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2022书榜盘点,快来看有哪些好书!_好书_相关内容_本书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里,小编挑选了26种本年度获好评的图书与大家分享,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仍能遇见好书~

【 商务印书馆 官方旗舰店】

京东平台 每满300减40

天猫平台 折后再让利15%

快来囤好书吧~

葛兆光讲义系列

葛兆光 著

★ 腾讯好书2022年度十大人文社科好书

展开全文

★ 入围搜狐文化2022年度好书之选

★ 入围《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

★ 入围经济人读书会2022十大好书

★ 2022年 第六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

★ 2022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学术类)

★ 2022年商务印书馆11月“十大好书”

★ 绿茶书情10月好书

本系列是葛兆光教授从教以来针对各阶段学生们开授多门课程的讲义结集,均历其十多年之反复修订,配有相应的参考文献和阅读论著,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延伸资料。

其中既有关于古代中国文化、古代中国的经典,征引广博,不同于掇拾浮华;亦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于后学。此系列可为读者之锁钥,使其在习得传统文化知识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葛兆光:研究学术史,最终目的是懂得如何做学术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

★ 《中华读书报》2022年度十大好书、20种历史好书

★ 《文汇报》读书专刊编辑部2022年好书推荐

★ 入选探照灯好书11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 中青阅读12月推荐书

★ 入选华文好书2022年11月榜单

★ 澎湃新闻编辑在读的7本中文原创书

这是一本为博士生设立的课程讲义,“以近世东部亚洲海域为中心”,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讲到亚洲史研究的学术史,再到研究东部亚洲史的意义,以及如何研究东部亚洲史。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每一单元以一个问题开始,以讨论和建议阅读书目结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作者在讲授自己的研究心得的同时,可以引导读者进一步去思考。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葛兆光: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学术史讲义:

给硕士生的七堂课

★ 入围探照灯好书10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全书共八讲,主要涉及古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应当掌握的学术方法,以及中国学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历程,重点讲述思想史若干大关节上的研究史,以此呈现学术史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非常具有指引性和启发性。

中国经典十种(修订本)

★ 中国经典导读之作

★ 多角度叙述中华文化

★ 阐释经典的价值,重唤经典的活力

本书是面对大学生的通俗浅近讲义,内容再版重印多次,广受读者喜爱。全书共十讲,涉及《周易》、《论语》、《老子》、三《礼》、《淮南子》、《史记》、《说文解字》、《黄庭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坛经》十种中国经典作品。

葛兆光教授通过探讨什么才是中国经典、何以正确阅读传统中国经典、如何正确理解传统经典意义等重要问题,使当代人体会前贤之思,提供今日之“新经典”。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经典十种》:让经典“活”起来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重订增补本)

★ 传统文化通识之作

★ 文字经过大幅修订

★ 新增近百幅配图

本书是葛兆光先生为读者提供的文化地图,涉及汉字、婚礼丧仪、家族和社会、儒佛道、阴阳五行、民间信仰、传统的世界观等内容。此次出版的版本经过了大量增补修订,覆盖了葛兆光先生讲课的全纪录,并增加了一些全新的篇章和近百幅的配图,内容非常详实。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葛兆光:揣一张地图去古代中国旅行

启蒙与书籍: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出版业

[美] 理查德·B·谢尔 著 启蒙编译所 译

★ 入围搜狐文化2022年度好书之选

★ 入围《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

★ 2022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学术类)

★ 2022年商务印书馆5月“十大好书”

★ 2022年6月译著联合好书榜

★ 绿茶书情上半年好书

本书为著名启蒙运动研究者经典作品,以115位苏格兰作家以及他们的360部主要作品的故事,阐释了书籍出版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决定性作用。书中另附大量图表和参考书目,不仅展现了书籍出版翔实的细节,并且多层次鲜活地描述了作者、书籍、出版商、印刷者及在书籍流通运程中其他各种对象的互动关系。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启蒙与书籍》|用书籍点燃启蒙的火种

《洛神赋》九章

戴燕 著

★ 《中华读书报》2021年度传统文化好书榜

★ 第36期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 2021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

★ 2021年商务印书馆“最美的书”

本书为复旦大学专研中国古典文学的戴燕教授十余年的倾力之作,从文学、历史、绘画等视角解读《洛神赋图》以及曹植写作《洛神赋》的真实寓意,让读者以更近的距离了解《洛神赋》以及《洛神赋图》。

图书整体设计亦是精细,外封采用正背印刷,内有故宫版《洛神赋图》的经典画面,既可为此书封面,亦可单独装裱,可谓“一书在手,书画全有”。随文还配有一张仿宣纸印制的赵孟頫手书的《洛神赋》,沉浸式感受书法大家对《洛神赋》的喜爱。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 九章》|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流传千年的《洛神赋》

