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我们拥有的14项世界自然遗产,是否有你的家乡_气候_喀斯特_濒危

一、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一)概况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是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主沟长30多千米,面积约65075公顷。山谷高差悬殊,沟口海拔2000米,峰岭在4000~4500米以上,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有108个高山湖泊,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

(二)气候

属高原湿润气候,春、夏、春季平均气温多在7~22℃之间。春季较寒冷、气温会降至0℃左右。降雨较少,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雨季集中在7~3月。

(三)资源

1.九寨沟森林覆盖率超过80%,藤本植物有38种,名贵中药有冬虫夏草、雪莲、川贝母、天麻等。高等植物2576种,低等植物400余种,有74种地方保护珍稀植物。

2023年3月和3月,专家团队发现了耳坠苔和花斑烟杆藓两种珍稀濒危苔藓植物。耳坠苔是我们特有种,其分布区极为狭窄,种群数量较稀少,采集和报道均很有限。

2.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拥有地方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豹、白唇鹿等。

展开全文

二、黄龙风景名胜区

(一)概况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岷山山脉南段,与九寨沟毗邻,距松潘县城56千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主峰雪宝峰海拔5588米,终年积雪,是我们现代冰川的最东点。黄龙沟是涪江的发源地,长约7公里。

(二)气候

属高原温带亚寒带季风气候类型,湿润寒冷,春季漫长,夏季短暂,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5~7℃,日照充足,早晚雾多,雨量集中在5~3月。

(三)资源

1.植被茂密,覆盖率高达88%,森林覆盖率为65%,亚热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

有地方保护植物连香树、水青树、四川红杉等,还有特有植物雪莲花,麦吊云杉、厚朴等。云杉、冷杉属植物种类多,箭竹分布广泛。

2.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等,属二级保护的有熊磊猫、大灵猫、猞猁等21种。特别的,身材腺齿突蟾为当地特有动物。

三、武陵源

(一)概况

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亿立方米。

长时间的地质演变,加上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坍及其生物的生化作用和物理风化作用,形成了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二)气候

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1380~1450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297小时。以3月为最多,平均日照为202小时;

云雾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最多见的气象奇观,有云雾、云海、云涛、云瀑和云彩五种形态。

(三)资源

1.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85%,植被覆盖率99%,以阔叶林为主,杉木为多,面积达1133公顷。有珙桐、伯乐树、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红豆杉等保护树种。

2.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49种,鸟类居多,有保护动物云豹、黄腹角雉等,其中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四、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一)概况

云南省境内,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跨越了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涵盖范围达170万公顷。

三江并流形成世界上“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地质运动后形成群山会聚,山脉纵隔东西,三江深切,岭谷相间的多种高山、峡谷地貌地质遗迹区。

(二)气候

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受国外洋西南季风气候、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青藏高原高寒气候、滇中高原半湿润气候综合影响,年降水量差异非常大,在400~4600毫米之间不等。

年平均气温约20℃。海拔高差大,温度垂直变化明显,河谷地带属亚热带甚至热带气候,山顶属于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

(三)资源

1.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占我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

2.森林覆盖率高达76%,有高等植物6000种以上,如地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秃杉、桫椤、红豆杉等33种。

3.珍稀濒危动物有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等77种地方级保护动物。

五、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一)概况

四川省境内的7处自然保护区和9处风景名胜区组成,地跨成都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崃市、大邑县)、雅安市(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小金县、理县)、甘孜藏族自治州所辖的(泸定县、康定县)等地,面积约9245平方公里。

具有广阔的面积,保护了大量地形、地质特征和动植物物种,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二)气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海拔1200~3500米的高山地区,年均温度、湿度等都适合大熊猫生长。数千米的海拔差距出现“一山有四季”的原始森林。

(三)资源

1.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有高等植物1万多种,被称为“活的博物馆”。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此外,还有金丝猴、羚牛等独有的珍稀物种,也是熊磊猫、雪豹、云豹等濒危物种栖息的地方。共记录了365种鸟类,其中300种在当地繁殖。

2.是全球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有5000~6000种,如珙桐,玉兰,竹子,杜鹃和兰花等,是数百濒危传统药用植物主要来源和基因库。

六、我们南方喀斯特

(一)概况

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480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98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

后经拓展,现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组成。

(二)气候

典型的季风气候,受到季风气候的控制,夏季高温多雨,丰富的雨水能在地表和地下,进行强烈的化学溶蚀作用,造就了巍峨雄壮的地表喀斯特形态,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下喀斯特。

(三)资源

1.包含优秀的峰丛特征和原始季雨林覆盖,遗产的森林覆盖率和自然植被完好。

2.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得到普遍认可,如金佛山是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生物基因库,有著名的银杉、珙桐、金佛山兰、白颊黑叶猴、金佛拟小鲵等。

3.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度在4%以内,抗压强度大于1000千克/平方厘米,这样的岩石物理特征为喀斯特地貌时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七、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一)概况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像道教的“三清”,所以叫三清山,风景区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平缓,地势高差很大。

(二)气候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兼具山地气候特征。具有四季分明,夏季凉爽,春秋漫长,春季雪漫群峰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0.9℃,年平均降水量为185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331毫米,相对湿度为82%。

(三)资源

1.植物区系组成丰富,垂直分布比较明显。高等植物2373种,是我们亚热带地区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有杜鹃花、天女花等花卉;有三清松、白豆杉、香果树等珍稀树木;还有大血藤、厚扑、钩藤等传统中成药材。菌类和地衣植物的分布也非常突出。

2.已知动物种类1827种,其中有脊椎动物401种,昆虫1327种。包括大量珍稀、特有的种类,如黑麂、云豹、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中华秋沙鸭、金斑啄凤碟等。

