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只想和李白杜甫游天下,时势却逼我带兵打仗,最终拜将封侯_高适_玄宗_之时

开元十九年的秋天,落叶纷飞,天气渐冷。高适第一次踏上了前往塞外的路程。

许是塞外与盛唐的热闹街市大不相同,一路上秋风卷着火红的枫叶,高适的内心多少也有点远离故乡的悲凉。

到达塞外的那个秋冬,他写下了著名的《营州歌》。

他开篇便说了那营州少年郎独爱原野,纵马驰骋狩猎城下,饮好酒千杯不醉,十岁小儿能纵马奔驰。

如此英雄豪迈气概,除却那李白等豪迈肆意的诗人,在当时唯有高适一人。

高适

说到李白,诗仙的大名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想高适年少之时,本是一名豪情诗人。当时他的理想也不过是与李白、杜甫这样诗人一样,云游四海,过恣意放纵的闲适日子。

可是谁又能想到命运弄人,不给人以应对之机。

也或许是天命,高适最终走上了一条仕途之路。

既是一条纵横战场的道路,为形势所迫,他也只能竭尽全力,最终封侯拜将。

展开全文

高适

从前年少志气高

要说高适是个什么样的人,除却他的豪情与满腹才华,他首先是一个无比傲气的诗人。高适年少之时,家里贫苦。

一般家贫或许只是普通农户,但是高适家贫,却是贫穷到要靠乞讨为生的地步。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种自幼乞讨的经历,使得高适对世事变换很是敏锐,对于人事的观察更是有着自己的深刻考量。但是也因此他骨子里带着一种高傲,他自认为自己对世事有着极为深刻与清晰的见解,对于一些权贵之人更是不屑一顾。

他年少之时,尚且只是不为人知的傲气,却并未有人对他给予关注。

但是待他长到二十岁之时,他的目光却转向了诗歌领域,从此他开始展现出自己在诗歌领域独树一帜的才华。

不过他的傲气也始终伴随着他,每次他赋诗都会自我欣赏与赞叹。不过因为他作诗满腹豪气,又有才华,他的诗篇也总是被许多诗人传诵与夸赞。

他的傲气也并不只是自我欣赏诗篇那么简单,曾发生过一件令他气愤到拂袖而去的事情,将他的高傲充分展现了出来。

当时因为他的光芒乍现,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怀着一种惜才之情,因此将他举荐到了有道科。

岂料当时的右丞相一手遮天,对于文辞却不屑一顾。当时高适到此,却被人以举子之礼相待。

要知道高适这个人自命不凡,也的确满腹才华,又怎会忍受如此屈辱。当即,他便头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不过高适虽然自赋才华,他的仕途之路却并不安稳。他三十二岁那年才上京赶考,却没想到他直接落第不中。

此后他也一直徜徉在诗歌世界之中,多次写下豪迈诗篇,如《燕歌行》、《淇上别业》等诗篇。

当时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听闻了他的才华与傲气,不仅没有对他报之以不屑,反倒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应当加以重用。于是哥舒翰极力推荐他前来自己府上任职,甚至哥舒翰还多次在皇帝面前对他给予高度的赞扬。

此时的高适还只是纵横诗意世界,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将在战场之上杀敌报国。要知道此时的高适已经年过五十,也算是头发胡子花白了。他也许以为自己这一生也就这样做个官,闲时赋个诗就过去了。

谁又能想到高适竟有上战场杀敌的这一天呢?

纵横战场功绩高

天宝十五年,恰逢安禄山起兵叛乱,局势动荡。历史上都道安史之乱是唐朝发展的转折点,可是这又何尝不是高适人生的转折点呢?