重新遇见全新的《〈洛神赋〉九章》

破产书商札记

[英] 威廉·扬·达泠 著 王强 译

★ 入围第23届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 探照灯好书8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 湖北省图书馆第41期【馆长荐书】

★ 绿茶书情9月好书

书店老板会是什么样的人?作者达泠化身爱丁堡的“破产书商”,通过近50篇精彩的文章,以轻松、诙谐又充满调侃的口吻和语气,创造了一个书商的生活。其中记录了“古怪书商”的轶事和思考,有对书铺环境、经营状况的描写,还有对书籍内容的探讨和思索,就好像世界上真的有那么一位书商。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破产书商札记》|就算世界到了尽头,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致命的伴侣:

微生物如何塑造人类历史

[英] 多萝西·H.克劳福德 著 艾仁贵 译

★ 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银奖

★ 英国病毒学领域大佬科普作品

★ 首部系统阐述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的重磅力作

英国微生物学家多萝西·H.克劳福德在本书中从多方面论证了微生物体对人类历史进程的作用和影响。通观全书,其核心观点认为,人类与微生物体是相伴相生的关系,当我们越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消灭它们时,它们往往能够产生耐药性和变异,愈演愈烈,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消灭它们,而是要学会互相适应彼此的存在。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致命的伴侣》|一本书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细菌、病毒、真菌等“隐形的敌人”

我们如何能够克服新兴微生物的威胁?

德勒兹的哲学剧场

李科林 著

★ 2022年商务印书馆10月“十大好书”

★ 入围探照灯好书12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本书以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为讨论对象,以主体、时间与欲望为三大主题,通过德勒兹和不同的哲学理论的对话,如 笛卡尔的“我思”、康德的“先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海德格尔的“去蔽”成了“以自我奠定世界的哲人”“立法者”“在辩证对立中不能停歇的思考者”与“通向林中澄明之境的独行者”, 他们与德勒兹的思想肖像同台演绎,展示德勒兹对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批判。

古代埃及史

[英] 乔治·罗林森 著 王炎强 译

★ 入围2022年商务印书馆年度“十大好书”

★ 2022年商务印书馆8月“十大好书”

★ 7月译著联合书榜

本书为英国著名史学家乔治·罗林森经典作品,作者用生动详实的文字与渊博的学识,将古代埃及的历史与传说娓娓道来,自问世以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已多次再版,是了解古埃及文明的上佳之作。

书中完整展现了古埃及从前王朝到第三十王朝的三千年历史,不仅有金字塔的建立,也有数千年前的治水工程,有上古神话,也有神权与王权之争,更有百年异族统治时期的反抗与文化融合、女王船队的域外探险、近东诸国争霸的合纵连横,共同演绎古代埃及丰富且曲折的历史故事。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古代埃及史》:穿越五千年,再现文明古国的兴衰

古代波斯:

阿契美尼德帝国简史(公元前550—前330年)

[美] 马特·沃特斯 著 吴玥 译

★ 入围搜狐文化2022年度好书之选

★ 入围《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

★ 2022年商务印书馆11月“十大好书”

★ 10月译著联合书单

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曾是一个超级大国,但也难逃灭亡的命运。古代史教授马特·沃特斯细致考察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历史,生动讲述了从公元前五、六世纪帝国的先人所生活的年代一直到马其顿征战后的阿契美尼德波斯人的故事。

书中各章配有详尽插图与地图,附有时间线梳理,囊括了最新考古发现与铭文解读,清晰展现了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兴衰史。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古代波斯》|回溯波斯文明之发端,纵览帝国成败之起伏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

[美] 马克·范·德·米罗普 著 李红燕 译

★ 2022年商务印书馆5月“十大好书”

★ 领域内领军学者执笔

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底格里斯河……西方文明发端于此,城市的历史也始于美索不达米亚。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城市在那里出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自发形成过程的结果,而在几千年中,城市决定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每一个方面。

哥伦比亚大学古代近东史教授马克·范·德·米罗普将其对美索不达米亚领域过去三四十年研究心血倾注于本书,从城市起源、城市结构,到社会治理、经济产业、宗教文化,直到城市衰落,为现代人梳理公元前3000年到前300年之间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的兴衰脉络。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一部城市兴衰史

欧洲现代史(1878—1919):

