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材料:近年高考数据总结预测和报志愿热门专业,详细盘点解析_专业_高考_预估

一、近几年的高考人数与录取人数

2021年高考报考人数为1078万人,较2020年增长7万,再创历史新高。

前五年,高考总报名人数分别为,2016年940万,2017年940万,2018年975万,2019年1031万,2020年1071万。

2021年排名前五的高考大省,具体情况如下:

河南2021报考125万,2020年115.8万;

山东2021报考79.5万, 2020年78.2万人;

湖南2021报考56.84万,2020年53.7万;

江西2021报考49.5万, 2020年46.19万;

上海2021报考7万, 2020年5万;

上海相对于人数来说,也算高考大省。

展开全文

根据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计算,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4.79%,上升至1998年的33.75%,随着1999年大幅扩招开始,上升至2020年的81.13%,再创新高。大学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422.16万人,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约425万人。

2021年,全国本科录取率40%左右。

一本录取率6%左右,即17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能考上一本。

211的大学录取率2.4%左右,即42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能考上211的大学。

985录取率0.97%,即103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能考上985大学。

清华、北大总招生计划是7200人左右,录取率0.067%,即一万个人里面有7个人能考上清华北大。

二、未来的预测

1、2022年,高考人数预计破1100万,将创历史新高!

2022年,以下九省的高考考生预估人数,都将大于50万。分别是

第一名:河南,预估为125万,是全国所有省份中高考人数最多的。

第二名:山东,预估为80万,在全国各省预估高考人数中仅次于河南,排名第二。

第三名:广东,预估为78万,在全国各省高考人数中排名第三。

第四名:四川,预估为70万,在全国各省高考人数中排名第四。

第五名:河北,预估为65万。

第六名:湖南,预估为58万。

第七名:广西,预估为55万。

第八名:安徽,预估为53万。

第九名:江西,预估为52万。

以上9个省份的高考预估人数都在50万以上,其中有几个省份也是属于高考中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比较高的省份,如河南、四川、山东等。

三、近几年的热门专业解析

随着社会发展,当今已经到了专业为王的时代,选择专业要远高于选择大学和选择城市。

2021年志愿填报最热门专业主要有五大类:计算机相关专业、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医学相关专业、数学类相关专业、经济金融相关专业。

(一)、计算机相关专业。

主要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安全、数据与大数据技术、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等。

互联网时代还远未结束,未来还将有大量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密切融合,还会有更多的新行业、新职业诞生,对机算机相关专业的需求量还是很高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简称计科,是目前最热的专业之一,男生女生皆宜,这几年涨分明显。毕业后就业面广,就业容易,薪水高,发展前景较大。计科毕业,一般需要继续深造读研,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较高。

学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最好的学校有清华、北大、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这四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均为A+。此外,该学科评估结果为A 的学校还有北航、北邮、哈工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华中科技、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

软件工程:目前最热的专业之一,这几年涨分明显,是最容易就业的工作,毕业后找工作容易,发展前景较大,也是唯一不需要关系全凭能力的专业。就业人员称为程序员,简称码农,可以在家加班工作的那种,也是经常加班的那种。薪水极高,现在985大学本科生起步年薪已达35万,优秀的可以开到50万以上,是目前本科生毕业三年内,平均年薪最高的专业。软件工程一般本科生就已经可以完全胜任工作,不继续深造读研也可以。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较高,强脑力和经常加班,不太适合女生。程序员分化非常严重,一个牛人顶上百人,大多数收入也一般,大厂那种动不动几十万起薪的,那都不是一般人。有所谓的35岁危机,互联网公司最直接面对35岁危机的其实就是程序员,其实没那么夸张。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是近年来较热门的专业。这专业需要经验,所以最大优势,是越老越吃香!基本上不用担心35岁危机。

人工智能,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类。AI也是许多公司急需的,大学毕业生也更容易找到工作,尤其是那些名牌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人工智能类的大学,都在 A以上,全国排名靠前。

数据与大数据技术,这一门学科已经进入了前三,在如今的网络世界,可以说是一个电子的世界,我们也不可能没有海量的数据,从机器的知识,到数据的分析,甚至网站的开发,程序的设计,都是由海量的数据来支撑的。

(二)、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影视艺术技术、网络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信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等等

权威行业性大学:两电一邮,即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上面这些专业,都比较火热,下面就挑两个举例说明。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也就是所谓的芯片,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前景较大,但较小众,只有几个头部大厂,对技术和学历要求高。而且学习起来很难,达到高水平极不容易。

通信工程专业,学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是近些年比较热门的工科专业,同样的就业方向也比较多。但报考这个专业建议选择实力较强的理工类院校,毕业后在业内认可度会更高一些。不过通信工程专业性很强,对数学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很适合学霸类型的学生报考。

(三)、医学相关专业。

主要是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中医学等。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很受欢迎,后两项则要慎报!