当时高适被哥舒翰召去平定叛乱,辅佐哥舒翰驻守南阳。

然而这一战哥舒翰大败,只能撤退。当

时哥舒翰前去面见唐玄宗,说明了监军克扣军队口粮,导致军队无法奋勇杀敌的事情。哥舒翰还建议玄宗前往蜀中避难,后来果然使玄宗躲避了战乱。

此时的高适也跟随唐玄宗到了成都,这年八月他被升任为了谏议大夫。然而仅仅过了三个月,永王李璘便起兵谋反。

玄宗

当时永王于江东地区起兵造反,并且试图攻陷扬州。此时的唐玄宗却是满面愁容,深感后悔。

原来当初唐玄宗分封之时,高适曾强烈劝谏,希望唐玄宗不要把诸位王爷分封到各地。然而当时唐玄宗不听,一意孤行。

只可惜,枉费高适一番劝谏之心。此时唐玄宗听闻永王谋反,内心也是悔恨不已。这个时候他才终于又想到高适,于是召高适前来商议对策。

高适也只能再次临危受命,担任淮南节度使,前去讨伐永王等人。

当时谋划之时,人人都以为永王占据江东之地,势必来势汹汹。然而唯有高适一眼看透本质,以为永王必败无疑。

后来也果真如高适所言,永王起兵造反未能成功。后来高适便被任命为了御史大夫。

然而平定叛乱之后,当时的宰相却痛恨高适的直言劝谏,于是给皇帝吹耳旁风,进献谗言。结果很快高适就被贬为了太子少詹事。

不过尽管如此,当时五十四岁的高适,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讨伐了安禄山的叛军,还曾解救了睢阳。

高适五十六岁那年,再度受到重用,担任彭州刺史。仅过了一年,他便前往蜀州继续担任刺史的官职。

安禄山

他为官期间也一直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也获得了百姓的称颂。其实他的仁爱之心以及对百姓的同情之心,早在他的诗歌之中就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早年的时候,他就曾写下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东平路中遇大水》等诗篇,这些诗中无一不体现出对困苦之中的百姓的同情,以及对“良吏”和“仁爱”的赞美与歌颂。

高适一直主张轻徭薄赋,减轻百姓的负担,并且也一直以仁爱的思想去治理百姓。

不过晚年的高适,虽然纵横战场之上,却终究年迈,未能蜀中动乱之时,救百姓于危难之间、水火之中。

蜀中动乱愿景终成空

那时已经是上元元年,五十七岁的高适刚任职蜀州刺史不久,动乱却又再度发生。

不过蜀州的动乱,在当时的高适眼中看来早已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只因为这一切,高适早已预料到了。

当时他刚出任蜀州刺史之时,他认为当时的吏制过于冗杂繁琐,对于管理百姓是极其不利的。

当时提及此事,高适还认为蜀州属于边远之地,但是却又靠近位置险要之地,因此应当好好治理百姓,而不是用这个弹丸之地,试图遏制敌人的势力。因为这注定是不能成功的。

然而唐玄宗还是未能采纳他的意见,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梓州副使便领兵造反了。

此时高度也着实无奈,只能再度领兵上马,跟随西川节度使一起攻打于璋。

这一次过后,唐玄宗终于明白了高适对于世事洞察之精确,可惜这一战注定要损兵折将,要为此付出代价。

后来唐玄宗将高适调任回京,命他担任刑部侍郎的职位。那时已经是广德二年了,六十一岁的高适又担任了散骑常侍的闲职。

此时的高适劳累了大半辈子,也一定是累了。幸好这一次纷争都已经平息,唐玄宗也知他年迈,不再让他劳心劳力了。

后来唐玄宗也为了彰显他的功绩,还将他加封为了青光禄大夫,将他封为渤海县侯。不仅如此,还赐他食邑七百户。

唐玄宗

然而高适的豪情与志向到底是跟随了他一生,六十一岁的他只乘坐了一辆马车前去上任,到任之后,将食邑全部奉还,分毫不取。

其实纵观高适的一生,年少时他心高气傲,不将权贵看在眼里,亦不为升官发财而被权贵折辱,即便是位高权重的丞相,他也一样直言进谏,丝毫不留情面。

这一切的一切,早已透露出了高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真正懂得高适的人,也早已明白高适的傲气与志向。

年少之时,他又何尝不想同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一般,豪情万丈,亦心怀仁爱,同情百姓之苦。然而终究是时光变换,他从当年第一次出塞的豪气少年郎,转眼成空,已经登侯拜将,成为了一代王侯。

高适

然而这一切也许并非他所愿,自始至终他想要的都很简单,不过是一生率直,为国为民而已。

终于在六十二岁这一年,高适逝世了。

《河岳英灵集》中谈到高适,是这样说的:“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的确如此,高适向来光明磊落,不拘一格。他分明才华满腹,志向高远,却又肆意洒脱,不为世事所累。他是个有风骨的人,也是个忧国忧民之人。

高适的一生,于他自己而言,也许唯一的遗憾便是未能将百姓安康的愿景落实成真。当年高适曾乞讨为生,他日他封侯拜将,却不取一户食邑。

他没有拿走的,却使他拥有了更多,其中境界,唯有他一人心知。

参考资料

《旧唐书·高适传》

《唐书》

《隋唐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