欧洲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交涉

[英] 乔治·皮博迪·古奇 著

★ 5月译著联合书单推荐

★ 一部笔墨详尽的“一战”前夕外交风云录

★ 首次中文译介

本书为著名历史学家乔治·皮博迪·古奇的经典代表作,从《柏林条约》讲起,至“一战”后结束。

不同于常见的线性叙事式历史记述,本书构筑了独特的平行叙事空间,帷前的外交人物和幕后的统治者在历史事件进程中的角色扮演和频繁更迭,透露出各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为读者认识欧洲各国在“一战”前的交涉打开了另一个面向,可堪教学,可作史料。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欧洲现代史(1878—1919)》:外交视角下且看“一战”前的风云变幻

《君士坦丁赠礼》伪作考

[意] 洛伦佐·瓦拉 著 陈文海 译注

★ 入围搜狐文化2022年度好书之选

★ 入围《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

★ 2022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学术类)

★ 2022年商务印书馆10月“十大好书”

★ 8月译著联合书单推荐

洛伦佐·瓦拉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谱系中最复杂、最显眼、最另类的人物之一,每到一处,都与论战为伍。本书是他对罗马教会伪造的《君士坦丁赠礼》的激烈揭批,也是他所有作品中受众面最广、冲击力最强的一部,

该书以极具个性的文风、恣意张扬的语言和融通广博的学识,通过内证法和外证法相结合的方式,确证《君士坦丁赠礼》绝无可能出自君士坦丁一世之手。既是近代西方历史文献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一篇以教皇为批判对象的讨伐檄文。

译注者陈文海教授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不仅让译文完美再现了原书生动形象、辛辣机智的文笔,还凭借其学术背景,对文本做了丰富的注释,更好帮助身处东方文化环境的读者理解本书及其所在的历史文化背景。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君士坦丁赠礼〉伪作考》|罗马教廷之“禁书”,人文主义之异彩

大师的传统

王路 著

★ 《光明日报》八月光明书榜

★ 第37期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这是一本囊括了的古今中外多位哲学大师回忆的学术随笔,但它的魅力并非局限于作者熟稔的关于逻辑学和哲学往事。

王路教授集合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奎因、辛迪卡、戴维森等西方哲学大家,以及金岳霖、周礼全、汪子嵩、陈康、沈有鼎、梁存秀、叶秀山等现当代哲学研究领域先辈,揭示了一种由大师开创并被后人继承的学术传统,这种“继承传统,超越传统”的学术精神具有超越性,能够给所有学科领域中的后生晚辈启迪。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师的传统:领略古今中外哲学家的风采

古代世界的迷踪

黄洋 著

★ 入围探照灯好书3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 第34期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 商务印书馆月度好书、畅销新书

★ 人文科社中文原创好书

本书收录了黄洋教授20多年来的学术随笔,涉及各类话题,从苏格拉底之死到“埃及艳后”的形象塑造,从尼采的古典学生涯到西方古典学对我们的意义,皆为作者有所思考,或者试图弄清楚的问题。

如果说,古代世界是一个神秘的巨大迷宫,那么,本书展现的就是一位古典学者涉身这座巨大的迷宫中,为追寻古人生活的一些踪迹所做的努力,并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轻松的文笔,带领读者追寻古代文明的发展踪迹。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古代世界的迷踪》|探索尘封的古代文明

古代世界的迷踪:雅典凭什么判苏格拉底死刑?

稽古与随时

瞿林东 著

★ 第35期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 史学大家选文集

★ 当代学人的研学指南

“稽古与随时”,是瞿林东教授借用的唐代史家刘知幾和杜佑的两个概念,既是自勉,也是希冀——希望当代学人创造出历史感和时代感相结合的新型“稽古”与“随时”的现代模式,既“得稽古之宜”,又“达从时之义”。

本书汇集了近年来瞿林东教授发表于报纸、杂志上的一些评论、文章和一些著作的序跋,大致分为五辑,其中既有历史评论和史学评论,也有治学之思、研究余墨和漫谈,还有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望等,字里行间,尽现其治学特色与风骨。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稽古与随时》|跟随当代史学大家,走进如烟的历史

依稀前尘事

陈思和 著

★ 第39期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 丰富史料,多方论证

★ 重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文学

本书立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相关事件与史料,把五四新文化运动界定为一场与国际同步的先锋运动;主张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看作是一场中国文化传统进行自我涅槃的文艺复兴,认为其在中国由古代君主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转型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书由19篇文章组成,聚焦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解读整个新文学是如何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依稀前尘事》|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与意识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德] 马库斯·加布里尔 著 王熙 张振华 译

★ 入围搜狐文化2022年度好书之选

★ 入围《晶报·深港书评》2022年度十大好书

★ 2022年第一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

★ 2022年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大众类)

