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明大成在线科技有限公司:你活那么累,是因为三观太正_的人_标准_对错

活得无趣,是因为太在意“有用”

有些人活得很无趣,是因为判断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的标准是“有没有用”:

唱卡拉OK有什么用啊?能赚钱吗?能积累人脉吗?

看球赛有什么用啊?能赠钱吗?能晋升吗?

做饭有什么用呢?太浪费时间?又不是食堂打不到?

送玫瑰花干什么啊?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还浪费钱?

旅行有什么用啊?能赚到钱吗?

用标准答案活着的人,结局就是标准无趣的人。那么,“有用”是怎样炼成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想要买个玩具,家长说,“玩具有什么用,你玩一段时间还不是照样丢掉,又不能吃又不能穿,买点实用的吧”。

孩子想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家长说,“玩玩玩,有什么用,作业写好了吗?书会背了吗?你现在和他们玩,将来长大了,你有需要他们会帮你吗?”

想要去踢个足球、打个篮球,家长说,“不要浪费时间了,你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升学考试中。快要考试了,你一定要争分夺秒,时间就是命运。”

对于一个孩子,你对他说,“你好好读书吧,读好了书,以后能上好的大学,可以得到好的工作,有较高的收入”。这个“有用”实在是太抽象了,孩子其实是不好理解的。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都很遥远,远到对他起不了激励的作用。但是,如果你对他说,“海的女儿最后结局怎么样了,想知道就去把这本童书读完。”“上次你做的那个手工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夸赞,这次你的这个用纸盒做潜望镜的创意更好了,我很期待你的作品”。这样子的“有趣”,对于孩子来说好像是更有吸引力哦!

我们知道,一个一门心思只求“有用”的人,他们幸福感是极其低的。因为,人类所有的幸福感,都来自于“我想和你、和你们一起虚度时光”。而太注重“有用”的人,会迷信“时间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千古祖训。有那个和恋人缠绵的时间、有那个亲子天伦之乐的时间,他早就可以多赚多少钱,多学多少知识了。

展开全文

没有趣的人,其实生命力极其微弱的,内在是十分匮乏的。他们的真实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被压抑着,不得伸展。因为生存危机、因为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被呵护过,他们的生命随时都处于一种需要去冲锋陷阵的准备状态。好像这个样子,才能配上他们现在所拥到的一切。

一旦他们哪一天,不需要绷紧起神经,像惊鹿一样随意竖时起两只耳朵,聆听是否有老虎豺狼的声响。他们就会陷入到一种莫名的不安感,好像会要大祸临头一样。因为那是他一贯的防御模式。

就好像是生活于原始丛林中,随时都要做好准备,拿上武器,以对付不时入侵的各种大型、中型、小型野生动物。不累才怪!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太正确

三观太正的人其实都活在教科书里,他们的思维是这样的:

老师说了,要助人为乐,有老太太过马路,我一定要去扶;

老师说了,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一定要听父母的话;

老师说了,绝对不能随手乱仍垃圾;

张三居然背着老婆搞外遇,我看不起、看不惯这种人;

为人处世就应该懂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处处相宜;

读书,我只读名著;

听歌,我也只听有内涵的;

朋友圈,我只发正能量和岁月静好。

做人就要有人样,不应该搞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搞些乱七八糟的关系,说些乱七八糟的话,不应该表现形象差的自己。应该说些正能量的话,表现优秀、素雅、文明、睿智、博学、高级的自己。

有时候是以“道德”“文明”之名要求或禁止自己做,有时候是以“不能伤害别人”“不能放纵自己”为名禁止或要求自己做。

三观太正的人,世界上只有两件事:应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跟三观太正的人相处,一个字:累。

你评论一下某个同事的小心眼,他就会告诉你,为人要大度,不能小心眼。

你本来想倾诉一下对父母的情绪和不满,他会给你说教,你怎么能这样说父母呢,父母辛辛苦苦地把你养大,你应该要感恩,要孝顺。

你跟他开玩笑,说自己喜欢了一个已婚的少妇,他马上一板正经地对你说,做人要厚道,不能做不道德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他们会教育你,你们对你会有诸多的评判,告诉你这么做是不对的,那么做是不道德的,这么做是会伤害别人的…………简单来讲,就是《大话西游:爱你一万年》里唐僧的人设形象。

你不会觉得你是在跟一个活人在交往,而感觉像是在听一个圣人在讲经。他们的形象是看起来是圣母,但就是感觉像是圣母婊。

做一切事情,都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人,一般就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孩子太多的评判和标签。家族里有很多的禁止性超我,这是不对的,那是错误的,这是不应该的,那是必须的。

就好像是好好的宽宽大大的马路不走,非要去走画在路面上的一圈一圈的迷宫。这样的人生,不累才怪!

三观太正,其实是个伪命题

何谓三观?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称。

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看待事物以及事物的运动。

人生观:从永恒的角度来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从存在的角度来说,人的存在与其它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一样,都是表明了这个世界的存在。

价值观:人生虽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并不是为了意义而活,人是为了快乐而活,你自以为赋予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其实是这个意义背后的快乐驱动了你。我们活着为了快乐,但是我们不追求那种片面的极端的自毁的快乐,我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快乐,具体表现为身心的健康。对自我身心健康不在乎的人,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三观正确的标准是什么?有一天,我一直认为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人跟我说:做人一定要三观正!然后我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所谓三观正,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三观正好和我一样”的缩写。凡是与我观点一致,且我欣赏的就是“三观正”;凡是与我观点不一致,且我厌恶的就是“三观不正”。

圣人标准:牺牲小我,成就大业,天下为公。

常人标准:做好自己,尽量不要给他人带来麻烦。互助互利双赢

贱人标准:唯我独尊,爱自己尊若菩萨,视他人秽如粪土。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最简单的说,就是:知道有自己,也知道有别人。自己要活,别人也要活。自己要活得舒坦,别人也想活得舒坦。

所以,一千个人就会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有对错吗?

对错当然有,但仅存于人间。为什么?因为对错是相当于一个对错标准的,而标准是人间产生的一种意识。假如宇宙中没有智慧生物,你认为还有对错吗?

回过头来讲三观,三观有正确的和错误的吗?严格讲,没有。但人是社会性的,遵守社会规则符合自己的利益,所以世界这个大社会形成了一些共同认同的观念体系,而这种普遍认同的观念,就成为了我们的“标准”,从而也就有了“正确的三观”。

然而,哲学的思想,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套,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不同。

况且,我一直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于青于蓝。即便是常人标准的正三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不同。

比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奉行的养儿防老观念,被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以及人口老龄化逐渐打破。

比如,古时候盛行的一夫多妻制,一个丈夫可以娶几个妻妾的制度,到了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了,观念也就随之改变了。

比如,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在如今的女人也顶半边天的社会里,逐渐被淡化,人们已经认同了女人也可以驰骋于职场的这个理念。

论战很好,好的争论更好,这个世界上通向真理的,绝对不会只有一条路。如果你认为只有一条,还认为自己走在这条唯一正确的路上,那一定是歧路。——武志红

人对自己及别人的所有看法,经常就是人际冲突及烦恼的根源。所以人最需要学习的一件事情——就是对万事万物没有任何的看法。将对自己及他人的所有看法,丢得光光的。正如奇迹课程所言:今天,我不再判断任何事情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