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重庆春雨普降,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高兴地看着已经修复完毕的森林火灾受灾山林。通过重载无人机帮助地形险要的山地植树造林,快播快种植被恢复工作快速完成,此项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森林修复进度。
重载无人机助力物资运送
陡峭的山壁、裸露的岩石、枯叶覆盖着焦土……2022年夏天,重庆遭遇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极端的高温干旱天气,多个地方连续发生森林火灾。在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8·18森林火灾受灾区域,山高坡陡没有路,立地条件极差,加之外山部分区域为裸露岩石,植被恢复难度很大。
正在进行运输工作的重庆造重载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这种森林火灾后修复面临的两大难题是大量物资运送和如何克服立地条件造林问题。”科技特派员、重庆市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王正春介绍,在重庆市科技局农业减灾复产科技应急项目支持下,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重庆驼航科技有限公司,探索重庆造重载无人机在林业营造林中的初步应用。
此次《森林火灾后植被恢复与快播快种技术集成应用》(以下简称《集成应用》)技术成果在江津区首先开展试验示范,将固化出重载无人机在林业生产中的飞行技术参数,应用在困难立地条件的植被恢复林业生产中。
在运载现场,机组人员娴熟操控重载无人机从物资转运场地起飞,将5吨有机肥,12000株油茶、桢楠、木荷等苗木,铁铲锄头等物资一次次吊在空中,精准地投入到物资接应点。“如果没有无人机帮忙,只能靠人肩背手提,不仅效率低,而且要搬运到指定位置非常困难。”王正春说。
得益于快速高效的物资运送保障,整个快播快种植被恢复工作完成造林任务300亩,在3月12日下雨前结束作业,大幅提升工程效率,确保恢复成效。
精准播种助力山地复绿
在另一片山头,一架身形娇小的重载无人机在空中盘旋,不时抛下颗颗种粒——这是另一组技术人员在开展重载无人机播种试验。根据示范点立地条件,技术人员采取重载无人机精准播种,并进一步把握无人机播种均匀度、精准度。
展开全文
在播种现场,重载无人机先混播投放多种灌木种子,技术人员再监测播种效果,并通过试验固化无人机播种飞行技术参数,总结技术模型。本次项目试验小组混播了900千克刺槐、木姜子、马桑、黄荆等种子,开展了播种监测,完成播种任务300亩。
机组人员正在操控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在立地条件恶劣、不便植苗造林的区域,重载无人机精准飞播播种配合人工植苗快播快种,能有效研发、总结重载无人机灾后及地理条件恶劣区域快播快种植被恢复技术成果,辐射带动受灾区域和立地条件恶劣区域植被恢复。
据了解,针对2022年重庆多地发生森林火灾的植被恢复,《集成应用》拟在江津支坪、珞璜、铜梁围龙等森林火灾受灾区域建成示范点500亩。接下来,项目将在大足区、铜梁区继续开展试验示范,并在九龙坡区森林抚育工程中推广应用本次试验示范点飞行技术经验。
王正春表示,项目将在3月至4月,应用重载无人机进行精准飞播播种和苗木、肥料等物资的精准投放,配合人工进行植苗造林,并对飞播、植苗造林地块进行监测,调查种子出苗率和苗木存活率。预计到今年五六月,总结形成火灾迹地快播快种及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带动火灾迹地森林复绿。
来源:科技日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