本书是波恩大学教授马库斯·加布里尔的一部大众哲学普及著作,文字生动朴实、浅显易读作者从哲学史和日常经验入手,借用小说、电影、电视等当代媒介的例子,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他所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新实在论”哲学。

作者指出,本书是严格地反对形而上学的。他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指的是所有试图从一个原则、一门科学中推导出一种整体世界图景的尝试。正因此,“世界”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现实事物于其中显现的各种意义场,以及存在于这些意义场中的自在的、现实的事物。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新实在论”的思想历险——读《为什么世界不存在》

陷入奇点:

人类世政治哲学研究

吴冠军 著

★ 2022年商务印书馆5月“十大好书”

★ 于另类思想史勾勒政治哲学

在“话语政治”与“奇点政治”的辩证法中,尤其是在“生命政治”与“技术政治”的交叉口处,我们如何突破“人类世政治哲学”来构思共同体的未来?

本书经由另类的思想史读解来勾勒政治哲学的演化,并以“真实奇点”与“任意奇点”这两条当代欧陆思想中的激进线索为抓手,来探讨如何与“奇点”共存。

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拉康、施特劳斯、科耶夫以及巴迪欧、齐泽克、阿甘本、拉克劳、拉图尔等欧陆思想家的学术洞见,并且深入大众文化的“实验室”(小说、电影、电视剧、桌游、手游……),在“人类世”的界槛处探索政治哲学。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陷入奇点》|来自政治哲学的沉思

论颜色

[奥] 维特根斯坦 著 孙周兴 译

★ 第10期哲学新书联合书单

★ 维特根斯坦最后的作品

★ 包含458条关于颜色的评论思考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背后有他反对的本质主义的传统颜色理论,特别是牛顿的颜色理论,更有让他欣赏又令他不满的歌德及其友人伦格的颜色学说;他尝试颜色探讨的第三条道路,可谓“现象学-语言哲学的颜色论”。

本书是维特根斯坦在人生最后十五个月里做的关于颜色的研究,“如何得当地言说颜色?”是本书的根本追问,可以松动我们关于颜色和观看的固化理解。另附译者孙周兴教授攥写的《译后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典。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论颜色》|我们如何得当地谈论颜色?

风景的意义

[奥] 维特根斯坦 著 孙周兴 译

★ 第12期哲学新书联合书单

★ 当代著名哲学家全新力作

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约翰·萨利斯(John Sallis)的全新力作。他从哲学史和艺术史上有关“风景”的中外画作和著作入手,在深入探讨莫奈、塞尚、大卫·弗里德里希、保罗·克利、李成、郭熙等画家画作,以及康德、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风景”和自然的独到理解,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风景的意义》 | 如果用哲学的眼光欣赏风景

阿Q一百年:

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精神探微

张梦阳 著

★ 《光明日报》七月光明书榜

★ 著名鲁迅研究专家三十年沉淀之作

鲁迅及其主要著作《阿Q正传》,百年来尽管受到各种各样的攻击,却保持着越来越强劲、厚实、不朽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原因在于阿Q是一位与世界文学中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摩夫等典型形象相通的着重表现人类精神弱点的特异型的艺术典型,可以简称为“精神典型”。以这些典型人物为镜像,人们可以看到自身的精神弱点,进行深刻的精神反思,“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张梦阳先生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不仅从学史论、典型论、悟性论、历史论等大的宏观视野入手,深度剖析阿Q的言谈举止;也从微观视角揭示了阿Q精神现象活泼而又异常深邃的含意,同时从各个发展历程考察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种种变化。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阿Q一百年:鲁迅文学连通世界

出入高下穷烟霏:

复旦内外的师长

陈尚君 著

★ 入围探照灯好书5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 写前贤今哲,谈治学感悟,体会人生

本书为陈尚君教授的学术随笔选集,书名借韩愈《山石》中“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诗句为题,比喻人生遭际,借此叙述其学术经过和感慨。

书中有关于其导师朱东润教授的文章多篇,述朱东润先生文学批评、传记文学之成就;另有对王水照、王运熙、刘大杰等复旦中文系老师学术回忆的文章约六篇;还有对陈先生数十载治学年轮中有感之文史大家,如岑仲勉、唐文治、余嘉锡、陈寅恪、傅璇琮、程千帆等治学思路的思考。以学术之笔写回忆之文,将学术、史趣与文笔融合,使得本书内容丰富,耐人寻味。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出入高下穷烟霏》:转益多师亲风雅——陈尚君与复旦内外师长的学缘