口腔医学是近年的大热门,工作强度不大,工资高,也可以自己开门诊,收分往往是医学中最高的。

临床医学专业:尽管临床医学年年的争议都很大,很多人也都表示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报考,甚至很多过来人也会表示这个专业太辛苦了,但每年依旧有很多学生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国内开设院校也不算少,但临床医学的录取分一向比较高,所以建议还是要想清楚了在报考,毕竟这个专业学时很长,都是必须要考研的。

医学:虽然有“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医患矛盾大”等等声音,但是必须要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虽然辛苦,培养周期长,但是越老越吃香,和生化环材不是一个级别的,发达国家阶层固化,只有医生可以一代完成跃迁。

(四)、数学类

主要有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等。

目前是绿色专业,就业和前景不错,不过学习起来比较枯燥。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这个不是计算机专业,实际是数学专业,很多人容易搞混。

(五)、经济金融相关专业。

主要有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财务管理、经济管理等。

王牌学校有两材一贸,即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几所大学的录取分数,高过许多985大学,特别是上财录取分数常排在前15。

金融学专业:一向是高考填报志愿非常热门的学科,报考人数不少,连续很多年都属于热门专业行列,主要还是因为金融学的收入比较高,所以即便毕业生人数较多,依旧有很多学生会想要进入金融行业。金融学对毕业院校和学历要求较高,建议报考实力较强的财经类大学。就业特别看学校牌子和家里资源。

工商管理,普遍意义上来看,这专业很虚,实际等于没有专业。

上财工商管理类里的会计学,则是王牌专业,很好。

经济管理,更虚,真正等同于没有专业。

所谓天坑专业

反之,被评为最坑专业的,则有:生物化学环保材料四大天坑、管理类(如经济、旅游、工商等管理类)、电子商务等。

生化环材,是有名的四大天坑。

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才供应太多,太压工资,加上产业收益低,大多工作环境差、远离城市文明。

二是科研和生产基本完全脱轨,难找工作、难找好工作。生化环材走学术路线极难,竞争极其激烈,有质量的教职极其难拿。

管理学:这类专业学校投入成本小,所有的二本以上学校都开了,毕业人群巨大,这些年来是越来越水。这类专业很难就业,比如工商管理怎么可能毕业管理企业,又比如公共管理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学完了也不是公务员,建议211以下尽量不报管理类。这些专业,学了等于没有专业一个样。

电子商务,很虚,不要报,和没专业差不多。

其它专业:

外语类:外语作为工具,现在越来越平淡,平均收入也越来越低。专业智能翻译越来越强,学这个跟没专业越来越接近。学外语专业的会遇到很多非外语专业的对手。随着机器智能翻译越来越厉害,人们的外语水平越来越高,对外语的需要越来越低了。

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不乐观,这一状况将持续较长时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将开始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专业中,汉语言文学的报考热度同样也是相当高的。对于文科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这个专业确实报考率不算高,但如果比较偏爱文科的话,报考汉语言文学也是较为合适的。就是近些年报考人数比较多,导致毕业生竞争很激烈。但这个专业出路也很多,如果自身有优势,也不愁就业。

纯文纯理专业:社会需求有限,学科专业技能不强、替代性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学习基础数学、基础物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很尴尬,到研发部门专业学习不够深入,而面对市场鲜有对口岗位。

大众对一些专业的评价:

不要报211以下管理类专业;

家里没资源不要报985以下金融专业;

法学一定要去大城市;

不要报211以下会计专业;

生化环材是著名天坑;

学医学是未来跨入中产的保证;

计算机收入分化严重!

四、社会现象总结

1、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本科学校,“学历查三代,出身看本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好企业,要求第一学历是985、211,或是某些特别学校。

2、985和211大学的学生与双非学生择业竞争中,优势明显。

3、考研越来越热,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这不是文凭不值钱了,而是文凭含金量相对于社会进步来说,越来越低的原因。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462万人。预计2022年,考研人数将突破500万,报录比为7:1。

4、行业性大学越来越突出,它们的学生越来越受欢迎!所谓行业性大学,比如两电一邮里的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类似大学。两财一贸里的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行业性大学的学生,专业水平一般高于综合性大学同一专业。如四川大学的软件工程,学科排名是A-,但学生的水平整体水平可能不如电子科技大学的B+,大厂一般首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

5、上大学时,尽可能上专业大学的王牌专业,避免上地质大学的工商管理,或上农业大学的会计专业等类似情况。

6、学历很重要,很多时候,它就是代表能力。学习能力也是能力的一种,而学历是学习能力的证明。企业验证一个人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首先能看到的是学历,否则你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7、高考时差的那点,未来用十倍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赶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