.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持续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支持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湘湖实验室等建设,共建具有重大战略性的合作平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打通研究成果和技术产品之间的“断裂带”。支持萧山技师学院打造省一流技师学院。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建设,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建设,高水平建设萧山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体系,实现顶尖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总量“双倍增”。充分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着力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创新梯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更好发挥产业基金撬动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类科创载体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推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科技创新指数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勇夺全省科技创新鼎。

四、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建设,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地

10.以亚运牵引城市国际化。贯彻“简约、安全、精彩”办赛理念和“五精(经)”“五高”要求,坚持城市侧和赛事侧“两手抓、两线并进”,做好亚运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扎实开展实战测试演练,周密细致做好赛事组织服务和维稳安保,确保举办一届精彩、成功、圆满的亚运盛会。持续放大亚运综合效应,高水平谋划“后亚运”发展路径,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资源配置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统筹考虑亚运设施赛后利用,强化体育场馆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运营的有机结合,推动赛后一体推进、无缝衔接。加快杭州大会展中心建设,发挥世界旅游联盟总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亚运体育场馆等平台作用,争取更多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赛事落户,着力打造国际会议会展之都、时尚休闲旅游之区、高端体育赛事之城。加快国际化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建设,引进建设一批国际化的学校、医院、社区,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高端人才。增强城市“圈群”发展意识,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杭州都市圈建设,共建浙江大湾区主阵地。

11.建设一流中心城区。着力优化空间布局,遵循世界级城市发展规律,根据萧山在杭州都市圈中的特殊区位条件,以杭州15公里核心半径、30公里短轴半径、50公里长轴半径,实施差异化功能布局和开发策略,形成“大疏大密、错落有致”的城市空间格局。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深化综合交通“补链强链”行动,实施枢纽能级提升、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路网“内畅外联”等工程,加快杭州地铁四期、铁路萧山机场站建设,打造中心城区“半小时交通圈”、至长三角主要节点城市“一小时交通圈”。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有形+无形、地上+地下,进一步强化供水、供电、信息通信等保障,布局新能源车充电桩等设施,加快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切实解决“逢雨必涝”“马路拉链”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贯彻“城市美学”理念,加强城市特色风貌的全域化管控与建筑景观风貌的精细化管理,加快城市微改造、精提升和片区式有机更新,留住萧山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1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引领驱动型、助攻服务型、功能提升型、生态优先型,推动镇街特色发展,瓜沥镇全面融入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临浦镇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彰显镇街特色,提升镇街品质,避免同质化。推进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探索村级集体农用地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开展 “飞地”抱团项目,深入探索“强村公司”带动农民增收路径,到2025 年全区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浦阳-传化共富乡村项目成为省级范例。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 ,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农 业,打响萧山农业品牌,成为现代农业强区。

五、推进现代化品质生活建设,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实践地

13.打造共富标志性成果。实施持续缩小“三大差距”集成改革,加快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共富型制度政策体系,不断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走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前列。深化全域城乡现代社区建设,以“未来社区+未来乡村”为核心场景,推动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打造更和谐、更有温度的美好社会。到2025年建设未来社区50个、未来乡村50个、城乡风貌样板区3个以上,打造一批具有萧山辨识度、省市影响力的引领型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和城乡现代社区。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健全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推动更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加快建设橄榄型社会。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打响“善行萧山”慈善品牌。

14.建设全域优质“美好教育”先行区。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实施新一轮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形成“家家门口都有好学校”的良好局面。坚持五育并举,巩固扩大义务教育“双减”成果,实施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坚持城区带农村、名校带新校、线上带线下,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紧密型集团办学,全面推行“教育大脑+智慧学校”,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差距。

15.高水平建设惠及全民的“健康萧山”。以争创全省健康促进区为抓手,全面推行“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实现医疗资源迭代升级,构建大健康格局。构建高效协同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提质扩容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建成浙大二院总部项目,推进新一轮区级医院改扩建计划,打造若干个区域医疗中心。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加强区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16.构建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实施老年友好型社会和普惠托育体系集中改革,深化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创新城乡一体公办养老机构统管机制,推广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产业园区和企事业单位嵌入式办托模式,积极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深化新时代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稳步提升低保低边医疗、教育、就业救助水平,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坚持“房住不炒”,加强房地联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六、推进现代化文化文明培育,打造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先行实践地

1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深入实施铸魂溯源走心工程,高质量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精神传承和“海纳百川、大气磅礴”的时代气质融合发展,全方位塑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城市人文品格。积极争创全省“标杆引领类”党校。系统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净网”行动,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深化“当好东道主 文明迎亚运”八大行动,深入开展“萧山优礼” 文明品牌建设,广泛开展“润心践行”活动,持续深化“美德萧山”建设,推进“最美萧山人”品牌培育行动,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

18.传承发展优秀历史文化。统筹规划文化遗产软硬件建设,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展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等建设,重塑“一源三带”风采。加强跨湖桥文化、吴越文化、宋韵文化等挖掘、研究和保护,做好钱塘江古海塘申遗工作,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东运河萧山段)建设,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活化利用古镇古村、历史街区、工业遗产,积极建设浙江钱塘潮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传承发展绍剧、莲花落等地方戏曲艺术。