大学之理念

[德] 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 邱立波 译

★ 9月译著联合书单推荐

★ 第9期哲学新书联合书单推荐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大学之理念》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当时的德国大学刚刚经历了最为深重的内外灾难的洗礼。但在时代的危机前,雅斯贝尔斯坚持认为对高等教育的反思,要着眼于长远未来的需要。

他以一个哲学家的身份对高等教育进行考察,勾勒大学之理念,分析大学的制度,他认为,全面的精神生活无疑是大学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他对高等教育的思考,给后代的学生与教师留下了诸多启示。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大学之理念》|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古本之尘

[日] 林哲夫 著 苏枕书 译

★ 入围探照灯好书9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 包含近30篇关于旧书店的短文

本书是沪上著名媒体人策划的“小书虫系列”第二辑中的一本,“古本”是一个从日本舶来的词,与“古籍”不同,它泛指一切旧书。《古本之尘》日文版曾连载于筑摩书房PR志(宣传杂志)《筑摩》(2009年1月号至2010年12月号),中文版则增补了5篇趣文,让内容更为丰富。

书中每篇文章都隽永可爱,多为日本旧书界的点滴趣闻,介绍了古怪有趣的书店名、好闻的旧书气息、挖掉著者赠书题签的礼节、与店主畅聊书志的酣快等。正是在这样的尘缘里,旧书店成了邂逅奇迹的空间,一个微型沙龙,彰显了旧书的骄傲。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古本之尘》|在京都古书店邂逅旧书和故事

五行志随笔

俞晓群 著

★ 入围探照灯好书10月中外人文社科佳作推荐

★ 解读古代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图景

《五行志》从属于史书的“志”这一篇目,记录了各种奇怪的现象、灾害以及阴阳学说。从《汉书》初设《五行志》直至《清史稿》,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十五部正史含《五行志》(或与“五行志”性质类同的志书)。

本书即针对二十五史中的《五行志》内容,对其进行记录、梳理和研究,如整理正史中的鬼、妖、孽,六祸、六痾和六眚六祥,讨论“最坏的皇帝”“最坏的妃子”,挖掘隐藏在“迷信”背后的历史发展和政治现象。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五行志随笔》|古代中国人眼中的世界图景

中东部落与国家形成

[美] 菲利普·库里 [以] 约瑟夫·克丝缇娜 主编

韩志斌 等译

★ 2022年商务印书馆7月“十大好书”

★ 西方学界第一部从跨学科角度论述中东部落的著作

★ 专业译者团队翻译而成,保证研究本貌

《中东部落与国家形成》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东部落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本书的作者皆为西方中东社会史领域的名家,考察了中东国家在本地区扮演的主导角色、部落和国家的持续交往、在交往过程中的变迁、这种变迁在中东地区所带来的相同或不同效果,以及当代部落结构和体系继续流变的原因。

书中的诸多文章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人类学、历史学和政治学这三大学科相互渗透的多种路径和生动图景。本书研究题域不局限于历史的个案研究、狭隘的法理分析以及特定社区的微观探讨,而是从宏大的历史视角出发,将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研究与政治、制度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东部落与国家形成:一本书,呈现部落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历史

美德伦理学:

从宋明儒的观点看

黄勇 著

★ 2022年商务印书馆6月“十大好书”

★ 以宋明儒学的智慧解决当代美德伦理学的问题

★ 内容详实,引经据典

美德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获得了长足的复兴和发展,对自近代以来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义务论和后果论伦理学形成了挑战。但它也因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受到了来自义务论与后果论的批评。虽然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家在克服其中一些缺陷和回应其中一些批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还有一些重大的缺陷和批评很难光凭西方哲学的内部资源加以克服和回应。

因此本书的目的是以二程、朱熹和王阳明的哲学为中心,从宋明儒的角度,对美德伦理学所存在的缺陷和所面临的批评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和回应,并在此过程中扩展美德伦理学的论域,从而促进美德伦理学的发展。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美德伦理学》:以宋明儒学的智慧解决当代美德伦理学的问题

莱奥纳尔多·达·芬奇:

自然与人的惊世杰作

[英] 马丁·肯普 著 刘国柱 译

★ 入选2022年第一期中国出版集团好书

★ 名家经典作品,全方位展示达·芬奇的一生

★ 最新修订,译文忠实原著

本书是马丁·肯普教授负有盛名的专著,全方位展现了达·芬奇的一生,并对达·芬奇的各类作品及其活动进行细致阐释。 全书文笔优雅流畅,兼顾学术价值与普及意义,无论是艺术史专业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获益。

在此中文版出版前夕,作者在78岁高龄之际仍然对书中部分章节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使中国读者得享达·芬奇研究的最新、最前沿成果。

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莱奥纳尔多·达·芬奇》:艺术大师的传奇一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