八、我们丹霞

(一)概况

由广东丹霞山、浙江江郎山、江西龙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贵州赤水六处系列提名地组成。是一个由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密集深切的峡谷、壮观的瀑布及碧绿的河溪构成的景观系统。

铁离子含量较高的红色沉积层显露在山地的侧面或者陡坡、悬崖上,形成独特的“丹霞赤壁”。

(二)气候

分布区域较广,处于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等区域,气候类型较多,典型的我国南方气候类型。

(三)资源

1.常绿阔叶林是丹霞地貌区典型的地带性植被,有70个群系,102个群丛,存在完整的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序列。

2.生物多样性具较强的古老性和群落的原生性特色,栖息着近400种各级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如云豹、林麝、黑麂、黄腹角雉、穿山甲等。共包括有高等植物5772种,脊椎动物836种,昆虫3073种。

九、澄江化石遗址

(一)概况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的帽天山附近,距昆明市56公里,核心区面积512公顷,缓冲区面积220公顷。是保存极其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完整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再现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和现生物的原始特征,也是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的实例,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态等理论提供了珍贵证据。

(二)气候

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冬暖夏凉,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2~17℃,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相对湿度76%,年平均风速2.3米/秒,全年日照总时数2172小时,日照率50%,年辐射量122210卡/平方厘米。

(三)资源

已经发现寒武纪涵盖16个生物门类、100多个属种和200余个物种化石,其中有无脊椎动物化石,也有原始脊索动物化石,包括藻类,海绵动物类、开腔骨类、腔肠动物类、栉水母类、叶足类、节肢动物等。

十、新疆天山

(一)概况

由4个片区组成,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托木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和巩留县的“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和乌鲁木齐市的“博格达”,总面积达5759平方公里,缓冲区总面积5155平方公里。

构成无限宏阔、苍茫的大自然之美,成就了“天上之山”的美誉。形成“两漠夹一山”的独特山盆地貌格局。

(二)气候

中亚大陆性干旱气候,天山山地年中明显分成冷、暖两季。冷季天气多晴朗,3千米以下的山地、盆地和谷地积雪深厚,且多雾霜。暖季海拔3千米以上多雨雪,3千米以下气候凉爽。

(三)资源

1.植被垂直带谱明显,南北坡差异显著,区系成分多样,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有维管束植物2622种,脊椎动物550种,各类珍稀濒危植物110种和野生动物367种,新疆特有植物物种118种动物22种。

2.是“中亚山地草原与林地生态区”天山针叶林、天山山地草原草甸和天山山麓干旱草原生态区的新的组成部分。

十一、湖北神农架

(一)概况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地处湖北省、重庆市交接的长江、汉水之间,全区土地总面积105万亩。

林海茫茫,河谷深切,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山势雄伟,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第四纪冰蚀地貌。

(二)气候

为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夏季湿润多雨,春季温和少雨,全年辐射103千卡/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1858小时,年降水量在800~2500毫米之间,区内平均年蒸发量为500~800毫米,全年80%的时间盛行东南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候宜人。

(三)资源

1.素有“物种基因库”、“濒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有真菌、地衣共926种。高等植物3084种。保护区苔藓植物约有245种,蕨类植物297种。

2.有34种地方重点保护植物,42种神农架地区特有植物,1800多种药用植物如草本的当归、党参、天麻、黄连、川芎;木本的杜仲、厚朴、银杏、黄柏等。

3.神农架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有脊椎动物493种,哺乳纲75种,鸟类308种,爬行纲40种,两栖纲23种,鱼纲47种。著名保护动物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等;二级保护动物74种如金猫、林麝、黄喉貂等。

十二、青海可可西里

(一)概况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之间的一块高山台地,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们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二)气候

因海拔高、气候干旱寒冷,形成了典型的高寒气候特征,年均温为-10~4℃,最低气温达-46℃,年均降水量在173~495毫米之间。由于受高空强劲西风动量下传的影响,年均风速分布由东南、东北向腹地及西部逐渐增大。

(三)资源

1.现有高等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少,如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

2.已知哺乳类动物有30种,鸟类有56种,此外,本区产2种裂腹鱼类及4种鳅类,几乎全为高原特有种。爬行动物仅青海沙蜥1种。拥有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可可西里是我们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

十三、梵净山

(一)概况

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为775平方千米,遗产地面积402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372平方千米。

是我国南方最早从海洋抬升为陆地的地方之一,距今约14亿年。周围喀斯特逐步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穹窿状变自然孤岛和放射性河流。

(二)气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4℃,年日照时数900~1170小时,年降水1100~26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平均达80%。有明显的垂直带谱,从山脚至山顶分别是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气候温和,光能充足,雨量充沛,无严寒酷暑。

(三)资源

1.有4.2平方千米原始森林,是我国西部中亚热带山地典型的原生植被保存地,内有植物种数2000多种,有地方重点保护植物21种,如珙桐等,是世界上罕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2.有2767种动物,其中脊椎动物有382种,特别是有被誉为“梵净山精灵”,“地球的独生子”的地方著名重点保护动物--黔金丝猴,现存约700只,还有熊猴、猕猴等。

十四、我们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一)概况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主要由潮间带滩涂和其他滨海湿地组成,面积为1886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800平方公里,总面积为2686平方公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是濒危物种最多、受威胁程度最高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是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

(二)气候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季风气候明显,夏季长且闷热和潮湿,春季很冷和干燥,全年部分多云,气温通常在-2~32℃之间变化。

(三)资源

1.为23种具有国际新的性的鸟类提供栖息地,支撑了17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物种的生存。

2.有超过680种脊椎动物和500多种无脊椎动物,还有415种鸟类,如勺嘴鹬、小青脚鹬等,也是我国丹顶鹤的最大越冬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