19.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旅游博览馆、浙江省油画院、“五馆合一”城市文化公园等重大文化地标。积极参与之江艺术长廊建设,加快中国美院湘湖校区建设,打造湘湖文化艺术圈。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礼堂、家园、书房、客厅”文化矩阵,打造一批公共文化新空间,做优“文化管家”特色品牌,构建城乡一体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打造“10分钟健身圈”。推进杭州萧山火车西站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响创意萧山品牌。

七、实现现代化生态治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实践地

20.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以绿为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全面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空间管制,落实国土空间“一张图”,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加强区域生态廊道和自然保护地建设,打造钱塘江、浦阳江、西山—北干山—长山等生态走廊,加强湘湖等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建设国际湿地城市先行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保护工作,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萧山经验。以深化“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深入推进国家级美丽乡村重点县试点建设,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萧山范例。高质量建设美丽城镇,高水平打造一批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等美丽单元。

21.实现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坚持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格的执法,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生态环境指标在全市主城区中走在前列。深入实施“碧水行动”,完成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打好“蓝天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强化土壤环境全过程风险管控,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加强固体废物闭环监管、医疗废物非接触式智能监管,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管理制度,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22.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深入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严格规划控制和项目准入,强化污染排放、单位能耗、亩均效益等综合约束机制,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碳的监测、分析、管理、减排全流程闭环管理,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探索碳达峰碳中和有效路径。总结推广湘湖EOD项目经验,支持南部生态共富先行区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化路径和生态补偿机制,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萧山样板。

八、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打造善治智治的先行实践地

23.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落实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丰富拓展基层民主实践,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丰富群众参与路径,支持人大、政协创造更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萧山实践和萧山经验。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持续擦亮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乡贤统战工作三张金名片,形成具有全省影响力的萧山统战品牌。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深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协同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加快法治社会建设,高水平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4.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系统性变革,迭代完善数字化改革体系构架,持续推进“萧山·红领通”等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完善重大应用集成贯通和特色应用共享落地模式,提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支撑能力,加快数字化改革向各领域各方面延伸覆盖,全力提高实战实效水平。加强重大改革“一本账”“全周期”管理,注重解决“数字鸿沟”,推动改革成果直达千家万户、惠及更多百姓。以“一网通办”为主抓手,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推进标准化管理、数智化评价、清单式整改,争创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区。以“一网统管”为主抓手,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和制度双向发力的全省最智慧社会治理体系,有效提高源头预防治理、多跨协同治理、智慧治理水平。推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在数据层融合、在业务层协同,全方面提升政府治理水平,为全省数字化改革和杭州城市大脑2.0先行探路。

25.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萧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平安县(市、区)”建设,加大平安村社建设力度,全面构建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进入全省平安考核第一方阵。强化警源治理、访源治理、诉源治理,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无信访积案县(市、区)”。加快构建体现实战化特点、具有萧山特色的现代警务体系,争创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打好亚运安保等大仗硬仗。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整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强化除险保安,完善区安委会、专委会“1+8”运作机制,统筹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和各类灾害预警响应、应急救援和物资储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

九、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全面从严治党的先行实践地

26.大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锤炼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标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主题教育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活动结合起来,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训计划和“第一议题”制度,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始终牢记总书记提出的“当好全市领头雁、成为全省排头兵、争做全国先行者”要求,以实干实践不断提升工业化、加快推进城市化、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在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斗争中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省市委有要求,萧山见行动”,以一地之光为省市发展大局添彩。

27.持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树牢大抓基层、重抓党建的鲜明导向,深入推进“红领萧山”行动,迭代升级现代社区“五星三色”管理评价体系2.0版,完善“评村社、抓镇街、促部门”机制,推进区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聚力打造城乡现代社区红色单元。统筹推进城乡社区、两新组织、行业系统等领域党组织建设,擦亮民营企业非公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基层党建与中心任务相融互促,相关工作始终走在省市前列。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员干部“民情双访”、在职党员“双报到”等机制,更好发挥基层党员引领带头作用。

28.全面锻造一流干部队伍。突出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人适其岗、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破除论资排辈,选优配强“一把手”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完善干部精准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聚焦“八项本领”“七种能力”要求,分层分类开展集中培训、实践锻炼、赛马比拼,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推动干部到“兵团”、专班、基层等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加快打造一支善于变革、敢于斗争的一流干部队伍。坚持严管与厚爱并举、激励与约束并重,健全容错免责、澄清正名机制,让想干事者敢干事,想作为者能作为。

29.不断深化“清廉萧山”建设。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肃查纠“慵懒散”“中梗阻”等顽疾,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高质量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工作,高标准推进新一届区委巡察全覆盖,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权力运行,用好“五张责任清单”,织密管党治党责任网。深入实施清廉单元颗粒度饱满度提升工程,持续擦亮“萧然·清风里”清廉品牌。大力推进“亲上加清”工程,加快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亲清合力的新型政商关系,做到“无处不在、无事不扰”,坚定“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勤廉追求。

来源:萧山发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